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根据汽车视频动画中的角色学习与发展?,

大众狂欢时代,幽默美学的到来,皮克斯动画电影如何吸引人?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暮云史记

编辑 |暮云史记

动画幽默, 是一个自动画电影诞生之时便已存在的美学特征, 也是一直以来动画研究承认其存在但又避而不谈的问题。

或许是因为动画电影流派众多、性质复杂的原因, 一言概之不免困难重。



然而, 美国皮克斯动画电影却为动画电影幽默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典范:它既有商业长片, 又有艺术短片, 它取得过高额的票房成绩, 又赢得过诸多的艺术奖项, 在动画电影发展史中, 它继承了传统之优, 又开创了新生之风, 幽默却是它不可或缺的本体特征。

美国皮克斯动画电影继承了迪斯尼动画电影在视觉、听觉、叙事等方面的幽默表现技巧, 并在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审美需求的转化, 开创了一套以拟像时代的身体戏仿和喜剧艺术的突变技巧制造笑料的新技法;另一方面, 它又将幽默的艺术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敢于打破传统动画幽默的既成法则, 以小人物的悲喜剧在欢笑与泪水交汇中, 引发了观众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 从而对不合理的现象以及异化人类的价值观念进行嘲笑和反讽, 表达出一种回归崇尚真善美的终极理想。



大众狂欢时代, 笑以制胜

对于美国皮克斯动画电影幽默美学的研究, 不但总结归纳了一套动画幽默的表现形式、故事内容和主题思想, 而且还论证了幽默作为动画电影的本体特征的合法性, 同时, 现当下的幽默随着时代的变化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今天的幽默, 既有大众文化特征的一面, 又有其艺术性的一面。

作为大众文化重要审美形式的动画电影, 凭借其自身的幽默特性, 带给观众感性愉悦与生理快感, 深受普通大众喜爱。



反观动画幽默存在的文化语境, 正是当前大众狂欢的后现代社会。

通过论述, 巴赫金指出, 狂欢的世界打破了现实世界的等级界限、行为准则、宗教禁忌, 随之而来的是纯粹的、放肆的、毫无拘束的快感。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消费社会,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的感性化, 已经促使当下现实生活越来越成为追逐大众狂欢的世界。



动画幽默正是这个狂欢世界中的一种狂欢形式, 它在形象、动作、情节等方面对常规和理性的颠覆中, 使得人们获得了笑的生理快感, 这种快感来自于精神的解放、心灵的自由, 回归到了弗洛伊德所谓“本我”的状态。

因此, 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也不能游离于这一文化根源之外。

现当下的审美已经从过去那种单纯追求理性意识的愉悦下降到了一切从身体快感出发的感性审美之中, 动画电影作为审美形式之一, 也必须满足审美主体的审美需求。



从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冰河世纪》系列, 到索尼动画公司的《丛林大反攻》, 再到梦工厂的《怪物史莱克》、《马达加斯加》、《功夫熊猫》, 这些脍炙人口的动画电影无一不是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制造笑料而博取大众喜爱。

然而, 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的文艺创作向来都有“文以载道”的传统, 动画电影也不例外。

自国产动画电影不久, 这种功能便已存在并发挥作用。



有“中国动画电影之父”之称的万氏兄弟早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一大批动画电影就立志让其成为抗日救国的有力武器, 也就是说, 制作一大批动画电影以宣传抗日主题, 例如《同胞速醒》、《精诚团结》、《狗侦探》、《血钱》、《民族痛史》等。

万籁鸣就说:“动画片一在中国出现, 题材上就与西方的分道扬镳了。



”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 这种抗日宣传功能演变成了说教功能, 例如1952年的《小猫钓鱼》就是一部以规训儿童为核心思想的动画电影, 此后更形成了一种动画电影说教模式, 即影片首先表现主人公的错误行为, 由此演化成一系列的危机, 之后受到老师、家长、长辈的权威教诲并改正错误, 最终以正确的方法完成任务或达到要求。

“这类动画电影的可爱的动画形象、拟人化的手法、浅显的故事、直白的语言和鲜明的主题, 从道德品质、人格修养、科学文化知识等各个方面向儿童提出明确要求, 确立规范。



”时至今日, 这种动画电影具有的规训说教功能, 在国产动画电影中, 仍旧具有强大生命力, 最终成为了国产动画电影有别于欧美动画电影那种娱乐为主的美学特征, 但是反过来, 正是由于这种刻板、生硬的说教功能致使美国、日本等国外动画电影在满足观众娱乐需求的同时取代了国产电影在大众心中的位置。

因而, 皮克斯动画电影人物形象造型、行为动作设计以及故事情节设置方面的成功经验都能为国产动画电影学习和借鉴。



但是, 东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决定着照搬照抄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只有在总结动画幽默的制笑机制的基础上, 了解动画幽默的表现技巧, 结合动画幽默的艺术思想, 才能创作出以笑的快感获得大众喜爱的动画电影。

视觉奇观时代, 技术为幽默服务

除了引人发笑的生理快感外, 动画电影的视觉效果也是创造感性审美的重要因素。



在动画电影中, 视觉效果是幽默得以呈现的载体, 而当下电影奇观化的文化根源, 也就成为了国产动画电影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

皮克斯动画电影之所以深受大众喜爱, 除了幽默之外, 就是因为它的幽默载体被呈现为一场场三维动画技术制造的视觉盛宴, 满足了当下大众的奇观需求。



三维动画技术创造了许多奇幻的场景, 如海底世界、仙境瀑布、星际太空等, 还创造了许多奇形怪状的人物, 如能说话走路的各种玩具、动物、汽车、机器人等, 这些影像不仅具有强烈的虚构性、想象性, 而且还被毛发肤质的模仿、表情动作的控制、纹理褶皱的渲染等等新技术表现的极为立体和逼真, 从而令观众难辨真假。

