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适合柴油帕拉丁车的燃油添加剂?,

新乡故事:大地之恋

——心连心建厂五十年暨刘兴旭廿五载征程回眸

生于激情岁月,传承奋斗精神

1969年,中国土地贫瘠的历史和现状依然如故,亩产粮食只有三四百斤,“丰衣足食”成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最大期盼,“缺吃少穿”的民族饥饿感,仍在中华大地很多地方游荡。

不要埋怨土地的无能,土地也是要吃饭的,那就是化肥。饥饿给人们上了生动一课,只有大量的生产化肥才是保证肚子饱腹的唯一途径。国家在紧巴巴地建了几个稍大的化肥厂之后,敞开门户,要在全国建2000个县级小化肥厂,以解燃眉之急。

心连心就在这个时候呱呱坠地了。

它初始的名字叫“新乡县七里营化肥厂”,以图借毛泽东曾视察这里和第一个人民公社的历史作为自己的坚强“后盾”。但它的孕育和出生是多么艰难和悲壮,让今天的人唏嘘不已又荡气回肠。

1969年,新乡县全县财政收入仅604万元,而建一个小化肥厂至少需要320万元,财政捉襟见肘显然力不能支。怎么办?50年前,政府和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党和政府有了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人民。

人民以博大的胸怀张开了双臂。全县的老百姓开始为化肥厂的诞生捐款,那是一个挣工分的年代,即使一个壮劳力一年也难有一百元收入。据史载:新乡县小冀公社西寺大队党支部书记刘长忠捐出建房款200多元,王湾大队一个老大娘捐出数次卖鸡蛋所得的20元,保安堤大队一妇女捐出私房钱40多元,分分角角,全县在很短时间内共捐出现金200多万元。

每一分钱都是如此珍贵,每一分钱都要花得尽善尽美。新乡县为了建化肥厂打了一场“人民战争”:大块公社组织800辆马车、架子车、独轮车从北站运石子、水泥,全县200多名木工、瓦工、铁匠齐聚工地,石灰组的民工在没有配发胶鞋的情况下,为了赶工期,跳到灰池里劳动,许多人的脚被石灰水烧满燎泡。今天的心连心董事长刘兴旭当时还在县中学读书,他清晰地记得,那段时间的星期天,学校组织他们从县砖瓦厂往化肥厂工地运砖。

与此同时,化肥厂设计组和设备购置组的人员正奔跑在全国各有关单位。那是计划经济年代,即使一个螺丝钉也要有国家计划,也要一年两年地排队等待。韩保林,当时的工程设计人员,受命前往南京化工设计院索求图纸,两眼一抹黑,一个人也不认,就拿了一张七里营公社的介绍信。南京设计院的同志说,我们省的设计还搞不完呢,再说,你们也没有计划。韩保林什么哀求话都说了,七里营是毛主席视察过的地方,是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等等,均无效果。韩保林不说了,只是天天到设计院,比人家还正常地上下班,打水、扫地、抹桌子、晒图,凡是会干的、能干的都干,直到有一天人家拉住他的手说,别干了,我们同意了,可你还是要到省化工厅找熊总签个字。韩保林又到化工厅,又把毛主席和七里营的事说了一遍,熊总摇头,韩保林又开始给熊总抹桌子扫地,熊总还是不同意,韩保林干脆把旅馆也退了,扛着行李跟着熊总上下班,也不说话,也不影响人家吃喝拉撒睡,跟了一整天。熊总受不了了,说,把你的表拿过来吧。那一刻,韩保林直想哭。

当南京设计院把七里营化肥厂7套共100多斤的图纸全部做好的时候,韩保林在南京整整待了3个多月。那一天,南京下大雨,韩保林用雨衣包着图纸和设计院的同志告别。设计院的同志看着这个扫了3个多月地的工人师傅,竟有了一种留恋,他们把晒图机上的塑料罩取下来披在韩保林身上说,别让雨淋着,有事还来南京。

许许多多用钱也办不到的事情,心连心的前辈用忠诚、智慧、信念、执着办到了。在创业的那段日子里,那些前辈想尽办法节省每一分钱,有很多故事今天听来像天方夜谭,充满离奇又让人感动和悲怜。出差住澡堂、住茶社,甚至住火车站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1984年,厂里的条件已好了许多,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直流传下来。那一年,厂里的庞俊彦、陈克武、常继勇、王延增、王新堂到河北正定县学习一项新技术,临行前,他们打了半编织袋烧饼带上,在石家庄一个街边的小饭馆吃饭时,大厅里没有位置,几个人只好硬着头皮进了雅间,点了几个凉菜,服务员说热菜呢?没人说话。酒呢?还是没人说话。主食呢?就有人从编织袋里掏大饼,服务员一挑门帘生气地说,就没见过坐雅间带烧饼的。

像是很久远的故事,又像是昨天刚刚发生,心连心的前辈在最短的时间、最困难的条件下,建起了一个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小型氮肥厂。他们勇于奉献、大公无私、艰苦奋斗、坚韧不拔、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一种基因注入到一代代心连心人的血脉里。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给心连心的发展和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向新乡县人民致敬!

