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7天涨价3次!买车堪比炒股,黄牛直言一辆车上万

作者|yy

来源|极果编辑部

“等等党彻底输了”!

三月还没来得及没过完,特斯拉就已经连续涨了三次价,涨幅数万元,真可谓“油价与电动车价齐飞”。#汽车科技要闻#

这不,已经开始有网友调侃道:“之前都说特斯拉是割韭菜,买了车就降价,伤透了消费者的心,而最近这波操作堪称教科书般的反向割韭菜,不买才是“血亏”,提前下了单的则是血赚。”

而更有意思的是,随着特斯拉掀起的涨价潮,还催生出了一门转让订单的“新生意”。

某鱼等二手交易平台,输入特斯拉并添加“订单”为关键词,立即会弹出多个转让订单,这些卖家通常会表示购买订单指标需要在原订金基础上加价6000元-8000元不等。

别的不说,咨询的人还挺多,看来又让这些二手车贩子玩转了新一季新财富密码。

不过咱们理性讨论一下,这玩意儿真的靠谱吗?

其实出现倒卖车的情况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从年初开始,特斯拉就开始疯狂涨价了。

今年年初,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又退坡30%,使得特斯拉在1月1日,就将Model 3(配置|询价)起售价上涨1万元,售价至26.56万,Model Y(配置|询价)起售价上涨2.1万元,售价至30.18万元。

当然了,最狠的还是3月这几次连轴涨价。

3月10日,Model 3双电机全轮驱动高性能版、Model Y双电机全轮驱动长续航版、Model Y双电机全轮驱动高性能版三款车型的售价均上调1万元,调整后的价格分别为34.99万元、35.79万元和39.79万元。

随后在3月15日,Model 3高性能版的价格为36.79万元,上涨了1.8万元。Model Y长续航版的价格为37.59万元,也上涨了1.8万元。

3月17日,时隔仅两天,国产特斯拉再度宣布涨价,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后轮驱动Model Y售价提高至31.69万元,涨幅15060元。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售价维持不变。

目前,国内唯一没有涨价的车型,就剩下特斯拉Model 3入门版后驱车型,其售价仍为27.99万元。

但参考欧洲和北美市场均已涨价的态势来看,国内Model 3入门版车型也有较大几率涨价,“等等党”们还是不要抱有太大期望了。

需要注意的是,调价前已经下订特斯拉的用户,不受最新涨价影响,正因如此,所以近日才让“转单”现象频频发生。

其实“转单”这个操作还挺麻烦的,因为特斯拉官方的“汽车订购协议”中规定,第一笔付款不可退款不可转让,除非转让订单的双方为近亲属或有合理共有车辆理由,才有可能被同意转单。

所以现在网传的“特斯拉订单转让”转让的其实并非订单,而是直接新车转让。

目前,黄牛们从正在各个渠道收购特斯拉订单,然后再高价转卖出去。一名在小红书收购订单的黄牛,打出了这样的标语:“转卖一个特斯拉订单,就有可能赚出一部iPhone 13的钱。”还有更夸张的黄牛,直接承诺支付2000茶水费。

根据这些曝光的流程来看,买家购买了卖家的订单之后,需要在该订单交付时与他一起提车,提车后卖家会尽快过户给买家,整个交易是当面完成的。

这意味着,购买特斯拉订单的车主,实际上最终获得的是一辆全新成色的“二手车”。

以一个23.59万元的Model 3黄牛订单为例,这款车目前官方售价涨到27.99万元,涨价了4.4万。如果买家支付2.5万元的“转单费”,仍可省下1.9万元。

同时这些黄牛还表示,特斯拉汽车的质保在车辆过户转让时也一并转让,特斯拉目前对首任车主基本没啥额外优待,所以后任车主也损失不了什么售后权益。

在这些“转单”现象里还形成了一个规律:现在订车时间普遍很长,而黄牛手中订单提车时间越短的,转让费用就越高。

所以从成本上看,即便后期订单卖不出去砸手里,“黄牛”的损失也只有1000元的定金。

随着这些二手“车贩子”的出现,特斯拉也出台了许多相应方案来制止这种行为。

3月16日,大V“韩潮”曝光了一份特斯拉的“不转卖承诺函”,特斯拉要求一次或多次累计下单购买多台特斯拉车辆的车主签署一份“不转卖承诺函”,承诺一年内不得向第三方转售,违者按车辆开票价的20%支付违约金,否则特斯拉有权限制违约车辆的绑定账户变更以及超级充电等服务。

以特斯拉Model 3后驱版车型为例,这一车型的指导价为27.9万元,20%的违约金就要5万多元。

不过文件中提到,该承诺函仅面向一次或多次累计下单购买多台特斯拉车辆的消费者,而特斯拉有合理的理由与该消费者本人确认采购车辆的目的和使用用途。

实际上,频繁涨价的不止特斯拉一家车企,而且出现“黄牛”行为的品牌也不止特斯拉,还有造车新势力的小鹏。

针对这种现象,3月23日,小鹏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小鹏汽车的产品订单均进行身份证实名关联,合同前均需核实身份信息后方可进入交付环节。

小鹏汽车还表示,如有客户因个人原因取消预订,车辆订单将重新纳入统一管理,不存在私人二手订单转卖的可能性。

同时比亚迪的相关部门也曾表示,买家同样无法进行订单的变更。

对于这些车企的做法,网友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虽然认为此举助于打击“黄牛”,但同时认为厂家并不应限制后续购买该车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然就有点矫枉过正了。

不管怎么说,毕竟这种“转单”操作也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行为规范上没啥毛病,但还是要谨慎对待,毕竟风险还是有的。

首先购买转让指标可能会被厂家账号限制,一经发现,双方都会被取消订单资格,订金也不会退回,这可是两边都得不偿失。

其次,新车转让变为二手车之后还有些隐形福利也享受不到了,不少新能源汽车为了卖车的“首任车主权益”活动力度还挺大。

首任车主通常会有有类似终身动力电池质保、终身车机流量、充电换电、保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若消费者一旦加价购买转让的新车订单,有可能丧失这些权益,所以要谨慎。

最后,那就是二手车的贬值问题了。涨价损失折旧补,即使是过了一次户的二手车,实际上也是有过户损失的,这种名义上的二手车,在后期置换时也还会受到车价大幅贬值的影响。

如今汽车供应链压力越来越大,对新能源汽车来说更是,现在涨价容易跌价难,但价格不是衡量产品的全部标准,最终还是要靠产品和服务说话。

回归到用户的角度来说,更应该选择理性和需求,不“冒险跟风”,你觉得呢?

2022-03-28

202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