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朗风牌汽车标志图片会受到关注?,

凌华:忆兰州行


西安 凌华


13年的五一前夕考虑干啥,小黑邀我去兰州玩,他老家是甘肃武南的自己都未游过。出省三两天,又有人陪,正合我意。兰州行其实并不是一时兴起,在内心深处一直有股冲动想要出去看一看,所有的一切对我来说都充满了好奇与期望。说走就走,还算有运气,虽现买票上车也有不错的座位,硬了点总比四处蹭座强吧。一路颠簸久了屁股疼,趁我上厕所时小黑急忙将腿脚放平缓缓劲。内在压力减少了,回来见此情形,也未撵他把腿放下去,干脆倚靠车厢站着闭上眼睛小迷糊一会儿。难怪人们常说: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坐久了不得劲,站着睡不着,真留恋在家横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剧或足球赛的舒适自在呀。

伴随着“况且况且”的声音,当刚迎来天渐亮,火车上依稀能瞧见窗外的浅草和淡山影,经过八个小时终于到达了兰州火车站。一下车,果然没有西安溽热的感觉,顿时清爽许多。出了车站回头望,发现火车站根本就是建在山根底下,浑厚的山映衬在车站的背后,显得是那样的苍茫,仿佛能迸发出抓心的嘶吼声一样,再一瞅“兰州”站,兰字写的很有意思,最后一笔颇短,仿佛豪爽西北汉子变成了江南纤细小女子,颠覆了人们的视觉习惯,不知意义为何?同行的小黑急急地指向广场上矗立的马踏飞燕的中国旅游标志,骄傲地说:“快看,这就是在我们武威雷台发现的铜奔马!”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为何被塑造得如此奇妙?三足腾空,右后足蹄踏一飞燕,飞燕展翅,惊愕回首,显示了奔马如飞、神速超群的意境。马全身着力点集中在一足之上,既衬托了奔马超越飞燕的快速,又巧妙地以飞燕展开双翅的躯体冲着地平面,稳定重心。整个造型富有生气,静中有动,充满威武奋发、一跃千里之气势,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堪称古代艺术登峰造极之作!望着这匹依然四蹄腾空,神采飞扬的铜奔马,令人叹为观止,让人浮想联翩,此行我有点激动了。

相约的其他人还得一段时间,小黑说:“走,经理,请你吃我们兰州牛肉面。”一晚坐车的确饿了,才出火车站几步就有店面,感觉还不错。其实清真的牛肉面馆随处可见,绿底白字有星月图案的布幌飘扬在街头巷尾。刚进门拉面师傅热情地招呼几细,小黑说答曰:二细,我急忙提醒“一碗不放香菜。”小黑排队端面,我四下打量着。店里的本地人居多,大家点的也基本一致,一碗牛肉面加一两小碟别的,无外乎一小碟牛肉、黄瓜、酸辣菜和一个鸡蛋,似乎是兰州人早餐的经典搭配。拉面立等可取,洁白的面汤上撒上阳绿的葱末,鲜红的辣油散落一隅,自己添上些红醋,如浓墨般四散,便狼吞虎咽起来,边吃边听小黑唠叨。兰州牛肉拉面也有悠久的历史,传说起源于唐代,经后人以“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标准,出了兰州就不是这个味道了,什么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牛肉面馆一般只上午开,在这就是早餐,最多算是午餐,而且越早越好,早上汤浓点,汤头可是加了几十种食材熬制而成,搭配牛肉,可暖身御寒、强身健体!有多大差别,我是吃不出来的,不过味道尝起来确实比平时在西安吃的确实地道的多。或许对兰州人而言牛肉面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每日的必须,一天的开始,请远道而来的客人吃的第一顿饭,一定是兰州牛肉面;要离开兰州的人,临走前也不会忘记再吃一碗最有兰州风情的牛肉面。我们的大西北之旅,这不也从一碗纯正的拉面开始啦……