向心连心老一辈奋斗者致敬!

《新乡日报》

四个专版

刊发此长篇力作

于平凡处崛起,在竞争中领先

1994年,中国的改革方兴未艾,已更名为新乡县化肥总厂的领导班子再度调整,刘兴旭,这个年届四十、身高一米八的大个子走马上任。当了12年汽车兵,官至汽车连指导员,当过副乡长、镇长、乡党委副书记。他的履历告诉他,化肥厂,这是一片陌生的世界。

肯定有怀疑和不信任的目光,一个不懂企业管理、不懂化肥生产和技术的乡干部理所当然要浸泡在这样的氛围中。祥和的、黑黑的大个子知道自己时下的斤两,他谦逊地向每一位干部和工人微笑,尽可能的不讲话、少讲话,偶尔不得已说起生产,常常紧张出一头汗。一有空闲,他就下到车间里,看工人劳动,没有人知道,这个大个子正在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恶补化肥知识和生产管理知识。

这个时候,化肥厂在碳酸氢铵产品上已经原地踏步25年,全国所有的县化肥厂几乎都在生产碳酸氢氨,市场一片凋零。而另一种化肥尿素却成了土地的宠儿,但中国的尿素产量极少,对于广袤的土地来说无疑杯水车薪。为了粮食的需要,国家不得不每年拿出宝贵的外汇进口日本尿素,一时间,日本的尿素和中国农民用日本化纤尿素袋制成的裤子奔跑在中国的田野上。刘兴旭之前的化肥厂领导和县领导知道,尿素是所有化肥和化工产品的基础,上去了工厂就上去了,上不去工厂就像秋天的红叶,早晚会零落成泥。他们不知道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碳铵改尿素的方案修了又修、改了又改。总工程师娄源章领着尿改队伍一次次外出考察学习,一次次反复论证,几乎跑坏了一辆新车,但仍然决心难下。连续5年,县长在县人大会上向全县人民表达要生产尿素的决心,但连续5年,尿素就像夜里的梦一样,始终是一场虚幻。全国化肥厂做尿素梦的不计其数,但大多倒在了前进的路上。

“宁可在冲锋的路上倒下,也不在畏缩中失败”。新上任的刘兴旭带着军人的钢铁气质和无所畏惧的勇猛,在一片期待和质疑的眼光中向县领导表态:化肥厂一定要上尿素。

资金、人才、技术是阻拦尿素上马的关键因素,多少先前改革的各地英杰在它们面前铩羽而归。化肥厂的前任领导前赴后继跑了无数次各种各级银行,结果都是一样:没钱。银行是专业打算盘的,一向谨慎有余,“嫌贫爱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职业操守。

从来没有贷过款的刘兴旭来了。知难而进,不进则亡。刘兴旭先去了市里的一家银行,对方一句话就给封死了:今年没有指标了。再去省里,去的时候省里这家银行的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这一去就是多半个月。每天早上坐汽车去郑州,晚上万家灯火的时候人困马乏回新乡,一个小小的县化肥厂要两眼一摸黑地说服省、市、县各级银行,关隘重重,知情人都觉得刘兴旭有些唐吉诃德大战风车的意思。然而,半个月之后,刘兴旭居然带着省行2000万元的贷款班师回朝。全厂惊喜后都有一个疑问,刘厂长是如何说服省行的大员们?这里面的玄机奥妙是什么?

刘兴旭一笑了之。他治厂的员工行为准则有一句话说:“讲自己不讲别人,讲主观不讲客观,讲效果不讲过程。”20多年后,刘兴旭的母亲有次偶然说,那么高的大个子给人家一直鞠躬。当时给他开车的司机20多年后说,刘厂长有次从省银行出来对我说,今天我又掉了两眼泪。

从刘兴旭走进心连心,没有人看见他掉过眼泪,听也很少听过,这一次母亲的“失言”是多少情绪的宣泄?2000万元的贷款里,有多少男子汉的屈辱和眼泪呢?天知地知,刘兴旭知道。

刘兴旭清楚,钱有了,人还是原来的人,低端向高端产品的转变首先是理念的转变。在尿素工程开车之际,许多意想不到的小问题接踵而至。技术人员发现锅炉鼓风机的地脚螺栓松了,原因很简单,就是水泥没有凝固。后来生产系统开起来运行很短时间突然停车,一查,原来是电机电线接头不牢。刘兴旭深有感触地说,一把水泥,一根线头,暴露出我们多少问题,只有高端的人才能驾驭高端的设备,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把农民工人变成职业工人。为此,刘兴旭向全厂领导和工人正式提出并确定了化肥厂的企业精神:“笃信好学,执事敬业”。

