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矶车展有什么亮点和创新?,

“特斯拉杀手”创今年最大IPO,交付量仅336辆,市值逼近千亿美元

而与其高市值形成强烈对比的是Rivian少的可怜的交付量。


特斯拉真的迎来最强劲敌了吗?


11月10日,电动越野皮卡Rivian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RIVN。高开106.75美元高开,招股价为每股78美元,盘中一度飙升到120美元,最后以100.73美元报收,涨幅29%。盘后股价继续走高,上市首日Rivian市值就接近了千亿美元,一举超过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



此外,Rivian也是今年全球第二大IPO,而且也成为美国过去十年规模第三大的IPO,可以说这是2021年新股发行火爆行情中规模最大、最令人兴奋的交易之一。


低调的MIT学霸造车 获亚马逊、福特和华尔街认可


马斯克真的棋逢对手了吗?


与活跃在Twitter上的马斯克相比,Rivian的创始人R.J.Scaringe是一个极其低调的人。这位登上福布斯封面的亿万富翁甚至都没有申请Twitter 账号认证。除了低调,Scaringe还是一位毕业于MIT 斯隆汽车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的学霸, 才毕业就创立了Mainstream Motors,并于2010年更名为了Rivian。


2020年Rivian 第一次亮相杉矶车展时便让人眼前一亮。当时,Rivian展出了两款电动车型,分别一辆价值7万美元的双排座R1T皮卡和七座SUV R1S,两款车型将提供超过640公里的纯电续航。


现在Rivian已经成为了垂直整合程度最高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拥有自己专属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类似于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目前其产品线包括 R1T 皮卡车、R1S SUV 和 EDV 系列商用电动货车。


Scaringe虽然低调,但是对于自家的产品他却十分的有自信,他表示,Rivian的产品将与特斯拉Model X和未来的电动皮卡、路虎、保时捷的电动SUV展开竞争。


今年,摩根斯坦利著名分析师AdamJonas也对Rivian予以高度评价,称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将不可持续,即将被初创公司Rivian打破。


除了大摩以外,亚马逊和福特也十分看好Rivian。


招股书显示,亚马逊是Rivian背后的大股东,目前持有Rivian公司的优先股合计占大约22.4%的所有权,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为38亿美元。此外,亚马逊最近还购买了价值4.9亿美元的Rivian公司的可转换票据,根据某些定价规定,这些票据将在上市后转换为A类股票。


亚马逊不仅是Rivian的投资者,同时也是客户。亚马逊早在2019年就注资了7亿美金给Rivian,并要求Rivian从2021年起向亚马逊在10年内提供10万台电动送货车。


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事实上,亚马逊投资Rivian其实不难理解,作为一家全球最大的网络电商平台,物流是亚马逊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动送货车可以十分有效的帮助亚马逊降低送货成本。况且自主研发的成本高昂,扶持一家电动车企业为自己造车对亚马逊来说是十分明智的决定。此外,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与马斯克也是“死对头”,亚马逊自然是不可能把订单给特斯拉。


值得一提的是,杰夫.贝索斯在今年7月完成的太空之旅,负责接送“宇航员”的车辆便是Rivian的电动皮卡和电动SUV。


亚马逊投资Rivian可以理解,但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是,福特也同样入股了Rivan。4月24日,Rivian宣布,福特已向其投资5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福特目前同样拥有自己的电动皮卡 F-150 Lightning 。2022 款福特 F-150 Lightning 电动全尺寸皮卡车,已经有 160,000辆预订。此外,福特还宣布计划在田纳西州斯坦顿建立一个园区,其中包括一个电池生产厂和一个汽车装配厂,将生产下一代电动 F 系列卡车。


也就是说,福特花了好几亿投资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此外,数据还显示,IPO前,亚马逊持有Rivian 22.4%的A类股,及20.2%的股权;T. Rowe Price Associates持有18.8%的A类股,及17%的股权;GlobalOryx Company Limited持有15.9%的A类股,及14.3%的股权,Ford Motor Company持有14.4%的A类股,及13%的股权;Manheim Investments持有5.5%的A类股,及5%的股权。


高市值 交付率却极低


一上市就逼近千亿是什么概念?


