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月销破万很厉害,但二手车难卖也是真的

造车新势力月销破万辆早已不是新闻,但作为电动车的最原始“软肋”还在。

从今年9月份开始,“月销破万”似乎成为一家新势力能否上一线的标志,蔚来和小鹏早早上万,理想和第二梯队的哪吒也在11月达成“小目标”。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1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280.7万辆,同比大涨190.2%;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更预测,2021年中国新车销量将达2600万辆,时隔4年再现正增长,这主要是以纯电车型为主的新能源汽车销情利好的推动。

毕竟这放在一年前还不能想象,新势力月销破10000辆的一天那么快到。但从目前累计销量来看,任凭蔚来、小鹏在12月旺季里怎么高歌猛进,要年销达10万辆依然很难。诚然,现实却给我们一些启示,如果新势力要在明年月销量稳定在1万辆以上的规模,有什么必要条件呢?

智能化能掩饰所有问题?

首先想到应该是减少大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芯片荒、原材料成本上涨、疫情停工和工业限电对生产端的影响;这点在理想ONE(配置|询价)体现得特别明显,早在7月理想ONE月销达8589辆,要不是芯片荒影响交付,理想大概率成为第一个破万的新势力。不过踏入年底,芯片短缺得到很大改善,而政策也缓解了电力紧缺,相信有了20-21两年应对“黑天鹅”的经验,具规模的新势力面对一些周期性难题时,抗风险能力将会提升。

其次是多车型策略,像油车矩阵一样每台车型深入细分市场竞争,把家族蛋糕做大。榜单内的TOP6国产新势力,除了理想还是以一辆中大型SUV走天下外,其余都有2款以上主销车型;而在刚过去的广州车展大型“新车剧透”中,无论在哪个梯级价位的新势力,都想更往高端走,激光雷达、全栈自研能力等成了内卷的最好武器。

于是乎,市场有声音提出2021年是新能源车的拐点,之前,大家比拼的是电动化即续航里程,看谁家能率先打破消费者的续航焦虑;之后,大家斗法的是智能化,看谁能实现L3级的城市自动驾驶能力,谁家的全栈自研水平能紧跟特斯拉,即便由于法规的关系,消费者还暂时用不上,但也无阻新势力的宣传,毕竟智能化是他们与传统车企抗衡的资本。

诚然,这样的说法在车厘子看来过于乐观,在全面电动化的2025年来临之前,市场的格局随时被改写,有时先锋式的宣传显得必要;但在车主真实的用车世界,二手残值低、续航焦虑等两个最“原始”的问题,依然是2022年新能源车绕不过的坑,这在中国已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达61%的背景下,显得特别讽刺。

保值率与里程焦虑依然存在

这是车厘子在看到汽车流通协会和“精真估”联合发布的《11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后,与某大型二手车平台上,车龄在1年左右的车型报价作出的对比(广州地区)。显然,绝大多数新能源车的实际一年保值率要比报告的数据来得更低,当然这里有地域的差异、具体到每辆车况和公里数的差异。

但与销量上涨的速度相比,新能源车保值率上涨速度不在同一个维度却是事实,根据报告指出,插混(51.6%)和纯电动(41%)的三年车龄保值率逐渐接近,但仍低于各类别、绝大多数品牌的传统燃油车。

“卖家不想卖,车商不愿收,买家不想买,无论承不承认,这是新能源车型在二手市场遭到的尴尬。如果买新能源还要考虑保值率,那么你不买更合适。”一位二手车商对车厘子如是说。

他指出,今年二手车价总体保持平稳,特别是缺芯的第三季度,豪华品牌的二手车价格坚挺,但现在回落到正常水平,日系为代表的合资品牌还有下降,但新能源车市场始终“没有多大起色”,第一 市场还没形成完整的新能源验车收车标准,二手车商只能凭经验来定价,为了保证自己的不吃亏,会报一个很低的收车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车保值率偏低部分愿意还是由主机厂“造成”的,比如说新能源车的技术迭代速度太快,动力电池一年售价成本能下降20%、车载雷达和摄像头等配置的成本也在下降,结果新能源车越来越像手机了,贬值加快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还有像特斯拉的多次“作妖式”调价,不稳定因素也影响二手车价。而且新势力品牌成立时间均在10年内,市场很难对其二手残值形成共识,就好像以“换电”技术躲开续航焦虑和里程迭代的蔚来,二手车价格没有明显优势,相反,在“精真估”报告中,蔚来的保值率高于比亚迪。

那么豪华品牌的新能源车保值吗?相对于智能化,现实的二手车市场更看重品牌,以三年保值率为例,“精真估”给出的保时捷Panamera PHEV高达96.3%,而宝马5系(配置|询价) PHEV达69.1%、奥迪A6L(配置|询价) PHEV达66.3%,除了显然没把保时捷选配的溢价算上,三车的保值率均低于各自品牌(保时捷98.1%、宝马74.3%、奥迪70%)的平均水平。

而另一个搁在新势力面前的,正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纯电动车里程焦虑。

这里必须承认的一点,这两年提起纯电新车,对其续航能力的关注比以前少了很多。但如果要做到“像燃油车没人会谈续航”一样,车厘子认为2022年还做不到。虽然市面上有120kW的超级充电站,也陆续有续航1000km的车型出现,我们依然摆脱不了纯电车的里程焦虑。今年十一假期,“8小时车程,花了16小时”新能源车在高速充电站排队充电便是最好例子。

据了解,今年十一国内高速每日的充电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平时的近4倍,但国内在册新能源车高达678万辆,显然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比不上新能源车保有量的爆发增长。此问题颇为无解,车厘子相信充电问题会困扰一段时间,尤其是在节假日出行需求高峰时期,而各家厂商和店里公司加快布置的充电桩计划,也遭遇充电桩功率低、建成但久未开通、老城区不具备不止条件、运营成本上涨等骨感的现实。

此前,J.D.POWER发布的冬季新能源汽车用户调查也证明这一点,无论是车主或潜在购买者,现在对新能源车的首要顾虑仍集中在续航和充电上。近半数的车主从未开过官方的NEDC续航里程,冬季车辆的续航能力也深受温度影响,有近50%的受访者认为,低温条件下最多能接受续航衰减10%,而实际上零下7度环境中,纯电动车续航里程平均衰减率达41%。

这自然与天气寒冷电池活性降低有关,但同时可见品牌方宣传的NEDC续航里程过于“务虚”,给到消费者重大落差。车厘子认为,电池技术的迭代仍将是未来新能源车重点突破方向,怎么把消费者关心的保值率和里程焦虑解决,比OTA升级又迭代了什么新功能,来得更实际。

写在最后

“同价位或同级别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在性能、智能化、使用成本上全方位超越了传统汽车。”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传福早前对外发言。此话不假,国产新能源车已有足够底气对标合资品牌甚至豪华品牌,而且就算在新能源车的维度,前者的智能化水平也在“吊打”国外品牌。

但性能、智能化不是保值率和续航的“遮羞布”,市场也要理性认识到,消费者对新能源车最亟待解决的诉求,今年提升的并不够,而应当放在2022年的第一位。

-END-

2021-12-16

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