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奔驰商旅车的油耗如何?,

洋务运动中,李鸿章为何热衷于从德国进口武器,而不是英法两国?

最近纵横在研究买车,对各个系列的车都了解了一下,其中日系和德系比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买日系车的车主大多是为了代步,省油,维护成本低,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不结实。

相比于日系车的经济实用,德系车算是走了另一个极端,油耗高,维护成本高,就这两点来说应该是完全不适应中国市场,但是在我国市场上,对德系车却非常认可。

保时捷、迈巴赫这些超级豪车暂且不论,就是奥迪、宝马、奔驰在中国受欢迎程度,应该就不用我说了吧!

以购车预算来说,十万以内研究国产,二十万以内研究日系车,二十万以外可以研究一下德系车,应该是广大车主的共识。

德国车虽然费油,维护成本高,但是架不住结实,抗造!在城市之外的路面,德系车的适应度要远远高于日系车。

中国车主对德系车有充分的好感,愿意支付高额的品牌溢价,主要原因就是对德国制造的认可,其实在中国发展工业近代化的进程中,一直与德国有着密切的合作。

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曾经希望打造60个德械师来应对可能爆发的战事,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投入到淞沪会战的德械师虽然不久就全部报废,但是整体来说还是远强于非德械师。

虽然德械师没有了,但是从德国引进的军工生产线,在抗战中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以蒋介石名字命名的中正式步枪就是脱胎于德国毛瑟步枪。

可以说,德国制造一直是中国近代工业学习的榜样,这个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李鸿章主持洋务运动时期。

李鸿章在人生巅峰的时候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由于签完《马关条约》后晚节不保,东方俾斯麦多多少少有点讽刺的意味,但是有一点不可否定的是,李鸿章是中国最早推崇德国军工装备,并且大力引进的人。

通常人们将曾国藩看作是洋务运动的代表,实际上,曾国藩对西式武器的认知并没有李鸿章强烈。

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曾国藩始终认为,依靠清朝的军事力量只要选择靠谱的将帅就能击败英法等列强(可能是曾国藩对僧格林沁有怨言)。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创办的湘军早于李鸿章的淮军,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湘军战绩都应该高于淮军。而事实上,尽管淮军成军很晚,但在太平天国东部战场还是创造了很多胜绩。

究其原因,洋枪队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估计当时整个大清国,也就李鸿章一人能够放开手脚如此重用洋枪队。在利用完洋枪队后,李鸿章也很合时宜地把这支洋枪队吸收到淮军阵营中。

正是这种对西方洋枪洋炮的看好,才让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大放光彩,而曾国藩的湘军在合围天京的时候,已经出现暮气。

如果不是李鸿章要卖曾国藩个师徒情谊,也许湘军独攻天京就变成了湘军和淮军会攻天京了。

也正因为李鸿章更看重“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晚清后期转型为北洋水师和北洋新军,这些都是李鸿章的功劳。

在洋务运动开启阶段,以李鸿章为首的清政府内的洋务派,提出“富国强兵”的口号,买洋枪洋炮洋船自然都是重要的任务。

那个时候西方列强跟清政府长期打交道的国家,不外乎英法二国,两国当时都对亚洲局势跃跃欲试。

英国曾于1840年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通过战争的非法手段,以武力胁迫清政府打开大门,使其能够向中国倾销鸦片。在清政府深陷太平天国起义时,1956年英法再次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趁火打劫,到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火烧了圆明园。

从《南京条约》到《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清政府最熟悉的外国列强就是英法两国,李鸿章合作的洋枪队首领就是英国人戈登。作为19世纪的两个最有影响力的国家,英国与法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斗争,最后还是以英国略胜一筹。

战胜法国后,英国得以全身心的发展海军,占领殖民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英国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只要有太阳照耀的地方,就有英国的殖民地,因此,人们称英国为“日不落帝国”。

李鸿章是著名的海防派,很多人认为,如果清政府要发展海军,一定要向“老朋友”英国学习,购买军舰,事实的确如此,1875年李鸿章开创北洋水师的时候,就通过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英国人)向英国造船厂订购英国军舰。

可见,至少在这个时候,李鸿章还是有师英的想法的,在李鸿章的主持下,清政府先后从英国订购了8艘蚊船(320吨排水的小船),1879年又订购两艘撞击巡洋舰,此后又订购两艘2300吨排水的巡洋舰,以及一艘鱼雷艇。

但是我们知道,北洋水师的旗舰军舰是定远号和致远号两艘铁甲舰,该级军舰排水量多达7220吨,在当时世界上也是极为先进的。而这两艘军舰竟然都是德国生产的,除了从德国购买主力军舰,在巡洋舰以及鱼雷艇方面,更是下了海量订单。

可以说在清政府海军购舰订单中,李鸿章把肉给了德国,把骨头给了英国,之所以如此,完全是英国人并没有摆正自己的态度,卖的军舰质量又差又贵。当英国大使听到李鸿章从德国大肆购买军舰的时候,一听价格,也表示叹服,德国人的确给出了英国人给不出的价格。

然而,在这里面,德国吃肉,英国啃骨头,为何法国连口汤都没喝到呢?清政府竟然未从法国购置一舰一炮。

估计这又要说到,李鸿章与法国的恩怨了,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李鸿章还不够级别与法国打交道,但是1870年爆发的天津教案,法国人提出的各种无理要求,让李鸿章十分震怒,当时法国不但纠合其他列强共同给清政府施压,还声称要调军舰到大沽口向总理衙门抗议。

可以说,在这件事情中,李鸿章深刻认识到法国人办事并不靠谱,因此,在军需订单中并没有选择法国(比较有意思的是,国民政府选择制式枪械时,原本有意选择法国合作,但是最后还是敲定德国作为合作对象)。

那么,李鸿章为何选择德国呢?除了上面提到的低价外,李鸿章更看好德国的未来。

洋务运动之初李鸿章曾派遣一个外交使团到西方去考察,并且希望能够购买欧洲先进军火。

等到清政府的外交使团到达英国和法国后,因为清政府的官员都穿着长衫马褂留着辫子,遭到两国强有力的蔑视,但是等到清政府的使团到达普鲁士后(当时德国还未统一),受到普鲁士政府的热烈欢迎,还邀请清政府的官员参观著名的军火制造商克虏伯集团。

李鸿章得知后,应该就对普鲁士抱有好感。

当时的普鲁士先后击败北欧强国丹麦和中欧传统强国奥地利,吞并了汉诺威和法兰克福等地,逐渐强大起来。尤其是在1870年,天津教案不久,普鲁士就在普法战争中击败了法国,并且1871年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

更令李鸿章对德国刮目相看的地方在于,在普法战争中,普军以九千人的代价,给法军造成十二万人的伤亡。李鸿章敏锐的意识到,法国人并不值得学习,而英国厉害的只有海军,中国虽然强调海防,但是陆军建设也不容忽视,唯有跟同样的大陆型国家德国学习,才有后发制人的机会。

普法战争结束后,李鸿章从德国下了海量军工订单,曾经一次性下了328门克虏伯大炮,以及各式军舰。

事实证明,李鸿章的眼光的确有独到之处,一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尤其是军工发展,都十分迷信德国制造。

中国制造业目前正面临转型的关键时刻,能否少走弯路,不断发展,应该沉下心来再回顾一下德国的制造业的兴衰启示。

2023-10-27

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