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维护双环吉普车以保持良好性能?,

他们把山寨进行到底,他们终于走向何方?

文|李一帆

图|网络

前天(8月8日),四川唯一一家具有整车生产资质的车企川汽野马汽车在成都攒了一场发布会。

这个已经快被人们遗忘的车企突然宣布,上市6款全新纯电动车型,包括两款纯电动乘用车U能E350、EC30,两款纯电动物流车小哥1号、小哥2号,和两款纯电动客车EK8L/EK10L、EK8J/EK10J,指导价自10.88万-36.88万元不等。此次发布会上市产品数量之多,阵容规模之大,堪称野马汽车历史之最。

同时,野马汽车宣称从此将正式进入新能源2.0时代,奔着“新能源汽车国产品牌前十名”的目标前进。野马汽车计划在成都投资50亿,建立年生产能力达10万辆的新基地,研发涵盖纯电动、插电混动等多种动力车型,建成后,野马汽车的年产能将达22万辆。

不断强调现在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野马汽车就好像找到了一条致富快速路似的,一口气发完6款新车、3年规划、5年布局不费劲儿,大有弃燃油车不顾,全面转型新能源的态势。

事实上,野马汽车一直以来都是家擅长“抄捷径”的企业。提到野马汽车,可能更多人想到的关联词语都是“抄袭”“山寨”。

作为“山寨汽车”的典型代表,往前数上30年,川汽野马是四川省唯一的整车企业,担着整个四川汽车工业和口碑的大梁。刚发家时的产品倒也还说得过去,因此被特别授以“国家免检产品”。

当时一台川汽野马的售价是7万多元,四川各地的公检法单位,都以拥有一辆野马汽车为荣,川汽门口每天都有不少单位来排队购车。1992-1994年,川汽野马的年销量可以达到近万台。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上海大众、北京Jeep、广州标致等合资企业的成立,受到合资车企冲击的野马便开始走下坡路,销量减少,并且在随后的几年中一度销声匿迹。直至2002年,濒临倒闭的川汽被卖给了一家房地产企业。

摇身一变成民企的川汽野马就好像凤凰落入了鸡窝,顿时不知该如何发展自己,冷冷清清名存实亡地过了六七年,一直到2008年,野马才终于找到了一条最“一夜走红”的发展方式——炒作+抄袭。

2008年年初,陈冠希“艳照门”事件爆发,在阿娇、张柏芝遭“全民谩骂”之时,野马反其道行之,宣称阿娇的气质与野马新车相当吻合,将请“阿娇”代言新品,随后不了了之。

2009年,有媒体爆料野马要花5亿美元收购悍马,野马又短暂地火了一阵。事后有消息传出,是野马自己放的消息。5月,野马终于上市了化身民企后的第一款汽车——野马F99。很多人一眼就看出来,这辆车和斯巴鲁森林人非常像。

2010年,车模兽兽被曝光“艳照门”事件,随后野马表示希望请“兽兽”为野马汽车代言,并作为“野马”的车模出席北京车展,后来依旧杳无消息。

2011年的成都车展,野马展出了F16、T-SUV、E-SUV三款新车型,由于它们依次与奥迪A4旅行版、大众途观、英菲尼迪EX极为相似,高仿程度让人惊叹,因此一炮而红,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而后,野马还陆续发布了很多“山寨车”,高仿马自达5、丰田埃尔法,名声也越来越大,由此被大家冠上了“山寨王”的名头。

不过,这些车型就和当时的阿娇兽兽代言一样,炒炒就完了,均无后续消息,没有量产车推出。

只有2015年上市的T70和今年上海车展上市的T80,是野马汽车近几年的两款量产车型。在这两款车身上,山寨痕迹已经大不如前,能明显看到野马汽车近些年的成长,但坦白讲,仍难逃前脸模仿哈弗的嫌疑。

