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拉利车电影有没有剧情?,

看完《极速车王》后,想聊点跟赛车无关的东西

像《极速车王》和《极速风流》这种电影,都是献给那些真正热爱赛车或对极致的速度有追求、很热爱的观众们的。


《极速风流》

而促使我坐下观看这部电影的最初动力是帅气又敬业的克里斯蒂安·贝尔。要知道,他在拍摄《极速车王》之前,可是刚从《副总统》的片场出来,增重之后又减重。对表演如此尊重的帅哥,让人不爱都难。


《副总统》海报,看得出来是贝尔吗?


可当我一气呵成将这部电影看完之后,"厚重"是最大的感受之一。

不同于其他赛车类电影,《极速车王》中像《速度与激情》那样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镜头不是很多,但只要涉及速度,就一定会进行极致完美的演绎。



电影最后,Ken决定减速等待队友之前的出神,让我一瞬间就回到《头文字D》——藤原拓海的父亲给他展示真正的速度时,一切都化为虚无,天地之间只剩下超越万物的自己。


除了对这位伟大车手的缅怀,电影中对很多真实历史事件进行了二次加工甚至是杜撰,但对于剧情推动来讲,一切都显得那么合乎情理。

而结合故事背景和年代特征来看,除了"赛车精神",这部电影也很好地向观众传递出一些其他具有意义的东西。



可以不喜欢,但不能否认Ford


要知道,"福特大战法拉利"发生时期,也是美国"婴儿潮"的巅峰时期。那时候的美国经济急速增长,这从电影里去到谢尔比车行买车的人一掷千金还都是cash就可以一窥端倪。


1946年至1964年,这18年间婴儿数量高达7600万人,这一代人称为“婴儿潮一代”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丰富的前提被满足后,老百姓对于品味的追求也悄然发生变化。

在汽车上就体现为:追求个性的美国新贵们对流水线的福特百般挑剔,转而对代表"匠人精神"的法拉利情有独钟。故而在销售业绩的冲击下,异国品牌法拉利的出现致使福特的"染指"赛车就显得格外顺理成章。

福特 法拉利 收购会的图片资料


而除却经济条件外,Ken的身上有很多特质对于那个时代来说,也极具代表性。

  • 1961年肯尼迪当选;
  • 1962年美宇航员漫游地球轨道;
  • 1963年肯尼迪遇刺;同年华盛顿爆发大规模游行;
  • 1968年马丁路德金和罗伯特肯尼迪相继遇刺;同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
  • 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陆月球(从这个时期开始,美国人的士气就已经需要被鼓舞了)。


直到今天,世界各国的各个领域对这件事的存疑也从未停止

在稳步增长的经济环境和动荡不安的政局中,那一代美国人特别“自我”——在强大物质基础的支撑下,对心中所爱进行狂热的追求达到一种前所未有忘我境界。

只有知道这些,才会懂得Ken的妻子亲眼看见车行被国税局关闭却不很担心的原因,才会明白亨利福特二世为何在看见自家军工厂后才燃起最终斗志。



在这部电影上映后,"福特一生黑"、"没想到福特这么垃圾"等言论高居各大评论网站前排。被一部电影代入,是好事。可当你从电影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以后,可以适当地设身处地想一下。

福特是一个伟大的公司,毋庸置疑。我第一次了解福特的"野马",是通过2000年尼古拉斯凯奇和安吉丽娜朱莉主演的那部《极速60秒》。


《极速60秒》海报


在那部电影中,野马伊莲诺的光芒盖过了所有跑车,也因为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和"偷一部车只需60秒"的主人公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而在现实中,伊琳诺的美国一家私人改装公司专门为电影制作的。前后制造的3部中,2台服务于电影拍摄——一部用来拍静态,另一部更高性能的则被用来拍摄动态镜头。而第三部则是根据一位美国棒球明星的要求特别定制的。


一个字:美


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跑车,也看到了不一样的"速度精神"——它和赛车无关,更多的是关乎一种迷恋、一种执着,那是被印刻在生命中的东西。人们通常把它称为:信仰


那么对于福特来说,带动美国经济发展就是它的信仰。无论是将汽车流水线化生产,还是区别于凯迪拉克进而制造更平民化的汽车,福特自始至终的第一原则从来不是美国推崇的"人权至上",而是整个国家。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汽车能发展到今天并拥有如此完善的产业标准,福特功不可没。


这是调侃,也是现实

而回到电影中来说,中间那段亨利福特二世亲自试车的桥段是真实发生过的,只是现实中可能没那么仓促,连个头盔都不戴就坐进去。

而后面那段悲恸的哭泣,连着那句"要是我父亲能活着看见这些就好了"的感慨,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出福特的身不由己。


看着一段的时候,笑着笑着就笑不出来了


对于天天和汽车打交道的人来说,谁不迷恋速度?谁不追求完美呢?

