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用车创始人可以提供什么样的出行服务?,

《重新理解创业》:易到用车创始人,复盘20年创业经历

今天创业微学堂推荐给大家的书是《重新理解创业》,易到用车创始人/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周航,首度复盘20年创业经历,全方位坦陈创业得与失。这不是一本创业成功手册,却是思想的一次出走。20年创业经历的咀嚼与反思,从战略、品牌、竞争,到流量、领导力、团队管理等,多角度多维度的重新认知,如李开复所言,“都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经验,值得每一位创业者多读几遍,吸收内化”。 (阅读本文之前,请大家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免费观看所有内容。)

本书的核心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战略制定;2、战略执行;3、战略调整。

一、战略制定

营销战略、发展战略、品牌战略、低价战略……近年来,战略这个词不断被泛化,似乎可以包容一切。这正是理查德·鲁梅尔特在《好战略,坏战略》一书中提到的坏战略的典型特征:只是泛泛地谈到未来的美好愿景,而忽略了具体的、可执行的行动计划。

那么,战略应该从哪里来?周航的观点的是,要弄清楚是"概念先行",还是"问题驱动"。

互联网行业,几乎每年都有新名词和概念出现,比如,共享经济、新零售、消费升级、知识付费等。很多创业者把这些当作必然发生、必然有价值、必然正确的趋势,想当然地把这种趋势当作战略目标去追求,甚至为了这些新概念去创业。

近段时间,迎来倒闭潮的"无人便利店"企业,恰好印证了这一观点。

自2017年7月,淘宝首家无人便利店开业,便掀起了无人零售的狂潮。包括京东、苏宁在内,数不清的实体零售店和互联网创业团队纷纷卷入这个风口。缤果盒子、F5未来店、TakeGo等138家无人零售公司相继入场。

然而,风口来得快,去得也快。在经历过疯狂的攻城略地,烧光高达40亿的资本之后,无人零售模式基本宣告破产。

2018年初,"GOGO小超"宣布停止运营,拉开了无人零售倒闭潮的序幕;此后,猩便利裁去60%的BD人员;5月,七只考拉停止物价业务;同月,传果小美融资遭搁浅;6月,哈米倒闭;10月,小闪科技破产清算……

而反观腾讯和阿里,阿里的首家无人超市,仅仅是一家在淘宝购物节上存在了四天的快闪店,之后,便彻底消失;腾讯的无人店,也只是开在自家公司内部园区,或者同为快闪店。

究其原因,无人便利店只是一种概念店,并没有更好的购物体验,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的某种需求。

因此,周航在《重新理解创业》中提出了的另一种战略来源:问题驱动。

易到当初的出发点就是真正从解决问题本身出发的--用更好的技术手段去解决商务用户出差打不到车的问题。并没有刻意去追赶移动互联网、O2O浪潮或者共享出行等,只是恰好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模式,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共享出行领域,能够在经历了类似于"无人便利店"的疯狂烧钱补贴大战之后,走通了商业模式的闭环。

所以,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去解决真实存在的需求,才能帮助创业者明确创业中的关键问题,并对这个问题产生真实的关切和体验。

"当你真心实意地想解决问题的时候,它就会在你心中产生一股长久持续的动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忘初心';而以新概念为出发点,往往容易放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投机'。"

二、战略执行

想要解决问题,就一定要有所行动,并且让团队成员知道如何行动。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我们今年的战略目标是将业绩提升20%"、"我们要做到市场占有率第一"等等。这些战略听起来宏大美好,可往往会令团队无从下手。

一个好战略必须是普通人也能够做的。除了要有美好的愿景之外,还应该包括指导方针和一系列连贯性的动作。

那么,一个好战略该如何去执行呢?周航在《重新理解创业》中,结合易到的做法,向我们进行了阐述:做小,做少,做慢。

1、做小:最小化启动

初创企业往往资源匮乏、人才匮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圆满。所以,启动阶段要把产品刻意做小。

易到的初心是要做"随时随地的私人专车",但是,起初他们做了一套很复杂的系统:司机端、用户端、计费系统、支付系统、匹配算法等。如此一来,虽然易到的程序员团队实力强劲,却也很难同时推动这么多事情。导致市场推广无法进行。反观滴滴,最初的APP非常简陋,只是简单地撮合了用户和司机,没有收费,也不计费。但他们最快做出了产品,跑了起来。

先跑起来,才能够创造出足够清晰的用户价值,才有机会活下来。做大,是最终的结果,而非方式。

2、做少:聚焦是力量之源

"好战略发挥作用的方式是集中力量,并将其应用到效用最大的地方。"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一个时期只能有一项关键任务,同时做10件任务,资源一定不到位,思考也一定不够深,执行力也必定会大打折扣。当时的易到就没有找对关键任务,因为网约车的本质是运营驱动,也就是必须要有足够的用户,足够的车。也就需要强补贴,把用户拉过来。而易到却先搞出了一堆市场活动,看起来很酷炫,其实没什么用。