如今,野马的传统车型还维持在月销千辆的层面,并不算做起来,却已摇身一变,风风火火大举进入了新能源领域。

其实在野马诞生的年代,中国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大量的山寨企业,他们的梦想和野马一样,希望不费吹灰之力,一夜成名。

那是中国经济刚刚起步之时,在那个激情与混乱交融的朝阳行业酝酿期,他们以另类的姿态出现,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成长,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和优势出现在大街小巷——那是时代赋予企业最原始、也最侥幸的机遇与活力。

汽车行业也是一样。自己研发汽车,动辄需花费数年时间数亿金钱,还要大批研究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而大部分企业和创始人,既没人也没钱,显得山寨的“性价比”实在高出太多——

买来人家的成熟车型,拆开了分析零件、参数,再照葫芦画瓢自己造,既节省了研发过程和经费,小改后也不会有太大风险,配合着疯狂炒作,人气瞬时就能上来,而且以四五线小城市消费者为主的受众不会在意这么多,看到个外国车模样,就一个个抢购得热乎。

野马、众泰、双环,都是在那时衍生出的“山寨车企”。如今,二三十年过去了,野马在传统汽车领域已经自己玩死了自己,几无存在感,所以大规模向新能源领域转型。那么众泰呢?双环呢?他们过得好吗?

众泰的山寨之路大约是从2013年开始的,和野马时间差不多。当时的众泰T600高度模仿大众途锐和奥迪Q3,上市当天就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关注。2013年,众泰汽车全年销量超过13.4万辆,相比2012年增长了40%之多,众泰的知名度也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地向上攀升。

2015年9月,大迈X5上市,因外观酷似途观但价格又非常低廉,销量一路看涨,单月销量最高峰甚至达到了1.2万辆。随后的SR7模仿奥迪Q3,SR9模仿保时捷Macan,Z700模仿奥迪A6L,一系列山寨车型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尝尽甜头的众泰可以说把抄袭玩得不亦悦乎。

在2007年与菲亚特集团进行汽车发动机项目合作时,就崭露出卓越的资本运作能力的众泰及其背后的铁牛集团,也一直没放松过对资本的操纵。

今年3月1日,金马股份116亿元并购众泰汽车终于获得有条件通过;6月7日,金马股份正式更名为“众泰汽车”。这起铁牛集团早在两三年前就开始盘活的并购案终于正式落幕,一直渴望着借壳上市的众泰汽车终于上市成功。

可以说,今年以前的众泰汽车,无论在汽车市场还是资本市场,都是混得风生水起。

然而进入2017年之后,正儿八经搞研发的自主品牌汽车品质直线上升、口碑不断提高,并且价格也有足够的优势,销量紧跟着节节增长,甚至已经可以正面与合资品牌对抗。

而“山寨车企”们则相应在消费者面前暴露真容,质量问题层出不穷,维修成本居高,因此销量不断下滑。尤其已经拿到资本市场股票的众泰,更加放松了对产品的研究。

今年,大迈X5风光不再,单月销量甚至连2000辆都不到。今年上半年众泰汽车销量共计106,287辆,同比下降了28.89%;年初众泰定下的40万辆销量目标,半年竟然仅仅完成了年度目标的26.57%。靠资本游戏支撑的众泰汽车,已经开始风光不再。

而双环,则更加灾难。

诞生于1988年的双环,生来就对“山寨”有着特殊的情结,从品牌诞生到品牌灭亡,自始至终都没有停止过抄袭的脚步。双环来宝山寨本田C-RV、双环CEO山寨宝马X5、双环红星小贵族山寨奔驰Smart……并且,款款销量节节走高。甚至有消费者买回来双环的车,就直接拿去修理店扣标换标。就是自那时,双环被冠以了“山寨鼻祖”的称号。

双环汽车董事长赵志刚也从不避讳自己“借鉴”其它车型的做法。他认为“用最低的风险和成本获得一定的生存空间”,是无可厚非的经营理念,他只是想减少资金投入、避免负债,安心做好自己的小企业角色,而已。

