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吃透下沉市场了吗

本系列的上一篇文章,我们分析了造车新势力在全国各区域的销量分布,可以看出蔚来、特斯拉等专注纯电、且定位高端市场的品牌,在北上广深杭的销量占比都比较高,而侧重主流市场的零跑、哪吒等品牌,则更倚重于下沉市场。

新势力品牌快速增长的这几年,传统车企也都没闲着,陆续推出了各自的纯电品牌或系列车型,除了比亚迪这个新能源巨头外,来自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也已经实现了足以和新势力分庭抗礼的销量规模。

而和新势力品牌不同的是,背靠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销售和服务网络上有着自己的优势,那么这些品牌/车型的区域销量,又会呈现怎样的分布态势呢?

如上表,我们统计了10个传统势力的新能源品牌和车型系列,除了全部源自传统势力(比亚迪可以视为传统势力的转型)外,它们各自的定位、风格和主打的细分市场都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也很明显地反映在了区域销量分布上。

比亚迪:五市销量占比14.18%,各级市场全面通吃

目前比较成功的新能源品牌中,在一线城市和下沉市场兼顾比较好的理想,北上广深杭的占比依然高达22.64%,而比亚迪在五市中的销量占比却控制在了14.18%,比五市新能源车总销量在全国的占比还要低。

这并不意味着比亚迪在一线城市影响力弱,恰恰相反,它今年前两个月在五市中的销量接近3.7万辆,超过了特斯拉和蔚小理在这几个区域的销量之和。只是因为比亚迪的整体规模过于庞大,才压低了一线城市的销量占比。

如上表,广东、江苏、浙江这三个经济发达省份,是比亚迪销量最高的三个区域,而紧随其后的河南、山东,也为比亚迪贡献了相当规模的销量,其后的四川、安徽、陕西、湖北、河北等省份,今年前两个月销量都达到了万辆规模,超越了上海。

当然,上海今年取消PHEV车型送绿牌的政策,对比亚迪的DM-i混动车型产生了明显影响,但海豹、海豚、元PLUS和汉EV等纯电车型,依然有着较强的需求。单论上海市的话,比亚迪的销量也达到了特斯拉和蔚来之和。相比之下,比亚迪在北京的销量不足上海的一半,在全国的排名也非常靠后,说明北京地区对比亚迪的认可度不是很高。

整体来讲,不论是总体规模还是对一线城市和下沉市场的平衡,如今的比亚迪,都是新能源车企中当之无愧的标杆。

腾势:五市销量占比15.97%,上海销量远不及GL8

两个月上险量接近1.2万辆,腾势品牌目前的销量基本都由D9贡献,这款起售价超过30万、高配超过40万元的高端新能源MPV,虽然在销量规模上还略逊于别克GL8(配置|询价)的1.4万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30万元以上价位,它的影响力已经明显反超了GL8。

广东本土是腾势最大的市场,同时浙江、江苏这两个发达地区的消费者也非常认可这款车,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山东、河南、陕西、河北这四个省份排到了4-7名,“山河四省”就差山西没能挤入前十市场。

至于别克GL8的大本营上海,腾势品牌两个月只售出151辆,而GL8的上险量是983辆,有形无形的地域保护还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五菱宏光(MINIEV):五市销量占比2.59%,堪称下沉市场电动车之王

把在售的所有车型加在一起,整个五菱品牌在北上广深杭的销量占比非常低,只有2.75%,而宏光MINIEV(配置|询价)这款电动汽车,在五市中的占比甚至更少。前两个月北上广深杭消费者购买的宏光MINIEV,加到一起只相当于福建一个省的规模。

实际上,下沉市场做得好不好,就看其在河南省的销量占比就知道了,所有在下沉市场比重较大的品牌,河南省的销量排名都不会跌出前三。而对于宏光MINIEV这款车来说,河南就是最大的单一市场,而且销量比排在第二、第三的山东和广西要高一大截,基本是独一档。

长三角的江浙两省,也并不排斥宏光MINIEV,排名都在Top 5以内,但是上海、北京的消费者明显就不怎么买账了,两个月的销量规模都只有一百多辆。

宏光MINIEV对下沉市场的渗透效果毋庸置疑,它的问题在于对大城市的渗透率欠佳,前不久上市的定位更高的缤果,或许会带来一定的改变。

极氪:五市销量占比35.92%,长、珠三角销量过半

蔚来在北上广深杭的销量占比为36.19%,在新造车势力中可以说对一线城市的依赖度最高,而极氪也不遑多让,占比达到35.92%,两家算是半斤八两。考虑到极氪主销价位还要比蔚来低一头,它的五市销量占比就显得格外的高了。

从全国范围来看,极氪最大的四个市场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加在一起的销量,达到了极氪总销量的55%,这个比例确实不小,不过蔚来在这四个省市的销量占比更达到了67.2%,也就是全国销量的三分之二。这样来看,极氪在全国范围的均衡性,还是比蔚来稍好一些。

