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通客车有没有舒适座椅?,

欧系客车在中国,西沃、宇通猛狮这些合资客车企业,您还记得吗?

自去年10月发表客车业合资“双目录”首篇以来,笔者得到了读者朋友的热心反馈,有对沈飞日野、广州五十铃的美好回忆,也有积极寻找依然健在的桂林大宇BH115“大番薯”,对客车业有一定了解的读者更期待西沃、亚奔、宇通猛狮的讯息,亦有读者指出还有天津伊利萨尔不容遗忘等等,不一而足。

正如前文所言,中国客车业的学习对象有三类:美系、日系和欧系,这也是市场客车的发展路径。笔者在上篇对5家美系和日系的合资企业进行了梳理,详见《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盘点12家合资车企,带您看懂合资客车的发展 》,本篇则对欧系合资企业进行系统盘点,同时对另一派虽属小众、亦有正式记载的资本式合资“双目录”企业进行介绍。

欧系客车合资企业

欧洲与中国面积相仿,人口密集、国家众多,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大洲。由于特殊的地理和人口分布,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欧洲率先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为客车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自驾文化盛行的美国和国土面积有限的日本相比,欧洲更具发展客车工业的土壤,时至今日仍然是全球范围内最为重要的客车业中心。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客车业在开启合资大幕后,欧洲车企、尤其是西欧地区的优秀代表也成为国内重要的合资对象,先后涌现出诸多“双目录”企业。20余年后的今天,中国客车业顺利度过了资本合作、技术换市场(相对有限)的成长期,与强调技术领先性的西欧相比,国人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满足市场需求的有效手段,走出了极具中国特色的“适应至上”之路。即使合资行为已日渐式微,今天的欧洲客车依然是国内客车业的标比对象,而得知来路正是为了我们以后走的更稳,此时回溯曾经的客车“双目录”也更具借鉴意义。

1993年9月,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瑞典VOLVO客车公司(VBC)签订协议,双方共同投资1000万美元、各占50%股份,合资成立“西安西沃客车有限公司”。合资公司1994年3月11日工商注册,4月18日正式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欧系客车合资企业。依托西安飞机制造公司的民用改装类第(二十六)13号目录(生产西飞牌XF系列产品),西沃客车同步获得合资“双目录”资质。新世纪后,在国家的统一安排下,西沃客车升级为整车企业,给予整车第120号目录位置,和江西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整车第121号)、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整车第122号)一同成为最先升级整车资质的汽车企业。

西沃客车作为豪华客车生产企业,成立之初便全套引进VOLVO具有上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客车设计、制造技术和质量保障体系,结合西飞公司铝合金加工、航空座椅及客机内饰等航空技术,在国内独家制造和销售中置发动机底盘、铝合金车身的VOLVO B10M豪华旅游客车和城间高档客车。自问世以来,西沃客车凭借在成渝、沪宁等高速客运市场的优异表现,迅速确立了在客运市场的王者地位。针对中国市场特点,西沃又推出了B10MS豪华卧铺客车、B7R豪华客车(经济型)、32座B6等一系列产品,从9米到12米、从单层到卧铺都有产品布局,西沃9300、9600和9800、伯爵、子爵曾是红遍大江南北的名字。

1994年,天津客车装配厂与西班牙IRIZAR公司合资成立“天津伊利萨尔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合资公司1994年12月19日工商注册成立,依托天津客车装配厂的民用改装类第(二)04号目录(生产金马牌TJK系列产品),天津伊萨同步获得合资“双目录”资质,生产伊利萨尔(IRIZAR-TJ)牌或EVEREST牌TJR系列产品。2007年11月发改委第155批,天津伊萨目录序号变更为民用改装类第(二)20号,固定了自己的汽车生产企业目录位置。尽管始终是豪华客车中的小众车型,天津伊萨却受到市场的广泛好评,曾推出过日产柴UD、德国MAN底盘的相关产品,在一些高端客户中也保有不错的口碑。

2002年6月,天津伊利萨尔增资重组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天津伊萨在天津港保税区建设新厂区,总投资3000万美元,引进欧洲新世纪的最新车型,一期工程设计年产能1000辆豪华客车,并预留了扩展2000辆中高档豪华客车的二期工程。作为在华北地区重要的中外合资客车企业,天津伊萨也曾对城市公交领域有意,2009年2月第七届北京车展上,天津伊萨就展出过TJR6125D01城市客车,试图在天津公交市场打开突破口,可惜始终未能如愿。

