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合适的维修机构修复汽车电子助力方向机问题?,

博众精工:消费电子自动化设备前三,多元化发展稳定增长可期

独立客观第三方研究,为您筛选优质上市公司

证券代码:688097 川谷评级:A

一、主营业务 评分:75

1、业务分析: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精密组装、精密检测、精密量测、精密Bonding(绑定)相关设备,最大下游应用领域为3C电子(2022年消费电子订单占比约68%),对苹果产业链依赖度较高。近几年,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领域取得一定的进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出注液机、高速切叠一体机、电芯装配专机等锂电池制造标准设备,以及智能充换电站、汽车零部件生产设备,切入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大客户供应链;在半导体领域,推出共晶机、芯片外观检测AOI设备,并实现销售。

近几年,公司在产品定位、市场定位方面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一是横向扩张,公司除了消费电子外,在半导体、新能源领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2022年新能源订单增长超80%,在消费电子行业内,非手机业务的占比已达到57%,在AR/VR/MR领域有着较深的技术积累,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二是纵深发展,过往组装、检测业务主要服务对象是整机,近几年在不少精密模组方面实现了业务突破;同时,大部分设备公司属于是集成式服务商,公司前瞻性向上游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特种镜头、直驱电机系统等软硬件产品开始渗透,除自用外也实现了对外销售;三是推出柔性化生产线,2022年,公司推出覆盖整个FATP段的柔性模块化生产线,具备高度的自动化、高柔性、高通用性的特点,通过更换夹爪等定位和拾取装置,可以兼容客户不同的产品,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成本和产线调试维护时间,避免了单台设备宕机影响整线产能的情况,有利于客户快速布线并在短期内形成产能。

▶川谷观点:公司目前业务聚焦在3C领域,对消费电子和苹果产业链有较大的依赖,过去几年,消费电子周期向下,公司营收仍逆势实现持续增长,主要是依赖公司产品策略、市场策略的多元化发展,也足以证明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公司深耕苹果产业链,未来新能源汽车、半导体、AR/VR/MR等智能穿戴设备也有望带来新的增量,设备类公司在技术迭代周期往往有不错的表现,未来随着消费电子周期探底向上、AI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渗透,公司业务或有望稳步上行。同时,随着营收规模的扩大,新产品的逐步放量,未来净利润率修复也有望带动净利润走高。

2、行业竞争格局:3C消费电子产业链,目前海外龙头聚焦在制造流程上游,如:西门子、ABB、发那科、库卡;国内厂商则偏中下游的封装、测试环节,技术难度相对低一些,因此利润也比较薄,主要包括:赛腾股份、机器人、江苏北人、瀚川智能、杭可科技、天准科技、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等,部分公司聚焦在3C领域,部分则聚焦在锂电池制造领域,各自擅长的领域不同,公司主要竞争对手为赛腾股份,二者业务结构相似程度也比较高。

▶川谷观点:设备类公司定制化属性非常强,因此与客户的关系、研发和服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公司产品偏后端组装与检测,规模优势较为突出,但是因为研发新品较多,整体毛利率较赛腾股份一些。

3、行业发展前景:近几年,手机技术更新迭代速度较慢,消费电子整体景气度向下,但是以AR/VR/MR为代表的智能穿戴设备则发展迅速,虽然基数小,但是增长潜力巨大。而锂电池、汽车配件、半导体生产制造、封装检测等环节与消费电子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协同性,公司亦顺利完成了横向扩张。

▶川谷观点:自动化生产和检测是制造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未来几年行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而技术迭代和高端设备的国产替代将为国内龙头公司带来更多的机会。

4、业绩增长逻辑:(1)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复苏;(2)新能源及半导体业务增长;(3)柔性生产线业务的扩张;(4)净利润率的修复。

文中方框内文字均为正文的数据补充,可作略读

公司部分

①简介:成立日期:2006年;办公所在地:江苏苏州;

②业务占比:自动化设备(线)85.13%(毛利率30.59%)、治具及零配件12.65%(毛利率46.17%)、核心零部件2.2%(毛利率16.85%)、其他0.02%;出口占比:47.63%;

③产品及用途:

1、消费电子:专注于精密组装、精密检测、精密量测、精密Bonding等领域,为客户提供相关设备。

(1)横向拓宽:已经覆盖包括手机、平板电脑、TWS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AR/MR/VR设备等全系列终端产品,2022年3C业务中非手机业务的占比已达到57%,较2021年增加了3.5个百分点。随着AR/MR/VR等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兴起,为公司非手机业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纵向延深:公司设备不仅应用于整机组装与测试环节,已经延伸至前端零部件、模组段的组装、检测、量测、测试等环节,例如摄像头模组、笔记本外壳、电池、屏幕MiniLED等高精度模组的组装与检测。

