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辆林肯车,但不知女生该选哪款?请推荐!,

20岁离家出走去厦门流浪,娶18岁年轻老婆,高晓松的人生真爽

文 | 素一

近期如果提到高晓松,焦点无外乎他50岁生日那天发布的一篇微博长文。

在这个卖情怀的年代,高晓松字里行间体现的正能量,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十分受用的。

然而这个被很多年轻人奉为“精神导师”的大龄文艺青年,其实除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阅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高大形象之外,他还是一个母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女儿的父亲、兄弟的知己…,换言之,他也是一个普通人。

不得不承认,他比普通人活的成功,名利兼收,他比普通人活的大气,各个领域行业都有他探索的身影。

但更让人敬畏的是他的豁达。

无论在高晓松的哪一段言谈或文字之中,我们看到的只有他的骄傲、热情、幽默和赞美,却感受不到一丝的愤怒、嗔怪和造作,人们所忠爱的,就是他的这份真实、善良、这份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

01

生在“高知”家族

高晓松,1969年生于北京。他的整个家族,是中国最高阶知识分子的一个大集合。

高晓松的父亲,是清华教授,曾出版过建筑学方面的专著。

高晓松的母亲张克群,生于德国柏林,4岁随父母回国,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师从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

高晓松的外公张维,是清华大学的副校长,深圳大学的创办者,他熟练运用四国语言,是中国工程院、以及科学院的两院院士。

高晓松的外婆陆士嘉,曾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筹建,是中国流体力学方面的专家。

高晓松的父母一共育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大儿子高晓松,一个是高晓松的妹妹高晓江。

高晓松曾这样骄傲的谈论自己的家族:

清华大学是我们一家的母校。硕士在我们家基本等同于文盲。因为在清华大院长大,小时候我遇到什么问题,家里人就写一张字条,说你去问谁谁谁。随便踹开一家的门,进去聊会天就很长知识,梁思成林徽因就住我家前面的院子。

02

一个母亲对儿子的言传身教

高晓松的母亲大学毕业没多久,就被分配到了大庆工作。而高晓松和她的妹妹先后在母亲工作的地方出生,母亲笑称,两个孩子是她那一段流浪生活的纪念品。

高晓松的母亲虽然出身名门,又师从大家,但她却有着十分豁达、幽默的性格,甚至她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相声演员。

多年后,即使她成了清华教授、建筑学的大师,但在她的言谈举止中,仍透着老北京人的嘴贫劲儿,喜欢说段子。

而母亲的这些性格特点,也很好的在高晓松身上得到了传承。

当高晓松的母亲谈到对于古建筑的修复时,她喜欢引用师傅的比喻:修复古建筑就跟老人镶牙似的,镶一口二十多岁的大白牙,一龇牙,吓人一大跳,就应该镶一个比较黄一点,比较灰一点的牙。所以古建修复也是这样,整旧如旧,让人们感觉到它的沧桑。

母亲喜欢称呼一座建筑的设计者为“建筑他妈”。当别人问起对她,为何在考察一栋建筑的时候,总是先去寻找它的设计者时,母亲的回答是:“你都不知道他妈是谁,你怎么评价他呢?”

在儿子高晓松成名后,很多人向他母亲取经,问她是如何教育儿子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很诚恳朴素,她说:

好多家长觉得自己长大了、一有了孩子,就觉得自己从小就是圣人,从来没尿过炕。我就不认为我是圣人,我小时候也会尿炕。所以我从来主张跟孩子做朋友,而且我自己的困扰也跟孩子说。

我就是跟他们做做朋友而已,他们是我的一个礼物,从小我就跟他们一起玩。我从来不认为他们得听我话。第一,怎么见得我就正确呢,孩子有孩子的思想;第二,就算我正确,你怎么见得他能接受呢。所以我从来不教育他们。

除了和孩子当朋友之外,从高晓松的口中,我们得知母亲对他最深刻的教育是那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你要觉得眼前这点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

03

因为孤独,所以折腾

高晓松的童年是相对孤独的。

尽管生在高知家庭,在学术、在知识方面他们是富有的,但在家庭温暖和亲子关系建立方面,却比普通家庭欠缺,后来高晓松将这种现象总结为“知识分子家庭的冷漠”。

高晓松曾说过,自己从小到大,没有问过父亲一个问题,可见父亲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这个角色是缺失的。