提及世界客车工业的“高山仰止”,德国BENZ始终是全球豪华客车的龙头企业,而能将世界一流客车品牌引入中国,也曾是中国企业梦寐以求之事。1996年9月,江苏省扬州客车厂与德国BENZ公司合资建立“亚星-奔驰有限公司”,总投资9550万美元,注册资金6010万美元。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作为BENZ公司在东南亚的唯一客车生产基地,为亚太地区提供7-12米各类客车及客车底盘。合资公司1996年11月26日工商注册成立,依托亚星客车的整车第49号目录资质,亚星-奔驰公司同步获得合资“双目录”,在华生产世界顶级客车的夙愿终于实现。

亚奔公司作为中德客车合资的纽带,在国内高端豪华客车领域一直拥有极佳的口碑。从早期的YBL6120H、YBL6900和YBL6800豪华客车到DECADE 90系列(12米)、OH1636(10米)和LO814(7米)三款客车底盘,亚奔公司以高姿态起点切入中国客车行业,将原汁原味的世界先进客车产品引入中国市场。不过随着针对中国道路环境和中国法规标准做出的适应性修改增多,亚奔公司也开始推出各种“定制化”产品,例如针对北京八方达公交开发了量身定做的YBL6985的城郊客车,想必很多公交爱好者依然记忆犹新。

如果说以上3家欧系“双目录”企业以高档座位客车业务为主,针对中华大地日益兴起的城市公交市场,也开始有欧洲客车企业予以关注,首先依然是曾在豪华营运市场取得不错表现的瑞典VOLVO公司伸出了合作之手。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上海市为了加速创建中高档城市客车生产基地,满足国内对中高档城市客车升级换代的需求,经国家和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汽集团(SAIC)和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VIC)、瑞典VOLVO客车公司(VBC)合资组建“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中瑞双方2000年6月30日签订合资合同,8月8日合资公司工商注册成立,依托上汽集团旗下整车第42号的上海电车厂(生产浦江牌SHC系列产品),申沃客车同步获得合资“双目录”,生产沃尔沃牌、申沃牌SWB系列产品。

作为VOLVO客车公司在华合资的第二家客车企业,为了避免申沃客车与西沃客车发生业务冲突,在合资之初便签订了特别协议,约定申沃公司不生产VOLVO品牌的高档豪华客车。尽管申沃曾经也推出过使用VOLVO B7R底盘的SWB6122团体客车,但距离利润丰厚的客运旅游领域较远,进而限制了合资公司产品的单一性,不过这也造就了今天申沃牌城市客车依然穿梭于上海市街头的局面。

前有VOLVO客车公司在华的“二进宫”,同时也有国内客车企业的二次合资行为。作为开启中国客车合资时代的始作俑者,常客在结束与美国Flxible公司联办的中国福莱西宝车辆有限公司CFAC后,依然对于再度合资合作抱有极大期望。2001年,常州长江客车集团有限公司与意大利IVECO公司合资成立了“常州依维柯客车有限公司”,合资公司3月20日工商注册,6月7日正式开业,总投资9982万美元,注册资金8000万美元。依托此前CFAC公司的整车第46号资质,常州依维柯顺利延续了“双目录”资质,开始了在华市场的征途。2004年12月26日,北京快速公交1号线开通,成为中国公交市场首条BRT线路,常客依托与IVECO的合资关系,为其提供了18米左开门铰接城市客车CJ6180GCH,这也成为中国城市客车史上不容易忘的一款经典车型。

常州依维柯在合资之初,便确定了12米豪华城市客车、12米豪华城间客车、7米城间客车、391系列客车底盘及相关零部件技术的引进,由此也可看出,常州依维柯的野心不仅局限在城市公交领域,蓬勃发展的中长途豪华客运和城间客运也在其一揽子计划中。笔者数年前曾有幸亲历过原装的IVECO Euro Rider 35系列样车,采用IVECO 391底盘,巴西Marcopolo公司上装,车辆内部异常豪华,搭载了车载服务区(集成冰箱、咖啡吧和卫生间系统)、ACTIA卫星电视,发动机舱的良好布局使得车内一马平川,基本没有台阶凸起,更是早已应用了后称“卧代座”的腿部支撑和脚踏的豪华航空座椅,难怪香港友人在试乘后感叹这是其坐过的“最舒适的座椅”。如上图所示,编号为3781的黄色样车更在车身中部设置了副驾驶的休息区,通过行李舱的间隔形成司机的独立空间,可轻松完成坐姿和卧姿切换,同时设有车载通讯联络系统,副驾驶可通过有线电话与驾驶区司机及时联络。为便于副驾驶阅读和休息,“独立舱”内设有完整的照明和通风系统,图中所见车身中部的舱门格栅便是百叶窗换气口。尽管是世纪初的产品,IVECO的精细化造车理念、随处可见的以人为本关怀精神,至今仍在笔者心中留有深刻烙印。