有了钱,有了学习的自觉和动力,心连心憋了多少年的干劲陡然释放,碳铵改尿素工程正常需要18个月,但心连心人仅仅用了14个月就建成投产,并且创造了“一次投产成功,一次质量达标,一次超过设计能力”的3个全国第一。投产当年,尿素产量超过了设计能力的50%,原化工部、省政府、省化工厅都把眼光投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化肥厂,3家的奖牌赫然挂在这个后来叫做“心连心”的化肥厂墙上。

后来业内有人说,1994年是心连心大发展的元年,这个评价应该是中肯的。刘兴旭的到来,尿素的上马,让心连心一下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刘兴旭对此评价不以为然,他认为,企业本身有很好的素质,尤其是原有的干部和工人,其学习精神之高、作风之硬无人可比,不然,仅凭钱怎么能买来罕见的速度和优异的质量呢?

刘兴旭首先开始拼命地读书,开始寻找一切读书的机会,在北京、武汉、杭州、郑州等地,他参加了许多学习班。坦白说,许多企业老板的求学是想买一个北大、清华的光环,但刘兴旭是一个另类学生,上课的时候背着书包来了,下课的时候背着书包走了,又和同学笑脸相迎,又不参加同学组织的各类娱乐活动,这个年龄偏大、个子偏高、被称为“大哥”的班长,总是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像虫子一样在书里不知疲倦地爬。他不在学习的城市多待一天,下课了就掐点儿赶火车,马不停蹄地往家走。在厂里,他永远没有星期天,只要不出差,他的节假日就是在办公室里读书。即使心连心股票在新加坡上市的那个晚上,大家都说出去散散步,看看新加坡的夜景,他执意不去,等大家回到宾馆的时候,却看到了11张用宾馆便签纸写下的读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不管回家多晚,半个小时的读书必不可少,家里的书柜、办公室的书柜盈筐倒箧,一捆一捆的书是他几次办公室迁徙的财富。

刘兴旭算不得聪明,但架不住这样的学习态度,今天他可以给你讲西方的管理模式,可以给你讲中国精英的成功经验,常常在公司的刊物上讲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心得体会,他更可以沿着心连心厂区向每一个人讲大到一片管网的作用、小到一个螺丝的功能。

学习不是作秀,书柜不是门面,学以致用是刘兴旭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毛泽东是刘兴旭从小至今的偶像,毛泽东没上过一天的军事院校,但他指挥的无数经典战役让过去和今天的军事专家们津津乐道。学习毛泽东,用好辩证法,是他一生的追求和方向。

有了年产4万吨尿素的积累和经验,有了不断学习的基础和底气,有了一群机智骁勇的可爱伙伴,又有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刘兴旭和心连心,天高海阔,还等什么?

2006年,心连心的尿素年产量已达70万吨,复合肥30万吨。

小冀镇那个老厂已经盛不下心连心饱涨的创业激情,还在2004年春节的假期里,鞭炮烟火还没有散尽,刘兴旭就拉着总工程师李玉顺出去“散步”。距老厂东北3公里的一片沃野上,麦苗新绿,泥土即酥,春的气息让人惴惴不安。

“这里怎么样?”刘兴旭掐腰原野之上,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一片大平原,一片大战场,一片大发展的雄心和壮志已经升腾。

数年之后,二分厂、三分厂、四分厂像雨后春笋在这里茁壮成长,拉起手来绵延几公里,远远望去,白天管塔林立,夜里灯火辉煌,一种勃勃生机溢满大地。

四分厂是踩着三分厂投产成功的脚步开始孕育的。它天生比前几个分厂的基因优秀,它选用了当时行业最先进的水煤浆气化技术,像球队里来了一个球星,一下子把心连心引领到化肥技术的制高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大家办喜事一样考察、学习,忙得不亦乐乎。2011年的时候,四分厂初见雏形,正是人马和资金较劲时刻,正是漂亮新娘揭盖头时分,恰恰这个时候,刘兴旭却带着一拨人马,先内蒙后新疆的千万里大考察去了。

许多人不理解,小日子已经过得不错了,还千里迢迢跑到冰雪覆盖的新疆干什么?

中原已关不住这个大个子的野心,一个锅里的饭还没盛到碗里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为另一锅饭搭台建灶了。他不满足于小富即安,不赞成休养生息,不打算见好就收,不乐意英雄迟暮。他的野心其实就挂在心连心的每一个角落里,印在每一个心连心人的心里,那就是——做中国化肥的领跑者。

仅仅一个中原,能让他的信念信马由缰吗?