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外,极氪的渗透率还非常低,尤其是河南、河北、山西等中部省份,月均销量几乎不到三位数,吉林、黑龙江等东北省份更是只有个位数,除了产品特性外,背后的吉利并没能帮助极氪在全国范围普遍打开市场。

深蓝:五市销量占比10.5%,发达与欠发达地区销量比较均衡

深蓝首款车型SL03从去年9月份才开始交付,交付之后销量增长很快,去年12月单月上险量已经逼近9千辆,只是今年以来整体市场低迷,前两个月总的上险量只实现了7千多辆。

这个规模虽然不大,但深蓝在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已经铺开,北上广深杭销量占比只有10.5%,低于五市在全国新能源市场中的整体占比,但这并不代表深蓝在发达地区缺乏存在感,江苏、浙江和广东省,在深蓝的区域销量中分别排在了第1、2和4名,处在第3的则是深蓝的大本营重庆。

紧随广东的,就是河南、四川、安徽、山东等省份,销量规模虽然不及江浙,但也都有了不错的体量,这说明深蓝SL03同时推出增程和纯电两套动力,将价格门槛尽量拉低的同时,也兼顾了部分限牌城市对纯电车型的需求。

埃安:五市销量占比26.14%,广东一省独占近四成

关于埃安品牌的销量,业内有“广东省网约专车”的调侃,这句话确实没问题,毕竟埃安的销量有38%都是广东本地消费者支持的,排在第二名的区域市场浙江,销量规模只有广东省的27%。

不过,如果我们把广东省的销量排除掉,今年前两个月,埃安在全国其它地区依然卖出了将近2.3万辆,是深蓝、欧拉各自销量的三倍左右。而在广东之外的地区,埃安在上海、北京、杭州这三个城市中的销量占比也只有13.7%。

如上表,抛开广东省的数据,我们能发现埃安在长三角和河南、山东等地区的销量分布都相当均衡,可以说很好兼顾了发达省份和欠发达省份地区——它在全国整体市场的均衡性,并不逊于深蓝。

欧拉:五市销量占比12.34%,江浙成核心市场

自砍掉了黑猫、白猫这两款10万元以内的低价小车后,欧拉品牌的销量出现明显下滑,原本2021年就突破13万辆,到了2022年反而跌回了10万辆以内。不过随着10万元以上的好猫、闪电猫成为销量主力,欧拉的区域销量分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北上广深杭总占比12.34%,这个比例着实不高,不过欧拉的女性向精品车风格,并非打动不了发达省份的客户,它最大的两个区域市场就是浙江和江苏,与此同时,河南的销量也排到了第三,说明欧拉对于中部省份的消费者也有较强的吸引力。

smart:五市销量占比28.7%,江浙沪占比近半

自精灵#1开始,smart在国内正式成为了一个新能源品牌,和奔驰自家的一系列纯电产品相比,借助吉利浩瀚架构打造的smart精灵#1(配置|询价),对中国市场的融入要好很多,在今年市场低迷的前两个月也稳住了3千辆以上的销量。

奔驰在北上广深杭五个城市的销量占比,是16.99%,而smart达到了28.7%,比保时捷还要略高一些,背后的原因除了纯电动的身份,也和精灵#1相对小资的精致小SUV定位有关,这种越受大城市中产欢迎的产品,在下沉市场就越冷门。从区域销量可以看出,除了长三角、珠三角的四个省市外,其余省份的销量都差了一大截。

大众(ID.系列):五市销量占比25.51%,比例远高于燃油车

论销售渠道的话,大众品牌在下沉市场的覆盖度要远高于新势力品牌,南北大众整体在五市的销量,只占全国总销量的8.2%,而ID.系列的占比却超过了四分之一,接近于定位“高档小车”的smart。

再看具体的销量分布,上海一市就为ID.系列贡献了16%的销量,而在广州、深圳这两个一线城市,ID.系列两个月的销量都只有几十辆,说明即便是新能源领域,广东地区对大众品牌的接受度也不强。

不过在中西部地区,山东、河南的销量占比也不算小,这些也都是大众品牌燃油车的核心市场,河南、山东、河北正是大众品牌最大的三个区域市场,这也说明大众品牌在当地消费者心中依然有较强的吸引力。实际上ID.系列的部分销量,也是借助大众品牌在燃油车时代积累的影响力实现的。

可惜的是,ID.系列的整体规模不够大,今年前两个月的销量,总计5款车型已经被smart品牌一款车型超越,如果未来在产品和销售策略上没有大的调整,大众品牌的纯电产品在中国市场可能很难跻身主流了。

新造车势力,谁最依赖北上广?|重点品牌区域销量分析

文|冰心皮蛋

2023-04-16

202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