表面看,他聪明,他有母亲和家族成员的悉心栽培,能轻而易举用双百的好成绩考上北京最好的初中,在学习上从不让人操心,但他的内心却很孤独。于是他把这种孤独转化为一种向外寻求认可的张扬。

在考上北京最牛的高中北京四中后,高晓松开始折腾,组织诗社、办校刊,他滔滔不绝的跟人谈古论今、说历史、说军事,他用这种和人群近距离的交流的热闹,抵消童年亲子交流匮乏的孤独。

除了热闹和张扬,高中时候的高晓松像其他同龄的男孩一样,也血气方刚、也冲动、也对感情的事迟钝、懵懂。他在学校里打过群架,也跟女同学谈过恋爱,后来还因为女孩的一封信,以为人家为他殉情自杀,结果是场误会。

高考那年,高晓松迟到了,数学他考了全班倒数第一,但就算这样,他还是以超过清华录取线50分的成绩成功进入了无线电系,但那并非他本心所愿的学校和志愿。

高三下学期,高晓松曾获得保送浙大的机会,他很想去。

但父母知道后,给了他两个选择。

上浙大,但是得自己养活自己,学费自己挣去。读清华,我们还养活你。

小学就跟母亲卖过歌词,一份才赚5毛钱的高晓松深知赚钱不容易,靠自己读下来大学是条难走的路,本能让他选择了后者,去清华。

04

妥协中前行,做减法找初心

同样是践行母亲不苟且活着的价值理念,高晓松在大学期间也没停止过折腾,于是他开始搞音乐。

大一那年,他跟母亲说,我不喜欢数理化,我爱音乐,我要买乐器,我要建乐队。

他想得到支持,想跟家里要钱。

盼望着儿子成为科学家的母亲,对儿子一时的冲动之举,自然是持怀疑态度的。

不过母亲没有一棒子打死他的梦想,而是采用了迂回政策,让现实说话。

母亲说:你弹琴如果能养活自己,我就支持你。我给你买张火车票去天津,你能在那坚持一周,我就给你钱。坚持不下来的话,你就乖乖念书。

结果高晓松身无分文坐火车去了天津,第一天,他赚了5毛钱,买盒烟之后就没钱吃饭了,只好在火车站睡了一宿。第二天他琢磨着走校园路线,于是去天津大学卖唱,因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结果他让保安给抓起来了。最后他只好认怂,继续回家读书。

但母亲最后还是圆了他买乐器的梦。

当年的大学生,追女孩都很文艺,高晓松会弹吉他,本以为可以助力自己追女仔,结果清华男女比例严重失衡10个人里3女7男,于是聪明如高晓松,他另辟蹊径跑到北外去弹吉他,同时再加上给女生宿舍打热水。

同时期,北外出来的名主持许戈辉小姐曾打趣高晓松,你那时候天天跑我们宿舍,是看上了谁?

高晓松笑道:

“你一点儿也不了解清华男生,根本没目标,能捞着一个算一个。”

最后高晓松的女朋友没谈上,倒是收获了一群哥们,然后他们组了个乐队,叫“青铜器”。

当然那时候还没有“校园民谣”这一说法,因为受到黑豹等前辈的影响,大学生们组乐队基本上是奔着唱摇滚去的。

高晓松在乐队里开始只负责打鼓,他还时不时的写些类似《同桌的你》这种用他的话说,比较骚柔的歌曲,乐队里的其他人都崇尚摇滚的批判和呐喊,一听完高晓松写的歌,都摆手说没劲。

整个乐队,虽然每一件像样的乐器,但在合时宜的大氛围下,随着参与给黑豹乐队暖场,露脸的机会增加,慢慢混出了点小名气。

在高晓松大二那年,乐队收到了海口一家歌舞厅的演出邀请。刚开始知道被邀请,大家都很兴奋,但后来乐队7个人,只有老狼选择了陪着高晓松一起出走流浪。

他们借钱买了单程火车票,说走就走。

海口之行虽然并没有让高晓松和老狼实现什么人生重大转折,但歌厅演出的收入成为他们有生以来的第一笔收入。因为演唱缺少群众基础、再加上他们不想按照歌厅的指示唱粤语歌,最后两人的这次外出闯荡以失败告终。

后来暑假结束,高晓松用仅剩下的一点钱,给老狼买了回去的机票,他自己去了广州流浪。在广州没待多久,靠着中学同学接济的高晓松又辗转从广州去了厦门,在那里他开始了一段漫长、欢乐、忧伤的流浪之旅,以致于多少年后,回忆当年,仍热泪盈眶。

那年,他20岁。

05

青春啊、青春

流浪在厦大的高晓松,在那里经历了最苦的日子,起初他被一对教师夫妇收留,寄宿在别人家里,当他感觉到无助,不知道如何继续流浪下去的时候曾经打长途电话给自己的母亲。

我:“妈妈——”

妈:“你在哪?”

