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号车评:这款车的油耗如何?,

38号车评打响了2019年第一枪:充值车评的丧钟

本文转载自汽车媒体“王铜根”的文章,如有异议请私信删除。

​​32岁的李建军要买车了。

几周前,孩子深夜发烧,李建军抱着孩子在街上跑了一公里多都没打到车。虽然最后孩子没事,但这件事还是改变了他原本“能省则省,吃苦是福”的观念,决定买辆车。可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李建军对汽车几乎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选什么车好。在他看来街上的车都一个样,自己只是认识奔驰和宝马的标志而已。除此之外,一无所知。


很多人眼中,这些都是面包车


由于没钱,李建军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应该买一台国产车。什么丰田大众雪佛兰,稍微像点样的可能得二十多万了吧?太贵不考虑。买个十万块钱的就行。稍微添点钱,买个好点的,十五万的,咬咬牙似乎也能接受。李建军想着想着,不由自主露出了笑容。他意识到自己在笑,又赶紧给自己泼了一盆冷水:孩子不养了?房贷不还了?要用钱的地方这么多,买贵车?想什么呢?


很多人眼中,这些都是越野车


深入骨髓的节省观念让他对刚才的畅想感到自责。车好开好用就行,不应该追求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十五万的贵车能比十万的车多两个轮子不成?去他妈的。想想自己曾经对买车不屑一顾,如今却也为选车想破了头,李建军不禁苦笑起来。他在好友群里问:“10万块钱买什么车好?”

“再添两万买哈弗H6,空间大配置高,也有面子”

“屁咧,国产车质量不行,买个新桑塔纳多好”

“保时泰啊,十几万买保时捷,配置比保时捷更高,我的话肯定买它”

“10万都掏了,不差那几万了,买个好点的用着舒服比什么都强”

“买电动车吧,现在新能源是大趋势,过几年汽车都不让上路了。电动车充电方便又便宜。”

李建军更晕了,干脆退出微信。

所幸,现在是信息时代。有什么不懂的上网查一查嘛。一上网不要紧,不小心发现了新世界的大门。李建军发现网上居然早就有很多专业车评节目,很多看上去很懂车的人会对不同的汽车进行详细的点评。就连自己这个不懂车的人都能看明白。


新款哈弗H6我开过,是一台极难开,油耗很高的车,很不适合家用


某节目:“哈弗H6怎么就那么牛逼呢,一个月卖7万辆真的是非常非常牛逼。”


众泰SR9我也开过,对我来说根本不算车


某节目:“这个众泰SR9能够模仿得这么精细这么像,要说起来,其实也挺不容易的。”


事实上,VV7的油耗比媒体测的结果高得多得多


​ “VV7节油赛最好成绩是综合路况百公里5.67升!”

这么多车,真是哪个看着都好。人家是专业评车的,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什么设计线条啊,运动感啊,犀利啊,车头车尾呼应啊,什么轮毂盖设计精美啊,什么车里多少个USB接口啊,多少个挂钩啊,靠背角度啊,腿部空间几拳几指啊,真的,一看就是专业的。

“真是学到了,”李建军想,“咱老百姓选车哪能看出这么多门道来,专业的车评不服不行。”

李建军足足研究了两个星期,看了几十个车评视频,眼都熬红了。最后,选了一辆长城VV7。当时是想买个10万左右的,但他这人脸皮薄,各个4S店挑花了眼。本来想看看就算了,没想到4S店里销售小姑娘软磨硬泡的,加上这VV7确实也气派,最后狠了狠心,想买辆有面子的车让老婆孩子跟着沾沾光。他记得有一个著名车评人说过“20万以内国产车可以和合资车正面杠”,这不由得增强了他对这台VV7的信心。


某专业车评人的观点:20万内国产车正面杠合资车


何况网上人家都测试了,这VV7百公里综合油耗能跑到5升多。就算自己技术差,8升怎么也够了吧。李建军找出纸和笔,详细计算了每月的油钱,一个月1000公里的话,就算80升油。这么算,每月五百多块的油钱,也能接受。

提车当天,李建军心情很复杂。高兴肯定是高兴,但花了那么多钱心里又空荡荡的。万一有点事急用钱怎么办?眼前这个大机器,自己竟成了它的主人。一切都有点像做梦一样恍惚。销售小姑娘在车上系了一大堆红绳,车就这样买回了家。

长话短说。车买回家后,一切都和李建军想象中完全不同。这辆车虽然气派,但开起来感觉很怪,踩油门轻了车不走,踩重了车又突然往前窜。前雷达不管用。流媒体后视镜看着挺帅的啊,但没想到用起来很不得劲。最关键的是,李建军加了300块钱的汽油,跑了一个星期就用完了!怎么耗油量这么大?这么算的话一个月一千多块钱都不够加油!媒体不是测过吗,百公里5升多,为什么我开15升?

