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燃油国家支持的效果如何评估?,

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发展怎样?该选燃油还是新能源?

#2月财经新势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越来越多人的出行需求也变得日益严重,由此引发私家车保有量也在逐年攀升。

为解决由私家车引发的碳排放问题、交通拥堵问题以及能源消耗等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影响消费者购车因素的模型。

这不仅可以丰富分析消费者在需求方面的研究,对私家车情感偏好的预测,为汽车供销商提供理论依据,对未来汽车生产方向提供指导意见;还可以为相关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时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规提供依据。

一、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仍未饱和

从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来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不断扩大,居民的生活范围也在不断延伸,私家车作为居民出行的载体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我国汽车保有量在2019年末已经超过了2.4亿辆,增长幅度虽有减弱趋势,但仍在继续增长

从汽车市场发展历程来看,美、德、日等国家的汽车行业发展最早,目前也是最为发达的。从他们的发展进程中发现,汽车产业一般会经历起步期、高速成长期、普及期和饱和期等几个阶段然后再走向成熟。我国汽车的保有量正处于增速变缓的阶段,汽车市场正在进行深度的结构调整,参照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正处于普及后期。

市场对汽车的需求已不再只是对“量”的吸收,更多的是对“质”的要求,企业需要合理地调整产业发展方向,来满足后续保有量的增长空间。

从汽车保有量的发展规律来看,每一千人所拥有的汽车增长呈现S型曲线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还没有达到顶峰,千人保有量较低。

分析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规律,如美国和日本表明:汽车千人保有量发展轨迹在这些国家中呈现出类S的曲线:发展初期,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每一千人拥有汽车的数量迅速增长。

随着经济增长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千人保有量逐渐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最终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与非常完善的汽车市场相比较,我国的汽车市场发展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千人保有量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还不足以满足国内家庭的需求,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从我国经济增长来看,人均GDP与每千人拥有的汽车数量呈高度正相关关系。虽然中国的GDP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位居于世界前列,经济发展将带动每一千人汽车拥有的数量持续增长。

千人保有量水平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度相关关系表明:汽车千人保有量随人均GDP的升高而升高。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千人保有量在700以上,而普通的发达国家也有400辆以上。

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公布数据显示,我国GDP在2018年比2017年增长6.6%,虽然2019年前三季度增速有所下降,为6.2%,但在全球范围内,增长率仍处于顶端位置,GDP增速的放缓更加稳定了我国的经济结构,因此,汽车保有量能够以稳定向上的姿态继续增长。

二、传统燃油车仍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新能源小型载客汽车只占机动车总量不到1.16%,燃油汽车超过75%,其中机动车保有量达3.6亿辆,燃油汽车为2.7亿辆,新能源小型载客汽车保有量417万辆。

截止2018年底,小型载客汽车比2017年增加2085万辆,保有量达2.01亿辆,增长11.56%,成为汽车保有量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私家车保有量达1.89亿辆,近五年年均增长1952万辆;而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61万辆,仅占汽车总量的1.09%。

三、消费者购车需求伴随感知价值升级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对汽车的需求也变得更加丰富,汽车的价格也随着汽车的不断升级而有所提高。2017年中国市场乘用车最低批发价均价为12.8万元,2018年平均价格增长为13.3万元,2019年1-9月达到了14.2万元,整体增长较快,消费者对价格感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明汽车消费升级明显。

我国乘用车销量已经经历了一个飞速增长的时期,现阶段更多的是家庭对已有乘用车的更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底,我国第一次购买汽车消费者的比例低于了50%,表明将来我国汽车消费的主力军发生了改变,更多的是已有汽车的家庭对汽车的更换。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用途感知的成熟改变,就会越来越倾向于体验感更佳的车型,这将推动汽车消费进一步的升级。从各品牌市场份额变化来看,消费者对乘用车的感知价值已经发生变化,消费者对私家车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低端车型的市场份额开始下降,相反中端车型开始更加受到青睐。