小黑女友和李怡陆续到了,当地的朋友小常带着我们到七里河小宾馆放了行李,汇合他另一拨哥们开车直奔五泉山。不巧大桥下遇前边有车剐蹭堵塞,考虑时间会更紧张,只好调头去都市春天生态园,可惜那 “铜接引佛” “泰和铁钟”公园的“镇山之宝”瞅不到啦。还好在生态园,除了踏青赏花,还有一大乐趣是品尝农家乐的地方美食。在老梨树下找一个舒适的位置,插上一把遮阳伞,张罗着泡上三泡台盖碗茶,里面是春尖茶、桂圆、枸杞、玫瑰和冰糖,慢慢品来,嗑一盘大板瓜子儿,我和二三人杀两盘象棋,他们打打扑克,大家一会儿就变得熟悉起来,没有了拘束。到下午肚子饿了,黄焖羊肉、爆炒土鸡、凉拌野菜、煮洋芋和浆水面相继端上,喝着黄河啤酒,小风拂过,还真不想离开。

吃喝聊天过程中,我对这个古“丝绸之路”重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她地处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置,历史和大自然为兰州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而且有着独一无二的地理景观与人文色彩。城市依山傍水,层峦叠嶂,南北群山对峙,东西向延伸狭长,导游图都被分为东西两部分,难怪跟西安的比起来,查起来颇不习惯。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给兰州这座没有什么绿色的城市带来了一丝丝湿意,既体现了大西北的浑壮雄阔,又展现了江南的清奇秀丽。沿黄河南岸,有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马路,游客可以欣赏黄河风情,参观沿途点缀的平沙落雁、搏浪、丝绸古道、黄河母亲、西游记等众多精美的雕塑,并参观中山铁桥、白塔山公园、水车园等景点,风景独特,美不胜收,被誉为兰州的“外滩”,外地游客来必到滨河路,从东到西一游,我们一行也不例外。

夏日的黄河岸边,朗风徐徐,无比惬意,空气中充满了凉意,甚是爽快,我们懒懒散散沿着黄河岸边走很快就到了母亲像了。“黄河母亲”雕塑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具艺术价值、最漂亮的一尊,现已经成为兰州的标志性雕塑。昔日在书本图片中多次看到的雕塑,此时呈现在自己眼前,一位神态娴雅的母亲侧卧黄河岸边,看护着怀抱中游泳的幼儿的情景。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纤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她的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朋友小常特意提醒雕塑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反映了这里悠远的历史文化。她与身后的山,旁边的河,共同诉说着我们民族的故事,你感受到了么?

终于走到了位于白塔山下、金城关前的中山桥,一方面感叹它的历史,另一方面又感慨它的技术,如今依旧熠熠生辉,仍然坚固,与某些大桥形成鲜明对比,曾经的筑造者,留给今人了一座艺术品,真应该向他们致敬。铁桥长二百多米,宽七八米,有6墩5孔,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既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当然如今的中山桥身畔已崛起了银滩大桥、雁滩黄河大桥、小西湖黄河大桥等桥梁,结束了其百年的通车历史,变成永久性步行桥,并成为旅游胜景之一。无论何时,中山铁桥是全国唯一一座见证最早对外开放和中外技术合作的典范,它体现了兰州这座黄河上游的城市具有“奔放包容”的城市气质,在20世纪初便与德国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体现的是兰州开放的一面和先进的理念,这在内陆省份并不多见。也必将作为兰州近百年的历史背景和记忆底片,永远烙在兰州人的心上。

我们攀爬上白塔山回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是兰州的真实写照。状观的黄河穿城而过,宛若一条飘落人间的飞天锦带,依托黄河两岸风光和名胜古迹兴建的融山水、人文胜迹于一体的“百里黄河风情线”,则如同镶嵌在之上的一串明珠,而中山桥就是这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最引人注目的金城一景,“一桥彩虹临波,百年流云飞渡。”看着历经百年沧桑的中山桥,黄色的河水平稳东行,日夜不息,穿越黄土高原的沟壑峡谷,洗涤上下五千年的前尘旧事,积淀了灿烂的古国文明,装订了厚重的华夏文化。河水与钢铁击节而歌的乐曲声和着泥沙与雪水嬉戏地欢叫声,自西而来,向东而去,把凝固的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留给兰州,在巴颜喀拉山雪水的滋润下,成长为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都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于是乎感叹兰州人民生活在山水之中是何等的生活哲学。眼前这黄河的景象已经令我沉醉,在山上凝望着我们的母亲河,年轻的,少女般的母亲河,仿佛感受着温暖的怀抱,久久不愿离去。

