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理想车,大概要花多少钱?有没有拥有低价位的选择?,

45.98万元的理想L9交付首月即破万!还有谁,能再造“现象”?

截至2022年10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达221,067辆。

然而,最让李想这位长期处于各种“热门话题”风口浪尖之掌门人感到开心的,应该还是在理想ONE“换代风波”期间,L9于开启交付的首个完整月(2022年9月)销量即达10123辆,就此成功“破万”。

L9为何如此“能打”?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这样一点——理想L9交付首月“破万”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它自上市/开启预订之日起就积累的大量订单,在9月得以集中释放。

经过如此“厚积薄发”之后,再加上价位更低的理想L8已经接踵而至,L9后续是否还能有此“破万”表现,我们暂时不得而知——毕竟,这是一款定价达到了45.98万元的高端产品。

在笔者看来,L9在自身产品素质和品牌营销策略方面,都堪称目前中国品牌旗下车型的“上层建筑”。

先看动力,该车所采用的增程式混动模式,似乎比不少车企主打的纯电动模式更符合当下这个时代之需求。

搭载1.5T发动机的L9纯电续航里程可达215km,用于市区通勤时的经济性表现不错;如果在高速路段行驶,其油耗则会略高一些。但对目前的家庭出行需求而言,“油耗略高”肯定强于“续航焦虑”;同时,这也会让该车在长途自驾时的补能速度和方便性看齐燃油车。

其次,定位为大型SUV的L9采用六座布局,可谓精准命中了消费者的“痛点”——毕竟,“五座不够、七座没用”的尴尬在“二胎”政策放开之后显得尤为突出。

此外,该车5218*1998*1800mm的车身尺寸+3105mm之轴距已堪比奔驰、宝马的旗舰SUV产品;同时,L9的第二排座椅亦具备较大可调范围,以保证为车内每一排乘客都带来充裕空间。

更不必说,该车以“五屏三维交互”为基础的强大智能化体验也同样让增购和换购用户们“迈不开腿”。

至于智能驾驶方面,L9则拥有由1颗激光雷达、6颗800万像素摄像头、5颗200万像素摄像头、1颗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所组成的监测系统,更以2颗英伟达Orin-X处理器加持,其智能驾驶辅助功能达到L2级。

但在笔者看来,上述这些“硬核表现”都还只是“基础”;真正让L9“起飞”的,其实还是它异常精准的产品定位和用户画像。

不少人心中或许会有这样一个疑问:看上去如此“高大上”的一款SUV,为何又要定位为“奶爸神车”呢?……毕竟,各位身边的大多数“奶爸”们很可能都还开着凯美瑞和奥德赛之类车型。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

回想L9正式发布前,由媒体曝出的“对标GLS”曾被评价为“双刃剑”——它在拔高了品牌/产品力的同时,也让人们对该车生出“失去价格亲和力”之隐忧。

但在产品定位被成功“拔高”之后,L9却又直接领取了“亲民任务”——其超大车内空间几乎可以胜任所有使用场景,当然也包括了“举家出游”这样的温馨场面。

在如此这般“一高一低”的期待值变化过程中,L9似乎潜移默化地为自己植入了“高贵不贵”之产品形象——既可“对标”奔驰GLS,又能让“奶爸”们希冀拥有。

一番操作之后,你还会觉得理想L9“价格高”吗?……

还有谁,能再造“现象”?

对一款售价达到了45.98万元的中国品牌大型SUV而言,L9交付首月即成功“破万”之销量数据无疑可谓是“现象级”的。

那么,除它之外还有谁能再造“现象”?……

在L9“破万”的9月,作为品牌旗舰车型的比亚迪唐之月销量已超过15000辆——当然,这其中包括了唐DM-i、DM-p和EV全系车型。在笔者看来,唐DM-p的销量表现又尤为值得讨论一番。

目前,唐DM-p的售价中位约为31万元,较L9低了15万元左右,也比同为中大型SUV的理想ONE低了约4万元。但从销量结构来看,目前“走量”的唐车型似乎仍然是DM-i。

那么,为何性能“爆棚”、还兼顾越野能力的唐DM-p还未被更多消费者所接受呢?……其实,更大原因还是出自比亚迪品牌和旗下产品之定位方面。

长时间以来,比亚迪在消费者心目中都是更“接地气”的家用车品牌。较之理想这样的“新势力”车企,它显然更缺少“豪华”属性——君不见,原“BBA”用户换购、增购理想车型者可谓大有人在;至于换、增比亚迪的?……虽然也有,但的确不多。

正是因为如此,比亚迪目前仍很难从豪华品牌车型用户中“分流”。基于同样的品牌定位原因,它也将更多的研发和产能资源投入到了价格更为“家庭”的宋系列上。反观唐DM-p,除了动力性能和越野能力之外,在其它核心产品力方面似乎并未与“兄弟们”拉开明显差距。

如此看来,或许唐DM-p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唐系列车型热销过程中的“配角”,而非“发力”点。

此外,笔者在L9成功“破万”之前最为看好的车型其实是小鹏G9。不过,厂方在新车刚刚上市后就直接宣布“调整价格和配置”的这一波操作确实让人有些看不懂,也直接拉低了其品牌形象——这款本有可能与L9一起站上“高位”的车型,或许需要“从头再来”。

那么AITO问界呢?……目前看来,有戏。

虽然问界M7从一开始就被吐槽“不好看”,但它仍有望凭借更低售价和“华为加持”来打开局面,哪怕有用“钝刀子”开路之嫌。

自然而然,人们也会更加期待AITO的下一款产品。

【车动力说】显而易见,市场格局和“游戏规则”已经大不相同。面对诸多“新势力”和“准新势力”品牌的夹击,一众传统车企如果仍然故步自封,其处境或许很快就会变得更加艰难。

2024-01-06

202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