现阶段各汽车企业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在市场下滑和消费者对乘用车用途感知升级趋势下赢得市场突破成为了关键问题

一方面对价格、性能、造型、尺寸等产品特征的改变,用以拓展竞争激烈的市场,开发多样化产品风格,将成为汽车企业研发的趋势,另一方面对市场进行细分化、精细化运营,了解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变化趋势是汽车企业在竞争中得以立足的关键。

“红海”市场竞争环境下,传统的决策太“粗放”,对市场的定位只是通过级别来划分;针对越来越年轻化的消费者以及越来越丰富的消费需求,品牌制胜的关键需要对市场展开精细化运营,并对需求进行深度的挖掘。

对车型的级别进行划分,通过价格、性能、造型、尺寸等元素的变化,拓展和延伸品牌细分市场,是目前汽车企业发展的第一步,随着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升级,对汽车驾乘体验的感知已经逐渐高于经济性所带来的感知,即:相对于一直最被在意的油耗,动力、空间、配置、舒适性、操控等因素变得更加看重。

四、政策建议

感知价值中的质量价值和情感价值不仅对消费者偏好有着显著的影响,并且对购买意愿有着显著的作用机制。详细地说,汽车的属性功能是汽车的价值基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是通过对汽车功能属性的感知而获得,要想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就要满足消费者对功能属性的需求。

其他的价值都是在汽车产品功能属性比较完整的基础上才得到体现。在燃油效率方面,其对消费者的偏好和购买意愿均有显著的影响。过去十年中,私家车大多是代步功能的经济型车型为主,代表着地位象征的高档车型购买人群较少。

因此配置较高的车型所需油耗也相对较高,但随着人们对燃油效率的敏感性的降低,消费者购车已经开始不再以经济性为主。

对于属于该汽车品牌的经济型轿车,汽车制造商不用投入太多精力和资金在发动机燃油效率上,只需要找准该车型的目标消费者,满足他们对该种车型的价值需求,并且关注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就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在整备质量方面,消费者需求向上趋势越来越明显,消费者对安全和舒适的驾乘体验更加的敏感,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新起点。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车内配套质量,丰富车内内饰设计以及增加车内空间,这些都会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必须保证目标消费者在可接受的价格内进行设计改造,提高性价比。但在市场中也会出现企业为了增加产品本身的销售利润,对旗下车型进行了减配甚至是在材质上降低了标准。

在历史的见证下,这只能与消费者背道而驰,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汽车企业应树立一种品牌或产品理念,将品质更优的产品卖给消费者才是生存之道。

因此,企业需要重点关注消费者的驾乘体验,提升车内品质,打造一份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以及耐用性的品牌质量价值和情感价值。在汽车动力方面,其对消费者的偏好和购买意愿均有显著的影响。

消费者一直在追求更大功率的汽车,这与我国日益增长的消费能力和政策相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拥有了私家车购买能力,使得私家车购买群体变得年轻化,而更大的功率带来的驾驶体验更加符合年轻人的需求。

再者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推出,家庭人口的增加使得大功率车型也就更加受到追捧。因此,相关汽车企业需要在满足消费者对油耗和整备质量需求条件下加大对汽车动力的改进

结语

汽车企业增加其市场份额的核心就是将有形的产品性能转化为企业的利益。让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属性具有较好的切身感受,时尚新颖的内饰、空间设计以及人性化油耗、动力等汽车产品都可以让消费者深深的感受到品牌的产品质量价值和情感价值,从而促进消费者对品牌的购买意愿。

对政府管理部门而言,及时把控汽车市场的需求变化并进行预测,能够让政策的实施更加切实有效,从而评估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在政策制定上找到了参考依据。

对于汽车生产企业而言,掌控汽车市场的需求变化并进行预测,与企业的生存息息相关,在国内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实时把握市场动态,根据需求倾向调整生产计划并制定相关营销策略,改变研发和投入的方向,找准目标消费者群体,才能够屹立竞争激烈的汽车企业之林当中。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2024-01-23

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