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二手车推销媛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别拿“媛”字造新闻,别人为制造“媛罪”

摘要:舆论空间很多骂人的词,都带着强烈的性别标签,将女性物化,用与女性相关的特征去标签负面事物,贬低女性的性器官,贬低女性特质。对“媛”字的征用、反讽、丑化与造新闻,与负面形象刻板关联,既是把“媛”字推到负面话语中,也是在潜移默化中贬低女性的社交媒介形象。“媛新闻”让人很不适,尤其让女性不适。不要为了蹭热点蹭流量,而生硬地将坏事与一个性别相连,在制造“媛罪”中在性别偏见上推波助澜。



  吐槽青年出品


很反感一些媒体拿“媛”造新闻,“××媛”形成传播的爆款新闻效应后,就扎堆地搭便车硬凑“媛新闻”,既毁掉了“媛”字,更对女性形成刻板化的歧视,形成大众传播中无法洗脱的性别标签,人为制造了一种可怕的“媛罪”。


看看媒体已经生产多少“媛新闻”了。“雪媛”“佛媛”“支教媛”“病媛”“幼儿媛”,新近又出现了“二手车推销媛”,说她们“为了吸引关注,女主播们往往都衣着暴露、搔首弄姿,用各种性感撩人的姿势和具有挑逗性的言语,大打色情擦边球。” ——曝光和批评这种打法律擦边球的低俗色情行为,是应该的,可为什么要跟“媛”字挂钩呢?是这些主播在节目人设中自诩为“媛”了,还是她们的行为有某种根深蒂固的“媛属性”?监督和治理软色情,那就监督吧,为何拉“媛”字来垫背和作新闻佐料,毁“媛”不倦。


这些“媛新闻”,都是给“媛”加一个负面的前缀,媛本是一个美好的词,通过负面与美好的强烈反差制造新闻效果。这种新闻热词的生产中,有些是生拉硬凑,有的是胡编乱造,比如媒体生产的“病媛”,就是无视新闻事实、坐电脑前拼凑出来的。媒体后续报道证明,所谓“谎称住院”“违规化妆”“引流带货”并非事实,她们确实生病治疗,产品分享也只是她们生活的常态。虽然事实已澄清,但对“病媛”的符号欺凌和讽刺仍在继续,缺乏事实支撑的“病媛”仍被媒体列在“媛系列”中排比吊打。


这些“媛新闻”,多也不过是把一些老旧的问题,找了一个有“传播价值”的“新标签”套了进去,形成对旧问题的新闻再消费。比如衣着暴露、搔首弄姿之类,这种直播中软色情是什么新事、新现象吗?不是,可贴上一个“二手车推销媛”,新概念装旧问题,立刻就有了刷屏的概念钩子,勾引着人们的眼球。


这些“媛新闻”,更是在标签和消费女性,带着强烈的男性凝视和性别优越感,是性别霸权下的伪概念生产。就拿这些软色情来说,为什么以“媛”字去定义呢?好像是女性的原罪,那些小视频中,难道只有“女色”而没有“男色”?另外,这些账号和软色情的生产传播,背后到底是谁在操纵?是什么人将这些女性物化,是怎样一种力量营销和贩卖着这种软色情?没有对产业链、深层问题、背后有形操纵之手的深挖,而肤浅地盯着“媛”穷追猛打,仿佛与“媛”相关的女性成了万恶之源,这是深入骨髓的性别傲慢。


就拿直播乱象来说,背后的问题是流量对舆论生态的扭曲,而与性别无关,跟“媛”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这两天看到一条新闻,真的很恶劣,一男子拍虚假视频为博眼球,故意弄脏孩子脸“卖惨”,“吕先生凉山行”发布的一则凉山小孩视频与事实严重不符。视频中,小孩站立在破旧的房屋面前,说自己无父无母,只能帮邻居干活并照顾抚养妹妹弟弟。据实地走访调查,视频发布者进村找到小孩吉克尔布,让小孩到一处破旧的闲置房前,弄脏小孩子的脸,让小孩诉说悲惨可怜的生活,并给小孩发放鞋子、衣服、学习用品。拍摄视频后发布到其社交平台上,以博取眼球,赚取流量。——你告诉我,这属于什么“猿”?还有多少人在直播中干着这种缺德事,我们该给这类男子起个什么样的名字,才能跟“媛”字形成对应?


舆论空间很多骂人的词,都带着强烈的性别标签,将女性物化,用与女性相关的特征去标签负面事物,贬低女性的性器官,贬低女性特质。对“媛”字的征用与造新闻,与负面形象关联,既是把“媛”字推到负面话语中,也是在潜移默化中贬低女性的社交媒介形象。

一个媒体人在《一个记者对一个亡者的交代》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值得同行深思,他说:刚做记者时,老板给我们传授经验,贴标签是一个能事半功倍的技巧。你说一个人虚伪,你也可以说他是岳不群,后者的感染力和传播是前者的十倍。虚伪只是一个形容词,岳不群是一个标签。很多年后,我给年轻记者上课,也说,高手就是善于给人贴标签,让他怎么也撕不下来,永远贴在脸上。今天我想说的是,贴标签可能是媒体最恶劣的手法之一。——是的,“媛新闻”让人很不适,尤其让女性不适。不要为了蹭热点蹭流量,而生硬地将坏事与一个性别相连,在制造“媛罪”中在性别偏见上推波助澜。


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做新闻太需有基于事实的审慎判断了,基于客观、准确和善意去使用概念,而不是基于流量欲望和污名他者。你做对了,没人会记住,你做错了,没人会忘记。你做的建设性报道,推动社会进步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根本看不见;而你写的那些所谓“监督性报道”,下的判断,贴的标签,却会像大山一样压到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具体的群体身上,可能永远都撕不去。媒介不像魔弹一样有效,却在日积月累中塑造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媒介是人们的眼睛,不要掩人耳目,也不要污人耳目。


媛是一个好词,能唤起人们对美好的想象,它没有原罪,不要毁了它。网络直播中的种种乱象,平台的问题,什么问题就去曝光什么问题,基于具体问题去监督:欺骗就是欺骗,色情就是色情,卖惨就是卖惨,虚荣就是虚荣,不要跟性别挂钩。收起那种性别偏见、男性凝视和流量欲望下的“标签偏好”吧,回到事实本身,营造一个无歧视无拉踩的大众传播环境。



2024-03-24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