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和一汽大众车的品牌实力如何?哪个更有竞争力?,

抄底上汽,利润贡献者上汽大众有转机

燃油时代的龙头,能跑赢智能新能源转型吗?

2023年,上汽大众以合资双料冠军作答。

本文出品 | 穹眼财经

继上半年拿下合资电动销冠军后,上汽大众再上台阶。

7月原是传统汽车销售淡季,但上汽大众ID.3逆势热销、甚至供不应求。ID.3最高单日订单量达到950辆,7月单月订单量已超过1万辆,目前仍持续热销,部分城市甚至一车难求。为了缓解供不应求的局面,上汽大众安亭MEB工厂正在加班排产,成为合资车企中的燃油、新能源双料冠军。

伴随着ID.家族的热销,安亭MEB工厂也越来越引人关注。从这里走出的不止ID.3、还有ID.4 X、ID.6 X及奥迪Q5 e-tron。透过这座智能工厂,看到的是一个敢为先行者的上汽大众,从新能源工厂布局,到智能网联、前瞻研究、智能驾驶等多个领域。

产能先行:合资“三最”

上汽大众是中国合资新能源转型的先锋,创下了产能“三最”纪录:最早筹备建(合资)新能源工厂、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工厂、最早从总部向外地拓展的合资新能源工厂。

  • 最早筹备建新能源工厂:早在2015年,上汽大众就开始筹划将安亭生产基地打造成集“管理总部、智能制造基地、研发创新基地”为一体的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现代化总部园区,计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
  • 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新能源工厂:2019年11月,上汽大众MEB工厂建成,总投入约170亿元,规划年产能30万辆,是当时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纯电动汽车工厂。
  • 最早走出上海总部,异地建新能源工厂:2024年,长沙新能源汽车项目将投产,规划年产能10万辆。这是上汽大众在中国的第二家MEB电动车生产基地。

这两家MEB工厂不只是简单的工厂,而是上汽大众智能化的缩影。以安亭MEB工厂为例,不仅是大众集团全球标杆,也是中国智慧工厂的代表。不久前,安亭MEB工厂进入《上海市100家智能工厂名单》。据了解,安亭MEB工厂是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首个专为MEB平台车型生产而新建的工厂,采用了大众汽车集团全球最先进的数字化生产技术,多项技术在工厂内首次使用;且是首个实现工业无线网络全覆盖的工厂……在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工业云等互联技术的应用,以先进的制造设备和云联技术对制造过程中的“大数据”进行精确采集、实时共享,打通信息流,实现从设计、生产到销售各环节互联互通,构建全业务链的智慧管理平台。

建成工厂并不是产能布局的终止,上汽大众电动化布局转型仍在加速推进中。不久前, MEB工厂的电池车间迎来了第15万台电池包下线。作为上汽大众和大众集团首个JIS(Just In Sequence)生产模式电池车间,电池装配首次与总装车间耦合联接,直接向总装车间输送电池包。整个车间拥有超过138台机器人,壳体生产线自动化率达88%,基本实现无人化全自动生产。

智驾先行,勇闯前瞻研发

产品热销靠实力。考虑到中国用户智能出行需求,上汽大众提前布局智能网联、前瞻研究与智能驾驶等领域。

上汽大众获得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成为合资企业里的第一家。上汽大众根据中国用户需求研发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含行人检测及避让,高精地图运用,动态路径规划,L4级别(即高度驾驶自动化)全自动泊车的用户体验等。

早在2016年,上汽大众就提出来要建立领先的移动在线服务和生态系统,并真正落实。这在当时以燃油车为主赛道的合资车企中较为少见。2020年,上汽大众推出了涵盖智能语音、智慧导航、智享娱乐、智趣出行、智联控车五大核心功能的最新智慧车联系统,为用户带来互联出行新体验。当年已在2020款全新帕萨特及豪华商务MPV Viloran威然上搭载,并不断推广到更多全新产品中。2025年,移动在线服务将实现100%装车率,将渗透客户智能交互、停车充电、共享出租等各个生活情境。

一款又一款有竞争力的智能汽车产品,证明了上汽大众真心实干奔向智能化。除基于MQB平台的途观L插电式混合动力版、帕萨特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朗逸纯电外,ID.3、ID.4 X、ID.6 X及奥迪Q5 e-tron也陆续上市。其中,七座智能纯电SUV车型ID.6 X,已经成为e世代e出行的不二之选。ID.6 X搭载了上汽大众最新一代智慧车联系统,结合上汽大众超级APP,让车主畅享包含智慧导航、智联控车、智享娱乐、智能家居、智能音箱等一系列在线服务,享受多重用车乐趣。ID.6 X在人机交互体验方面拥有卓越表现。数字化座舱内,ID.6 X配备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功能,将行车信息及路况导航信息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并与前方道路视觉融合,提升驾驶趣味性和科幻感。值得一提的是,ID.6 X不仅支持手机远程控制车辆,车主还可使用智能手表控制车内空调、车辆解锁等功能,尽享科技带来的人性与便捷。此外,ID.6 X注重人、车与家居电器之间的互联,车主在车内可远程控制智能家居电器,到家后又可以通过智能音箱查看车辆状态、远程控制开启车辆充电等,让车主分秒享受科技感十足的用车生活。

随着越来越多电动化产品的上市,上汽大众固粉能力慢慢显现。公开数据显示,目前 ID.3的客户具有几大共性:其一,年轻化平均年龄约33岁左右;其二,品牌忠诚度高,他们多为大众品牌老用户,此前购买过大众汽车,增购和置换比例超过85%上。

助力行业,40年如一日

随着ID.家族的热销,上汽大众电动风会给行业带来什么影响,还有待市场检验。但,在传统燃油车时代,上汽大众对行业的贡献不可忽视。上汽大众促进中国现代化的汽车零部件工业体系的建成。这也是今天中国汽车业能走向全球的底气所在。

上世纪80年代,上汽大众(时名“上海大众”)引进桑塔纳国产项目,彼时中国轿车零部件产业几乎为零。1985年,桑塔纳开始量产,当时只有喇叭等少数零部件可以国产;1987年,该车的国产化率仅2.7%。但上海大众一边吸收和消化德方制造标准和技术基础,一边扶持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生产线技术改造,最终历时10年(90年代初),上海大众桑塔纳国产化率达到90%。反观墨西哥生产的大众甲壳虫,历时30年才将国产化率提升至60%。

从发展初期就拒绝简单的“拿来主义”,成就了上汽大众,也成就了中国汽车业。随着上汽大众桑塔纳的成功,一大批国产汽车零部件企业诞生甚至发展壮大。至今,那段历史仍被视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最重要阶段,随着国产化和德系标准的融合,开创了中国现代汽车工业和汽车零部件体系与全球同步的高标准,为今天中国汽车制造走向全球奠定了基础。

如今,在智能电动化大浪中,上汽大众继续成为产业链的参与者和拉动者。在上汽大众总部所在的上海,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汽车发展产业生态。目前上海嘉定已经集聚汽车“新四化”相关企业600余家,既有地平线、禾赛光电等顶尖硬件设计制造企业,也有零束软件、中科创达、东软睿驰等头部软件企业,还有百度智行、AutoX、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示范运营企业。同时拥有200多个公共及企业研发平台,形成了材料级、零部件级、系统级和整车级等全套的研发测试及检测认证能力。

如果说,40年前,引进桑塔纳,成就了上汽大众,谱写中国汽车业追赶史。

那么,40年后,随着上汽大众智能电动化转型,会见证甚至推动中国汽车业平替甚至领跑全球的传奇吗?

2023-10-03

202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