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方程式赛车电影》如此热门?,

双男主激战,令人肾上腺素飙升!这样的赛车爽片,等太久了

2015年,曾有一部赛车题材的电影《极速风流》在国内上映,它口碑极佳,豆瓣10万人打出了8.7的高分。

但可惜的是因为题材小众,在国内它只拿到了2000万的票房,上映了一个月便早早下映。

很开心,最近又有一部同样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赛车片上映,即使你对赛车毫无了解,也并不妨碍你在观看的过程里,切身感受速度带来的刺激感:

《极速车王》

炫酷拉风的跑车,狂野粗粝的赛道风景,干净利索的飙车戏,加上马特达蒙和克里斯蒂安贝尔两大男神同台飚戏,演绎兄弟情、亲情和理想之间的抉择,都为这部电影积攒了足够多的话题和看点。



一切还要从一场收购交易讲起。

上世纪60年代,福特汽车公司业绩节节暴增,每年卖出几十万台汽车。

而当时的法拉利却惨不忍睹,夸张点讲,福特一天卖出的车辆能顶法拉利一年的量。


但在赛场上,法拉利却是常胜将军,奖杯的底座,福特碰都别想碰。

福特公司特想出圈,想到的法子是收购法拉利,一来增长自己的声誉,二来则可以更好地打开欧洲市场。

福特占着自己财大气粗,为所欲为,向法拉利提出特别不要脸的收购条件:法拉利必须为福特组织车队,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世界三大著名且辛苦的赛事之一),而且法拉利自己不能参赛。

这是人说的话吗?


性格桀骜不驯,又非常看重个人声誉的恩佐法拉利,觉得这简直是在羞辱他,不仅没有签合同,还辱骂了福特老板。

说他又不是亨利福特,不过是个亨利福特二世(他是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的孙子,第二代CEO)。言下之意,他就是个孙子!他现在所有拥有的一切,都是祖上给的。

图片来自官方预告片,下同

这下福特老板更气,决定不计成本找人组织车队!



福特找来了卡罗尔·谢尔比,由我们的主角马特达蒙饰演,让他负责组车队,还有设计跑车。

谢尔比曾赢过勒芒冠军,但是因为从小心脏不好,在几年前就告别了职业赛车手生涯,开起了卖车公司,还欠福特不少零件钱。

所以当福特销售部门负责人来找他组队打比赛,而不是催款的时候,他是开心的。

谢尔比觉得,有钱不一定能买到胜利,但也许可以找到愿意为此拼命的车手。

他觉得这个人是肯迈尔斯,最有可能在勒芒上打败法拉利的唯一人选。

肯迈尔斯缺钱,爱赛车胜过自己的命,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他有天赋,之前参加十多次中型赛事,次次夺冠。

而肯迈尔斯,我们的另一男主,由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

他开了家汽修厂,结果没有生意被勒令关闭。没钱买好车比赛,没有比赛就更没钱,恶性循环。

家里还有妻子小孩得照顾,他答应妻子以后要找一份正当稳定的工作……一般电影里这么说的意思,就是接下来他都不会安稳工作了。

镜头一转,谢尔比却向他抛来了橄榄枝。高额的报酬,先进的赛车……肯迈尔斯犹豫很久之后决定加入,结果却遭到福特负责人拒绝:他不能加入,他跟我们根本不是一类人。

在福特负责人看来,肯迈尔斯太自我太纯粹,不懂人际交往,他随时可能说错话,做出对公司不利的事情来。


故事一开始的走向,尽在意料之中。福特没有让肯迈尔斯加入车队的这一年输得特别惨,自己造出来的车,基本上没有一辆能跑完全程。

于是,谢尔比跑去说服福特老板:想要赢得比赛,只有去掉无用的官僚作风,去掉一层层的高层管束才能运作起来,他希望能跟老总直接对接,并且聘用肯迈尔斯。

这头老板刚答应,,转身福特高层又来电说,老板交给他全权负责此事,他当然继续保持一如既往的作风:不同意肯迈尔斯加入。


所有来自上层的阻挠,都变成了谢尔比跟肯迈尔斯之间的矛盾,好在有再多的不合,他们打一架所有的怨气也就烟消云散。

但福特老板这关,还是得想出彻底的办法来解决。


于是某一天,谢尔比把福特负责人锁在房间里,然后趁机让老板坐进了他们的赛车,用赛场上才会有的极限速度直接兜了一圈。

老板虽然成天跟车打交道,但是这种飙车的体验他其实还是头一回感受到,车停下来的那一刻,他直接哭出了声…

这样的车不是随便一个车手就能胜任的。老板总算答应了让肯迈尔斯参加勒芒耐力赛。

当然,还有前提:肯迈尔斯必须先赢了戴通纳24小时耐力赛,才能继续参加勒芒,而且谢尔比承诺以自己公司的全部股份作为赌注。

肯迈尔斯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赛车征程,然而赛场上,来自福特的阻碍,才刚要开始……


电影虽说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改编程度还是蛮大的。

比如1964年,福特造出了自己的新车GT40,在赛场上确实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甚至出现很多问题,但那些跟谢尔比他们没有太多的关系。

