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亿美元,小鹏变“大鹏”?

在燃油车时代,中外合资的传统模式是中方出政策、市场和资金,外方出技术,但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合作模式发生了巨变!7月26日,大众集团的一份公告,让我们看到了合资新时代的新变革。

公告中一连释放了两个重磅消息。其一不仅重磅,可以说相当炸裂——7个亿美元,大众与小鹏达成技术合作,并持有其4.99%股权。一时间,小鹏汽车美股和港股都在快速拉升,股价一度涨超40%。

●与小鹏合作,大众谋求什么?

作为中国汽车市场上曾经的“龙头企业”,大众集团的电动化进程明显慢了。它其实并不缺平台,量产的MQB、MEB、J1、PPE之外,还在打造SSP。但如今的平台早已不再是当初的简单底盘概念了,它加上了软件概念,比如底盘应用域控制器,避震器升级为CDC,弹簧改为E-CAS,连防倾杆也带上电了。现在大家常说软件定义汽车,确实带电之后,车辆的底盘操控、质感完全上了一个台阶。

技术不够,产品也没法凑活,其在产品方面没有被市场和用户广泛接纳。大众旗下的ID.纯电家族没有带来预想中的漂亮成绩,且迫于市场压力,不得不降价求生,前一段的ID.3(配置|询价)限时至高优惠达到了3.7万。而在今年6月,新能源车的国内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35.1%,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更是高达58.8%。

与注重服务的蔚来和聚焦用户的理想相比,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发力的小鹏凸显出了智能化优势,XPILOT 4.0 自动驾驶系统、SEPA2.0 扶摇架构、800V 高压碳化硅平台、CI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每一项在当下都很拿得出手。这正是大众看重的,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贝瑞德表示:“与小鹏汽车的携手,让我们在中国的关键技术领域有了另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产品方面,小鹏的官方英文新闻稿也直白地说了,将会用G9(配置|询价)的平台,联合开发两款B级纯电产品,注入小鹏的车机互联和ADAS软件,挂大众标,2026年上市。未来,在电动汽车平台、软件技术和供应链等方面,双方都将展开战略合作。

●与大众合作,小鹏谋求什么?

小鹏可能有两点收益。

第一,技术输出摊薄开发成本。想当初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大把大把诞生,最后要么实现不了量产,要么收获不了利润,能存留下来的也就当下热门的几家。当技术开发差不多的时候,资金成了关键所在,有多少车企死于无钱续命。小鹏与大众合作,进账7亿。同时与大众合作推出车辆,也可以将之前在驾驶辅助、智能座舱等层面的研发成本,分摊给大众的新车型。

另外,2023年,小鹏汽车的市场表现并不算亮眼,其在6月交付了0.86万辆,同比减少44%。G9卖不上量,平台投入相当于打水漂,转嫁给大众不失为一个好出路。

第二,销售方面有小鹏大众同款车型作为背书,对小鹏在国内的销售会有所帮助。曾经江淮也打着江淮大众合资车型的名号,赚了不少热度。

●公告连释放的另一个重磅消息则是上汽与奥迪达成共识,双方将通过合作加快电动车开发。

双方将通过共同开发,快速、高效地拓展高端市场智能网联电动车产品组合。作为规划的第一步,奥迪将通过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进入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

作为最早宣布未来要成为一家只销售电动车的一线豪华品牌,奥迪的电车销量规模及占有率都还不够,电动化成绩比之奔驰、宝马没强多少。今年一季度,奔驰集团的纯电车销量达到51600辆,同比增长89%,在总销量中的占比攀升至10%;宝马集团一季度的纯电车型累计销量接近6.5万辆,同比增长83.2%,纯电车占有率攀升至11%。奥迪集团一季度的纯电车销量仅为3.5万辆,同比增长43%,占有率达到8.2%。

根据奥迪的规划,到2025年,将推出30款电动车型,其中20款为纯电车型,预计5年后电动车年产量也将达80万辆,电动车销量将占全部汽车销量的40%。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要加快上汽奥迪全新电动车型的开发,奥迪可能需要借助外力。

据德国《汽车周刊》报道,奥迪正在考虑直接从中国本地的电动车企业购买一个电动平台的授权,缩短其车型的开发时间。有消息称,这个平台或将是上汽旗下智己汽车电气化平台。所以,与之前的上汽奥迪合资造车不同,这次同样是国产技术的反向输出。

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表示:“我们双方的合作形式并不固定,可能会有一些(技术层面的)相互许可,也可能会共同开发一些项目。”似乎有那么点影子,但官方目前并未正面透露双方的合作形式。上汽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管熠中表示:“对于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机遇,奥迪与上汽集团已经达成了共识。我们双方会加快电动车的开发与合作,但是合作的进度和细节要等到合适的时机才能披露。”

不可否认,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国产电动车在产品、技术方面确实有很多可取之处。未来这种情况或更多,当外来车企自研电动化不达预期,又舍不得中国市场,急需技术支持的时候,与国产新能源车企合作不失为看似双赢的选择。

为什么说看似双赢,因为结果不可控,想当初比亚迪将电池放给丰田的时候,可能也没想到最终会因为车价高而卖不上量。

最后,狭隘一点讲,技术拿捏在自己手里,肯定比什么都强。所以,我们需要谨慎对待的是,合作归合作,知识产权别被人轻松抄走了。

2023-07-29

202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