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达耗影响因素是什么?,

管理人才严重欠缺?朱元璋:那就学校、科举、举荐一起来推举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国号“大明”,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但是,经过元末战乱、灾害的洗礼,天下早已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朱元璋需要尽快恢复管理对天下的管理。

朱元璋

可是,打天下容易,守江山难。

在打天下时,朱元璋手下的人大部分是武夫,靠的是一股不怕死的精神,最终取得天下。但是,“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在国家逐渐向和平时期转变时,治理国家还是得依靠文臣,而不是武将。

可是,朱元璋手下的文臣屈指可数,拿得出手的也就那几个,朝廷严重欠缺管理人才。这样一来,朱元璋就面临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无人可用。

无人可用,那就意味着政策都成了纸上谈兵,该怎么样解决眼前这个困境?朱元璋经过一次次的尝试,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

利用“学校制度”来培养人才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家境稍好时,在私塾读过一会儿的书,识得些许的字。后来,家道中落,条件不允许他继续读书,就放弃了。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年少时的悲惨经历,让朱元璋明白了教育对于个人、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而且,学校制度的完善,更是给国家选取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

社学

公元1375年,朱元璋下发了一道谕旨,谕旨中说:“诏有司立社学,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意思就是说,朱元璋要求地方上的官府协助民间进行办学,设立学校,这种学校就叫做社学。

社学规模很大,“凡三十五家皆置一学,愿读书者,尽得预焉”。当时,愿意去读书的孩子都可以去读书。因为得到了官府支助,社学条件好,学校也拥有了田地来供养老师,所以社学请的老师都是当地里最好的老师,师资质量很高。

其次,社学虽然是地方官府出面进行设立的,但是“有司不得干预”,学校有很大的自主权,有利于社学的发展。


但是,社学、私塾仅仅是国家的基层教育,为了更加有效的为国家提供人才,就必须完善学校制度。

朱元璋在设立社学之前,就在府、州、县里建立了正式的官办学校——儒学除了儒学,朱元璋还设立了国家的最高学府,京城里的太学——国子监。

朱元璋之所以不断地完善学校制度,一是为了给国家培养人才;二是希望通过儒学来改善元末明初社会中的不好风气,维护社会的稳定。

明朝风俗图

当时,在社学里成绩最好的童生,可以直接保送到府、州、县的儒学里深造,成为一个有身份的秀才。在儒学里面深造,不仅师资力量更强,而且朝廷给的补贴还很多、条件也很好。

秀才是公费生,读书所需要的费用全由朝廷来支付,衣食住行全包。在明初,能够当上一个秀才是一件很风光的事,不仅能解决自身的粮食问题,还能免去家里的两个人的劳役,成为一个有特权的人。

其次,府、州、县的儒学每年都可以挑选一个二十岁以上、厚重端秀的学生,去参加国子监的考试,考中了就可以留在国子监;考不中,就回去儒学继续学习。



国子监

在国子监读书,是读书人在朝廷当官的一条捷径。因此,国子监成为了很多学生向往的地方。

在国子监有个“监生历事”,就相当现在的“大学实习”。监生满足一定要求后,就需要到全国各地的官府进行实习,实习三个月到一年,或者三年。如果在实习期间表现好,实习时长也满足,监生就可以直接选任;如果表现不好,或者才能不够,就需要回国子监继续读书。

这样一来,朱元璋可以说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学校制度,从基层乡里到府州县再到京城,“社学(私塾)—儒学—国子监”的多级学校制度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朝廷对于人才的需求。

但是,用学校进行人才的培养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培养一个人才需要的时间太长了,消耗的成本太高,最重要的是明初急需管理人才。这样一来,学校制度就不能够很好地、快速地为朝廷提供人才、满足朝廷对于人才的需求。

朱元璋只好另寻他径,否则无法改变明初“无人可用”的状况。

开科取士

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了一道诏书——开科取士。此时,朱元璋准备恢复科举考试,为朝廷选取人才。科举制度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是基本的制度已经成行。

科举考试

这样一来,明朝成功地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性的乡试,宋濂是这次考试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因为是第一次乡试,又经过战乱,社会整体的文化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这次乡试的要求并不高,当时被录取的人超过了百分之五十。

兵后废学,不敢求备于人,其来试者一百三十有三,再选者过半焉。

第二年,朱元璋在京城举行会试。

通过了会试考试的人,还需要通过朱元璋举行的殿试,由朱元璋排出前三甲,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其次,还要排出其他的二甲、三甲进士。

这样看来,利用科举制度来挑选人才好像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是,科举考试的弊端很快就暴露出来了,对于一个新建立的朝代来说,经过战乱的洗礼,百废待兴,朝廷需要的是实干型人才,而不是“考试机器”。

科举刚恢复不久,朱元璋就发现“自贡举法行,学者知以摘经拟题为志,其所最切者,惟四子一经之笺,是钻是窥,余则漫不加省。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

当时,很多读书人为背书而背书,为考试而考试,只会钻科举的漏洞,却没有真才实干,连交谈都不行。这样的人才不是朱元璋所需要的,也不是明初社会所需要的。

公元1373年,朱元璋停止了科举考试。

共举天下之贤才

朱元璋发现,既然学校制度选取人才的速度太慢,科举选出的人才还可能都是一些考“考试机器”,那么就直接去天下找有贤才的人,现成的贤人。

于是,朱元璋下令有司察举贤才。

时中外大小臣工皆得推举,下至仓、库、司、局诸杂流,亦令举文学才干之士。其被荐而至者,又令转荐。以故山林岩穴、草茅穷居,无不获自达于上,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

朱元璋对于举荐制度再也熟悉不过,还在打天下时,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升、堪比前朝诸葛的刘基、文学大家宋濂等等,这些文臣军师都是通过举荐的方式获得。

刘基

因此,在废止科举考试后,朱元璋就下令文武百官共同举荐天下贤才,以德为本,文艺次之。举荐制度成为明初选取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

所谓举荐制度,就是朱元璋的中央政权下派官员在各地巡视、举荐人才;或者是各地的官员通过考察后举荐人;又或者被举荐的人才再举荐他人。

当时,朱元璋把要选用的人才分为了八种:一、聪明正直;二、贤良方正;三、孝佛力田;四、儒士;五、孝廉;六、秀才;七、人才;八、耆民。

通过举荐制度,朱元璋短时间内就获得几千的人才,可谓人才济济。自从科举废止,明初朝廷中所有空缺的官员位置,都是通过举荐方式来填补的,维系了整整十年,直到恢复科举考试。

结语

明初,“社学—儒学—国子监”的学校制度,虽然不能快速地输送贤才,但是能够改善社会风气,也能够为朝廷任用官员储备大量的人才资源,一举多得。

科举制度,在经过战乱后仓促恢复,制度不够完善,让很多的人钻了空子,成为了考试机器,这是违背朱元璋的想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人才,但是还是远远不够。费时又费力,效果还不好,还会有副作用,朱元璋不得不停了科举。

举荐制度,可以方便、快速地求得各界的贤才,快速地为明朝补充了人才资源,填补了各个地方的空缺官员位置,恢复了朝廷对于天下的管理,保证了明朝初年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行。

学校制度、科举制度和举荐制度,给明朝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人才,更是源源不断地为明朝输送了大量的新鲜血液,让明朝从战乱中走出来,快速地恢复了对天下的管理。


【end】

文:小皮

参考文献:

《明史》

2024-03-15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