新疆,这个广袤而旖旎的地方,刘兴旭带着一拨人从国界上的霍尔果斯往回走,建化肥厂需要两个硬条件,化肥的“粮食”:煤炭,化肥的去向:土地。新疆正是全国生产化肥最理想的地方,沃土千里的原野,天山丰厚质优的煤层。但像阿里巴巴的宝贝一样,你要耐心寻找。这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地方,不要怕路途遥远;这是唐僧西天取经的地方,不能怕关隘重重。几乎人困马乏,大家觉得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及的时候,玛纳斯县迎面来了,正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地政府正求贤若渴招商,玛纳斯还有两个天山脚下的煤矿,储量1.8亿吨。两家一拍即合,玛纳斯不仅提供了建设工厂的土地,而且答应把两个煤矿的开采权转让给心连心。

于是,新疆的脚手架和新乡四分厂的脚手架遥相呼应,两个设备领先、技术一流的现代化化肥厂即将入列心连心队伍之中。

2013年和2015年,四分厂和新疆公司先后一次试车成功,像航母加入编队,心连心在全国化肥业的位次一下子名列前三,在全国民营化肥企业里,心连心已经站在旗手位置。

天山还是皑皑白雪,长江正在大河奔流。当新疆心连心的优质化肥初吻南疆大地的时候,毫无倦怠的刘兴旭带着心连心的拓疆者又挥师东进,站在了九江彭泽一线。江水波涛,百舸争流,这又是一片大展身手的好地方。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南山之下,山水簇拥,心连心建设的塔吊又林立而起,两年之后,又一座现代化的化肥企业将拔地而起。这几乎是一首诗一般的奋斗之歌,是一个传说一样的创业壮举。

从1994年的4万吨尿素一直到今天九江彭泽的壮阔工地,25年,征程未洗又扬鞭,一次次大项目建设首尾相连,一回回大硬仗接踵而至,考验一个接着一个,胜利一环连着一环。25年,刘兴旭和心连心如一群埋头的攀登者,脚步扎实,躬身前行,执着、专注,勇敢、坚韧。今天站在化肥企业的群山高处,回望曾经走过的风景,自豪和感叹油然而生:从年产8万吨碳铵的小化肥厂一直做到今天年产超过500万吨的国家大型化肥生产企业,拥有世界一流的煤制尿素生产线。25年来,心连心销售收入由9400万元增长到98亿元;化肥总产能增长了100多倍;总资产由8890万元增加到132亿元;利税由1200多万元增加到9亿多元;员工由600多人增加到6000多人。

25年,心连心从一个县级化肥小厂,脱胎换骨,凤凰涅槃,渐次从2000多家化肥企业中脱颖而出,终于跻身为行业的佼佼者。

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


世界多彩迷离,我只注目土地

刘兴旭的老家在辉县市太行山腹地,小时候父亲把他送到山里,也是工作忙,更重要的是锻炼他的意志。那时候山里很穷,玉米面都吃不饱,汤汤菜菜能灌饱肚子就不错了。山里人没见过化肥,听也没听过,种庄稼就靠农家肥,老人们出门多背个箩筐,见了山道上有牛骡粪便就宝贝一样捡到筐里,方便都要方便到自家的茅厕里,真正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刘兴旭从山里不仅根深蒂固学到了以奶奶为代表的山里人的善良和坚韧,更体会到肥料对于农民和土地的作用及魅力,这种感觉如影随形,一直跟他到现在。

刘兴旭对今天社会对企业家的定义耿耿于怀,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曾是衡量企业家最主要或唯一的标准,但他绝不苟同。他坚定的认为,道德和良心,责任和操守,应该放在利益的前边,企业和企业家绝对是两个概念,企业好做,企业家难得。所以有一次政府开会,主持人说,企业家都往前坐,别的大小厂长哗啦啦都去前面了,他欠了欠屁股,觉得不妥。

心连心的利润20多年来高歌猛进,虽然来得急,但没有一分钱产生于政策的投机取巧,没有一分钱有农民的唾沫和咀咒。

刘兴旭骨子里依然是农民,他总觉得全国的农民都是他的父老乡亲,开始的时候,他用最简单的方法让利给农民,比如一袋50公斤的化肥他让装多一点,他怕因为运输或装卸折了秤;比如化肥涨价的时候他不给经销商涨,经销商也不能给农民涨等等。有一个山东的农民用心连心的化肥,那年庄稼却长得近乎绝收,心连心的技术人员跑了3趟,最后确定原因不是化肥所致。没了收成就有了眼泪,农民的女人和孩子哭个不停,刘兴旭知道了就说,用了咱的化肥,是不是咱的责任咱都要管,于是,就叫人拿了4000块钱送去。农民千恩万谢,说心连心人的心真好。其实,当初县化肥厂改名,刘兴旭提议“心连心”时,有人觉得这名儿土气点,那时候洋名字正走红,名字就是厂子的面子和文化,要么洋气点,要么高雅点,要么有点哲理。刘兴旭说,土气没什么不好,化肥就是依土生存,心连心就是表达我们和农民心连心、和经销商心连心、和工人心连心。

