探险者惨烈车祸是否有生还者?,

54年前,让中国人挺起脊梁的惊天一爆这样炸响……

两天前,“中国的核司令”程开甲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曾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程开甲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无数中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追寻着心中的使命感,为了这一声让中国人在世界上挺起脊梁的东方巨响,呕心沥血,埋头苦干。

两弹精神。

他们有的远渡重洋,放弃优厚的条件回国支援建设;有的告别安稳的生活,扎根戈壁,隐姓埋名……

随着年岁增长,他们渐次与我们告别,留下一个个令人崇敬的时代背影。今天,就让我们重返当年,一起重温那段荡气回肠的国家记忆,感受他们为祖国富强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剑指原子能

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爆炸成功。

1945年7月16日,美国成功爆破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仅仅二十天之后,这一杀伤力巨大的新式武器就被运用到了正在进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核武器时代的到来,对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人类的命运与世界的和平,也开始面临更大的威胁与挑战。

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美国就将侵略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志愿军发动猛烈的进攻将敌人逼退400多公里。指挥官麦克阿瑟将战况紧急报告给了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资料图

1950年12月,美联社播出了一条重要新闻:“杜鲁门总统于11月30日表示,美国正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来对付中国共产党人。”

这条爆炸性新闻一出,震动世界。英国首相艾德礼立即飞往华盛顿会见杜鲁门,陈述利害。最后,杜鲁门被迫声明“不使用原子弹”。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美国又曾多次在公众场合显露出想在中国战场使用核武器的念头。

1951年,在法国巴黎大学的研究所里,从事放射化学研究的杨承宗准备归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著名科学家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对他说:“看见你要回国了,我有几句话要告诉毛泽东主席。你们要保持世界和平,那么你们必须反对原子弹。你们要反对原子弹,必须自己要有原子弹。”

镭盐。

临行前,约里奥·居里夫人还将亲自制作的10克含微量镭盐的标准源送给杨承宗,作为对中国人民核科学研究的一种支持。

当年,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汇集了全球数千名最优秀的科学家,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和实验设施。而当时,新中国经济还处在建设阶段,各方面的能力都与美苏等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研制原子弹困难重重。

1954年秋季,一块并不起眼的石头被摆在了中南海毛泽东主席的办公室内。这是中苏联合地质勘探队在广西地区找到的铀矿石,是研制原子弹必不可少的原料。

1955年1月15日,一次绝密会议在中南海毛泽东主席的主持下召开了。听完李四光等人的汇报后,毛泽东主席说 :“我们只要有人,又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中国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战略决策就此确定下来。

邓稼先

1958年,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来到了位于北京的中科院数理化部,寻找一位年轻学者。这位年轻学者告诉妻子:“我的生命,就交给未来的工作了。”他就是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邓稼先。

根据手头掌握的很少的资料,邓稼先带领团队开始了通宵达旦的学习与计算。没有先进的计算工具,只有几台手摇式乌拉尔计算机,更多的计算只有依靠纸笔、算盘、计算尺等原始的工具。

随着邓稼先的到来,一批刚刚毕业或留学归来的有志青年开始加入到中国的原子能事业中来。在北京花园路的这座小楼里,研究队伍在一点点扩大,原子弹的理论设计也一步步取得了进展。

绝密工程

金银滩。

1957年底,中央命令二机部九局局长李觉组织开展核武器基地选址工作。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金银滩,东北、西北都有高山屏障。除了大片的草场,这里还有连绵不绝的小山包。特殊的地形让苏联专家认定,这里是最合适的地点。

1958年秋季,金银滩周边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了军事禁区,连凌子风执导的那部反映青海高原上农奴翻身解放的电影《金银滩》也因为涉及到核武器研制基地选址而被禁映。不久,这片区域就有了一个新的名字:221基地。

1959年6月,中苏关系之间的裂痕已逐渐显露。中国决定放弃与苏联的协议,自力更生、自主研发原子弹。为了牢记中国人开始自主研发原子弹的日子(1959年6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有了自己的第一个代号:596。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模型。

在诸多难题面前,中国科学家第一项要攻破的重要技术便是爆轰。1960初,一份神秘调令出现在陈能宽的面前。

他早年在美国耶鲁大学攻读物理冶金工程专业,回国后,在沈阳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工作。随着陈能宽的到来,北京的研究工作开始如火如荼地进入一个新阶段。

1960初,105位科研技术骨干被抽调到北京市花园路3号的这座小楼里。他们到任后,原子弹理论设计和爆轰设计全面启动,邓稼先任理论部主任,陈能宽出任爆轰物理试验室主任。

陈能宽

爆轰试验隐秘而具有一定危险性,经过几个月的选址和实地考察,爆轰试验场地最终定在了北京北部的长城脚下,代号:17号工地。

九局定下的目标是在1960年5月1日前,打响爆轰物理试验的第一炮,时间紧迫,条件简陋,然而技术人员却抱着十二万分的热情,加班加点地工作。1960年4月底,爆轰物理试验终于顺利打响了第一炮,这也是我国核武器研制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一炮。

