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环越野车的载重能力是多少吨?能满足哪种运输需求?,

电力“速度”照亮百姓美好生活 国网陕西电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巡礼


陕西电网750千伏变电站。

电力员工农网升级改造。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掌上营业厅。

电力员工介绍充电桩环保节能。

陕西电网750千伏变电站。

电力员工巡视线路。

公共汽车出行充电有保障。

陕西电力张思德青年志愿服务队合影。

陕西的电网建设,经过7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以特高压为外送通道,以75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规划和布局,有力支撑和保障了经济生活发展,对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电网建设发展站上了新起点、开启了新征程。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思路和要求,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目标,以“两纵双环”750千伏骨干网架架起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努力为陕西“三个经济”,追赶超越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构建大电网 农网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行程8万多公里,记不清磨破了多少双胶鞋,使用了多少个背篓……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宁启水,这位工作20多年的普通基层供电所电工,用自己的忠诚和执着,踏遍青山守护“光明”。

今年54岁的宁启水,生长在秦岭腹地的商洛市山阳县南宽坪镇安家门村。他见证了农村电网建设的变迁发展。谈起变化,宁启水说,自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后,用电质量和供电安全得到大幅提升,村村通上了动力电,群众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

20世纪70年代末,我省农用35千伏电网线路仅2700千米,电网建设基础非常薄弱。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少农村家庭有了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等家电。可是,在大多数乡村线损大、电价贵、用电质量差,“限电”情况时有发生,无法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1998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大力推进农村电网基础建设。该公司先后实施了一期、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县城电网改造工程、“户户通电”工程、农村电网完善化工程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52.71亿元。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减轻了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用电负担。

截至2006年9月,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在我省实施“户户通电”工程累计投资2.133亿元。工程通过大电网延伸,解决了1.6745万户5.2万农村无电人口通电问题,结束了我省山村群众点煤油灯的历史,推动农村电网建设向前迈出一大步。

“十二五”期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共投资77亿元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改造户表127.33万户,治理农村“低电压”28.2万户。截至2012年,该公司累计建成32个新农村电气化县、297个新农村电气化乡、4293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农村地区逐步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加强农村电网建设规划,不断提高农村电网的可靠供电能力,优化农村供电半径,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成为农民的“电保姆”,以坚强电网满足乡村振兴发展的用电需求。该公司先后实施农村电网完善工程和改造升级工程,以及陕南移民搬迁电力配套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52.71亿元。共新建、改造110千伏变电站31座、容量182.3万千伏安、线路726公里,35千伏变电站46座、容量68.6万千伏安、线路638公里,农网10千伏配变10210台、容量212.59万千伏安、线路9078公里,农村低压线路22375.4公里。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还承担着供电区内汉中、安康、商洛3个地市的10个县(区)移民安置点电力配套通电任务。近5年来,该公司先后投入资金1.96亿元,建成项目619个(子项目),解决了345个移民安置点3.94万户13.79万人的生产生活用电和山区脱贫攻坚用电需要,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2018年,全年动力电增容改造824个村,惠及43.26万人,满足了易地搬迁13个集中安置点及7870人的用电需求。

融入大市场 清洁能源保卫美好蓝天

70年来,我国的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跃居世界首位。

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国家电网公司在能源领域大力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即“两个替代”),这既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也是能源消费的必然趋势,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主要方式。

自2017年以来,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积极响应省政府“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有关要求,创新推动清洁替代,采取理念引导、利益驱动、监管倒逼的推广策略,在新能源电厂和自备电厂之间不断寻找利益平衡点,形成政府治污降霾、新能源电厂多发电、用电企业少花钱的多方共赢局面。

截至目前,陕西省已累计关停8户产能落后的自备电厂,累计关停发电机组容量35.6万千瓦,累计交易电量15.46亿千瓦时,根据理论测算,可消减燃煤7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9万吨,二氧化硫1.72万吨,氮氧化物5400吨,相当于植树1640万棵。

多年来,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为根本,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坚持创新驱动、合作共赢,持续推进充电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居民区有序充电推广,保障规模化电动乘用车充电需求,全面构建智慧车联网生态圈,推动电动汽车战略性新兴业务高质量发展。