有两个事情深深触动了刘兴旭,让他矢志于化肥的情结更加刻骨铭心。在东北的一家化肥销售商店,老两口赶着牛车来买化肥,他们拿出手绢包裹着的零碎钱,踌躇了很长时间,最后买了最便宜的一种劣质化肥;而在浙江的茶山,挪威产的化肥高达5000元一吨,却有很多人购买,而中国的化肥被放在角落里几乎无人问津。一方面劣质化肥因价格低廉充斥市场,必然造成土地的损坏,一方面我们还没有高档的化肥来满足顾客的各种需要,这让生产化肥的刘兴旭每每心情沉重。

“一米宽,一千米深”的“钻井精神”,是刘兴旭执着于化肥事业而提出的理念。他要带领心连心人心无旁骛地做好化肥,让农民用得起用得好自己的化肥,让中国的化肥也像发达国家一样高效而精准。所以,后来心连心有点儿钱的时候,房地产生意好的像拾钱一样,就有N拨儿朋友献言说,房地产来钱比化肥快得多,也有献计互联网的,反正社会各界如过江之鲫纷纷游说,都认为自己说的营生哪个都比化肥来钱快。刘兴旭和心连心不为所动。越是五彩缤纷时刻,本色越弥足珍贵。

刘兴旭(右三)深入市场一线,走进农家倾听农民需求。

坚持化肥,做好化肥,不仅是心连心得心应手的传承,也是心连心做精做大做强主业的向往,更有一份对土地、对农民的深情。在2018年全国氮肥工业发展60周年纪念大会上,刘兴旭站在人民大会堂向全国的化肥同行和专家、领导再次重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持做好氮肥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让农民受益,让土地舒畅,是刘兴旭和心连心的终极梦想。刘兴旭把他的梦想浓缩成一句话:用最少的社会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如何把梦想变成现实,如何不仅仅让农民在斤两上或枝节上受益,而是从根本上让农民从产品本身得到实惠?心连心近年来探索、总结、升华,提出了“低成本+差异化”的战略目标,并在实践中初尝胜果。

刘兴旭用辩证法的观点来诠释心连心的低成本战略。所谓的“低”,不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最少,不是指系统成本最低,更不是原辅材料价格最便宜,而是当我们把原辅材料选用到最舒适,把设备装备到最先进,把工艺深化到最圆润,把管理做到最极致,当每一个链条都高精尖的时候,所有的运转都会变得流畅而和谐,生产也变得秩序而有规律。长期的整体运营成本最低,长期的安全稳定是生产的最高境界。

所以心连心不赞成材料上的“物美价廉”,不主张一味地讨价还价,反对凑合、将就的工作方法,在行业内率先提出“总成本领先”的战略思想,2013年~2017年,心连心共投资4亿元完成1500多项技术改造,装置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在四分厂和新疆化肥厂建设中,心连心生产系统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集合了行业所有的前沿技术。

对技术人员实行专利制度是心连心低成本战略的又一创举。心连心规定:凡是发明或引进的技术都属于自己的专利,都可以得到厂里的重奖。新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姚元亭本来是数学专业的,但到了心连心之后苦攻煤化工,现在成了厂里的专家。在引进第一套变压吸附提氢装置时,大家心里都没底,许多人怀疑能不能搞成,姚元亭和他的团队通过刻苦学习,一次次攻关,终于使装置顺利投运,开了业界的先河。在新疆空分项目开车过程中,整个项目安装完毕,但管道振动一直解决不了。从国外请来了专家,研究调试了一两个月,仍然束手无策。姚元亭只好又带领自己的团队,跳出常规思维模式,苦思冥想,一点点摸索前进,最后获得了成功,使新疆项目如期开工。

因果相应,心连心的低成本在独特的认识中得到收获——心连心利用传统工艺生产1吨合成氨消耗标准煤1073公斤,比国家限额低28%,利用新工艺生产1吨合成氨消耗标准煤1216公斤,比国家定值低27%,2011年~2018年,累计节煤27.68万吨,生产实现了长周期稳定高效运行,连续8年被国家工信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评为“能效领跑者(合成氨)标杆企业”。

化肥是对农家肥的革命,但初级的传统化肥在完成对植物营养补充的过程中带来了许多后遗症,资源浪费、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人在饥饿的时候是不计后果的,肚子饱了,剔牙打嗝的时候又对化肥有了嫌弃之心,以至于今天的人们以不吃施用化肥的食物为目标。

误解是对化肥最大的不公,化肥只增产作物产量,而绝不会改变作物结构的道理又有几人能懂呢?

