哽咽的男人和他的第 500 万辆车

比亚迪的第五百万辆新能源车型,是来自最近风头正盛的腾势,腾势 N7(配置|询价)。

从最初的起点,比亚迪 F3 DM ,世界上第一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第一百万辆车型,比亚迪汉,首搭去模组化的“超安全”刀片电池;第三百万辆车型,比亚迪海豹,e 平台 3.0 的先驱,首搭 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而第五百万辆车型,腾势 N7 首发了云辇 -A 底盘悬架系统,来自于比亚迪全栈自研的宝贵结晶,也是比亚迪这个“工科男”为用户们带来的理科浪漫。

如果将比亚迪形容为我们的友好邻居,那比亚迪的每一个“百万”车型,就像是郑渊洁笔下的人生压缩器般,让我们窥见比亚迪这前半生的百态——这是比亚迪造车的故事,也是中国品牌造车的缩影。

名为“苦难”的回旋镖

比亚迪的前半生,是血与泪交织的奋斗史。

而走过了这份苦涩,迎来新能源爆发的风口,这份否极泰来,也是王传福几度哽咽落泪的原因——太难了。

从 2003 年收购了秦川汽车,取得了造车资质开始,比亚迪没有一天不在被质疑着:一家做电池的小企业,在合资为王的时代,凭什么去与之争锋?

比亚迪的回答,是剑走偏锋。 2004 年,比亚迪带来了三款新能源概念车:ET、Hybrid-s、EF3。他们的造型放在现代来说显得稀疏平常,就像是廉价的“老头乐”一般。

但在那个年代,还是燃油车的峥嵘岁月——不好意思,看不懂,看不上,看不起。

会上简短的三言两语,涵盖不了这份名为苦难的“回旋镖”。当光鲜亮丽,西装笔挺的王传福站在台上讲到这一段时,这一记回旋镖,精准地命中了这个中年男人的泪腺。

我们现在看见的是光彩耀人的比亚迪与第五百万辆车型,但曾经的比亚迪,也如同毕业季还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般,患上了“焦虑症”,害怕在春天来临前倒下——截止 2019 年,比亚迪累计推出了 20 个车系,176 款新能源车型。但比亚迪的销量却是忽高忽低,仅在 2013 年与 2019 年突破了 50 万辆的年销量,更多的时间里,销量像过山车般俯冲。

这不仅仅是属于比亚迪的焦虑,这也是中国品牌在当年的焦虑与所处的困境。

“我们共同经历不被认可的至暗时刻。”2008 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跌至 28 %。这是消费者们真金白银的选择,但并不是选择中国品牌。

当产品不被认可,技术不被认可,服务也不被认可的时候,一筹莫展的中国品牌们,迎来了弯道超车的宝具——新能源汽车。“我们终于迎来了春天。”

中国的第 1 辆新能源汽车到第 1000 万辆,用了 14 年的时光;而从 1000 万到 2000 万,仅需要 1 年零 5 个月。这是属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度”,也是对于一个痴迷新能源半生的孩子,最好的嘉奖。这些数据摆在台上,都无一不在证明着,比亚迪当初的选择是对的,这二十年走过的路,是被认可的。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速发展,是我国汽车领域脱掉“大而不强”帽子的绝佳机会,也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是世界第一,产销占据全球 60% ,新能源汽车相关专利公开量占据全球 70%。我们占据了世界级的榜首,但我们没有世界级的品牌。

日系三杰,BBA,现代起亚,通用……各种海外车企的名声如雷贯耳,可是中国还没有属于自己的通用,属于自己的丰田——暂时的。“在新能源的浪潮下,中国有着创造世界级汽车品牌的基础和实力。”王传福如是说道,“ 14 亿中国人在情感上需要属于自己的世界级汽车品牌。”

而中国汽车,必将诞生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苦难淬炼出强大,但他人的苦难不是用来获取流量的密码。摒弃成见,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比亚迪的主场里,属于比亚迪的车型默默的呆在角落,真正的 C 位,不是站在中间的,而是站在这里的——中国汽车。

死磕技术,得到五百万辆车

距离 2004 年比亚迪开始研发 DM 插电混动技术开始,已经过去了将近 20 年。

第一步是最难的,比亚迪从收购秦川汽车到推出 F3 DM 花费 5 年,而从 F3 DM 到汉,比亚迪走了 12 年。此后便是一发不可收拾—— 2022 年,第三百万辆下线,而时隔不到一年,第五百万辆车型已然到来。

在五百万辆车的背后,比亚迪深厚的技术储备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我们常说比亚迪的技术储备就像一座鱼池,只要比亚迪想,随时随地都能够捞上一条大鱼上岸,为“食客”们进行“烹饪”。而在短短二十年间,比亚迪从只能掏出一台神似丰田花冠的 F3 DM,到如今的刀片电池、云辇底盘车身控制系统、DM-i/DM-p、双枪快充、CTB……比亚迪的回复是:早投入,敢投入,咬牙投入。

敢为人先的精神,让比亚迪在那个新能源一片荒芜的年代,用一笔又一笔的研发费用,硬生生砸出一片天。

对于一家民营企业而言,将当年的净利润全部投入研发,甚至当利润连年降低的时候,研发费用呈现反比般连年上涨。这份堪称豪赌的投入,是昔日的比亚迪为今日的比亚迪送来的春天和鲜花遍地。

而二十年后,比亚迪有着超过 90000 名在研发岗位的工程师;2023 年的毕业季,比亚迪在各大高校疯狂“收割”38000+ 应届毕业生,将其纳入比亚迪这个参天大树里;比亚迪目前的 11 所研究院,每天可以完成 15 项专利的授权。

从令人不屑的 F3 DM,到如今从动力、整车架构、三电系统、底盘车身控制等等,比亚迪的每个“一百万”,都在见证着这些前沿技术从梦想开始落地——二十年前,你会想到有中国车企可以拥有这些技术,并且总销量突破 5000000 辆吗?

编辑结语:比亚迪这两年在技术层面上的“狂轰滥炸”,是快速推进突破五百万辆的最大助力。而这何尝不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缩影呢?

吉利雷神 8848,长城 Hi4 ,奇瑞 C-DM……蔚来的阿尔卑斯,理想的 MEGA ,小鹏的扶摇平台,零跑的四叶草……越来越多的车企同比亚迪一样,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技术奉献给消费者们,也奉献给中国汽车工业。

假以时日,可能是比亚迪,可能是一汽,可能是长安,可能是……在今天,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和与之奋斗的终极目标——中国汽车,必将矗立在世界之巅!

2023-08-10

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