我:“厦门。”

妈:“干嘛呢?”

我:“没事,没钱回来。”

妈:沉默。

我:“你借我一千块钱吧。”

妈:“我的地理知识没出错的话,厦门应该是个码头。”

我:“是的。”

妈:“我没记错的话,你20岁了。”

我:“是的。”

妈:“一个20岁的大小伙子在有码头的地方活不下去吗?”

我:“好吧,我懂了,我偷打的电话,不多说了。”

后来高晓松真的去找过工作,然而一无所有、连自己的身份都无法证明的他,最终一无所获。

接下来的大半年,高晓松继续在厦大里流浪,但因为音乐,他结识了一群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高晓松度过了那段难忘的时光,与此同时,他也在厦大校园收获了一份真挚的爱情。

那女孩是谁,至今无人知晓,这也是4年后分手时他们的约定。高晓松笔下,他们那10分钟41摄氏度的热吻,以及歌曲《流浪歌手的情人》中一句“我只能给你一间小小的阁楼,一扇朝北的窗,让你望见星斗”的歌词,让人们对他们的恋爱,留下无尽遐想。

在厦大,住在校中村东边社的高晓松,在友情、爱情的滋养下完成了《同桌的你》、《麦克》、《白衣飘飘的年代》、《青春无悔》在内的许多校园民谣的初稿创作。

06

歪打正着,第一桶金

1991年,回到北京的高晓松,在当年高校学子退学风潮的影响下,毅然决然从清华退学。

高晓松说:

每当我一旦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就先把它摘出来,至少剩下的那一堆里,有我想要的东西。上清华,再去国外读博,然后成为科学家,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所以我决定退学。至于“想要什么”,路上再找。

后来很多人对成名后的高晓松说:“你这辈子真走运。”

高晓松说:

“我走运是因为我知道放弃。”

离开清华的他,知道路不能就这么停下来,于是他转念读电影,考电影学院。

高晓松报考了当年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预备班,虽然考了高分,但却无奈落榜,因为当时电影学院的导演谢飞等人认为根本没必要招研究生,所以最后一个都没录取。

1992年,研究生落榜后,高晓松算是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折,为了能有脸面回家面对父母,他托朋友给自己某了一份在亚洲电视艺术中心做实习编导的工作。当时一个月给他200块钱的工资,这在那个年代来说也算是高薪了。

后来一次因为工作,高晓松和3个电影学院的学生被一起派去成都拍一个纪录片。一个晚上,他们在歌厅遇到了一个葡萄酒厂商正找人给他们的产品拍广告,高晓松随口一句“想活九十九,常饮**葡萄酒。”厂商一听这词够硬,当场拍板,就让你们来拍吧。

在当时正经公务员月工资只有72元的90年代初期,高晓松一个广告的报价是8000块。后来酒厂厂长一挥手,同时拍了2个广告,高晓松一下子赚了16000块。

这之后,高晓松去了北京亚运村开广告公司,开始创业。说起来,那时候的人也特别单纯,赚了钱之后,不管是导演还是录音,大家就把钱都平分了。

从此,高晓松闯入了中国刚刚起步的广告圈,2年中拍了不少广告,赚的满盆满钵。

07

是金子总要发光的

1993年,大地唱片公司开始制作发行“校园民谣”。

当时的制作人黄小茂,经人介绍辗转找到了高晓松。

高晓松之前就曾把《同桌的你》等歌给其他唱片公司看过,当时的唱片公司想用晚会歌手演唱这些歌,高晓松当时就拒绝了。

后来当黄小茅找到他时,高晓松说,我不在乎钱,我就一个要求,这些歌必须得老狼来唱。

因为高晓松的一句话,当时还在乡下给别人安装电脑机柜的老狼进了录音棚。最终《校园民谣I》合辑录制完成,也代表着高晓松作为作词作曲人,正式走入音乐圈。

在他和老狼参与录制完专辑后的1年多时间里,两个人并不清楚这张专辑带他们的知名度。直到1994年,在北京的大学生文艺汇演表演后,一次他们俩去看球,无数人围上来找老狼签名,这才知道,自己真的火了。

