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何以堪!油价才涨7毛,电动车价格涨2万?

继油价飙升,“95加满”成为梗之后,新能源车的拥趸们如今也笑不出来了。一向价格波动频繁的特斯拉“一周三涨”,比亚迪、哪吒、小鹏、威马、零跑、几何等新老车企都坐不住了,纷纷跟进加入提价队伍。与油价细水长流的小步快跑不同,新能源车涨价堪称一次到位,甚至有车型涨幅高达2.6万元。其中威马汽车涨幅最为惊人,于3月19日宣布:旗下产品价格将上调7000元至26000元不等。就连以超高性价比为卖点的上汽通用五菱也扛不住原材料上涨的重压,于3月23日官宣旗下五菱宏光MINIEV、五菱NanoEV、 宝骏KiWi EV等车型官方指导价上调4000至8000元不等。

据人民车市不完全统计,2022年初至今,已经有超过20家车企对旗下近50款新能源车型进行提价。无论老牌车企、造车新势力、合资品牌乃至进口车型等都出现在涨价的行列中。涨价幅度则在1%-10%不等,少则千元,多则数万元。以造车新势力中发展非常迅猛的小鹏汽车为例,3月18日小鹏官宣: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小鹏汽车将对在售车型的价格进行调整,补贴前售价的上调幅度为10100-20000元不等。此次价格调整于3月21日零时生效,在此之前通过小鹏汽车App、官网等官方指定渠道支付定金的用户不受此次价格调整影响。犹豫不决尚未出手的“等等党“们将为此多掏1-2万元,想必是哭晕在厕所。

为什么似乎是商量好的,新能源汽车不约而同集体涨价呢?难道是呼应油价上涨趁火打劫?对此,向来“话多“的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道出了心中苦水。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3月19日,李想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目前来看,和电池厂商已经合同确定了二季度电池涨价幅度的品牌,基本上就都立刻宣布了涨价。还没有涨价的,大部分是涨价幅度还没有谈妥的,等待谈妥后也普遍会立刻涨价。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非常离谱。战争、政治、疫情让买车还能升值,美国二手车价格整体上涨了30%。李想的表达很直白:既然电池涨价了,造车成本提升,终端价格当然也要水涨船高。作为目前为数不多尚未官宣涨价的新势力车企,理想目前唯一在售车型理想ONE(配置|询价)虽然是配备内燃机增程器的增程式电动车,但也安装了40.5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采购成本压力并不低。从李想本人的表态推测,近期理想ONE大概率也将跟进上涨至少数千元。至于即将推出的理想第二款车型L9,目前只公布了预售价格区间为45-50万元,最终售价尚不得而知,电池价格上涨的因素厂家决策层必然会考虑在内。

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蔚来则是少数表态不涨价的新势力车企。对于这波涨价潮,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表示:蔚来不涨价,至少目前还没这个打算。价格稳定对用户利益、对市场都有好处,短期蔚来没有涨价的打算。但秦力洪的表态也留有余地,他认为目前国际原材料价格包括芯片供需情况,让整个供应链成本较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蔚来也会根据客观环境变化灵活决策。包括电池、芯片等原材料价格短期内难以回调,最终的成本分摊将取决于新能源车产业链各环节的议价能力,而相关数据显示蔚来2022年2月交付量6131台,环比下降36%,连续4个月呈下滑趋势。蔚来汽车的不涨价,恐怕也是处于两难境地。电池、芯片价格的上涨源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走高。以动力电池的核心原材料碳酸锂为例,数据显示目前大部分原材料商给电池级碳酸锂的报价基本在50万元/吨左右。对于碳酸锂价格的飙涨,有国内头部矿商内部人士表示,之前认为电池级碳酸锂可能触及前两年价格顶点就差不多了,但没想到在短期平稳后,飙涨到目前的新高。受行业周期影响,海外部分矿商陷入倒闭潮,即使正常经营的大矿商在疫情持续之下,产能也无法火力全开。目前虽然有不少矿商扩产扩建,但到产能真正释放满足行业需求,仍需一两年时间。羊毛出在羊身上,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动力电池厂、主机厂承压日久,当下也只能向终端传导压力。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不仅新势力难以承受,在供求关系中处于更主动位置的传统跨国车企同样受到波及。对此,大众汽车集团CFO Arno Antlitz表示:“原材料显然是我们的逆风,或许还有一段时间,我们需要将部分涨幅转嫁给市场。”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在上游原材料短期内价格持续走高情况下,车企调高旗下新能源车售价可以理解。至于消费者能否接受价格的上涨,崔东树表示:当前的原材料价格十分不正常,预估今年下半年可能回到正常价格区间。车价上调是上游材料接连涨价,下游车企无法承受之下选择的一个正常的举措。目前来看,消费者对于车企涨价是比较理解、接受的。新能源车价格何时能够趋于稳定?在业界看来,若后续原材料价格回归正常价格区间,目前涨价的新能源车价格当然也将回调。从国内市场长期走势来看,电动车价格向燃油车靠拢是大势所趋。2021年初,宝马宣布将ix3创领型售价由50.99万元大幅调低至43.99万元。同年3月,沃尔沃将首款纯电车型XC40(配置|询价)售价下调5.8万元。豪华品牌纯电车型已经与燃油版价格相去不远。而价格标杆特斯拉的车型售价随成本灵活调整,当特斯拉降价时,国内其它新能源车企也只能硬着头皮跟进。过去几年,特斯拉通过全球化生产、零部件国产化,使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代替三元锂电池等一系列操作,使其产品售价大幅下调,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尽管特斯拉车型质量问题频出,消费者吐槽不断,但其在生产制造方面的规模经济效应越来越明显,产业链话语权也越来越强,零部件供应成本等方面有更大的议价空间。而国内其他新能源车企规模效应还有待提升,相对而言利润也颇为微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行业发展很快,但产业配套环境尚不成熟,新能源汽车整体供应链资源紧张。目前新能源汽车成本仍比同级传统燃油车高出3万元左右。真正做到与传统汽车持平,很可能要到2025年左右。正因为如此,新能源车企,尤其是新势力们,要在技术、供应链、产品力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将成本降至与燃油车基本相当,同时在智能化等方面实现降维打击,才谈得上真正实现对燃油车的取而代之。

2022-03-24

202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