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落地,丰田找到固态电池“关键”伙伴

谈起丰田的固态电池,很多人可能已经听麻了。确实,从2019年宣布和松下合资搞固态电池,到2021年透漏将要发布一款500公里续航的固态电池,再到今年6月的“技术说明会”上一番对于1200公里续航的美好描述,丰田的“大饼”确实画得激情却难以下咽。

但这一次,好像还真的有些不一样。10月12日,丰田汽车宣布与出光兴产(Idemitsu)达成协议,将共同开发固态电解质的大规模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并建立供应链,以实现纯电动汽车全固态电池的大规模生产。

据了解,出光兴产是一家致力于能源应用和材料方面研发的机构,在行业位置非常高,从2001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全固态电池的基础技术研发,比丰田还早了五年。

乍看之下,丰田似乎还是在“画饼”。但如果仔细观察,建立供应链、大规模生产,将这两个关键词单独拉出来看,其实会发现,丰田是真的在干实事。

固态电池进入大众认知的这些年,它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密度高、续航长、充电时间短,完美解决当前锂离子电池的“短板”。但现实是,由于技术难点、成本、基础设施等因素,固态电池更多的作为一种过于“前瞻”的科技为大众所熟知,要不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要不然转身投向难度更低、更易实现的半固态电池。真正笃定这条路线、一去不回头的反而不多,丰田算是一个。

为了进一步落实固态电池的大规模生产,两家公司都成立了工作组。

双方的合作重点也集中在公认难度最高的硫化物固态电池方面,并且在固态电池的耐久度上进行了解答。此外,出光兴产还利用石油精炼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开发固体电解质中间材料硫化锂的生产技术。通过此类技术,致力于开发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量产技术,从而建立稳定的供应体系。

截至目前,丰田在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方面已经累计拥有1000多项专利,“遥遥领先”于其他对手。可以预见,一旦形成突破,将会对动力电池的进步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带来行业性的重塑和巨变。

这其中不仅仅在于固态电池的技术优势,更在于以固态电池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或将在新能源市场中形成新的增长点,并改变现有的竞争格局。

一方面,固态电池的大规模量产首先会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仍然坚守的燃油车市场造成大的冲击,带动起整个汽车行业的、更彻底的绿色转型。另一方面,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普及,还将对能源结构进行重塑,引发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再一次站位。

同时,包括电池材料、电池设备制造、电池回收利用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也将会伴随着固态电池的大规模量产迎来一场重构,并推动包括电力网升级、充电设施等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深入推广。

基于此,“固态电池可能是未来动力电池的终极形态”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而由它的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驱动也有可能成为丰田在电动化转型中“弯道超车”的关键——新技术带来企业持续的降本增效,成本下行推动需求向上,销量增加反哺技术研发,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很多人在评价丰田的电动化转型时,总是会习惯性地将其和“缓慢”“落后”等词汇联系起来,甚至嘲笑起在氢能、固态电池等方面的研发属于是“科技树点歪了”。但回过头来看丰田近年来接连落地的研发成果,不管是固态电池的、氢燃料电池的、还是一体化压住技术等,其实会发现,从理念上、从态度上,丰田的电动化转型已经完全调转过来了,并且调转过来以后,追赶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假如现在的造车新势力们手里有100块钱,拿出90块去做电动化;但是丰田手里是有1000块的,当他拿出同样的比例去做电动化,效率、速度自然不会太慢。

按照丰田的计划,接下来其次世代BEV车型将于2026年陆续投放市场。到2030年,丰田全球BEV销售规模预计达到350万台,其中次世代BEV将占到170万台。

汽车行业从来没有魔法,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持续研发、持续投入,直到最后一刻实现,这恰恰是丰田传承近百年最珍贵的财产。

面对巨变的市场,做营销、喊口号或许是比做技术更见效的方式,但丰田显然是一个执着于打磨产品和技术的长期主义者,“制造更好的汽车”的理念和厚积薄发的务实风格,是丰田在汹涌的新汽车时代浪潮依然保持定力的核心。

尤其是随着当前汽车市场竞争节奏的加快,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这背后掩藏着非常多的机遇。电动化的竞赛还远远没有走到可以盖棺定论的时刻,低估任何一个车企电动化转型的决心和可能性都为时尚早。

2023-10-18

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