所以赵志刚从未进行过大规模的招聘,甚至不愿意雇佣“那些好高鹜远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双环的公司文化,就是教导员工做好手头的事,挣到该挣的钱,“轻轻松松地数钞票”。哪怕剑走偏锋,无所谓。

直到2008年德国法院的一场审判,宣判双环CEO外形设计与宝马X5过于类似,属于侵权行为,要求双环德国经销商必须停止CEO车型的销售,并向宝马方面赔偿相应损失,双环的山寨行为才第一次“光明正大”、证据确凿地被人摆在了台面上,让双环从天堂,跌落了人间。

那一年,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都是“双环:山寨鼻祖”“双环:拷贝大王”,再加上山寨产品质量本身就不够硬,双环后来的车型销量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能重现来宝和CEO的辉煌。

2012年起,双环各个车型开始陆续停产,后来每月的销量排行榜上干脆没有了双环身影。2016年2月29日,双环汽车被国家取消乘用车生产资质,正式退出乘用车市场。

2016年4月27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2015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宣布完成了一宗去年的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本田株式会社与石家庄双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法院最终判决驳回本田株式会社的诉讼请求,并以不正当竞争为名,判决本田赔偿双环1600万元。

双环汽车也借着这一笑话般的判决,在媒体上掀起了一阵小波澜后,正式从汽车市场,悲情谢幕。如今,也没有人再提起双环。

如果说野马汽车是“山寨车企”中的平凡中等生,那么众泰毫无疑问是非常优等生,而双环则是已被学校劝退的凄凉劣等生。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众泰只抄袭高大上的神车或豪华品牌,从途观、奥迪A6L、Macan到卡宴,SUV比轿车多;而野马、双环,抄袭的则大多是平价类合资品牌,以小型车、旅行车、商务车等冷门车型居多。

而另一方面,就是资本。尽管从资本诞生之日起,就不断有人咬牙切齿地骂着“资本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但不可否认,资本是个尤物,总是可以轻易带来比劳动更加丰厚的回报。

从2003年起就专注于资本运作的众泰(更确切地说是其背后操盘手铁牛集团),相比只靠抄袭过活的野马、双环们,获得了大量的原始积累和资产上下游链条,让众泰在包装自己、宣传自己、发挥产业协同效应等方面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日子更加滋润。最终,导致了彼此不同的命运。

不过,这些都已经是过去式了。从众泰今年的销量和新车规划来看,铁牛集团还会不会继续对众泰提携有加,是不是借完壳就丢掉,众泰的未来究竟如何,均未可知。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众泰继续无休止的山寨之路,不加以纠正革新,那么几年后的众泰,必将和野马、双环一样,要么是聊胜于无的状态,只得转型新能源或下一个热门领域继续“赚快钱”、重新打拼,要么直接灭亡。

事实上自主品牌从来都不乏模仿的过去,无论是众泰、双环、野马,还是曾经的吉利、长城、比亚迪。但是,对大多企业来说,模仿都是发展前期的无奈之举,在起步阶段无依无靠,只得凭借模仿快速获得一些资金。

经过几代车型之后,绝大部分自主品牌都会放弃这条山寨之路,因为大家心知肚明,这不是长久之计,山寨行为早晚会极大地伤害企业苦心建立起的品牌形象。所以,才有了现如今的吉利、长城、奇瑞、比亚迪。

所以看到川汽野马“蛰伏”多年,终于又开始扬起斗志,大规模进军新能源领域时,我由衷地以为,野马倒不如干脆彻底转型为新能源车企算了,反正传统车型也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抛弃过去那些模仿借鉴恶习,重新开始,坚持原创、坚持独立,何乐而不为呢?

希望在以后的野马新能源身上,再也看不到其它车型的影子。

2023-12-31

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