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问界M7?理想销售:我坏的遥遥领先!

这篇文章写在理想销售(疑似)攻击问界M7(配置|询价)、问界官方推文之后,想要再一次梳理下。

01 理想的成功

理想的定向造车模式显然是成功的,从理想ONE开始到现在的理想L7(配置|询价),完全听取了用户的意见,在设计、配置、动力系统标定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同时踩在了一个上风口,很显然拿到了足量的补贴和号牌。

在主流的城市,成为了30万-40万新能源SUV的领军选手。

但销量的成功不能代表企业以后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20多年的乘用车发展,起起伏伏是常见的事情,年轻的理想汽车和年轻的李想,更像是时代成就的神话。

定向造车是一个突破口,但核心的技术储备和应对所有政策变化的风险意识,也要并存。

2022年全年,理想汽车研发投入接近68亿,相比于2021年的研发费用增长翻倍,虽然企业内部也认为研发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躯干,但从目前的技术储备和投入来看,理想汽车离真正的销量之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因为理想面对的是整个产业的对手,仅仅以中国企业为例,研发投入在100亿左右的企业有吉利、长安、长城、比亚迪、奇瑞,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企业的研发是建立在产品线完整、工厂策略完整、动力架构、座舱系统、平台架构完善的基础上。

即便如此成熟的体系,每年的研发投入还要达到100亿左右。

也就是说,处于完善结构期的理想汽车,每年不足70亿的研发费用还远远不够。比如说其上一代车型使用的动力架构还是采买而来,三菱技术的注入让其解决了无增程器可用的尴尬问题。

但理想依然成功了,靠的是李想本身这个微博话题之王制造流量,同时也靠着定向造车的方式挖掘BBA的用户群体。

30万-40万的BBA用户,其实是最关键的群体。

一方面,30多万的BBA车型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链接能力,也就是俗称的“排面”,且产品竞争力不够突出,空间、豪华、动力以及智能感受缺失严重。

所以理想系列在这些产品面前,是很有吸引力的,在BBA车主没有能力更换更高层级78S的时候,横向选择产品力更加饱满的理想产品,是最好的消费选择。

另一方面,电动化带来的优势非常明显,不用限行是关键,完全大于燃油车群体的价值感让很多人感受到了电动车的魅力。

更大的尺寸、更好的空间,更强的动力,油耗7-8L又如何?站在理想用户的角度来看,7-8L的确是一种消费升级,和技术、逻辑没有任何关系。

但理想也有危机,以上我们所说的,是在理想没有直接对手,并且核心技术储备、研发投入不够饱满的情况下分析的。

抢夺BBA市场,是所有企业都在做的事情,这让理想很有压力,因为其走的是距离成功更近的“增程路线”,装备内燃机的绿牌车还能走多远,一切都是未知数。

走了捷径,获得最大程度的成功,理想的危机感会比其它企业更足一些,毕竟它是最快上岸的企业。

02 对手的分割

30万-40万级的电动化产品数量增多,虽然市场增量巨大,但是对于理想来说未来不确定性也开始增多。

比如说,极氪、魏牌、腾势,包括小鹏、蔚来都是强大的对手,这些对手只是目前处于初期,需要时间来验证自己的成功和口碑。

事件来了。

疑似理想销售对全新问界M7进行了一轮网络输出,攻击问界M7有油改电嫌疑,并且产品力并不够强,对比理想L7后其依然是最好的选择。

自夸踩踏一直都是这些一线销售人员为了活下去最无奈的行为,我们不能称之为下作,但这种我好你必须不好的行为,放大到网络上就会形成舆论。

问界M7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全新车型升级之后重新定价,让问界M7充满了活力和竞争力。

新的问界M7短短几天大定数量就超过1万5千台,我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是真正的数据,因为问界M5(配置|询价)就经常创造月销破万的成绩。

问界M7和问界M5不同,不是产品端的不同,而是时间节点的不同,全新的问界M7登场于中国电动化渗透率超过36%的今天,用户人群极其庞大。

而且新的问界M7产品降价4万,换装152Ps马力增程器,是一种价格、权益上的双附赠。

所以有很多人依然愿意在体验之后选择问界M7,归根结底是价格回归价值之后,让用户的预算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03 格局

电动化是不少资本家掏空用户口袋的一种方式,也是一些企业造福用户的机会,比如说吉利、哈弗、比亚迪等品牌,电动化的产品已经可以平替燃油车。

但新势力的高端用户更像是为了和资本赛跑,所以理想的定价从来都不低,也就是说本质上不是为了服务工薪阶层。

电动化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开油车的人进行转化,让电动化感染更多人进而达到碳减排、碳中和的目的。

理想的出现和成功,是节点优势,在那个BBA产品力空虚的时代成功挖掘了市场,但很显然,理想的溢价太饱满,否则不可能三年时间率先盈利。

问界M7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转化了理想的潜在用户,直接干扰了一线销售的盈利能力,为了生计奔波的一线销售根本不可能照顾到大战略层面的发展,所以发起了这场对问界M7的无情攻坚。

所以我认为,理想销售攻击问界M7,是一场终端销售压力上的行为,但一线销售往往也能反映出来企业层面的压力和未来,总而言之一句话,竞争对手越多,最终受益的依然是消费者。

比如说,在未来问界M7和理想L7的争夺中,价格继续下探,对后来的用户来说一定受益。

毕竟按照目前的电动化渗透率。一个月的增幅在1%,王传福的预期是未来达到60%,还有多少用户会选择电动化,这些用户的利益是可以推动整个市场乃至全球。

也就是说,理想销售的牢骚,只是沧海一粟,反击的问界M7成绩,可能还远不止于此。

当然要重申一遍,理想是好车,理想用户也有自己的需求,消费理想是明智的行为,消费不应该被捆绑,买什么,都是对生活最好的尊重。

我看到中国消费者放弃外资品牌选择中国品牌的时候,才知道这场新能源的转化,是所有中国车和中国消费者的成功。

2023-09-30

202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