这种奇幻而又逼真的视觉效果正是三维动画赢得大众肯定的原因, 于是许多动画制作公司都开始大力发展三维动画技术。



但是, 这种对三维技术的跟风却并不能创造出优质的动画电影。

2006年, 中国动画史上第一部纯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上映, 这部历时5年、耗资1.3亿人民币打造的动画电影, 虽然凭借三维动画视觉效果令国外商业片商倍感意外、刮目相看, 但却并没有获得很好的票房成绩。

也就是说, 三维动画技术仅仅成为了一种动画电影炫耀技术的工具, 它并不能保证动画电影艺术的进步。



对于电影技术的认识,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 (Bela Balazs) 在《电影美学》中就说过, “新技术的发展对旧艺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 新技术却未能象无声片那样发展为一种新艺术, 一种以新的原则为基础来揭示人类经验中新的领域的艺术。

”在这里, 巴拉兹对有声电影制作技术的负面影响做出了评价, 有声电影的出现并不必然带来艺术的升华, 相反导致了那种长篇累牍式对白电影的泛滥, 从而忽略了电影镜头语言的本体特征。



皮克斯动画电影非常清楚技术的价值与功能, 它并没有因为三维动画技术的优势而在动画电影中炫耀技术, 相反地, 它坚持技术只是表达内容和思想的手段, 令技术从属于艺术, 让技术为艺术服务。

例如, 在创作《飞屋环游记》的时候,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经过20年的技术研发和应用, 已经掌握了相当成熟而又非常先进的三维动画技术, 能够创作出以假乱真的虚拟影像。

然而, 即便如此, 在这部以人为主角的动画电影中, 它并没有一味追求立体、逼真的影像效果, 而是故意将人物形象的设计进行简化处理, 因此, 我们既看不到深刻细致的皮肤纹理, 也看不到精致逼真的相貌面容, 相反, 我们可以在这些简化中带着局部特征夸张性的人物中领略动画幽默的滑稽色彩。


究其原因, 正是因为皮克斯动画电影清醒地认识到动画电影的非真实影像之本体特征。

如果要以立体、逼真为追求目标, 三维动画电影的影像效果远远没有真人实拍电影来的自然和简便, 因而, 动画电影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它在非真实影像中追求一种夸张变形的影像效果, 否则, 它将成为了一般真人实拍电影的附属物。

另一方面, 这种夸张变形只是一种表现艺术内容的视觉效果, 因而, 它最终要为同样追求夸张变形的动画幽默服务。

既然技术要为艺术而服务, 那么, 盲目跟风去追求三维动画技术并一定能够满足国产动画电影的艺术表达。

同时, 奇观审美是当下动画电影甚至是一般真人实拍电影的一大需求, 除了三维动画制造的虚幻而又逼真的动画奇观外, 奇观还包括很多其他类型, 我国视觉文化研究者周宪在就将电影奇观归纳为四种类型:动作奇观、身体奇观、速度奇观和场面奇观。

除此之外, 惊悚恐怖的暴力奇观以及奇异独特的民俗奇观也是当下电影当中比较突出的类型。



其中, 民俗奇观则主要是以异国文化的新奇性而吸引观众, 国产电影就以此特性获得过国际认可, 例如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等影片能够蜚声国际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些影片中包含的民俗奇观。

对于动画电影来说, 这种奇观也曾帮助国产动画电影获得了诸多荣誉。

1960年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成功地将水墨画的技法与风格引入了动画电影, 在当时震惊了国际动画界, 获得了1962年法国第四届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儿童片奖, 1964年法国第十七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1978年南斯拉夫第三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奖状, 此后, 同样采用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动画技术制作的动画《牧笛》、《山水情》也都获得过国际大奖。

也就是说, 动画电影在追求电影奇观的当下审美中并不一定要追求影像技术的立体和逼真, 可以另辟蹊径以民俗文化的猎奇趣味吸引观众, 而这种民俗奇观只有在形式技术与艺术内容之间完美结合, 才能创造良好的审美效果。

笑与机智双管齐下

最后, 值得注意的是, 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 后现代语境中的幽默在追求笑的快感的同时, 也不能忽略了它的艺术价值。

无论是古典幽默那种纯粹的修辞技巧, 还是启蒙幽默带有批判性质的理性认知, 亦或者是黑色幽默无可奈何的自我嘲笑, 幽默的艺术性总是离不开它的机智。

幽默不但可以揭示某悖理和缺陷, 还能在此过程中产生笑过之后的怜悯与恐惧, 在啼笑皆非之间获得人性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

正如美国哲学家、美学家桑塔耶那所言, “在滑稽中, 我们同样见到新观念与旧观念的并列;如果这新观念并不是毫无价值的和却是不可思议的, 终有一天, 它会在我们的心中确立其地位, 而不再是可笑的了。

正如出色的机智是新的真理, 出色的怪诞也是新的美。

然而, 有机组织有其自然的条件, 我们不可把一切残缺不全都误以为创造了一种新形式。

”也就是说, 那种充斥着插科打诨、滑稽搞笑、愚弄出丑的动画幽默, 充其量是为了搞笑而搞笑, 完全不顾及情节发展的逻辑、人物性格的真实、深刻隽永的意义, 在搞笑的背后往往缺乏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 这样的动画电影注定只能是低级幼稚的消费品, 类似于过目即忘的速食快餐, 永远不能成为流芳万世的艺术品。

2023-12-05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