电影里放大了上层高管在行事作风上跟肯迈尔斯的格格不入,更强调了他自我个性跟官僚作风间的戏剧冲突。事实上,福特公司对肯迈尔斯没有那么多苛求。


当然,抛开故事不说,整个赛事的拍摄相当贴近当时的盛况,电影里用将近40分钟的时长,复刻了这段历史。

当时肯迈尔斯已经在一年内拿下赛百灵12小时耐力赛,戴通纳24小时耐力赛,如果他再次拿下勒芒,这样的成绩绝对是史无前例,甚至是后无来者。


事实上,如果那天不是发生那样的事情,他百分之百可以拿到,因为那时他已经超过了所有对手,甚至比第二名快多了一圈。

具体发生了什么事,这里就不剧透了。


肯迈尔斯深受全世界的赛车迷深爱,在2001年被列入国际赛车名人堂。

而与他并肩作战的卡罗尔谢尔比在那之后,很快便成为世界上最成功和最有名的赛车设计师之一。



如果你看过且喜欢2015年的《极速风流》,估计也会喜欢现在这部《极速车王》。

同样是双男主,同样有立体的人物剧情刻画,同样有近乎实况又胜于实况的惊险追逐戏码。

不同的是,《风流》是不同车队车手之间的对抗和惺惺相惜,是亦敌亦友的关系,而《车王》更多是同仇敌忾,谢尔比帮肯迈尔斯挡住各种障碍,让他更专注地把心思放在赛车上。

在人物关系刻画和对赛车场面的比重分配上,《风流》显然更多放在前者,加入了非常多的第一人称视角、特写、独白,使得观众更容易带入主角的情感世界,更好地体会车手的赛车生活,即便没有这样的体验,也能产生相似的共鸣。

《车王》对人物的处理则相反,导演似乎并没有要让你彻底走进主角的内心,只有开头跟结尾相互呼应的一点独白,连最后关键性的情节也只用了固定的远景长镜头来呈现。

也许导演想告诉我们,有些人的人生值得我们去了解,但你无需走太近,远远看着就好。


《风流》把人的精神内核毫无保留地挖出来给你看,《车王》则用克制的情绪,甚至是调侃的方式来传达人物关系。
比如两男主因为一些不快,直接在门口互殴。肯迈尔斯的妻子看到了,不仅不劝架,还搬了个椅子,坐在一边津津有味地观看。

比如前面提到的亨利福特二世,一开始是目中无人、霸道无情的人,却因为谢尔比载他的车开得太快,而吓到嗷嗷大哭起来。

一开始我觉得《风流》更有作者风格,这点很明显,但现在看来《车王》其实也有,只是它呈现情绪的方式是含蓄的,所以不明显。

但它们都成功地做到了,不只是让你肾上腺素飙升,还给了你思考事业和人生的余地。

再说下赛车场面,《风流》里是F1经典的方程式赛车。

《车王》则是时尚奢华,线条流畅的跑车,车型的不同,已第一时间带来感官体验上的差别,但具体哪个更好,就见仁见智了。


《风流》的赛车镜头总时长比《车王》少很多,而且《车王》多角度的拍摄,也让单纯的赛事画面有了更丰富的视觉效果,更刺激更好看更过瘾。

有看到一些网友评论说更偏爱《风流》,也许是因为它第一人称视角的拍摄手法?这样的画面带来了更加强烈直接的情绪冲击,而这个情绪会延续投射到赛车场面里去。如果只是单纯以二者的赛车场面来对比,《车王》反而更佳。

但总的来说,二者都是这几年不可多得的赛车电影,是值得N刷的好片。


《极速车王》,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导演有意地将福特高层跟车手肯迈尔斯,放在了一个水火不容的对立面。

福特公司保守,讲求体面,官僚作风,世故圆滑,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


所以会在发布会的时候,反复叮嘱谢尔比上台演讲要懂规矩,说好听的场面话。

所以会在肯迈尔斯极速飙车的时候,闷闷不乐地说他这是在冒险,甚至在至关重要的时刻,让他减速…

而肯迈尔斯是怎样的人呢?就是所有适合福特的形容词的反义词。


个人意志强烈,不轻易妥协,不愿意被束缚,不迎合既定规则,厌恶所有的逢场作戏,可以为了梦想,过穷困潦倒的生活。

这一点跟我们前面提到的恩佐法拉利特别像,即便公司快揭不开锅也不愿忍辱签下那份合同,是他们这类纯粹的人会干的事。

即便电影讲的是福特公司的事情,但可以看出导演的价值倾向是往法拉利这边靠的。影片最后,勒芒赛上我们看到恩佐法拉利摘帽向肯迈尔斯致敬的画面,就是导演的有意安排。因为据说历史上那次比赛,恩佐法拉利并没有在场。


可能喜欢赛车,追求最本真快感的人,都是这样纯粹自我的性格吧。所以无独有偶,《极速风流》里两个男主虽然一个风流快活,一个谨慎专一,但他们都始终按着自己原有的个性成长,从头至尾没有被改变。

也许只有涉及家人的时候,才是唯一的例外。

所以《风流》里谨慎专一的那个车手,即使被烧伤也要重返赛车。而又在风险性太高的赛车暴雨夜,因为想到有需要陪伴的爱人在等着自己,而选择中途弃赛。

肯迈尔斯同样不会轻易妥协放弃。但如果是为了家人,他可以放弃赛车,也可以重返赛道,忍受可笑的官僚主义。

当最后,我们以为他依然会做自己时,却看到他选择妥协、选择所谓的顾全大局,实在唏嘘不已。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cinematik

关注奇遇电影,解锁更多影视干货

2023-10-28

20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