2016年8月,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在铜川建成西北地区首个电能替代展示厅,展厅中的实时监测安防系统、碳晶发热壁画等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咸阳、临潼等地区的电能替代展示厅已建成。公司结合关中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农业特点,在展厅新增加了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空气能采暖以及用于温室大棚、农业灌溉的分散电采暖设备,为大力实施煤改电、油改电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电能替代由试点示范向大规模、多领域全面实施转变。

陕西处于西北地区电动汽车发展的前沿阵地,2019年2月,国网电动汽车服务(陕西)有限公司落户陕西沣东自贸产业园,并建成全省第一座光储充智慧充电站、电动汽车销售体验综合展厅、陕西智慧车联网平台等示范项目。

2019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计划新建专用充电桩600个,年充电量力争达到2亿千瓦时。同时,试点建设居民区有序充电桩200个、公共充电桩400个,完善陕西省“米”字型高速公路快充网络,以充电需求旺盛的交通枢纽、大型城市综合体、著名景区等为重点,乡村绿色出行需求,精准建设公共充电设施,打造智能、高效、便捷、安全的电动汽车出行充电保障圈。

2019年3月,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建成陕西省智慧车联网平台,实现全省各类充电服务平台统一接入。陕西电动汽车合资公司建立集成在线客服、呼叫中心和客户管理等业务为一体的客户服务团队,及时受理、处理、转派客户服务工单。进一步完善“7*24运维”抢修机制,构建“电动汽车+”服务生态圈,打造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在电动汽车销售、租赁、保险、充电设施建设及报装服务、充电及缴费等一条龙服务。

2019年6月15日,国家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绿色万里行暨第六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在陕西西安圆满落幕。挑战赛历时6天,从北京出发,途经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5个省市,最终抵达青海湖畔,行程超2000公里,沿途全程使用国家电网建设的充电设施。

推动大发展 电网调控智能化的飞跃

陕西电力调度于1953年建立,1998年11月27日陕西电力调度中心和西北网调分开运行,并正式命名为陕西电力调度中心。随着部分县级电力调度机构的建立,逐步形成了省、地(市)、县三级电力调度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开始应用。国内第一套国产自动化系统SD-176于1978年在京津唐电网投入运行,这标志着国内电网调度自动化应用翻开了新的一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调度自动化系统。

1986年12月,国产自动化系统正式投入运行,成为西北(陕西)电网第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2005年10月,陕西电网启动第三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系统采用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OPEN3000系统。

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是控制复杂大电网须臾不可或缺的主要工具。同时,它更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系统工程。从第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被迫自主研发,到第四代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建成,陕西电力人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不断提升技术水体和创新能力。

2013年4月,陕西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建成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D5000),该系统是一套面向调度生产业务的集成的、集约化系统,给电网运行的监视、分析、控制、计划编制、评估和调度管理等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在D5000系统上建成了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在线安全稳定分析、日前调度计划和量化安全校核四大核心应用功能,调度驾驭大电网的能力显著提升。在线安全稳定分析功能运行率达100%,计算误差率达0.80%;故障告警正确率达100%,综合智能告警功能在线运行率达100%,实现了与西北分中心的告警互推。AVC控制覆盖率达84.3%。实现了6座变电站的告警直传,实现了9座变电站的远程浏览。

D5000系统的部署应用实现了国分省多级调度控制业务的一体化协同运作,推动了调度技术装备的升级换代,实现了电网实时监测从稳态到动态、电网分析从离线到在线、电网控制从局部到全部、电网调度从单独到协同的重要技术进步,促进了可再生能源有效消纳,成为大电网调度须臾不可或缺的主要技术手段。

2014年7月25日,330千伏香溪变输变电工程成功投运。该变电站是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首次采用监控远方遥控模式启动的330千伏变电站,这标志着陕西电力“大运行”体系初步建成。

2011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进行了“三集五大”体系改革,推动电网调控智能化建设。通过调控一体化、调度一体化和技术支持系统建设,拉开了“大运行”体系建设序幕。此次建设将设备集中监控业务纳入调度系统,陕西省调负责陕西境内33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变电设备集中运行监控、状态在线监测与分析业务。

