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森林汽车游戏中获得更高的分数,该怎么操作?,

玩桌游如何培养创造力?4岁小妹的桌游设计实践

“不就是养个娃吗? 放!轻!松!”

珊妈的第11 篇桌游教程

我们常说桌游非常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但也经常收到质疑:桌游有特定的规则,会不会影响、甚至限制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

关于规则与孩子成长的关系,珊爸曾经在文章里说过:

“在现实世界中的创造力更是绝对离不开规则。对我们生活有意义的创造,既离不开物理规则、化学规则的束缚,也离不开法律规则的制约。正是对规则的深刻理解与利用,帮助那些创造了伟大事物的人做到这一点。”

那么我想说说,如何用桌游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一、创造力是什么?

七年的大学教育,让我在讨论问题前形成了一种习惯,先发起柏拉图式提问:如何定义创造力?

创造力是在一定的目的和条件下,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者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创造力有几个特点:

☀ 1.创造性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用性。

☀ 2.创造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在已知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关联和组合的能力;二是将已知条件运用到新的情景中,使其形成新的关系的能力。

☀ 3.新颖性和独特性是创造力的两个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二、桌游如何推动孩子产生并运用创造力?

1、桌游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意产品

桌游是一种高浓度的创意产品,集美术创意、规则创意、背景创意为一体。

和找男朋友一样,最早被珊爸带入坑的时候,我惊讶于桌游的颜值。那会第一次去华清嘉园一刻馆桌游吧,架子上一盒盒充满设计感的桌游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一盒桌游的出品,都凝聚着美工设计师的心血。现在,要想在十万多种桌游里脱颖而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美术创意必不可少,比如近年热门的《圣多里尼》《花砖物语》《我的行星》……还有我们参与了众筹的《茂林源记》,以及珊妈最喜欢的两人游戏《拼布艺术》。

珊妹玩《圣多里尼》

还是和找男朋友一样,对桌游的挑选始于颜值,忠于人品,也就是桌游的机制。一个经典耐玩的桌游背后,一定有精妙的数学模型作为规则的支撑。换皮、抄袭规则的桌游令人不齿,因为桌游的规则创意是核心产品,同质化批量生产的桌游永远不如原创规则令人欣赏。比如珊爸很喜欢的RK博士,本身是一位数学家;珊妈喜欢的小狼叔,总能带来异想天开的玩法。

珊爸的偶像设计师:倪睿南博士

此外,对于不少玩家,特别是美式玩家来说,桌游的背景创意也是重要的吸引点。比如珊妈是个(伪)文艺少女,一看到新版的《现代艺术》就挪不动目光了。还有在桌游展上小学生必杀的《玩偶骑士团》,故事背景是一群玩偶在深夜里化身超级英雄保护小主人,这样的背景设定非常引人入胜。更不用提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幽港迷城》,魔幻的故事背景,复杂的人物种族,仿佛在玩一个大型网游。

新版RK博士经典作品《现代艺术》,当个拍卖行家

2、玩桌游是对创意产品吸收内化的过程

前面说过,创造力不是凭空而来的。每玩一次桌游,其实都是在对设计师、原画师创意的品鉴。在玩桌游的过程中,玩家不断在鉴赏、吸收设计者的创意精华。要想获得胜利,就需要将桌游规则研究清楚,不断思考获胜的方式,每每在这个过程中,更能体会到设计师的用心良苦。

玩《舞龙达人》,三个人研究出三种拼法

在和珊妹玩桌游时,我们会有意引导她思考,为什么规则要这样设计?做这个选择和那个选择会有怎样不同的结果?怎样才能得到更高的分数?

我们常说玩桌游可以锻炼孩子思维。可是思维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考不出,怎么衡量效果呢?我们和珊妹玩,会把大人的所思所想说出来,例如可以往左走也可以往右走的时候,我们会自言自语,分析各有怎样的好处和坏处,孩子潜移默化地就能吸收到各种分析的方法。玩《狐作非为》,学到了排除法;玩《塞车时间》,学会了倒推法;玩《机器乌龟》,学习了程序思维…这样玩中学的例子不胜其数。

这些思维都是创意思考的基础。此外我们也常常当她的面感慨,这个规则设计得很精妙呀!具体在于……现在她也能区分好的机制与平庸的机制,初步建立起了对创意的鉴赏力。

3、小玩家可以创编规则吗?珊妹的创意实践

“妈妈,我教你一种新玩法吧!”

