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丁装甲车在战争中有何作用?,

萨达姆:拥兵百万4小时攻占邻国,当美国兵临城下,为何偏寻死路

萨达姆,曾经让西方和中东谈之色变。

他曾被贬为“独裁者”,却又在阿拉伯地区被奉为“民族英雄”,受万众敬仰。

他仅用4小时便能攻占邻国,又仅凭一己之力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军队。

他,是不曾见过父亲的孤儿,凭借个人努力成为高高在上的一国总统,却又在晚年沦为阶下囚。

鼎盛之日,谁能想到,他一切的荣光和财富,竟在绞刑台上烟消云散。

究竟是怎样的经历,塑造了萨达姆辉煌却又凄惨的一生呢?故事的开头,得从1937年的那个春天说起。

萨达姆

提克里特,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西北方向约140公里,萨拉丁省的首府。在阿拉伯世界里,这座城市曾诞生过两位传奇的人物。

远在中世纪的1138年,传奇英雄萨拉丁便降生在这座城市,他于1174年创立埃及阿尤布王朝,并于1187年发动圣战,成功收复圣城耶路撒冷,就此名垂青史,被阿拉伯世界永远铭记。

1937年4月28日的清晨,伴随一声响亮的啼哭,萨达姆诞生在提克里特。萨达姆的父亲和哥哥,在他出生前,相继患病不治身亡。母亲在孕中遭遇命运的连番打击,得了抑郁症,几欲轻生,多次想打掉腹中的胎儿。经过亲友和邻居的劝阻,最终生下了儿子,选择给孩子起名“萨达姆”。这个名字在当地非常少见,意思是“坚定不移的抗争者”。人如其名,小萨达姆像他的名字一样,注定了一生将不断的抗争。

母亲无力抚养萨达姆,他被寄养在叔父图尔法赫家。虽然得到疼爱,但他性格内向、易怒且暴躁。三岁那年,他随母亲改嫁后同继父一家生活。由于从小的性格使然,萨达姆不受继父一家的待见,遭遇打骂成为家常便饭。

1947年,年满10岁的小萨达姆,已忍受了继父长达7年的虐待。他终于抓住机会偷偷跑回了叔父家。见到叔叔的一瞬间,他痛哭失声:

“叔叔,我究竟做错了什么啊,为什么继父一家都不喜欢我啊?”

图尔法赫见到心爱的侄子突然出现在眼前,不禁潸然泪下,对小萨达姆说:

“孩子,不要伤心,他们不喜欢你,没有关系,你还有叔叔,叔叔永远爱你,今后就跟叔叔一起生活,叔叔来供你上学,再也不用离开了。”

图尔法赫是一名有知识有远见的人,已成为政府军军官,在其安排下,小萨达姆被送入当地最好的学校——民族主义学校学习。

上学的前一天晚上,图尔法赫这样告诉你萨达姆:

“只有好好学习,掌握足够的知识,拥有足够的本领,将来才能更好地生活,才有机会像你崇拜的萨拉丁一样,改变这个世界,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小萨达姆认真地点了点头,把叔父的叮嘱刻在了脑海之中。

此后,他拼命学习知识,在课余更是积极地投身进步活动,由于从小遭遇继父的强权教育,以及在叔父家被培养出的尚武精神,他的性格变得愈发果敢刚毅,逐渐展现出领导天赋。

萨达姆

18岁那年,萨达姆从民主主义学校毕业了,并在第二年秘密加入了左倾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参与了数次刺杀行动。

在一次行动中,他不幸被子弹击中,但他仅凭手中匕首,硬生生的将体内的子弹给挑了出来。由此,名噪一时,逐渐跻身阿拉伯复兴党的地区领导人行列。

1960年2月25日,萨达姆刺杀时任伊拉克总统卡塞姆失败,不得不逃亡埃及,并进入埃及大学攻读法学。由于出色的组织领导才能,年仅23岁的萨达姆升任复兴党开罗地区最高领导人。

1968年7月17日,萨达姆偷偷回国协助发动政变,帮助复兴党夺回政权,成为复兴党在伊拉克地区的副总书记。

此后,他又担任多个要职,自1969年1月起,成为仅次于总统贝克尔的二号人物。此时,虽然他名义上是二号人物,实际上已成为伊拉克国家政府的核心首脑。

萨达姆深谙枪杆子的重要性。他积极推动国家经济改革,果断将石油公司国有化,把大量收入投入到军队建设,打造出一支强大的保卫国家稳定的武装力量,并于1976年1月晋升为陆军上将。

韬光养晦,不贪功不冒进,萨达姆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迈进,得到了贝克尔的充分信任,成为其心目中的最佳接班人。