即使是化肥的生产者也对化肥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今天,改变化肥品性,完善化肥功能,成为化肥企业的共识和生存之道。自主研发,技术合作,收购企业,购买专利等都是心连心在化肥革命和升级中使用的策略。2009年,心连心是全国首家投入巨资从中科院购买控失肥技术专利的化肥企业,2018年,心连心并购了新疆的腐植酸龙头企业,让心连心在化肥与世界接轨的道路上距离越来越近。刘兴旭率领的心连心团队对化肥革命心仪已久,刘兴旭在各个时期提出的口号和目标都有让化肥产品“洗心革面”的意思:比如“标杆引领,绿色发展”,比如“最受尊重的化肥企业集团”,比如“一米宽,一千米深”,而“差异化”战略思想的推出,更是把化肥功能化、化肥绿色化落到了实处。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但人类对食物的要求是形形色色的,无论老幼少壮,地域东南西北,不同民族、不同信仰都对食物有自己的差异要求。植物对于化肥也是如此。稻麦谷黍,瓜果蔬菜,土壤气候等,只用共性的化肥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常常事倍功半。心连心倡导的差异化就是给作物开“小灶”,就是有的放矢,就是对症下药,就是靶向施策。朝着这个方向,心连心人矢志不渝,聚心聚力,终于开发出了三大系列高效肥产品:腐植酸化肥改良土壤长期板结顽症,提高作物品质;控失肥锁住养分,有效减少流失;聚能网破除土壤板结,促进根系生长。三种高效肥产品合理搭配,科学施用,使氮肥利用率提升了近20%,提升作物产量10%左右,既能高产优产,又能使地力恢复。这三种产品的诞生,让心连心从队伍中脱颖而出,从同行者一跃而成行业引领者。

农民在大地上用丰收为心连心的化肥革命鼓掌:陕西省延长县果农许安军使用心连心化肥种植苹果。2018年春天受到天灾,当地的苹果都被冻坏了,本来许安军也自认丰收无望了,但谁知后期苹果长势突起,个头大,颜色鲜,口感甜,让许安军大喜过望,苹果还没下树,就被采购商定购一空,个头最大的苹果达776.5克,夺了全县“苹果大王”的称号;山西省应县农民用心连心的化肥种植青椒,单个重量平均350克,单个最大重量达400克;广东徐闻县的农民用心连心化肥种菠萝大丰收,2018年5月份千里送菠萝到新乡感谢心连心;新疆昌吉农民的西瓜田使用心连心化肥,西瓜平均15公斤以上,含糖量比一般西瓜高两度。为了表达对心连心的感激之情,3000多公里送30吨西瓜到新乡,农民还在送瓜车上贴上对联:“施肥就用心连心,瓜甜个大喜人心。”心连心化肥大受农民的喜爱,只要用过就会“矢志不渝”,新疆伊犁有的农民不识汉字,就拿着心连心的化肥袋子去买化肥,说就要这个牌子的。“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呀,两个眼睛真漂亮”,每当听到这首歌,眼前总会浮现出一个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的脸庞。在心连心,也有这样一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她叫玛丽亚,也有着长长的头发和漂亮的眼睛,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在来到心连心之前,玛丽亚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库尔勒电信局上班。前两年,库车的一个朋友把她介绍给心连心业务人员做翻译,她一接触就对心连心化肥入了迷,毅然辞掉了电信局的工作,一门心思地当起了心连心化肥市场推广员,开始了她的“心连心之旅”,并很快赢得了客户和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

利润永远紧跟着好产品,没有利润就没有企业的发展,但越是好的企业发展到一定时候,社会责任比利润更有魅力。刘兴旭和心连心渐渐进入了一种境界,化肥的发展和进步成了一种追求,农民的希冀和富裕变成了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心连心在全国组织了100多个服务队,走乡串户,田间地头,给农民普及化肥知识,给土地测量土壤结构,然后量体裁衣,精准施肥。刘兴旭还牵头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心连心肥料协作网,农民可以随时随地为土地“求诊问药”。

事业之感是一个发动机,就觉得朝气蓬勃,就觉得不知疲倦。65岁的刘兴旭每天都不休息,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田里和农民看庄稼、搓土壤、聊收成。一位新华社记者形象地比喻说,刘兴旭和他的心连心团队,就是一只脚在工厂,绞尽脑汁控成本,1吨煤炭多生产了10%的肥料,另一只脚踏在田间地头,指导代理商和农民科学种田,1吨高效肥帮助农民多打了10%的粮食。