从此各路商演蜂拥而至,然后紧接着是各种颁奖典礼,让他们拿奖拿到手软。

乘胜追击,1995年,高晓松和美国留学归来的大师兄宋柯,一起合办了麦田音乐。1996年,年仅27岁的高晓松,开了个人首场作品音乐会。

那几年里,高晓松高调的,毫无节制的让欲望和自我膨胀,这同时,他也自信的把自己的个人IP打造成了那个时代最耀眼的存在。

08

10年走走停停,心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

30岁前事业的全面开花,让高晓松各种名和利都大丰收,他住着北京城里五室四厅的大房子,拿着大哥大BB机,开着林肯车到处招摇过市,俨然成了当时的“京城恶少”。

他的膨胀、他的傲慢,让他在1995年,跟最好的哥们老狼都闹掰了。

老狼私下跟他提还想做摇滚,高晓松一听就烦了,他觉得自己是全天下最牛B的人。

两人从此心生嫌隙,最后在去沈阳演出的飞机上决裂爆发。

高晓松说:“有本事你别叫老狼,别再唱我写的歌了。”

老狼说:“行啊,反正我今天的一切都是你给的。”

每次回忆起那段时间的自己,高晓松总说那一阵子,他最招人厌,连自己都讨厌自己。

但高晓松是个珍惜羽翼的人,他除了懂得如何趁势而为,更懂得如何滋养自己,找回初心。于是在事业的巅峰时刻,他选择出走2年去流浪。

他说,旅行其实并不难,少点目标,少干点事就行了。

1997年开始,高晓松游历了欧美各国,写了本小说,还创作了一个电影剧本。

两年出走,他游遍世界每个有故事的角落,归来时,他发现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他却和之前的自己有所不同。

1999年,高晓松回来后,开始从音乐人向制作人转型。即便在那个盗版唱片横行的年代,他依然打造了朴树、叶蓓这样的顶级歌手,然后他还拍了电影、做了电视剧策划,开了微博,并且跑到了搜狐、新浪,去给互联网大佬打工。

事业上再次起范的同时,高晓松经历了2段婚姻。

1999年,高晓松对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的沈欢一见钟情。认识3天后,两人闪婚。但三年后,这段婚姻走向了无言的结局。

时隔9年,2008年在美国定居的高晓松娶了第二任太太。

据悉,两人2005年在某选秀活动中相识,高晓松作为评委,被15岁的徐粲金的惊艳亮相所吸引。

后来17岁的徐粲金奉女成婚,嫁给了36岁的高晓松。

2013年,高晓松与徐粲金悄然离婚,2014年,发布了离婚声明。

09

随遇而安,和控制欲望

看似神仙般不羁的高晓松,走过40岁,人生未过半,脸上已经有了不少岁月的痕迹。

人在江湖漂,被名利诱惑裹挟着,其实高晓松活的远没有他口中说出来的那么轻松。

2011年,一场酒驾,给了高晓松一个喘息的好机会。

高晓松说坐牢那半年,是我一生最快乐的时光。

那时候,高晓松的母亲和老婆都来看守所看过他,两个女人都在他面前掉了眼泪,但他却笑着安慰她们,自己并不觉得伤感。

而当她的女儿,被告知爸爸是在拍戏,去看守所看望他的时候,高晓松老泪纵横。

作为一个高知家族的后代、作为父母的儿子、作为爱人的老公、作为一个父亲、作为清华学子、种种身份的加持,高晓松的人生再洒脱,他再追求诗和远方,但他总有想停却停不下来,被各种欲望推着向前、再向前的时候。

牢房中那半年,高晓松不再是谁的谁,他可以放肆的做自己。

回归后的高晓松开始了新的探索,进军内容产业。

先推出网络脱口秀《晓说》、然后是《晓松奇谈》,在各大综艺渐渐要“忘了”请高晓松做评委的时候,他通过这几档踏踏实实的耳朵经济下的优质产品,又再次收获大批铁粉,受到了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高晓松还拥有了比之前更让人引以为傲的职业标签(铁饭碗)——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

高晓松常跟年轻人谈情怀,谈理想、谈远方,他说,

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动物做的每件事都有用,为了生存和繁殖。

人要做许多没用的事,比如琴棋书画,比如爱与等待。

如果一个孩子被教育只能学对升学有用的课,上大学只能干对就业有用的事,工作了一切都为了买车买房,生而为人岂不浪费?