(3)柔性模块化生产线:2022年,公司推出覆盖整个FATP段的柔性模块化生产线,具备高度的自动化、高柔性、高通用性的特点,通过更换夹爪等定位和拾取装置,可以兼容客户不同的产品并快速切换,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成本和产线调试维护时间,避免了单台设备宕机影响整线产能的情况,有利于客户快速布线并在短期内形成产能。目前该产线已取得正式订单并进行量产,后续有望在行业内进行大规模推广。

(4)国际布局:公司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新加坡子公司,之后又相继成立了印度、越南等国外子公司。

2、新能源领域:主要为客户提供注液机、高速切叠一体机、电芯装配专机等锂电池制造标准设备,以及智能充换电站、汽车零部件生产设备等。

(1)锂电池制造标准设备:已取得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客户的大量量产订单,公司的注液机、高速切叠一体机等产品已经成为行业领先产品。

(2)智能充换电站设备:涵盖乘用车充换电站和商用车充换电站,相应配套系统有智能站控系统、云平台系统等,相关产品自供率高达80%。目前已经开拓了宁德时代、北汽蓝谷、吉利汽车、协鑫能科、东风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蔚来汽车等客户。

(3)汽车电子及汽车零部件制程设备:在汽车电机电控、助力转向、工控测试以及汽车电子领域深耕多年,为蒂森克虏伯、电装、博世、方正电机、巴斯夫、西门子等知名企业提供了非标定制单机、线体。

(4)海外市场:海外新能源锂电市场具有渗透率低、毛利率高等特点。2022年,公司与土耳其J.S公司签订了总金额为8亿元人民币的框架采购协议,首条产线正在履约过程中。

3、半导体领域:2022年,公司已开发出专门针对光通讯、激光雷达、大功率激光器等细分行业的高精度共晶机,其所具备的核心技术,如高精度拾取贴合系统、高效共晶加热系统、wafer供料系统等均达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公司也自主研发出了芯片外观检测AOI设备,可以支持多种封装形式,实现检查、量测和分拣功能,对产品top+bottom+side边全方位进行6面检测,提升产品的良品率。上述半导体设备已实现了销售,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预计半导体设备未来也将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4、核心零部件:包括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特种镜头、直驱电机系统等软硬件产品。2022年,公司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出货3000多台,获得智能手机国际某品牌2023年度推荐第一,并成功打入欧洲、东南亚、日韩等市场,在海外实现重大突破;自主研发的特种镜头获得了新能源领域龙头的客户认证;直驱电机产品也保持了稳定增长,并同步布局磁悬浮产品领域。

④销售模式:直销(99.87%)为主,经销为辅;

⑤上下游:上游采购生产所需的标准件(如气动原件、直线传输、工业相机镜头等机械类标准件或电子类标),下游应用至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家电、日化等领域;

⑥产能:2022年产量万吨/年,产能利用率100%;

⑦主要客户:客户一24.38%、客户二11.74%,前五大客户占比61.52%,客户包括:苹果、广达集团、歌尔股份、金仁保集团、和硕联合集团、富士康、纬创、吉宝等、胜利精密、东山精密、立讯精密、蔚来汽车等;

⑧其他重要事项:1、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为8000万元至940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5300万,主要原因:营收规模实现稳健增长,针对客户需求推出的柔性模块化生产线、MR生产设备等已完成部分交付并形成销售收入,为业绩贡献新的增长点;

2、在手订单:2022年公司实现销售订单金额合计约为54.6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3C销售订单约为37.1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新能源销售订单约为13.9亿元,同比增长81%;

3、公司实控人增持:2022年,董事长回购了35.3万股公司股份;

行业部分

①竞争对手:海外:如西门子、ABB、发那科、库卡;国内:赛腾股份、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机器人、江苏北人、瀚川智能、杭可科技、天准科技等;

②行业主要发展趋势:1、自动化设备行业需求稳定增长: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全球工业自动化设备的市场规模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预计2023年将达到3066.7亿美元,2022-2027年的年均复合增速为7.8%。

2、AR/MR/VR行业增长潜力巨大:随着国内外科技龙头企业逐步入场,并推动AR/MR/VR软硬件迎来关键升级,产品功能创新助力应用场景丰富,未来市场空间十分广阔。公司在数年前就已进行储备,很早就介入研发和打样,也非常期待市场放量后的设备需求。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招股说明书

