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轿车驱动方式:前驱还是后驱?,

前驱车是如何取代后驱车成为主流驱动形式的?

现如今是前驱车的时代,除了BBA之外其它品牌的产品大都是以前驱车为主。而在很多年前则是前置后驱车的天下,为什么在短短几十年间前置后驱的布局形式大量凋零?哪些原因导致了横置前驱布局形式的流行,对汽车的发展又产生了何种影响?

实际上导致横置前驱车型成为主流的关键点在于市场,而并非仅是驱动布局形式自身特性的强弱。造一辆车卖给谁、卖多少才是车企会考虑的事情,汽车毕竟不是艺术品而是不折不扣的商品。所以利润与成本之间的博弈才是重点,纵置发动机布局对变速器、车身刚性等部位的要求更高,还增加了一根传动轴。

这的确会增加成本,厂家的成本增加必然会提高价格。而价格则最终要由消费者去进行承担,消费者要多花钱。而高价则必然会冲击销量,这就是BBA销量不如大众销量高的原因。高成本会抑制销量,而销量上不去则难以摊薄固定成本(沉默成本),这就容易让车企陷入一种尴尬的状态。如曾经纵置发动机的帕萨特以及纵置后驱的丰田花冠。

如今纵置后驱的GT86要多少钱?相信各位心中都有数,即便可以国产其价格也很难降到20万以内。所以虽然它很好,但它的受众群体必然很少,原因很简单愿意花20几万买辆小车的人太少了。所以这就是纵置后驱车所以存在的问题,改前驱对厂家而言的确可以降低成本,对于消费者端同样可以降低门槛价格。

所以在讨论车辆成本时一定要结合受众群体的购买力,如果一辆A级车弄纵置后驱、配个双叉臂、提高车身刚性(弯曲、扭转),价格直接20万起步。而这对于一辆A级车而言就会出现想买的买不起,能买起的又看不上的尴尬问题。而在生产端厂家则会陷入少造成本高、价格贵、没人买,想多造又造不出来的窘境。所以丰田花冠从纵置后驱变成横置前驱,大众甲壳虫从后置后驱变成横置前驱其实都是市场的选择。

汽车驱动形式的进化趋势

很多朋友都认为后置后驱才是最原始的驱动形式,实际上广义上讲前置前驱才是最原始的驱动形式。如上图所示蒸汽机汽车的发动机就布置在车头,当然那个时期还属于蒸汽机、外燃机的时代,汽车的作用也仅仅用于运输。把发动机布置在车头可以为后边腾出大量载货空间,而随着石油化工的崛起才使得内燃机汽车逐渐车型。

而内燃机时代最原始的驱动形式则是后置后驱,如上图奔驰第一辆内燃机汽车。但随着汽车的进化,设计者发现把发动机设置在车头而通过传动轴把动力传递到后轴,可以让车子获得最佳的前后轴荷比以及更大的乘坐及载货空间,在那个没有机械水泵的时代前置发动机也更容易利用风冷散热。所以在20世纪初前置后驱形式开始流行并逐渐成为主流,而最初的后置后驱则一度被放弃。

后置后驱的再次流行是因为二战,二战期间各个欧洲多国被卷入,导致军备竞赛的不断升级。钢铁、橡胶等材料变得稀缺而价格暴涨,后置后驱由于其更强的集成度以及可以省略传动轴在成本上更可控。所以在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这20年间备受追捧,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而战后随着欧洲经济的不断复苏,后置后驱因其过多的缺陷导致其迅速被前置前驱所取代。

前置前驱的产生与特点

前置前驱布局形式最初由雪铁龙设计,如上图所示雪铁龙traction avant 7A。只不过这款车受制于当时的材料不够完善,所以采用的是纵置发动机的前驱形式。各位应该都知道现如今广泛应用这种纵置前驱形式的品牌是谁?没错是奥迪,奥迪乐意用这种驱动形式也是拜奔驰所赐(这是另一段故事,并非为了方便布置“夸错”)。这种形式的优势在于动力传播路径更短、更直接,集成度远高于前置后驱。

可能有朋友不理解横置前驱与纵置前驱的差异在哪?如上图所示纵置前驱可以所配备的变速器更大(注意奥迪纵置机器左右半轴不等长,因为是通过变速箱连接)。在材料不成熟时,通过做大零部件的体积是保证强度的唯一手段。如上图如今横置前驱形式的变速箱实现小型化,与发动机实现了更高程度的集成且降低了成本。只不过在早期把变速器做成这么小,零部件的强度得不到保证不能承受发动机的扭矩。

在行驶动态方面前置、前驱并没有绝对的短板,尤其是对于不追求极限性能的家用车型而言。无论是上坡、下坡前置前驱形式都能应付,且不像前置后驱那么容易甩尾。当然推头容易出现在前驱车上,但只要不把车子开得太快就没问题,且前驱也不代表一定会曾现推头特性,通过对阿克曼角的调整也可以起到弥补。至于后置后驱的劣势太过于极端,上世纪70年代的保时捷的RR车型被誉为寡妇制造者。

横置前驱降低了成本,对汽车的普及做出卓越贡献。

很多朋友认为横置前驱成本低是因为省略了传动部分?实际上省略的成本不仅这些。纵置后驱发动机在前而驱动轴在后,等于在前副车架、后副车架皆有一个发力点,所以需要同时强化前后副车架的强度(弯折刚度与扭转刚度)。而前驱车的发动机、变速器集成在一起装在前副车架上,所以只需要保证前副车架的强度即可。其中牵扯后副车架与悬挂的扭矩容量,后差速器与半轴的扭矩容量等等。

所以横置前驱车对比纵置后驱在后副车架的打磨上要轻松太多。其次横置前驱发动机与变速器均装在前副车架上,与驾驶室不存在任何接触,所以噪音更可控、NVH工作量小能省掉不少成本。而纵置后驱变速箱的一部分进入驾驶室(底部),而传动轴更是整根从驾驶室底部穿过,其噪音要比横置前驱大太多。车头降噪、车身底部通道降噪、后驱动桥降噪会大量增加成本。

而做成横置前驱则不必考虑这些,只需要把车头的隔音降噪做好即可,车身、车尾的隔音降噪工作量小得多。以上就是横置前驱大量节约成本的原因,节省大量工序、简化流程、减少产线工位,提高产品下线速度。这就是对上文所提到的“造少成本高,多了却造不出来”的解释。所以横置前驱的普及不仅仅是厂家对低成本的追求,更是降低流程工序提高生产量、生产速度的一种手段,

而在实用性方面横置前驱可以获得最大的车内空间提高装载容量,让车子更实用。民用车型本身也并不追求动态特性边界(如极致的操控),反而是空间、舒适度更受到消费者的重视。而采用横置前驱可以通过更低的成本、价格获得更高的舒适度与空间,也可以迅速将车子价格压下来,所以正是由于横置前驱布局的出现才使得民用车可以迅速普及,让大家都能买得起。

所以没必要对驱动形式产生歧视,只能说各种驱动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以及所适应的车辆环境。都知道纵置后驱更纯粹、更高端但也导致了价格更贵,而各位是想要买不起得后驱车还是买得起的前驱车呢?相信还是后者更有意义,横置前驱降低了厂家的成本同样降低了车子的价格,所以厂家与消费者均可视作前驱车的受益者。这也是横置前驱可以取代RR、FR等驱动形式的原因,汽车是商品,而商品总是需要在成本与销量之间实现稳定的平衡。

2023-12-11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