虽然没有看到古老的皮筏摆渡,体验“吹牛皮,渡黄河”的古韵,我们几人下了桥,选择了乘坐快艇在黄河上漂流。我到过壶口观瀑布,近距离感受黄河雄浑与豪迈的魅力,此刻穿着救生衣,第一次亲密接触黄河,每个人都兴奋起来。黄河虽然是在这里穿过城市,但也不失磅礴的气势,快艇乘风破浪,高速掠过水面,扑面着泥土腥味的河风,享受着风驰电掣般的快感。这条伟大的母亲河,几千年来就这么流淌着,淘尽了人世沧桑。在大声呐喊,鬼哭狼嚎的尖叫声中,母亲河上我们激荡了10分钟,那种感觉很凉快得很舒服的。

第二天早上途经北滨河路气派的东方宫,我们又美美咥了一碗牛肉拉面,才安心坐车去60公里之外的榆中县城西南的兴隆山,也算是最近的国家级自然森林保护区了。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早在西周时已成为道人凿洞修行之地,康熙年间取复兴之意,改名“兴隆山”。如今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就达70多处,成为佛、道胜地。主峰由东峰“兴隆”和西峰“栖云”组成,海拔两千多米,二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桥横空飞架峡谷。我们参观完兴隆山烈士陵园,上了栖云峰,蒋介石行宫需单独收費,虽然只要十块钱,我们也只是从外边大概看了一眼而己。在爬山过程中,朋友小常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病逝于兴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灵柩也曾密藏于大佛殿内,后来迎回内蒙古安放在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寝室,兴隆山因这段历史而更加著名。到了兴隆山才意识到大西北这么荒凉的地盘也有这么漂亮的山,真的不可思议!不说别的,就说避暑这一块,真心觉得这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避暑胜地,在山里一点都不会热,非常的清爽舒适。上山后,可以很直观的感觉到空气无比的清新,不可多得,还有那绿油油的大树,给人一阵阵凉意,一种宛若隔世的错觉,引人沉迷。过了邱祖阁,来到了財神殿,殿不大,香火颇旺盛,我也上香抽签,居然是上上签,请师父解签,心情更佳。然而小黑女友和李怡她们吵吵爬不动了,也好,慢慢下山,心随景动,不在乎终点,而是在意途中的人和事,还有那些美好的记忆和景色。

开车转转兰州市区的街景,一看街道名,就知晓甘肃的市,例如天水路、酒泉路、平凉路等。对啦,还有读者大道,《读者》门口的那条路就是。《读者》嘛,70后80后应该都会熟悉,伴着我们成长的读物,亚洲发行量最大的刊物,也明白了《读者》在兰州人心里有多重要呀!

两天的奔波,未能好好回味每一刻细节、每一个美景,从踏上回程的那一刻起,才能静下心细细回忆这次旅行,并不是单纯的游玩,而是用心去旅行,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百年古桥,大河雄奔,置身于如梦、如幻的城市之中,劳累与孤单便会随着东去的河水而逝,心底涌起的是黄河奔腾时的激情澎湃!我们忙碌工作,却失去了原有的激情,我们追名逐利,却忽略了身边的美景,我们追求生活,却仅仅是为了生存。生活,适时也需要踏上一次旅行,感受不一样的世界,感受不一样的人生。热爱旅行的人,每一次旅程,都是精神的享受;每一次旅程,都是心灵的升华;每一次旅程,都是一个美好的回忆;热爱旅行的人,一直在路上,在一个际遇下,突然重新认识了自己,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兰州行,绝对不枉此行!

2022年3月4日夜

於东仪临雨轩




作者简介:凌华,喜欢阅读各类书籍,爱好诗歌、小说、散文。就职于国营企业,多家报刊的通讯员,文章经常发表在各大报刊杂志上。

2023-10-31

202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