当珊妹玩过几十款桌游后,我惊喜地发现她开始有意创编规则了。这种创编,不是简单的过家家式创编,而是有规则有逻辑、有获胜条件的机制创编。

☀ 第一阶段:利用桌游道具创新玩法

这是前述的第一种创造力——在已知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关联和组合的能力。桌游丰富的道具给了小朋友实践创意的机会。例如在玩《平衡大师》的时候,她说我们来比谁用最少的构件搭出最高的大楼。玩《卡卡颂儿童版》的时候,她增加了一个骰子,一条路上能放多少小人,还需要多扔一次骰子,以点数作为上限。

foxmind经典桌游《平衡大师》

我们不在家时,她会拉着阿姨陪玩,教阿姨规则。可是阿姨总抱怨,按她的规则自己根本没法赢。看来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她编了一套只对自己有利的规则,小心机多着呢。

☀ 第二阶段:设计属于自己的桌游

玩得桌游多了,她开始了桌游设计之路,进入到创造力的第二个层次——将已知条件运用到新的情景中,使其形成新的关系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大概半年前,我们走在街上,她突然说:“妈妈,我想发明一个桌游。”

“哦?什么样的?”

“有一些高楼积木快,我们把它们放在格子里,然后有一些桥,要架在高楼之间,每个人一种颜色,轮流架桥,谁能架出最长的桥,谁就赢了。还有,别人架过的地方不能架哦。”

这是她第一个原创桌游创意,让我非常惊讶。这个桌游idea里有背景,有道具,有规则,有获胜条件,层次非常清晰。当然,知女莫过母,我很清楚她的创意来源。高楼架桥的背景创意来自于我们正在走过的街道,有几处廊桥把大楼连接起来,过桥长短的创意,可能来自于haba《弹弹兔拉力赛》。

于是我继续引导她完善规则,让它变得更有趣。比如,你的高楼是有高有矮的吗?需要搭建吗?怎么决定搭几层?后来她引入了骰子规则,把搭楼的积木模块化,变成同样的立方体,要根据点数自己分配怎么搭。

那次对话,我们仿佛经历了一场PBL式学习,她的创意思维被调动起来,我们享受了一场头脑风暴的盛宴。

前段时间,她再次给了我一个惊艳的桌游创意。这次她还起了个名字,叫《采蘑菇吧!小精灵》。

★故事背景创意:森林里的小精灵要收集魔法蘑菇,可是有些怪兽会躲在蘑菇下面吓走小精灵。

★游戏机制创意:这是一个记忆策略类游戏。森林里有若干蘑菇,有的下面有怪兽的眼睛,有的没有。玩家扮演的小精灵需要在版图上众多格子中进行探索,根据数字牌上的步数,要计算出刚好走到某个蘑菇前的方法,接着可以选择采摘或者不采摘,如果摘到有眼睛的蘑菇,就要放回去;没有眼睛的,就可以收入囊中。最后谁的蘑菇多谁就赢了。

小精灵前进方式为翻卡牌,卡牌分为数字牌(前进步数),功能牌(如水晶球-查看3个蘑菇,坏蘑菇-丢弃已经采到的一个蘑菇,坏精灵-抢走对方的一个蘑菇,休息牌-停止一轮等)。

★美术创意:现在她的动手能力强了,我提出:要不我们尝试给你的桌游做个模型吧?

于是,她在白纸上用歪歪扭扭的线画了一个满是格子的地图。

我问她,怎么能做出带眼睛的蘑菇呢?

她环视一圈,说:“要不我们用乐高吧!”她用乐高搭出了简单的“蘑菇”,并在一部分蘑菇下面安了“眼睛”。

最后,卡牌的问题怎么解决呢?我们拆了现成的桌游《沉睡皇后》,数字牌不用说了,水晶球用公主牌代替,恶龙牌代表停止一轮,坏骑士代表抢夺对方的蘑菇。随后,我们开始了机制测试。

珊妹设计的桌游模型,虽然很初级

☀ 第三阶段:落地成型,体现产品价值

珊妈的偶像郝景芳说过,下一个时代的经济原理就会是创意产品化。

那么有没有过孩子设计的桌游进入产品化的先例呢?有!还有爆款呢!

比如刚才提到的《沉睡皇后》,就是一个以色列6岁小女孩设计的,至今已经风靡全世界,成为了一款经典的数学桌游。再比如取得kickstarter众筹好成绩的《我的小小镰刀》,作为《镰刀战争》的儿童版,据说来自于一名5岁的资深小玩家,目前也已经有出版社引进了中文版。

美工很棒的美式桌游入门:《我的小小镰刀》

我也希望珊妹渐渐能形成更加成熟的桌游创意,我们尽可能为她提供从idea到产品的帮助,让她体验到创意设计的乐趣。

珊妹是个普通的小娃,不普通的地方只有桌游玩过100+种这点儿了。其实除了极少数天才,任何事情都能长期的接触和练习熟练掌握,剩下的,就静待花开,等孩子不断给你带来惊喜与乐趣吧!

珊妈也坚信,AI世代的人才,一定是属于创意型的。我们会继续以桌游为载体,在PBL式创意探索方面努力。欢迎关注我们,和大家进一步聊聊珊妹的桌游设计实践。

我是珊妈,清华文科女&成长新妈妈,2年带娃读书500+。

他是珊爸,清华金融男&奥赛金牌爸,专攻桌游育儿。

她是珊妹,四岁,爱怼人、不爱睡觉!

2024-01-11

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