只有把本质问题找对了,才能明确关键任务是什么。

华为最重要的理念创新就是,敢于在"战略机会点"上聚焦力量。在海外市场的开拓上,对于战略重点市场,实行终端组织直线管理,而对于非战略机会市场,则交给当地代表处处理,不过度耗费精力。明确了海外市场开拓的重点,同时放弃了很多其他机会。比如,拒绝了日本公司做"小灵通"的合作请求;也没有参与联通的CDMA网络系统建设。

在手机业务上同样如此,看似产品线庞杂,但每一款都有独特的记忆点。比如最近发布的P30系列,就把拍照优势做到了极致。

关键任务清晰,公司上下才能形成共识,才能提高执行力。

3、做慢: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周航说:"如果再次创业,可能会从创业界传统的'做大、做多、做快'的观念,主动选择'做小、做少、做慢'。做小,就是最小化启动;做少,就是战略聚焦;做慢,就是要想得足够长远,慢慢去打磨。但'慢',是说创业准备期要慢,成长加速度要快。"

2019年,雷军在小米内部年会上,发表了一个关于手机行业"持久战"的演讲。他指出小米的手机业务,要丢掉速胜的幻想不得有一丝一毫的松懈,要打持久战。

8年前,小米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趋势,迅速崛起。但在后来面对华为、oppo、VIVO等手机厂商的竞争时,一度危机重重。因此,小米调整了策略,开始狠抓质量,2018年甚至获得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一等奖",也迎来了国际化突破的新机遇。如今"硬件+互联网"机遇风口来临,相信雷军的"持久战"策略,很有可能帮助小米再次抓住机遇,实现新突破。

数据显示,创业公司存活10年的比例为4%。第一年有40%破产,5年内有80%破产,活下来的20%在第二个五年又有80%破产。

所以,一夜爆红不是企业成长的常态,不能以此来构建自己的创业路径。把所有的事情想得足够长远,做事情的从容程度也会完全不一样。如果前期能够把每一件事做到卓越,你得到的支持和资源也将完全不一样,就能得到不一样的"势能",继而得到完全不同的"增长加速度"。

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创业准备期要慢,但成长速度一定要快。"

三、战略调整:如何突破瓶颈?

然而,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任何企业都可能遭遇瓶颈。如果能够突破,就有可能达到一个新的量级;如果没突破,企业就会停滞,甚至衰亡。

那么面对瓶颈期,企业又该如何进行战略调整,进行突破呢?

1、要不急不躁

瓶颈期是必然发生的,不要急于突破,也不要全盘否定自己的过去。问题无法解决,不一定是能力问题,也很可能是时机不对。

比如,易到之前纠结很久一直想解决的支付问题,代扣话费、充值卡、信用卡直连等方式都很不理想。但现在想来,那仅仅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建好而已。如果当时易到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完全可以让用户先享受这个服务,然后进行线下支付。剩下的,就是等待时机成熟。

2、不要心存侥幸

突破瓶颈的过程,是一个战略摸索和试错的过程,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某一方案可行就allin。应该把可能性统统列出来,派出"侦察队"去摸索。

当年,淘宝的C2C模式面对B2C模式挑战时,美国还有另外一种购物搜索模式--电商搜索平台的存在。谁也说不清电商未来的方向是什么。

马云是怎么做的呢?

他把整个公司一拆三:淘宝商城做B2C;原先的淘宝C2C也继续做;而用一淘对抗电商搜索。三个团队互相竞争,半年后,自然就知道那条路行得通了。

3、要不忘初心

初心,也是你坚持走下去的信念。觉得吃力的时候,回过头来想想你当初为何要做这件事?这件事有没有发生变化?把初心时刻放在不同的边界去想问题,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比如,易到的"随时随地,私人专车",当时强调私人专车,定位在商务人士身上。但是,如果把边界放到"给所有人提供服务"上,一定是另外一种情形。

写在最后

马云说:"成功学没有用,应该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

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维度,我们当然能总结出很多诸如"高频"、"补贴"、"抱大腿"等,很多没有任何毛病的词,来看待易到的得失。但周航2010年创建易到的时候,所面对的完全是一片空白,没人知道这是一条怎样的路。他摸着石头过河,既要找到自己的生存之路,又要时刻提防着已知或者未知的竞争者。经历了多少,承受了多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没有人能比他更清晰、更深刻。

所以,写《重新理解创业》的过程,可以说是周航接受、承认、并最终放下易到的过程。这种系统性的反思是一种难得的财富。不管是对他自己,还是对我们。

2024-01-26

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