最理解刘兴旭、最信任刘兴旭、最放心刘兴旭的人,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全国知名的化肥专家,曾任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的孔祥琳。她2018年到九江彭泽看在建的心连心化肥厂,一看那宏伟的场面激动得说着说着就流了泪,握着刘兴旭的手就像抓住了小氮肥。老人家一生致力于中国的化肥事业,殚精竭虑,把中国化肥生产的过程、问题、思考记录了几大本子,奉为至宝,她决定把她的至宝传给刘兴旭。刘兴旭郑重地接过了老前辈的希望和重托,国宝一样收藏在公司文化展厅里。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刘兴旭来到心连心,已整整25年。

25年,心连心6000多名员工庆幸有了刘兴旭这样一个好带头人的时候,刘兴旭也常常沉浸在幸福之中,这是他一生中最舒畅、最值得、最不可忘怀的日子,每一天他都被身边的人感动着、鼓舞着、兴奋着。他来的第一年,老领导李步文的承包合同到期了,按合同李步文应该得到72万元的承包金。在那个年代,72万元是多么大的一笔巨款,但李步文坚决不要,他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不要的理由,说是今年化肥涨价了,他要把这笔钱用到厂里生产上。这一年,厂里要推行减员增效改革,要劝退一批45岁以上的女工,符合条件的许多人不想走,还是李步文和茹正涛率先把自己的爱人劝退了。老工程师娄源章1974年参加合成氨项目时,为了勘探水质多次跳入冰冷的水中,由于浸泡时间过长,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1995年厂里上尿素生产线,已经病退的娄源章拖着病腿又披挂上阵,全程负责改造项目。20多米的合成塔,他一次次站在施工的吊篮里往返检查,为了确认防腐质量,他忍受着关节疼痛,每天爬上90米的造粒塔。总会计师侯长有掌管着全厂千万元资金,但每次出差,总找10块钱一晚的地下室住,而且不管出差回来再晚,第二天一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副总工程师顾朝晖私下资助两个贫困学生十几年无人知晓,直到县民政局找来大家才知道。

工人从600人发展到6000人;产值从500万元到今天的超100亿元;一个曾名不见经传的县化肥小厂到现在全国化肥行业名列前茅。这“老板”不可谓不大。

星期天刘兴旭是永远不休息的,天好的时候他肯定是骑着自行车往厂里去,十几里的庄稼路相陪毫无寂寞之感。新乡县的人没有不知道心连心的,刘兴旭的大名更是如雷灌耳,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骑车的老头,就是刘兴旭。

25年前开会和今天开会,刘兴旭都保持了一个习惯,就是倾听。一个问题让大家讨论,大家就畅所欲言,有人嘴皮子利索、有人词不达意,刘兴旭从来不打断任何人,倾听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尊重。

退了休的公司老领导李步文讲了一个故事:刘总刚来时有一次开会,他们两个的意见不大一致,其他的领导也不好表态,会散了以后,李步文觉得不该在会上那么尖锐。正想着呢,刘总就进了他的办公室,一上来就向他道歉,说这事都怨自己,事先应该跟他沟通一下,下次一定要注意改正。李步文耿直豪爽,见刘总如此礼贤下士,就感动地说,刘总,这样的事儿没有下次了。李步文说,他一生没有怎么佩服过谁,但对刘总是真的从心里敬佩,没见刘总跟谁急过,再大的事情没见过他拍桌子踢板凳。茹正涛是从工人一步步当上厂领导的,抓生产是一把好手,说话快人快语,在各种会议上口无遮拦,难免有些话和刘兴旭意见相左,刘兴旭从来都是平静地倾听。刘兴旭说,正涛他们说的都是为了工作,如果开会一言堂,他说什么大家都附和说是,那这个企业就完了,敢于讲实话讲心里话说明大家是一条心,没有这帮推心置腹的如兄弟一样的同事,心连心就不会进步。

没有谁见过喜怒无常的刘兴旭,微笑永远挂在他的脸上。干部工人这么说,厂里厂外都这么说。

正人先正己,纪律是定给每一个人的,老总的工作独立性很强,有时群众监督起来很难,老总要自己监督自己。心连心要求工作必须穿绿工装、深蓝或黑色裤子,刘兴旭只要进了心连心,不管在工作,还是迎来送往都是按规定着装。厂里要求禁烟,“烟鬼”的刘兴旭马上戒了烟,有一个客人来找他,在楼道里吸了烟,刘兴旭知道后按规定自罚了100元,大家劝阻说,他是客人,又不知道咱厂的规定,不该罚的。刘兴旭说,厂里有烟火就要罚,没有不罚款的理由。

