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汽车摇号网站的摇号名额有限吗?,小汽车摇号网站的摇号名额有限吗

民办摇号、名额分配,上海式“劫富济贫”见效了吗?

今年的中高考已经落下了帷幕,其结果仍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没办法,中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国家要选拔人才,总不能也去摇号吧。

但上海在基础教育阶段,近几年还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强化教育公平的。

上海作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而且是全国唯一的省级地区整体开展该项改革的,针对教育公平,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劫富济贫)政策。


01 民办摇号

2020年,上海幼升小、小升初,民办学校开始实施摇号。

众所周知,上海在初中阶段一直是民办强于公办,而且不是一丁点,是强很多。

无他,只因民办可以掐尖招生,将最优秀的学生招入麾下,然后再超前学习,以此在中考自招中占得先机。

由此,在上海诞生了独特的“小五班”现象,一众头牌的民办初中,用各种方式和培训机构合作,通过“小五班”选拔学生,当然其中各方的利益瓜葛也少不了。

当时的盛况是,一个半遮半掩的通告发出,立马就有数千家长踊跃交钱,几轮培训筛选下来,用手指算算,就知道有多大的油水。

因此,民办摇号起了一石两鸟的作用,一是弱化了小学阶段“鸡娃”培训的现象,二是斩断了“小五班”的利益输送。

当然,此后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将培训机构送上末路,只是苦了一堆提前预交大笔学费的家长,老板跑路了找谁说理去,最终不了了之。

而从2022年开始,部分民办小学、初中又由政府出资,购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学位。

家长交的学费少了一大截,甚至免费,由此助推了民办摇号的热度——摇号入学真的要靠运气。


02 名额分配

对小升初动手后,上海又着手对中考动手术——均贫富!

早在2018年,上海开始实施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要求116所实验校都有名校长和名师。

2022年,上海中考正式实施名额分配制度,除了四校外,各区的市重点招生名额向全区不择生源学校倾斜。

这其中又分为名额分配到区和名额分配到校,而且大头在名额到校这块。

到区是区内排位竞争,全区学生均可参与;到校则是校内排位竞争,只有不择生源学校的学生可以参与。

2022和2023年,绝大部分民办初中属于择生源学校,因此享受不了到校名额。

而一大堆公办(所谓的“菜校”)享受了大批的到校名额,甚至抓阄手气好,抽到稀缺的四校名额。

因此,靠名额分配进入市重点的学生,考分相差很大,三五十分是常事,更有610分多一点的考生进入四校,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03 “劫富济贫”

民办摇号、名额分配,这两板斧下来,上海义务教育阶段的资源分配,确实达到了“劫富济贫”的效果:

一是生源均衡,不再一股脑集中在民办初中;

二是中考市重点录取均衡,大量名额向普通公办初中倾斜。

在这样的局面下,加之国家的强力“双减”政策,家长的焦虑减轻了吗?

没有,非但没有,还颇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

因为上述两板斧只属于“打土豪、分田地”,资源总量并没有变,变的只是分配方式。

换句话说,不管政策怎样变,还属于“存量竞争”,而不是“增量竞争”。

有人说,四校、八校不是开了很多分校吗,这些不就是增量吗?

对不起,还是存量竞争。

像华二普陀,只不过是吸引了很多曹二的生源,而华二松江,同样也是吸引了很多松二的生源而已。

这两年中考考生人数剧增,由前几年的7万多,一下子猛增到10万多,但各区高中录取率还是稳定在70%上下。

其中增加的重头戏,并不全在市重点,而是区重点、普通高中都按比例增加,因此各类高中的录取率并未有大的变化。

因此,尖子生的竞争目标,还是瞄准了市重点,尤其是头部的市重点:四校八大及其分校、新五虎等等。

再说,凭摇号进入民办和分配进入市重点的学生,如果基础(分数)相差较大,在学校能够实现逆袭吗?

有,但概率很小。

虽然民办初中对摇号进来的学生采取多种方法,如走班制,以促使学生水平平均,但巧妇究竟难为无米之炊。

有头部民办初中校长坦承,摇号进来的生源,最多一半达到以前的水平,四成达到中等水平,还有一成是低等级水平。

而到了高中阶段,可以光明正大地分层次教学,这不,这些天各重点高中都在举办分班考。

挑选优秀学生进各种所谓的实验班,然后集中优质师资,冲刺名校;剩下的学生大多在平行班,资源有限。

如果是低分考生,靠分配进市重点,大概率进平行班,然后跟不上教学进度,最后还是当了炮灰。

切切不要以为610多分进了四校,将来起步也是985高校。


04 回归原有生态

这两年,一大堆民办初中的中高分考生,受名额限制,只能进入区重点高中, 2025/2026届高考,估计会有一批区重点脱颖而出的。

但到了2024年,民办初中能享受名额分配到校,原来的公办初中红利会下降。同样,没摇进民办的优秀学生,也会占据公办的到校名额。

而且,从2023年起,到校名额可以填写两个志愿,就彻底取消了爆冷的可能。

这样,从2024年起,无论是到区还是到校的名额,依然会被原先成绩较好的学生占据。

四校的名额分配少一些,而且以到区为主,因此新政对四校只是伤了点皮毛而已。

普通市重点,尤其是四校分校,大部分名额分配到校,可能受到的影响要大一些。

也就是说,市重点会稍微削峰填谷,部分区重点,尤其是自招权限的特色区重点,也会冒出一些考入名校学生。

至于普高学生,能考入民办本科,已经是不错的结果,很多还是进入高职。

要知道,上海高职的录取分数线,仅仅是大三门总分过100。


因此学爸劝过不少朋友,与其中考分数只能上民办高中,如果不走体制外,还不如直接上个中高职贯通,省去高中三年的苦。

但很多家长,总是担心中职校的校风,坚决不肯去职校,想尽一切办法上高中,哪怕最后殊途同归。


05

教培会消失吗

最后再说说这几天铁头在杭州举报教培机构事件。

网红铁头以一己之力,将杭州的教培机构(新东方)打得停课,据说还要去其它城市举报,搞得风声鹤唳。


有趣的是,虽然部分家长支持铁头的举报,不少家长还是认为铁头是狗捉耗子——多管闲事,家长有需求,你情我愿,犯得着你来举报吗?

更何况,国家只是明令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补课,对高中阶段可没明文规定。

归根到底,再怎么双减,教育是个性化的学习,不可能只凭课上教学就全部理解,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也无法做到全面辅导,而家长也不可能化身全能战士,去辅导孩子的各科学习。

怎么办,只能找外援,就像中国足球、篮球都在找球员归化一样。

因此,在未来的数十年里,补课依然是刚需,你禁得了机构,无论如何禁不了私底下的一对一,只不过更加隐蔽、成本更高而已。

公平啊,永远只是相对的,不要指望绝对的公平(只有一样是绝对公平:每个人都会死亡,没啥万岁),更不要指望天上掉下馅饼,说不定是陷阱呢。

公平,还是要靠自己争取,才能得到。

这也是中产阶层(考一代)在教育上特别焦虑的地方,担心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地位,在下一代滑落。

学爸一直倡导让孩子提高自我学习、自我控制能力,而且一直亲身实践,并总结出风筝式教育理念。

但绝大部分家长,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胆量,让孩子去试错、去自我发展。

作为家长,要成为学习型家长,从“鸡娃”到让娃“自鸡”,激发孩子内心的学习欲望、学习潜能,让孩子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2023-12-20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