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比亚迪发布会的亮点有哪些?,

汽车大观|这场发布会,比亚迪把格局拉满了

作者|王云朋

出品|汽车大观

展出一汽、广汽、长城、长安、吉利、蔚来、小鹏、理想等中国汽车品牌的代表车型;

喊出“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的口号;

忆及创业过程中的至暗时刻,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几度哽咽失声;

……

这一幕幕,发生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活动现场。

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并刷新了自己创造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纪录。

“今天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企业,这是属于比亚迪的高光时刻,也是属于中国汽车品牌的高光时刻。”活动现场,王传福自豪的讲到。

不过,当回顾比亚迪20年的造车史时,王传福也露出了感性的一面,在致辞中几度哽咽落泪。他说,2003年比亚迪带着新能源的梦想进入汽车行业,20年造车历程中比亚迪想做一道证明题,证明比亚迪可以,新能源汽车可以,中国汽车可以。

事实也确是如此。近年来,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上的速度,完全可以看作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缩影。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乘联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到5%,到2023年7月渗透率达到了36.1%,增幅超过30%。相当于每销售3辆车就有1辆是新能源。

而在这一组组变化的数字中,还有一个隐藏的数据。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数据显示,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620万辆。

也就是说,市面上每三辆挂绿牌的车中就有一辆是比亚迪,这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新能源,让中国汽车从追赶到领先

1958年5月12日,代号为CA71的中国第一辆国产轿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下线,这款轿车被命名为“东风”。

到了1978年,我国年度汽车总产量为14.9万辆,其中轿车仅有2611辆。当时,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拥有一辆私家车无异于“天方夜谭”。

而这一年,海外汽车市场已处在旺盛的蓬勃发展期,如美国汽车总产量早已超过千万辆;日本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在美国市场销售超过200万辆;作为汽车发明者卡尔·本茨大本营的德国,在经历了将近百年的发展后,汽车工业的技术支撑和历史底蕴也是愈发完善和深厚。

可以说,彼时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反衬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贫瘠与落伍。

不过,困难也好、冷眼也罢,没有让中国汽车人退缩和放弃。如今,65年过去,经历了太多屈辱和不甘的中国汽车产业,已走到了舞台中央和聚光灯下。

尤其是2023年上海车展上,中国汽车技惊全场——易四方、云辇、Hi4智能四驱电混、6X6电混系统、智能座舱、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纷繁创新的技术令全球厂商眼花缭乱。

以至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特斯拉2022全年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特斯拉所面临最严峻的竞争来自中国。”

众多成果纷纷亮相的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厚积薄发。如果更具体地讲,应该是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势崛起。

而谈及与此,故事应从1991年说起。当年3月,国务院发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明确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及战略;1992年,新能源汽车研究被列入“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到21世纪初,国家层面又相继提出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863计划”等新能源汽车项目。

这一时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虽然较为弱小,但技术在不断被攻克,产业链在不断扩大,相关企业也逐渐涌现。

时间来到2009年。这一年,财政部和科技部等部委联手推行了“十城千辆”节能和新能源车计划。

彼时,在政策指导下,行业准备用3-4年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不少于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

“在那个阶段,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高歌猛进怀有信心。但具体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谁也无法做出判断。”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表示。

虽然未来的情景无法预测,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旧驶入了快车道。2011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平均年销量增长率超过50%;2016年,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品牌纷纷诞生,吉利、长安、比亚迪等传统车企也开始加速新能源领域的布局。

时间来到2023年,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459.1万辆和45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和41.7%,市场占有率达29%。

在核心技术和产业链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的70%,并且供应了全球超过60%的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改变了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给了中国汽车换道超车的可能,让中国品牌开始成为主角。”在王传福看来,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达60%,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将提升至70%,实现跨越式发展。

比亚迪,擦亮“中国智造”的名片

1978年8月,德国大众公司专家团队受邀到上海考察,一名随行记者看到上海车间的落后环境时,略带嘲讽地说:“中国车间里的葫芦吊、长板凳、橡皮榔头,都是我爷爷辈用的。不幸的是,大众公司即将在这样一个条件落后,且无任何配件供应商的‘孤岛’上生产汽车。”

25年后,这种嘲讽落到了比亚迪身上。2003年,在美的、奥克斯等国内第一股跨行造车风起之时,已在港股上市的比亚迪收购了秦川汽车,带着新能源的梦想进入汽车行业。

“一个做电池的企业怎么敢造汽车?各种质疑和嘲笑扑面而来。”王传福回忆道,在进入汽车行业的第一天,比亚迪的股价就跌了20%,资本市场给比亚迪狠狠地泼了冷水。

“所有人都在质疑,比亚迪做电动汽车到底行不行。”王传福说,面对质疑和嘲笑,比亚迪没有放弃,坚定地走没有人走过的路。

2004年,比亚迪带着3款新能源概念车首次参加北京车展。彼时,参展的其他品牌,展出的全是燃油车。用王传福的话说就是:“那时候根本没人相信新能源汽车有未来,甚至连新能源汽车这个词都还没有出现”。