就在人们为爆轰试验顺利进行而雀跃的时候,一个坏消息传来:1960年6月,援助中国原子弹项目的苏联专家准备正式撤离了。失去苏联的帮助后,国际上有人幸灾乐祸地断言:“中国二十年也搞不成原子弹。”

对此,毛泽东主席回应:“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不久,中共中央作出决定,自力更生,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

王淦昌(中间)

苏联专家撤走后,由谁来填补巨大的技术空白成为了难题。最终九局确定了人选:王淦昌。他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任教于浙江大学,他是在中国第一个讲授原子弹原理的教授。

1956年,王淦昌又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从事核物理研究,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使他成为领导中国原子弹研制的不二人选。

二机部原部长刘杰回忆当时的情形:“请王先生来有一件很重要的工作,这就是参加原子弹的研制。王淦昌稍微沉思了片刻,说:‘愿意以身许国。’”

谈话的第二天,王淦昌改名王京,来到二机部九所,负责原子弹爆轰和实验理论的攻关。与他一同被调入的还有彭桓武和郭永怀两位国际知名物理学家。邓稼先把他们称为党中央派来的“三尊大菩萨”。

1963年4月的某一天,一列装满了试验设备和科研人员的火车即将开往西部,从北京的科研院所到东北的军工企业,大批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奔赴位于青海的221基地,投入到研制原子弹这场大会战中。

科研人员拍摄于站台上的照片。

直到这些军工领域和科研院所的精英人员到达基地后,仍然没有人告诉他们国家将他们集中到这片草原上究竟是来做什么的。等待他们的只有刚刚建成的厂房和一个个神秘的工号。

此时的美国不断派遣飞机潜入中国腹地刺探原子弹基地的情报,苏联也在密切地关注着中国原子弹研制的进展。

基地实行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和保密制度,基地内共设有8个哨所,一个警卫团,每个哨所由一个班把守,每个厂房都有专职警卫。

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在打造的究竟是一件怎样的武器,但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每一位工作者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拼尽全力。

惊天巨响

张蕴钰

1958年,上甘岭战役中的军参谋长张蕴钰将军在回国前夕接到了中共中央的命令,带领着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冲杀下来的一支志愿军队伍前往中国的西北部建立核武器试验基地。

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决定了这种试验只能在远离人烟的地方进行,这即将炸响惊天一爆的地方便是新疆罗布泊。

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深入其中,生还者却寥寥无几。这片荒漠也因此有了一个名字——“死亡之海”。罗布泊荒无人烟,连动物都不愿靠近。

罗布泊核试验基地。

除了要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科研人员还要克服缺乏实验设备等种种困难。虽然全国相关的科研院所和工厂企业都积极且秘密地投入到这项工程当中,但对于刚刚起步的新中国来说,所有设备全部靠自己来研制生产,显然不现实。而当时,中国正在研制核武器的消息传到了海外,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严密的封锁和禁运。

原子弹试验所需要的上千种仪器和设备,已经不可能通过正常渠道从国外购买。秘密的采购工作在国外展开了,外国友人利用自己的身份,为中国研究机构购买了光电倍增管等禁运禁售的测量仪器,并帮助带入中国。

科研人员也绞尽脑汁想各种方法,搜寻着试验所需的各种器材,并对搜集到的零部件进行研究。不久之后,科研人员开始自主生产其中的部分设备。

从外部通往核试验基地的公路渐渐变得繁忙起来,从全国各个地区的科研机构工厂运送来的33000多吨器材设备,以及数千名研制人员,陆陆续续抵达了罗布泊的核试验场区。

进出核试验场区的公路。

进出核试验场区的公路,仅有几条,而运送货物及人员的卡车却源源不断。不出几天,路面便不堪重负,被压得坑洼不平。试验人员要把这条路戏称为“搓板路”,就是沿着这一条条颠簸崎岖的“搓板路”,中国的核试验不断向前推进。

1964年初,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尔陆在二机部部长刘杰的陪同下,看到了原子弹的核心关键元素:铀-235。它的提炼成功也标志着中国的原子弹研发终于进入了倒计时。

由于核爆炸会产生巨大的核辐射与核污染,试验人员需要身穿防护服进入试验场。夏季的罗布泊像是一个巨大的火炉,气温最高可达42℃以上,胶质防毒面具密不透风,整套防护装备重达两公斤。对于毫无防化经验的测量人员来说,穿戴防护服半小时就面临晕倒的危险,而取样时间却长达四小时。

上级指示所有测试人员每天都需要穿戴防化服四个小时用于适应性训练,这也是对人的体力与耐力的极大考验。即便如此,依然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罗布泊的夏季就在防化特训中过去了。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升起的蘑菇云。

不久后,在青海省金银滩221基地研制生产完成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各个部件也开始秘密踏上前往罗布泊的漫漫征程,并在到达后,陆续组装完毕。

1964年10月16日凌晨,原子弹装置被吊装送上102米高的铁塔,下午14时30分,总指挥张爱萍和刘西尧进入距爆炸中心50公里的白云岗观察所。身处北京的周恩来总理和位于罗布泊基地的张爱萍总指挥,同时守在电话的两头等待着那个伟大的瞬间。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升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转载于;中国军网

2024-01-16

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