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特斯拉潮州事故,你选择成为用户还是成为代价?

进入新能源时代后,消费者对于安全的认知已经在短短几年内被颠覆。

以前我们聊的都是沃尔沃在碰撞安全上的履历,现在话题则演变为电池自燃、智能驾驶辅助可靠性,或车辆失控。

凭借近日潮州一起因Model Y(配置|询价)引发的重大交通事故,特斯拉再次站进舆论漩涡的中心,在“失控”的质疑中霸榜网络热搜。和之前数次特斯拉车型疑似失控,却至今没有结论的事件一样,我个人更愿意站在客观的角度来分析。

首先,抛开消费者在国际巨头面前的弱势地位不谈,我会始终支持各界所发出的质疑之声。

毕竟作为合法取得驾驶证,有多年驾龄且没有酒驾、毒驾的司机,“失控行驶”2.6公里,如果按他所说最早车速达到198km/h,整个事故过程应该超过50秒时间,即便是踩错电门也有足够多的时间修正,而最终的结果确实会让很多局外人心生疑虑。

此外,国标GB/T 31498和特斯拉Model Y的车主手册,都明确说车辆发生碰撞后,高压电会禁用,但这次事故车辆在第一次撞上摩托车后,在左前轮爆胎的情况下又继续行驶了1.4公里,直至撞击大货车后才停下,这看起来简直就和安全气囊何种情况下炸开一样属于玄学范畴。

但是,即便整个事件充满了悲剧和疑点,我仍不会疑罪从有。

在GB 39732制定后,包括特斯拉产品在内所有国内销售的M1类车型,都强制装配了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也就是EDR。它就像飞机上的黑匣子一样,是没有办法通过远程篡改的,所以在鉴定机构提取了此次事故车辆的EDR数据之后,就可以印证特斯拉官方回应“长时间100%踩下电门、全程没有踩下刹车的动作”是否吻合。

不过,有一件事我很难为特斯拉开脱——那就是在马斯克“第一性原理”的引导下,特斯拉产品研发时,因为追求目的而过于执拗。

比如,国内特斯拉车主因为车载导航难用产生抱怨,但从四维图新、腾讯换到百度,这部分的体验依然没有得到优化,原因是供应商只提供底层数据,导航引擎是特斯拉团队自研,短时间内的水平难以提升。

此次引发争议的制动系统上,特斯拉有同样的缺口。毕竟包括特斯拉在内的BEV车型几乎都用博世的ibooster,但为了更好的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特斯拉在软件设计上选择了更激进的路线,对线控制动系统进行了更深度的控制,这也是为什么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博士此前被问到特斯拉是否制动失效时,明确表示:“博世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不会出问题。”

不得不说,强制单踏板模式,就是特斯拉固执一面的展示——之前我在试驾Model Y时曾遇到前车突然刹停,而我在松开电门后在较大制动力下误以为已经踩下刹车踏板,下意识又深踩了电门,幸好及时纠正才避免了追尾事故。当时我就觉得,这可能就是不少特斯拉车主会追尾“失控”的原因吧。

在追求前瞻科技的道路上,特斯拉的激进已经在本土市场遭遇滑铁卢。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因声称提供“全自动驾驶”技术而受到来自美国司法部的刑事调查。自 2021 年以来,联邦调查局一直在进行调查,认为此前有十几起车祸被怀疑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有关。而这并非特斯拉的唯一敌人,今年 6 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在最新公布的监管文件中宣布,将加大对特斯拉“幽灵刹车”故障的调查力度。如果再不及时作出回应,特斯拉将面临高达1.15亿美元的罚款。

同时,这家美国汽车安全监管机构还开始对超过 800000 辆配备Autopilot的特斯拉进行调查,不知这是否会让特斯拉依靠纯视觉方案实现全自动驾驶的目标短期受阻。

然而不是每个车企都如特斯拉一样选择激进,比如同为美国公司的通用汽车。作为最了解通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Super Cruise也体验过最多次的媒体之一,从2018年我就在底特律的开放公路上成为中国第一批使用“放手”试驾搭载Super Cruise车型的媒体,4年之间,亲身感受着它一步步的变化。

或许不如特斯拉一般激进会让人觉得不是那么“炫酷”,但每一个体验过的人都会感受到它带给人的安心——基于安全底层而不是出于炫技考虑,理应是每个车企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研发的初衷,可惜在追求眼球的时代,似乎“话题性”和“朋友圈炫耀”成为新品牌攻占市场的利器。

当然,这其实也容易理解:每一个新诞生品牌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活下来”,因此通过高调、激进、炫技,才能拿到相应活下来的资本;而传统巨头们经历了法律和市场的不断打磨,用上百年时间站稳脚跟,他们自然会更倾向于选择坚守安全,在可靠和可持续上发力。

所以其实我们也看到,特斯拉现在相比诞生时的激进(甚至我认为是极端)已经变得温和了很多。只是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我会更倾向于安全层面来做出选择,所以我会为通用这样坚守安全和可靠的品牌投票。

尤其是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层面,我不会将我及家人的安全,变成企业及品牌所追求的某种极致的代价。

极致的,可以是设计、可以是舒适、可以是某种感官上的愉悦;为了显得自己很酷、很与众不同,我付出的代价可以是金钱,但不能是安全。

今年在试驾搭载新一代Super Cruise的CT5和LYRIQ(配置|询价)的时候,看到它在4年中一点一滴地进化,但方向盘上的绿BAR始终就像是一束守护安全的绿灯,无关乎它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这束绿光扎根在企业长续发展的生命力里,是智能化发展的底线。

在我眼中,安全行驶数千万公里的“零事故”,要比任何炫技的累计数据都更重要。

如果你非常看重安全的智能辅助驾驶体验,那么其实“零事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维度。不管“失控”是车主自己的问题,还是车实在难控制,我都难以接受将自己所遭遇的极端状况,变成一个玄学的讨论范畴。

消费者选择成为车主还是选择成为代价?企业选择尊重规律还是选择野蛮生长?我认为在当下的市场上,关于安全的探讨再多也不为过。如果企业能够在质疑中成长,那么一切代价还算值得。如果探讨只是增加了热搜或者话题热度,代价变成了流量,看客一哄而散,那才是最可悲的事情吧。

愿每位司机都能平平安安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文|赵小查

2022-11-17

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