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车展是哪个月?,最早的车展是何时举办的

从落后100多年到全球领先,中国汽车换道超车往事

#中国如何换道超车成为汽车强国#

2022年10月,因疫情阔别四年的巴黎车展重新回归。这是全球五大车展之一,除了来自法国的本土的雷诺、标致、雪铁龙等,中国汽车品牌成为另一个主角,比亚迪、长城等高调参展。此前,比亚迪ATTO 3(国内为元PLUS)和魏牌Coffee 01(国内为摩卡PHEV)刚刚获得Euro NCAP五星安全评级。#中国如何换道超车成为汽车强国#

时光回溯到1921年11月的上海,在中国第一次举办的汽车展览会上,来自英国、美国的多款汽车亮相,福特、别克、凯迪拉克和雪佛兰当时已经是知名品牌。这次车展的其中一个意义,是“让中国人了解汽车”。

过去的一百多年内,中国汽车市场曾一度是国外和合资品牌的天下,自主品牌缺失话语权。但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自主品牌强势崛起,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始换道超车。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新能源产销以及出口量均保持全球第一。

在这背后,是无数中国汽车人的极致追求和辛苦付出。近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懂车帝联合出品的公益纪录片《奋进的力量》,再现了中国汽车工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艰辛历程。

汽车用钢产量从0到全球领先

“安全”这个词,一直贯穿在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自从1896年第一起汽车致人死亡事件发生,全球各国汽车厂商都纷纷开始研究如何能让汽车变得更安全。要生产安全的汽车,首先得要有“好钢”。1978年,尽管中国已经实现72.7%的钢材自给率,但车用钢生产能力为零,进口比例近乎100%。

如何打破进口车用钢被卡脖子的僵局?宝钢营销中心(宝钢国际)汽车板销售部首席工程师鲍平在纪录片中讲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为全力突破汽车用钢难题,最初只能生产普通汽车内板的上海宝钢,连续进行技术攻坚,先后突破了超高强钢、QP钢等多种车用钢的研发生产,彻底打破了国外钢企垄断局面。但在2016年5月,美国对中国输美碳钢与合金钢产品发起337调查,涉及40家企业。美方指控中国钢铁企业涉及垄断、获取美国钢铁技术秘密、篡改原产地等。

鲍平回忆到,在经历了长达近一年的举证和抗辩准备之后,宝钢等中国钢铁企业拿出了过去10多年的数据,甚至包括会议纪要都梳理了出来,最终赢得了这场决定中国钢铁行业命运的337中美钢铁控诉案的胜利。“从337调查之后,我们走进任何一个汽车厂,都理直气壮。”他表示,虽然中间有博弈,但美国人反过来帮我们,在全世界汽车材料领域做了一个免费的广告。

除了车身强度,中国车企的碰撞实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实验室投资规模、碰撞假人保有量等每年均创下新高。从2006年开始,长安、吉利、长城、广汽、奇瑞、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开始陆续建立了自己的碰撞实验室。以长安为例,每年测试碰撞撞毁的新车约450到600辆,相当于一天撞毁1.5辆。

安全是获得消费信任的基础,中国已成为全球对汽车被动安全要求最严苛的国家之一。

在海拔5000多米昆仑山“寻找冬天”

曾经有一段时间,国产就意味着质量差,但提升产品质量,也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发动机是一辆汽车的核心部件,如今国产品牌奇瑞已经做到了全系车型发动机终身质保。奇瑞汽车动力可靠性开发工程师隋喜奎介绍,最初他们造发动机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漏油漏水”,“测试10小时需要补充两公斤机油”。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下,奇瑞发动机不断完善工艺和各方面参数,如今做到了等效用户行驶30万公里,活塞、轴瓦等发动机的关键部件磨损不超过十分之一毫米。

除了发动机,机油乳化如今仍困扰着不少国际品牌车型。长安汽车实验检测所高级经理吴顺洪也遇到过。通过调研与测试,他发现东北地区温度低、通勤距离短时更容易出现这一现象。可当时已经到了春季,为此他们来到了昆仑山5000多米的高原“寻找冬天”,做24小时长期测试,终于解决了这一问题。后来,长安专门建立了低温环境仓,每一款车都要经过低温测试,机油乳化再也没有出现过。

早期的吉利汽车也遇到过连出租车车漆都喷不均匀的问题。为此,吉利的工作人员针对车漆进行了深入研究:什么时间喷、用什么胶带遮挡等都经历了无数的测试,最终博得出租车租赁公司的信任。在本世纪初吉利刚造出第一款车时,经常被嘲讽道,“开吉利车要有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如今沃尔沃、smart、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都用上了吉利的SEA浩瀚架构,国产品牌已经能实现关键技术“反向输出”。

数据机构J.D. Power(君迪)发布的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显示,从2000年至2021年,自主汽车品牌与国际品牌的PP100(平均每百辆车问题数)差距从396分缩小至5分。目前,中国已正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汽车出口国,这也意味着中国造车的硬实力成功赢得了世界认可。

换道超车,国产也能高端

乘联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30.2%,较2021年10月18.5%的渗透率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2.9%,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6%。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消费者对于自主新能源品牌的认可度也在逐步提升,一系列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将对合资品牌燃油车形成较大替代作用,市场格局在悄然发生变化。

目前,新势力中已有不少车型定价超过40万元,甚至广汽埃安在最近的品牌升级会中还发布了售价超百万元的电动超跑。要知道,在过去国产品牌敢定价超过20万元甚至可被看成“不自量力”,而如今定价超过30万元的一众新势力却能以碾压之势超过BBA新能源品牌的销量。

在《奋进的力量》纪录片中,理想、小鹏、蔚来、华为等企业的研发负责人,纷纷介绍了如何通过自动驾驶和能源革新,探索全新出行方式,实现对国外品牌的技术超越。“我们通过不断地探索最前沿的技术、大规模的真实路测,目前华为AD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经实现商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王军介绍。

在中国汽车以电动化、智能化换道超车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于新能源品牌的认知与期待已经发生了变化。在燃油车时代,BBA等国外和合资品牌牢牢掌握住了高端与奢华的定义权,新能源时代,国产品牌正在重塑消费者对于高端产品的认知。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汽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赛道。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帅石金表示,“10年前我们和国外品牌差距还比较大,近5年已经处在同一水平,这个过程中我们由大变强。”

作者:李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2024-01-29

202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