其实没几个孩子长大真成功了,而且成功是命,无法教育。

所以最实用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随遇而安,无论遭遇怎样的悲催,都能平静淡然,心安理得地混过漫长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

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长大后不易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诱惑。让孩子“自由探索”,见识到丰富的大千世界,才能建构安全感。

这不是比“把孩子培养成各个领域对口有用的机器”更加重要吗?

不可否认,在他写歌、在他旅行、在他写剧本、在他赔钱拍电影、在他开免费杂书馆“晓岛”的时候,高晓松是感性的,那时候的他是个十足的文青。

然而高晓松也说过:

有两件事你要持续投入你的时间、精力、热情,当成职业去做。一件是挣钱的事,一件是花钱的事。总得有进有出。

在名利圈呆久了,高晓松说我会不时的去见见老狼,他是兄弟,更是初心。多少年过去了,老狼一直没变过,年少时看什么书现在还看,年少时爱的姑娘现在还爱着。

高晓松说,老狼能让他找到内心最真实、清澈的东西,没有老狼的存在,他不知道今天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而只要老狼还在,他心里最柔软、最有温度的东西就还能保留。

1995年一别之后,2年未见的兄弟两人,在酒吧再相遇。起初,两人谁也没理谁。后来,高晓松用英语跟身边的澳大利亚音乐人说:“后面坐的那位,就是我上大学时乐队的主唱,我们以前挺好的。”等他再扭头,老狼忽然拿杯子做举杯状,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尽管与汲汲名利的高晓松完全相反,老狼生性淡薄名利,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两个做兄弟,多少年来,高晓松一直为老狼谋生计。他拍电影《我心飞翔》、《大武生》找老狼唱主题曲,他鼓励老狼去参加《我是歌手》,还特意烫了头发,去给兄弟帮唱。

《奇葩大会》的时候,有人说“但凡能活得让人妒忌,就别活得让人同情”。

高晓松却说:

能活得让人喜欢,就别活得让人嫉妒。

对于兄弟、对于粉丝、他的确活的让人欢喜。

10

人生得意须尽欢

高晓松是这个时代一直走在前端的人,这是他的幸运。

从他一出生就落地到高知家庭,就根红苗正,22岁就发财了,24岁《同桌的你》发表,从此人生陷入不断迭起的高潮之中,但顺境中的他,却并不能让普通人吸收到太多能量,徒留对他身世的嫉妒、羡慕。

反而是他跟朋友闹掰、他蹲看守所的时候,更让人感觉到他的人格魅力、让人们看到一个有底蕴的灵魂是如何超越凡人翩翩起舞的。

失去自由的日子里,高晓松反省了自己的恃才傲物、反省了自己的优越感,他明白一切名利高潮都会过去,生活最终趋于平淡,而平淡之中,少说多做才是最好的出路。

他明白了要感恩生活,要避免让自己陷入疯狂,不要让自己在某种潮流中被裹挟着、迷失自我。

高晓松从看守所出来之后,想的最通透的是:他坚定了几件事,不再做生意、不再成立公司、只卖艺。

高晓松说:人生已经过了一半,能够有创造力的时间也就剩十几年,我已经入行18年,我猜最多再有18年,60岁就别占着茅坑不拉屎了,所以60岁会去教书,这是我早就算计好的,教书、翻译书、读书。坚持只做作品,只做艺术家。

不管是曾经是多么生猛温柔的此间少年,不管有多显赫的身世,人生要走的路都大致相同,高晓松笑谈,自己小时候也是一直随大流而已,而那几年的爆发,不能说是意外,但却和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任谁生活在那个年代,随便折腾点什么,都能成功。这不是谦虚,也不是自嘲,是智慧如高晓松对自己过往的清醒。

也许今天很多人都说成功太难,一辈子都踩准点,像高晓松那样持续站在高点更难。其实说起来还是你的欲望到底有多大。

如今经过了半生戎马高晓松,活的更平和、更磊落、更纯粹。

希望再过20年,他能坦然的对50岁的自己说,那时候你的梦想,你想做的事,我都帮你实现了。

-END

请关注【素一的人生导图】,让我们一起阅读优秀的人和事,用正能量激励人生。

2024-01-07

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