尽管“大家看不懂,也看不上,更看不起”,但比亚迪没有退缩。2008年,比亚迪发布了全球首款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F3 DM,搭载了全球首创的DM混动技术。

2018年,经过10年的发展,比亚迪DM技术迭代到了第三代,这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也首次突破100万辆,达到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

不过,从整个汽车市场看,当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还不到5%,比亚迪主攻的插电混动市场容量更小,总销量仅27.1万辆,仅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21.6%,占纯电动汽车销量的27.5%。

“真的差点就走不下去了!”“插电混动市场份额小,技术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突破,这条路线当时被诸多汽车公司放弃,比亚迪内部对此也有争议,但我还是拍板,要继续走插混路线,必须咬牙坚持下去,即使走错了也认了。”王传福说。

这一次,王传福赌赢了。跨过最艰难的2019年,不被看好的插混路线逐渐走向主流。2022年,插混车销量同比增速超过纯电车型,市占率也节节攀升。

到了2023年上半年,纯电动车累计销量达到271.9万辆,同比增长30.3%,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为102.5万辆,同比增速高达91.1%,创历史新高。

插混市场迅速崛起的背后,是比亚迪销量的爆发式增长。从2008年第一辆比亚迪F3 DM发布,到2021年5月完成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花了13年;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用了1年;从200万辆到300万辆,用了半年;从300万辆到500万辆,只用了9个月。

将目光聚焦到2023年,前7个月比亚迪累计销量151.78万辆,完成年度300万辆目标的一半。而从6月和7月,均超过25万辆的速度看,年内比亚迪有望跨过600万辆的门槛。

“在底层逻辑正确的情况下持续做一件事,等待时间的回报,成了比亚迪取得今日成就的最佳诠释。”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主、《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主讲人罗振宇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现场,王传福没有把话题局限只在比亚迪身上,而是多次强调了“中国汽车”。他表示,“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中国品牌一路向上,离不开任何一个品牌的努力。”

20年,完成一道证明题的背后

1978年10月,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应日本政府邀请抵达东京,对日本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出席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互换仪式。

访日期间他参观了松下电器、新日铁和日产汽车三家日本企业的工厂。在参观日产座间工厂后,他说:“来到这里,我明白了什么是现代化、近代化。感谢工业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产业界对我们的协助。”

当时的中国汽车产业与海外汽车大国间的差距有多大?对海外先进技术是多么的渴求?无需多言。

也正因如此,中国汽车人负重前行了45年。2023上海车展,中国汽车品牌展出的成果技惊全场,甚至曾经让中国汽车产业仰望的日本车企,也开始“跪地量车”。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切的硕果是无数中国汽车人砥砺前行获得的,也是中国汽车品牌努力技术创新换来的。其中,比亚迪就是一家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牌。

“要想发展新能源汽车,没有核心技术是不行的,技术研发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新长征,比亚迪一直把技术研发作为自己坚定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王传福谈到。

“2017-2019年,比亚迪连续三年净利润大幅下滑,尤其是2019年,(归母)净利润只有16亿元,但是研发上仍然咬紧牙关投入了84亿元。许多人笑我们,这是在烧钱。”王传福回忆道,在近12年中,比亚迪有11年的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很多时候是净利润的3至4倍。

即便是在扣非后归母利润大幅增长11.46倍至156.38亿元的2022年,比亚迪的研发支出仍达到利润的1.29倍,为202.23亿元。

巨额的研发投入,换来了丰硕的成果。2020年以来,随着刀片电池、DM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比亚迪杀出重围,牢牢掌握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导权,迎来了王传福口中“史上最好的比亚迪”。

“我们已有11个研究院,超9万研发人员,研发总投入超千亿,现在平均每个工作日,递交19项专利申请,获得15项专利授权。”王传福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用技术完成一道证明题”的同时,比亚迪也开始了向高端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冲击。

如高端化方面,旗下的腾势品牌让性能与豪华感再进一步;仰望品牌,瞄准了极致性能和极致豪华的百万元市场;方程豹,则主打运动和越野的个性化、专业化路线。

而海外市场方面,2021年5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开始大规模走出国门。目前,已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等54个国家及地区,在泰国、以色列、新加坡等地,已有车型连续数月登顶新能源车销量冠军。

销量数据显示,7月份,比亚迪出口量为18169辆,1-7月在海外共卖了9.24万辆车,超过2022全年海外销量。

在王传福看来,“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连续14年产销总量位居全球第一。而且,中国品牌掌握新能源核心技术,具备完整产业链,有创造世界级汽车品牌的基础和实力。”

同时,他还表示,“比亚迪将与同行携手并进,共同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为全球汽车工业变革注入中国汽车力量。”

2023-10-12

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