作为世界客车工业重要的一极,德国MAN公司与中国客车业的合作关系可谓源远流长,早年通过技术合作、底盘销售等模式,德国MAN参与了中国客车飞速发展的上世纪90年代。不过随着“双目录”企业越来越多,德国MAN公司也耐不住寂寞、最终走上了合资之路。2002年1月8日,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MAN公司在郑州签约,双方合资组建“猛狮客车有限公司”。合资公司6月4日工商注册,依托宇通客车整车第71号资质(生产宇通牌ZK系列产品),同步获得“双目录”,生产LBC系列客车底盘,初期规划年产中高档客车底盘2000台,为宇通客车和行业其他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应该说,德国MAN公司和猛狮客车的加入瞄准了中国市场的公路客运和旅游市场的红火商机,德国人以高端形象切入、以中高档底盘为纽带,绑定与中国客车业的关系,是一招满怀算盘、寓意深远的棋。然而不曾想到的是,随着中国营运市场的盛极而衰,这些高端、豪华、星级客车仿佛在一夜间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在国家收紧外方合资项目的大背景下,德国MAN公司也成为中国客车业最后一家获批的合资“双目录”企业,为上一个时代画下了并不完美的句号。

资本式客车合资企业

其实早在欧系合资企业进入中国之前,我国便已尝试以资本为纽带的合资模式,更准确说是承包经营的“租赁”模式。尽管并无先进的制造技术,外方却有充足的经营资金盘活国有客车企业的闲置资产,这也是我国客车工业在外资利用之路上的一种有益尝试。

1993年,老牌客车骨干企业的重庆客车总厂与泰国新感觉集团签署租赁协议,由泰方独资成立“重庆泰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依托重庆客车总厂的民用改装类第(二十一)02号目录,独资经营的重庆泰龙顺理成章获得平行的合资“双目录”资质,独资公司1993年1月28日工商注册成立,4月签署租赁协议,租期20年。泰方利用重客厂占地18万平方米的新厂区、部分厂房和设备,生产中巴车,在随后的两年中一度达到3000辆产销水平,然而由于经营理念差异,泰方在1996年撤资,重庆泰龙也走入历史。

同样在1993年,原机械部和中汽总公司重点企业之一的衡山专用汽车制造厂与香港百富利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衡山百富利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依托衡山厂的民用改装类第(十八)03号目录,衡山百富利同步获得合资“双目录”资质。合资公司1993年3月28日工商注册成立,主要生产HSZ6480J/K轻型客车及其改装专用车,即韩国现代H100的“国产化”车型。衡山百富利是国内大中型客车企业涉足冲压式轻型客车的一次尝试,与同期的厦门小金龙、武汉万通等企业都是VAN车型的国产代表,在大中型豪车云集的背景下同样不应遗忘。

后记

回顾往昔,中国客车依托合资时代带来的优秀产品和先进制造技术,以及企业经营的系统化管理理念、质量控制体系,利用“双目录”企业在高档营运市场和豪华城市客车领域取得了不菲成绩。对于身边的几代人来说,与国际知名的客车品牌同成长是特定时光的美好记忆,时至今日依然存有深厚怀念的情怀,进而促使狂热的爱好者们不断发掘寻找存世的合资客车。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21世纪已过去了二十个年头,距离最近的合资“双目录”行为也近18年的时光。俗话说“尘归尘,土归土”,曾经的“十二主神”今安在?笔者将在下篇里,对“十二主神”的合资“双目录”现状进行系统盘点,其中有多次转手、今非昔比的企业,也有依然保留合资行为的少数派,有保留原名却已“名不副实”的企业,也有彻底消亡走入历史的里程碑,欢迎读者继续关注本系列完结篇——“十二主神”大结局。(未完待续)

图文:C3

2023-12-17

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