目前蔚来汽车NIO的市值不到700亿美元,美国传统汽车巨头通用汽车只有800亿美元,福特汽车近期股价上涨后市值在750亿美元之间徘徊。


而与其高市值形成强烈对比的是Rivian少的可怜的交付量。


此前,马斯克曾发推吐槽过Rivian。他表示,该公司目前还尚未交付过一辆车,但是估值却已经高得离谱。


回溯2016年10月,特斯拉首次登陆纳斯达克,已经交付了1400辆电动汽车,当时的估值为区区17亿美元。特斯拉的市值真正达到800亿美金时是2019年,那时候特斯拉的交付量已经达到了几十万辆车。


于是,Rivian在上市前的一个月才火急火燎的交付了首批车辆,但交付的数量却也少的可怜。截至今年10月底,RIVIAN R1T电动皮卡已分别生产和交付180辆和156辆,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交付1000辆。


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此外,招股书显示,Rivian 目前尚未盈利,而且公司依然处于持续亏损的状态,2019年、2020年运营亏损分别为4.09亿美元、10.21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公司运营亏损9.9亿美元,上年同期运营亏损3.81亿美元。


融中财经记者通过访问Rivian官网后发现,Rivian目前接受预定的R1T车型有三种打包类型可以选择,分别是Launch、Adventure和Explore。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可以预定的车型中,R1T的起步价为73000美金和67500美金。此外,也可以再加10000美金升级电池到400英里续航。


除了可以升级电池外,Rivian还提供升级轮毂、增加备胎、越野升级系统、森林内饰、露营厨房、雪地系统等升级服务。如果再增加以上配置的情况下,整车价格为101450美金。


值得欣喜的是,截至十月底,美国和加拿大用户已经预定了5.54万辆R1T和R1S皮卡,公司预计能够在2023年底完全交付。目前同样在扩充产能的工厂计划在2024年初实现年15万辆的产能。


与特斯拉错位竞争 EV的万里长征刚刚开始


Rivian不可忽视的一大亮点是其及其有针对性的产品定位,以及皮卡和SUV广阔的市场,这很好的与特斯拉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也是为什么这家电动车企还未上市就被冠以了“特斯拉杀手”称号的原因。


Rivian专注于生产皮卡和SUV车型两种车型。根据2020年美国汽车销量分车型排行榜,前三名的车型均为皮卡,分别是福特F系、雪佛兰索罗德和道奇RAM全部是皮卡。J.D.Power研究公司分析师Jominy表示,近年来SUV和卡车一直在美国市场发展良好,两种车型占10月份美国汽车销售总量的80%左右。


但对于Rivian解决产品定位也仅仅是EV“万里长征”的开始。而且不难看出Rivian并不缺订单,并且也在计划交付,但是如何保证日后的产能才是关键。


在芯片短缺的全球大环境下,各大品牌都减少了产能,甚至这直接的导致了一些车企利润的下滑。


据媒体报道,全球芯片短缺将很快导致一些新的宝马车失去触摸屏功能。根据最Bimmerfest论坛的帖子,为了节省芯片,并让宝马保持目前的生产水平,部分车型将在交付给客户时取消触摸屏功能。


此外芯片的短缺还直接的导致斯巴鲁第二财季利润下滑46%。11月5日,斯巴鲁首席执行官Tomomi Nakamura在公布业绩时表示,斯巴鲁受到原材料成本上升和芯片供应链中断的影响,汽车产量大幅下滑。


汽车芯片持续短缺不仅影响生产进度,也炒高了芯片价格。在过去一年里全球芯片价格上涨10倍至20倍不等,甚至有部分芯片涨幅上百倍。为保障正常生产交付,车企承担了芯片成本上涨的压力,并通过多渠道收购芯片、使用功能冗余的高级芯片替换单一功能供应紧张的芯片等,想方设法渡过难关。


涨价的不仅仅是芯片,由于供需紧张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价格也在上涨。特别是锂的价格正在上升,并反馈到电池成本中。这种现象与预期相反,即随着规模经济的启动,用于驱动电动汽车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的价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下降。电池价格的下降对能源转型至关重要。


电动汽车电池通常使用碳酸锂或氢氧化锂。BMI对中国碳酸锂价格的评估显示,由于供应量无法满足强于预期的需求,从去年10月中旬起碳酸锂价格跳涨了300%以上,达到每吨28,675美元。


BMI对中国硫酸镍价格的评估表明,在截至9月底的12个月里,硫酸镍价格上涨了30%以上,达到每吨5,658美元。中国广泛的电力短缺导致供应减少和需求强劲,造成了硫酸镍的短缺,推高了电池化学品的价格。另外,在截至9月底的一年中,氢氧化钴价格普遍上涨超过80%,达到每吨47,800美元。


BMI表示,如果韩国和日本的电动车电池生产商跟随中国,用镍、钴和锰制成的电池价格明年可能上升到每千瓦时115美元左右,而今年是每千瓦时105美元。


也就是说,在造车原材料如此稀缺的全球大环境下,Rivian要保证其交付量可谓是道阻且长,但是电动汽车行业的前景依然一片光明。


根据Grand ViewResearch2020 年的市场研究报告,2019年全球所有类型的电动卡车市场规模为14.8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超过260亿美元。2020 年至 2027 年将以43.3%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Rivian能否延续类似特斯拉股价的涨幅神话呢?

2024-02-15

202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