1979年7月16日,萨达姆终于走上了政治生涯的巅峰,宣誓就任伊拉克第五任总统,同时担任政府总理、革委会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总书记等职务,就此大权独揽。

多年政治斗争中,政权颠覆、复辟、刺杀、背叛、逃亡,让萨达姆变得多疑而残忍。为巩固独裁统治,他在登上总统宝座的当天,就召开大会,以叛国罪名义宣判了60多名异己分子的死刑,自此,伊拉克国内再也无人可以撼动他的统治地位了。

随后,萨达姆将枪口指向强邻。

萨达姆

1937年,萨达姆出生那年,伊拉克和伊朗两国,在英国的施压下签订了两国条约。然而,伊朗凭借自身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经常破坏协议,这让以萨达姆为代表的伊拉克人愤恨不已。

1980年4月,萨达姆在国内发表电视讲话,宣布:

“为捍卫国家荣誉和民族尊严,我们将通过战争手段彻底收复领土。”

1980年9月22日拂晓,伊朗人还沉浸在睡梦中,伊拉克军队在萨达姆抵御“伊斯兰革命”的命令下,突然对包括伊朗首都德黑兰在内的15座城市、10个军事基地进行空中打击。迅速占领5个边境城镇约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战争的主动权牢牢握紧手中。

反应过来的伊朗,在1982年2月开始转守为攻,双方进入地面拉锯战。

到1988年,伊拉克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权,取得了较大的优势,但也无法更进一步。后来,经联合国调停,两国于1988年8月20日正式停火。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成为二战后全球伤亡第三大战争,军费消耗和经济损失累计约6000亿美元,两国人员伤亡共计148万人,另有8万人被俘。

两伊战争,让伊拉克元气大伤。但对于萨达姆而言,他的军队变强大你的,伊拉克建成了一支从24万人发展壮大到120万人的庞大军队,规模上已经是世界第四军事强国。

这样强大的军队,萨达姆必然不能闲置。

萨达姆

1990年8月2日凌晨2点,从“两伊战争”中恢复过来的萨达姆,又一次发动战争。他借口与科威特在边界发生武装摩擦,以14个师近10万人的兵力,在海军和空军配合下,向科威特发动全面进攻。

仓促应战之下,科威特根本无力招架。伊拉克军队仅耗时4个小时,就完成了对科威特全境的占领。

伊拉克的行为震惊了世界,8月2日,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纷纷发声,要求伊拉克撤出科威特,和平解决两国争端。

为把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集结。69万多人的军事力量,作战飞机3500余架,坦克装甲车5000余辆,以及包括7艘航母在内的各式战舰247艘,陈列在海湾附近。

如此局面下,萨达姆依旧屡次无视联合国决议。他盲目相信,伊拉克军队有强大英雄气概,能承受大规模的空袭和导弹袭击。他甚至相信,这支百万雄师由自己一手打造,经历8年两伊战争,具备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远远强于西方军队。

1991年1月17日凌晨2点45分,美军发射了近百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对伊拉克的60多个战斗目标实施了毁灭性打击、随后,B-52、F-15、F-16等十几种型号、300余架飞机,对伊拉克重点目标进行全方位攻击。

“沙漠风暴”战略的序幕,在血与火中拉开。

萨达姆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精心制定的防守战略计划,一个都没有奏效。制空权丧失、兵力伤亡惨重、后勤无法保障,他只能下令全军撤退。

联合国军武装介入后1个多月的时间里,伊拉克军全面溃败,于2月28日被迫签订了停战协议。

萨达姆

第一次海湾战争,以伊拉克的彻底失败告终,伊拉克元气大伤。

军事上,伊拉克军队在海湾战争中整体作战能力仅剩不足三分之一,伤亡人数接近10万人,整个海军部队甚至被完全摧毁。

经济上,原本依靠发达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国民人均生产总值接近4000美元的伊拉克,在战后下降到原先的百分之三十,人均收入则降到不足400美元。

国家遭遇双重打击,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库尔德人趁乱频繁暴动,想要独立。国际社会以为,萨达姆很可能就此下台。但他不愿服输,而是对武装暴动的残酷镇压,对百姓不断安抚,努力恢复国民经济。

人们吃惊地看到,不被看好的萨达姆,依旧牢固把握伊拉克的核心权力,稳坐总统宝座。

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军事制裁,禁止其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弹道导弹武器。为此,美国人主导下,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进驻伊拉克,开展全面的检查工作。

但是,萨达姆并不支持调查组工作。1997年的时候,萨达姆甚至以“从事间谍活动”为由,将调查组驱逐出境。

萨达姆的不配合态度,终于激怒了美国。

萨达姆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遇了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五角大楼迅速行动,将阿富汗和伊拉克锁定为军事打击对象。

阿富汗战争开始时,萨达姆料想伊拉克战争将不可避免,为了国家的安全,他在同联合国安理会的对话中少见地示弱说:

“我们伊拉克与恐怖分子没有丝毫联系,也不支持恐怖活动。”

但他随即又强硬地说道:

“如果美国要对伊拉克动武,那是别有用心,是恃强凌弱。如果美国在毫无根据的条件下攻打伊拉克,伊拉克人民是不会同意的,世界人民也是不会同意的。”

为避免战争爆发,萨达姆同意联合国安理会委派的专家组于2002年11月27日进驻伊拉克开展核查。

12月7日,调查组的报告内容向安理会提交,强调“并未在伊拉克境内发现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但美国拒绝承认,联合国也随即认为报告不够全面。自此,伊拉克战争实际上已不可避免。

2003年3月17日,小布什总统向萨达姆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萨达姆和他的儿子们必须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萨达姆不肯就范。

3月20日凌晨5点30分,美军绕过联合国安理会,从红海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内的主要军事目标发射了20多枚巡航导弹,伊拉克战争正式爆发。

萨达姆

美军入侵后,萨达姆立即通过伊拉克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号召全国人民共同抵抗美国的入侵。

4月4日,美军宣布占领巴格达机场。

4月9日,美军攻入巴格达市中心,实现对该市的“占领”。

4月15日,美军宣布,主要军事行动已结束,联军“已实现对伊拉克全境的控制”。

然而,萨达姆本人却下落不明。他究竟是生是死,成为当时难以破解的谜团。

萨达姆的老朋友、俄罗斯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说:

“谁也找不到萨达姆,就像本·拉登一样。要想抓到萨达姆,除非跟随他的人突然背叛。”

事实确实如此,直到2003年12月13日晚上8点10分,美军第4步兵师终于在当地人帮助下,从提克里特一处小院的地下室,找到了酷似萨达姆的老人。通过DNA检测,确认其为萨达姆本人无疑。

萨达姆出生于这里,最终也被俘于这里,令人感慨万千。

他被捕之后,每天要被提审12个小时,其间休息时间不固定,何时审讯也不固定。美国这样做,就是为了给他增加心理压力,逼他供出有价值的情报。

萨达姆虽被美军生俘,但在遭受中情局审问时,仍坚持表明自己的身份是伊拉克总统,否认曾在任期内残暴执政和滥杀无辜。

他十分激动地表示:

“我是公平与正义的领导者,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基地’组织首领本·拉登没有任何关联。”

为了制造声势,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决定对萨达姆进行公开审判,以期实现“程序的正义”。

萨达姆

2006年11月3日,伊拉克高等法庭宣布,将于11月5日对“杜贾尔村案”进行宣判。如果罪名成立,萨达姆可能面临死刑的判罚。

2006年12月26日晚,伊拉克上诉法庭首席法官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驳回上诉,维持此前对萨达姆的死刑判决。

27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在互联网上刊登了一封萨达姆的绝命书。萨达姆在这封亲笔信中写道:

“我希望你们放下仇恨,因为仇恨容易蒙蔽公正的眼睛,而盲目会让人停止思考。伊拉克人要放下派别之间的成见,彼此宽容、互相友爱、和平共处。更要将区分那些侵略伊拉克的国家的决策者和它们的普通民众,不要去仇恨那些普通民众。”

“亲爱的忠诚的人民,我就要和你们说再见了,但我将去往仁慈的真主身边,真主会帮助那些需要保护的人,永远不会让忠诚的信徒失望。”

“为伊拉克牺牲自己。如果,这是真主的意志,他定会把我纳入忠诚者和烈士的行列。告诉身边所有的伊拉克人,大家要保持团结,共同抵抗侵略者,不要被敌人的手段分裂。”

萨达姆最后在信中写道:

“圣战和圣战者万岁!”

2006年12月30日清晨,萨达姆在戒备森严的单人牢房内,进行了人生的最后一次沐浴。梳洗完毕后,他被送往特别囚室,进行了最后的祈祷活动,吃下最后一顿早餐。随后,他被送上绞刑架处死。

2006 年12月31日下午,萨达姆的遗体被美军用武装直升机运往伊拉萨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以南30公里外的乌贾村埋葬,坟墓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土堆,连三尺之碑都没有。

童年的不幸经历,让萨达姆自幼被注入了铁血、凶狠的基因,帮助他一步步走上权力的顶峰。他对伊拉克和伊拉克人民,是否有感情?大概没有人否认。但他不断发动战争,却给这个国家带去沉重灾难,并最终导致他失败覆灭。换而言之,那些将他处死的人,又真的代表正义与和平吗?答案自在人心。

15年过去了,萨达姆的人生,凝固在那个简陋的绞刑架上。但他的故事,却将永远与历史长河一起流淌,不断警醒着后人。

2024-03-17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