二、公司治理 评分:75

1、大股东及高管:公司实控人为吕绍林、程彩霞夫妇,第一大股东为苏州众二(持有公司34.82%股份),夫妇二人共持有其73.54%的股份,并且100%控股第二大股东江苏博众智能科技(持股29.19%);此外,通过担任普通合伙人的形势控股另外6个持股平台,合计控制比例高达75.14%,形成绝对控股。主要高管薪酬从78万至130万不等,通过持股平台持有较多股份,激励充分。

2、机构持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包含1家券商直投,一家私募基金(4只产品持有7.74%的流通股份),获得主流资金的一定认可,2023年一季度,公司股东人数5098人,股权集中度较高。

①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4.82%;股权质押率:0%;

②管理层年龄:44-52,高管及员工持股:除苏州众二外,有6个持股平台,合计持股11.13%

③员工总数:5702人(+552):技术1909,生产1097,销售1938;本科学历以上:1988;

④人均产出:2022年人均营收:84.4万元;人均净利润:5.5万元;

⑤融资分红:2021年上市,累计融资(2次):14.62亿,累计分红:0亿;

三、财务简析 评分:70

1、资产负债表(重点科目):公司账面现金暂时充裕,应收账款和存货占营业收入比例偏高,不过好在下游客户体量较大,坏账核销风险不高,而存货都是有订单的在产品或产成品,亦没有大幅减值的风险。设备类公司对固定资产投入要求不高,公司有息负债约12.2亿元,有一定偿债压力;合同负债变动不大,在手订单整体充足。综合负债率超46%,整体资产处于亚健康状态,资产周转率偏低。

2、利润表(重点科目):2020-2021年公司处于增收不增利状态,主要是毛利率出现大幅下滑,或与上游原材料涨价及行业竞争有关,2022年以来公司营收平稳增长,净利润大幅提升,三四季度是业绩旺季,公司全年净利润率有望快速增长。

3、重点财务指标分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整体水平偏低,主要是应收账款和存货金额较高,毛利率2021年大幅下降,2023年有所修复,净利润率在2022年探底回升,或与公司的新产品研发有一定关系,未来随着新产品的逐步放量,净利润率或有望继续上行。

▶川谷观点:近几年消费电子景气度较低,公司在此背景下仍实现了营收的平稳增长实属不易,虽然资产负债表有所恶化,但随着行业景气度的回升,资产结构或将逐步修复,新产品的放量和净利率的修复将是关注重点。

①资产负债表(2023年Q1):货币资金12.55,应收账款18.67存货29.25;长期股权投资0.75,固定资产8.75,在建工程0.15,无形资产0.9;短期借款5.9(-3.1),应付账款17.38,合同负债2.92,长期借款6.31(+1.47);股本4.44,未分利润14.49,净资产38.13,总资产75.74,负债率46.45%;会计师审计费用:132万元;

②利润表(2023年Q1):营业收入8.83(+13.33%),营业成本5.76,销售费用0.71(-0.82%),管理费用0.58(+0.06%),研发费用1.24(+5.41%),财务费用0.17(+27.69%),其他收益0.25,投资收益-0.03,信用减值0.14;净利润0.52(+405%);

③核心指标(2020-2023年Q1):净资产收益率:14.79%、9.15%、12.4%、1.38%;毛利率:42.89%、33.6%、32.26%、34.75%;净利润率:9.2%、5.05%、6.89%、5.9%;固定资产周转率:6.23、6.28、5.7、1;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招股说明书

四、成长性及参考估值 评分:70

1、成长预期及参考估值: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需求整体平稳,公司多元化的产品和市场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规模效应不足、净利润率不够高,未来随着消费电子周期探底回升以及新产品的放量,公司净利润增速有望高于营收增长。基于公司未来成长预期,赋予25-35倍参考市盈率。

2、发展潜力:公司虽然逆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行业技术门槛不够高,毛利率和净利润率会存在明显的瓶颈(尚未达到),而设备的持续更迭也会带来较大的淹没成本(研发投入),同时公司产品多元化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产品不够聚焦、规模效益不够、技术沉淀深度不足等,未来几年200亿或将是公司市值的一个瓶颈。

①假设:营收增长:15%、20%、25%;净利润率:7%、7.5%、8%;(未考虑非经常性损益)

②营收假设:2023E:55;2024E:66.4;2025E:83;

③净利假设:2023E:3.9;2024E:5;2025E:6.6;(即达到条件时对应数值,须根据实际数据调整)

④2025年估值假设:166-232亿;当前估值假设:106-148亿(基于25%/年收益预期);参考价格区间:24-33元/股(未除权、除息);

