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车型贴上华为标签,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遥遥领先?

无论是汽车圈还是数码圈,一举一动最受关注的都非华为莫属。在数码圈,华为Mate60、华为Mate60 Pro、华为Mate60 Pro+、华为Mate X5的先后发布,让华为稳坐流量榜首。而近日,问界新M7(配置|询价)的发布,又再次将华为推向了流量高地。毫不客气地讲,“华为”两字本就自带流量。

在汽车市场,随着大量跨界玩家的涌入,华为曾经也萌生过入局的想法,但最终还是确定了“华为不造车,只帮车企造好车”的方针。随着越来越多被贴上华为标签的新车上市,谁真正做到了余承东口中的“遥遥领先”呢?

三种合作模式,深浅不一

尽管市面上有很多新车贴上了“华为”标签,但不同汽车品牌与华为合作的深度不尽相同。目前,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即Tire1、HuaweiInside和华为智选,三种模式与华为的合作深度依次递增。

其中,Tire1模式是最浅层的合作模式,主要涉及售卖零部件和软件,例如鸿蒙操作系统等。在Tire1模式下,华为为主机厂提供零部件和软件支持,帮助其在智能化方面进行升级。目前,已有一汽、上汽大通、上汽通用五菱、福田、广汽、比亚迪、奇瑞、沃尔沃、北汽等国内外车企确认将采用华为汽车零部件或服务,Tire1模式也是华为业务范围最广的合作模式。

至于HuaweiInside模式,在HI模式下华为将向主机厂提供完整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软硬一体的全栈解决方案,极狐、阿维塔等品牌均是华为HI模式的合作对象。其中,与北汽合作的极狐阿尔法S(配置|询价)华为HI版就是该模式下诞生的首款车型,刚上市不久的阿维塔11(配置|询价)鸿蒙版主要的升级点,也正是用上了华为鸿蒙OS车机系统以及ADS 2.0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升级。

最后就是华为智选模式,该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AITO问界,华为不仅参与产品造型设计、内饰设计,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同时还负责车型营销和终端销售,连华为线下的手机门店都有AITO问界车型的身影。另外,华为还与奇瑞、江淮、北汽达成了智选模式的深度合作,该模式下也将诞生更多新车。

从三种不同合作模式不难看出,想要实现余承东口中的“遥遥领先”,必定是华为深度参与的车型,就这一点来看,极狐和阿维塔11就不能与AITO问界相比,毕竟华为在AITO问界上付出的心血更多,在余承东心中也是如此。

硬实力比软实力更重要

虽然现在有很多车型贴上了华为标签,未来还会诞生更多与华为合作的新车,但对于汽车来讲,最关键的还得是自身实力够硬,华为起到的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并不是决定一辆车的成败。

就以新势力品牌为例,“蔚小理”三家头部品牌,均与华为没有展开合作,而是开发了自己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但在销量上,“蔚小理”依旧是新势力中的领头羊,特别是理想汽车,现在的销量完全可以匹敌所有贴上华为标签的车型。

所以说,在以互联网起家的新势力面前,华为带来的智能体验并不能与其拉开明显差距。反倒是传统汽车品牌,才急需华为的帮助,因为传统车企几乎都是理工男,软件也正是所有传统品牌的短板,这一点在合资车企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软实力的差距可以交给华为来填补,硬实力上的差距又该如何填补呢?归根结底,还得是有着过硬造车功底,才能在华为的帮助下实现腾飞,如果自身没有硬实力,华为的影响力再大,也不会带动一个没有技术实力的车企翻盘。

对于华为来说,HI模式和智选模式下的车型,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体验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区别也正是在各车企的硬实力上。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采用了华为鸿蒙OS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车型,在销量表现上各有千秋。

写在最后:

就目前来,华为不造车的做法还是取得了不小成就,有越来越多车企开始寻求与华为的合作,华为在汽车领域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不造车虽然无法让华为吃到更多新能源汽车带来的红利,但也降低了华为的风险,毕竟造车失败的例子在近几年比比皆是,不造车也不至于砸了华为的招牌。

2023-09-14

2023-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