监控业务的开展使陕西省调对电网的管理由“调”逐步向“调、控”结合的方式转变,与此同时,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积极推进陕西11家地调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换代工作。

“大运行”体系建设全面实现了各级调控机构的调控一体化。35千伏及以上变电集中监控业务分别纳入省、地、县调控中心。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集中监控覆盖率由76.6%提升到95.6%。其中,330千伏变电站集中监控覆盖率由0%提升到93.9%,实现了330千伏变电站从有人值班(无集控站)到调控一体化“两步并作一步走”的跨越。110千伏集中监控覆盖率由85.4%提升到97.6%,35千伏集中监控覆盖率由79.8%提升到90.8%。10个地区35千伏及10千伏线路故障隔离时间平均从27分钟缩短至15分钟,效率提高44.4%。

形成大枢纽 攻坚克难建设坚强电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结合省情和公司发展情况,制定了“四个大”的发展战略。即:“构建大电网”形成以特高压为外送通道,以75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形成大枢纽”通过电网的提升实现煤、气、光、风等多种能源转换,形成能源的配置平台和输送平台。“融入大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发挥陕西能源优势,为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推动大发展”在省内特高压输电通道和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上,与全社会共同营造新的发展模式,共同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陕西的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陕北地区,而负荷中心则是在关中、陕南地区。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按照省内电网建设“西电东送、北电南供、关中强网、陕南互联”的电网发展思路,加强省内配电网建设,让电并得上、送得出、落得下、用得好,以“互联网+”的思路,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实现以电为平台的多能互补、综合利用。

根据规划,到2020年陕西将建设7项特高压工程(其中过境5项),换流容量2000万千伏安、线路2300公里,特高压电网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特高压交流线路1条,即已建成的1000千伏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特高压直流线路6条,包括±800千伏灵州—绍兴、酒泉—湖南、上海庙—山东、陕北—武汉、昌吉—古泉、青海-河南等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如今,榆横—潍坊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这条“高速路”已“铺就”。该工程总投资242亿元,每年送出近400亿度电,每年可转化煤超过1100万吨,相当于载重40吨的卡车拉28万趟,节约运输过程中煤损耗5%,节约柴油消耗28万吨。每年可带动GDP超过105亿元。

2016年8月,陕西电网建设史上投资最高、建设规模最大、输电距离最长的超高压输变电工程,“陕北至关中750千伏第二通道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线路总长1269千米,途经榆林、延安、铜川、渭南、咸阳、西安6市23区县。工程跨越铁路11处,高速公路20处;跨越330千伏及以上电力线路41处,110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186处。

面对工程建设存在的重重困难,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党委号召,各参建单位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双带头”活动,党建引领,攻坚克难创下了69天架通176千米750千伏导地线的“电力纪录”。

2019年6月12日,“陕北至关中750千伏第二通道输变电工程”71819夏道I线、夏州变、秦道变内新设备启动完毕,陕北清洁能源集中向关中输送的电力大通道全部建成投运。

地处榆林最西部的750千伏定靖变电站,从土建进场施工到竣工,历时仅277天,较正常工期提前了180天。陕西电力人在零下20摄氏度的天气里,创下了一个月敷设300千米二次线缆的纪录;同时,电气安装调试仅用157天,创下新的调试纪录。

750千伏西安北变电站在接入施工及投运阶段,面对电网结构大调整,西北网调、陕西省调充分研究电网运行方式、潮流方向,统筹安排停电计划,科学制订启动方案。陕西电力运检人员勇于担当,连续八天八夜参与验收,确保设备安全投运,电网平稳升级。该工程建成投运后,陕北能源基地向关中地区电力送出能力将由230万千瓦提高到610万千瓦,对促进陕北地区清洁能源开发、能源产业升级,实现陕北精准扶贫具有重大意义。

经过70年的发展,陕西的电网建设已经脱胎换骨。在新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将一如继往牢记初心和使命,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三秦人民一道共享电力发展成果。通讯员 恵悦 栗莎 本报记者 王缠卫

2023-11-19

2023-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