五、核心竞争力

1、研发优势;2、客户服务优势;3、全产业链发展优势;4、品牌与客户优势。

①研发投入大,技术成果丰硕

公司在工业自动化底层技术方面已经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形成了机器视觉系统、高精度气密性检测系统、高精度模组组装系统等核心技术模块,广泛运用于下游的消费电子、新能源及其他高端装备等领域。

②研发团队强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能够及时反应客户要求

行业内有竞争力的产品研发设计和定制化生产能力是博众精工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技术及研发设计团队则是保证研发设计能力持续提升的关键。截至2022年底,公司技术及研发人员总数达1909人,能够充分理解下游产品的品质要求、设备的生产效率要求和工作环境,对客户的需求作出迅速的响应。积累了行业有竞争力的产品研发设计和定制化生产、响应能力,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③提前布局工业机器人本体等核心零部件上游领域,全产业链发展战略初见成效

核心零部件是制约我国自动化与机器人和工业发展及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瓶颈,公司提前向核心零部件领域研发布局,在机械、电控、机器视觉等方面持续投入,在运动控制底层算法、伺服算法、视觉软件算法、电机设计仿真、运动控制及驱动硬件平台、工业镜头及光源设计、机器人控制及软件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并在公司自身设备上已大量使用。2022年,公司核心零部件业务的营业额逐年增长,其中对外销售占比将近50%,在工业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等上游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④品牌与客户优势

公司凭借着优秀的产品研发能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反应能力、全面的技术支持能力、长期稳定的生产制造能力、持续的质量控制能力,与多家全球知名的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制造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招股说明书

六、风险提示

1、技术研发迭代风险;2、苹果产业链依赖风险;3、消费电子销售占比较高风险;4、市场竞争风险;5、毛利率下降风险。

①技术研发与技术迭代风险

一方面,由于现有主要产品具有非标性,公司面临着设计研发成本高、阶段性技术不易突破等难点,且公司的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也会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智能装备制造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及时根据客户需求调整方向,需要持续投入产品研发并储备下一代技术。未来,竞争对手有可能开发出优于现有装备的技术或产品,从而将对现有上市产品造成重大冲击。

②对苹果产业链依赖的风险

公司存在对苹果产业链依赖的风险,2020年Q3公司向苹果公司销售收入占比为42.18%(未含间接销售)。

由于苹果公司的各类消费电子产品每隔一段时期均需要进行更新、升级换代,在新产品中除了使用苹果公司最新的芯片、软件等技术外,还会采用新的设计、工艺和物理特性(如防水防尘),相应的就会对设备供应商提出组装、检测等方面的技术迭代需求。如果公司不能及时跟进苹果公司需求,则可能面临技术迭代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业绩。

③下游应用行业较为集中的风险

公司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的销售收入占比较高(2022年订单占约68%),如果未来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下降,压缩资本支出,该领域自动化设备需求的增速及渗透率也会随之下降;另一方面,长期专注单一应用领域,容易导致公司在其他行业的技术积累和生产经验不足,增加后续市场开拓风险。

④市场竞争的风险

近年来,新能源领域的自动化设备市场受到了多家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的重视。公司由于进入相关领域时间较短,业务覆盖规模及客户覆盖领域需进一步拓展,未来如公司不能实施有效的市场开拓措施,可能会错失市场发展机会。

⑤综合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公司切入新应用领域及切入供应商体系,对于战略性客户以及具有市场前瞻性的新应用领域,需不断积累对相关行业理解与制造经验,首台套的装配、调试成本通常会较高,因此毛利率较低。未来,若公司在其他领域的开拓不及预期,则可能综合毛利率产生不利影响。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招股说明书

七、川谷公司总评 (总分72.75)

▶公司亮点:公司通过17年的积累,成为苹果产业链中较为重要的一员,在近几年消费电子不景气的背景下,仍然实现了营收的稳定增长,近两年净利润实现了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多元化的产品和市场策略,未来AR/VR智能穿戴设备、柔性生产线、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生产设备都将成为公司增长看点。

▶潜在风险:公司虽然近几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产品护城河还不够深,技术积累仍有所欠缺,资产负债表处于亚健康状态,整体盈利能力偏低,未来增长点较多,但是没有明星产品、增长爆发力不足,因此估值也不宜有过高的预期。

评级标准:AAA≥85、AA:77-84、A:70-76;BBB:60-69,BB:55-59,B:50-54;CCC及以下≤49

免责声明:本文仅做技术讨论,评级及评分仅为我方观点。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机构或个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2023-12-10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