可就像福特调侃法拉利说的那样:

"我们每年花在卫生纸上的钱,都比法拉利的总开支多。"

这意味着什么?那是每天睁开眼,几万甚至十几万人张嘴等着你给他们饭吃。皆言"高处不胜寒",可至高位置究竟有多冷,也只有去过的人才知道。



而《极速车王》中被很多观众津津乐道的法拉利老爷子对Ken脱帽致意这段,其实在历史上是没有的。这是电影制作者的凭空杜撰,因为现实中那场勒芒,老爷子根本没去参加。


但就电影本身的情节而言,与其说是致敬,我更倾向于是一种"致敬式的告别"——Ken终于还是屈从于现实和制度,"背叛"了赛车精神。他们终究从"同道中人"变成了"陌路知己"。



这也就引出了我接下来要说的,也是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震撼——人性、尊严、妥协、责任和爱。


Ken是一位伟大的车手,更是一位伟大的父亲


"尊严"是这部电影贯穿始终的隐形关键词。

  • 法拉利拒绝福特的收购;
  • 福特因为一句"你不是亨利福特"涉足赛车;
  • Ken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最后的接受三辆车并排过线;
  • 谢尔比最后拒绝出去巧舌如簧地引诱顾客付钱。

等等情节都在向人们传递出同样的关键词——尊严妥协



与之并驾齐驱的是现实的冲突变化,以及人性的毫无底线。虽然历史上,福特公司并没有一位那么欠揍的副总裁,但服务于情节需要和推动发展,这样一个人物的出现是必然的。

实际上,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类人,更是"婴儿潮"之下的美国的一种社会现象。

经济的飞速发展、文明受到的巨大冲击、民族自信的建立、资本主义的构建等等客观条件,都在将原本就是组合起来的美国文化一次又一次的打碎、重组、再打碎、再重组。



而Ken的尊严也在现实胁迫下变得愈发可笑、直至因税务问题被锁了修理行的大门,面对着拮据的生活条件和接下来的危机,他的尊严也变得脆弱到不堪一击。可命运女神的垂青也好,朋友的鼎力相助也罢,总之事情出现了转机。

但就像最后一场比赛开场时那说什么也关不上的车门一样,他的生活原本也是如此的摇摇欲坠。挽救他于水火之中的,从来不是尊严,而是实力——自己的实力、朋友的实力、福特的实力、命运的实力。



一念起,万念灭。那个从头到尾都和孩子心有灵犀的Ken(这种处理手法也有一种重合的隐喻,也是对Ken没长大没摆脱内心那个男孩的一种暗示),终于在最后一刻偏离了儿子的预期,也跌碎了所有人的眼镜。

但就像他妻子说的那样,他终于成熟了


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妥协,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只是用另一种方式去表达对自己的忠诚。也许这"忠诚"也许跟赛车无关,但一定有关于家庭、爱和责任。



他给自己留下了败笔,也给世界留下了遗憾。50多年过去了,直到今天今天也没有一个人能在同一年连续赢得Sebring、Daytona和勒芒。


可世界记住了他,赛车史上也永远有他的名字。



但更重要的是,比起一位"牛逼"的父亲,他在三辆车并排过线的那一刻,也蜕变成一位"伟大"的父亲。


他用生命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了一条"完美的赛道"——一条不光有速度、角度、平滑度的赛道,那里面更充满了人性和爱。

他也用生命教给儿子,什么叫"责任"。



写在最后


这部电影很中肯地告诉观众:真正控制赛车的,从来不是车手,而是看台上的赞助商——他们拥有赛道上昂贵玩具的真正行使权和拥有权。



延伸到现实中,从一个赛车手身上可以看见我们所有人的影子:

能主宰我们生命的,固然是自己。就像一辆车的速度、刹车、离合、油门...永远是手握方向盘的人说了算一样——以何种姿态驶向怎样的终点,从来都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的。

也许最后做决定和选择的人是自己,但每一个存在于我们生命之中的人,都有话语权。而他们,从来都不容忽视。



《极速车王》也许不会成为一部经典,但那句"need for speed"和古典主义电影一样——永远不会过时。

2024-03-04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