李建军心情很沮丧,仿佛被人给了一闷棍。他不敢和老婆讲车的油耗,烟抽了一根又一根。他先是问4S店的销售小姑娘,可那女孩对他冷淡了很多,根本不像买车前那样热情。过了几个小时,女孩才回复道“油耗和您的用车工况、驾驶习惯有关”,李建军追问怎么才能开到百公里8升的油耗,小姑娘就不回了。

他又打开看过的媒体试车节目,想留言问问,却还要注册。注册后,李建军的那一大段问题孤零零地躺在评论区,就像一具浮尸。好几天了,都没人回复。

他不甘心,注册了微博问那个说“20万以内国产车可以和合资车正面杠”的博主,好不容易打完一段字,刷新一下却不见了。李建军再想打字,却已经无法评论:“由于用户设置,你无法回复评论。”

李建军晚饭都没吃,瘫在床上。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这其实就是现在中国消费者面对的严峻现状,也相当一部分购车用户的实际遭遇。人人都有不同的职业和专长,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有条件有时间研究车,接触车。所以绝大多数人不懂车,这很正常。

不懂车的人只好看车评节目,寄希望于这些人的评测,所以他们被骗得最惨。现在哪有什么车评?放眼望去,各占山头,全部都是“商业合作”。什么叫商业合作,意思就是一个汽车厂家造了一辆烂车,然后拿出一大笔钱来给各个“车评人”搞合作,“车评人”拿了钱,就想方设法把这烂车的缺点隐藏起来,绞尽脑汁夸它,让不懂车的人购买呗。


某车评人评价众泰SR9:做成这样,不容易


粉丝为什么要看你的车评?因为粉丝信任你的专业水准和道德水准,他相信你的观点,他信任你。

厂家为什么要花钱请你做车评?为什么有的“车评人”对着镜头说一堆车轱辘话,就能拿到几十万的酬劳?因为厂家对你有好感吗?不,因为厂家看中了你的粉丝,看中了你的传播能力。厂家期望在你传播后,可以卖车获得更多的收益。这几十万看似是厂家给你的,其实是千千万万买车的李建军兜里掏出来给你的。


卖节目不卖观点,呵呵


厂家给你这钱,是为了让你公正客观说出他们产品的缺点的吗?

你拿厂家这钱,你敢说他们家产品的缺点吗?以后还合不合作了?

所以中国绝大多数“车评人”看上去是评车,其实是在诈骗的边缘游走。利用了汽车消费者不懂车的特点,利用信息不对称,大骗特骗。反正你们也不懂,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呗。

我朋友曾经说过一句话,我的感触也非常深。大致意思是:汽车是老百姓很不容易攒钱买的,要用好多好多年的。得多么没底线的人才会在车评上骗啊。

我也没什么好避讳的,很多年前我也经常看几位充值车评的节目。但后来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消费者拿你们当老师偶像,你们对消费者下死手啊。看得越多,越发现这帮“车评人”还不如自己懂车,居然敢对着镜头夸夸而谈。从那个时候我就慢慢决定,这帮充值车评只要胡说八道,我就要站出来纠正。


2019年了还有“车评人”如此反科学,令人叹为观止


这种拿厂家钱说胡话的现象明明不正常,为什么居然成了整个中国汽车媒体(自媒体)的主流风气?消费者就要永远被各路不懂车的人当傻瓜骗吗?

只有骗消费者才能赚到钱,对消费者说实话就要饿死吗?

今天有个很大的好消息,@38号美系性能控 经过许多年的探索,第一次找到了一种既不用骗消费者,又能赚到钱的车评方法。他和某汽车内容平台签约,提供首发内容,收取车评节目的首发费用,和厂家没有一毛钱联系,真正做到了“只卖节目不卖观点”。


原来不骗人也可以赚钱


我一直认为,“赚钱”和“体面”毫不矛盾。当我们帮助到了他人,当我们给他人提供了价值,钱是自然而然来的。或者换一句说法,只要我们能够为别人提供价值,赚钱是顺便的事。今天38的这个好消息也印证了这一点:内容平台获得国内最佳汽车自媒体内容的首发权;车迷可以看到不受厂家挟持的汽车观点;而38号车评开始盈利了。

38自费坚持了这么多年,放着无数次轻轻松松就可以赚来的广告费不拿,最终终于证明了:原来不骗消费者也可以赚钱,还可以活得很好。我由衷为38感到高兴。

很多人骂我为什么总是找几个“著名车评人”的麻烦,是不是想蹭热度,说我是“喷子”。我不知道这个词到底什么意思,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但我希望大家关注我的观点对错,而不是总揣测我的动机。这么久了,我批评了非常多的所谓“车评人”,这种“喷”本质,其实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你说得不对。你不要坑人。”很多人和十年前的我一样,关注几个充值车评人,觉得他们很厉害。有的人还因为我批评他们就来骂我。不要紧,等到你们真正买车的时候,也许会想明白,撒盐哥的视频和二手法拉利帮不了你,而你认为是“喷子”的那些人,其实一直在为你战斗。

我就不说什么美好蓝图远大目标了,我只希望多帮哪怕一个人。只要这些骗子们还在收厂家广告费胡说八道,我就会一直纠正视听,直到他们完全过气,或者饿死,到那个时候我会开瓶好酒的。

以前,在汽车媒体刚刚兴起的时候,大家都不懂车,最早入行的“车评人”可以随意胡说,赚取厂家的广告费。现在,这个时代要过去了。那些号称“头部车评人”的,珍惜最后可以刷流量的机会,多捞一笔是一笔,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中国人会越来越懂车的。​​​​

2023-10-01

202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