刘兴旭(右一)与返聘老员工荆夏泉亲切交谈。

有一年春节前夕,刘兴旭从新加坡回来说,今年的年不安生了!原来他的一个亲戚在公司干部考评中垫了底,按当时规定要转岗的,一个领导说,是不是再看看,刘兴旭说别看了,该转就转吧,一视同仁最好。化肥厂是用煤大户,送煤的人络绎不绝,刘兴旭又是土生土长的新乡人,亲朋好友一大堆,都知道刘兴旭是大老板,介绍生意的很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也就有亲戚送煤的。有一次,一个亲戚气呼呼地来找刘兴旭说,他送的煤被那个质检员评的价格太低了,说是你的亲戚也不行。刘兴旭说人家是内行,说几级就是几级。几年过后,当年的那个煤炭质检员退休了,当退休表送到刘兴旭手里的时候,刘兴旭破天荒地批了一行字:请奖励两万元。质检员一头雾水,不知奖从何来,他去找一个厂领导问,厂领导想想说,大概表扬你多年来的铁面无私吧!质检员想起了刘兴旭亲戚的事儿,当时他还怕领导给自己穿小鞋呢!想着想着眼泪就出来了,多少年了刘总还记着这事儿呢。

1996年,为了规范经营,厂里制定招投标制度,制度的最后一项规定,厂长有最后的决定权。但直到如今,刘兴旭没有使用过一次这样的权力。在提拔各类干部时,刘兴旭坚持谁分管谁举荐的原则,从来不干涉分管领导的权力。

换位思考,替别人着想是刘兴旭工作的习惯,如果总站在自己的位置看问题,总强调自己的理由,不仅不利于问题解决,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心连心二、三、四分厂征了朗公庙镇的地,一开始时,偶有人在水啊电啊等方面给心连心找麻烦,大家说咱不能老吃这个亏,不行就告诉乡里,告诉派出所,整整这些人。刘兴旭说,想一想,咱用了人家祖祖辈辈的地,用了人家地下的水,人家有点情绪也正常,我们要多给周边的乡亲办好事,感谢人家给我们的土地之恩啊。从此,心连心用工尽力照顾周边的乡亲,周边的村民用化肥给的价格比经销商还要低,替乡亲们建水闸、缴水费。每年春节前夕,刘兴旭一定要到各乡村走访拜年,感谢乡亲的担待和厚爱。百姓都说,那么大的老板没一点架子,老哥老嫂的不住嘴地叫,跟这样领导过不去的一定不是好人。心连心和周边乡亲处得像一家人。

刘兴旭每次去新疆和九江就告诫那里的心连心领导,一定要和当地政府和群众搞好关系,咱用人家的土地,人家给咱提供了好的条件,就要从心里感谢人家,服从当地政府的领导,多参加当地的公益活动,给周边百姓多做好事。那年去山西煤矿拜访,走到煤矿了也没见对方及时接待,大家就在路边等,心里不满意。好不容易等来人了,却是一个小领导,大家就脸上不高兴,心说我们大老板都来了,你们怎么也该基本对等吧。刘兴旭却没有一点怨言,跟人家寒暄,跟人家谈工作。事后刘兴旭做大家的工作,也许人家的领导不在家,也许我们不是人家的大客户。我们来是说工作的,工作说完了就是圆满,又不是国际关系要什么对等呢?有一次刘兴旭带一拨公司高管开会,会议室的椅子头天刚洗好,罩子干了里面的海绵垫却是湿的。大家坐下不久屁股就觉得不舒服,起来一看,裤子都湿了一片。有领导的脸上就挂不住了,怒气冲冲地要叫办公室的人过来。刘兴旭哈哈一笑说,你们尿裤就说尿裤了,少找事啊!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每年春节,刘兴旭拜年的第一拨对象就是心连心的老干部、老工人,刘兴旭去北京谁不看也要先去看原化工部退休的老领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化肥行业里公认老刘是最厚道、最老实、最实在的人。在小冀镇里的心连心社区随便问问老人们,刘兴旭怎么样?没说不好的。问孩子刘兴旭好不好,孩子也说好。问谁说的,孩子说,俺爷俺奶说的。

心连心要做中国化肥的领跑者,中国高效肥的倡导者,没有科技和创新是不可能的,人才是科技和创新的基础。说句实话,新乡和小冀镇在今天的中国没有地利之优,心连心想要吸引和留住人才,一靠企业的实力,二靠领导的胸襟和魅力。早年毕业于大连理工的研究生孙洪,一开始就职于新飞电器。由于在企业管理上出类拔萃,3年后就被提拔为新飞电器副总。2012年,孙洪被市里抽调当“市长质量奖”的评委来到心连心。第一次见到刘兴旭,孙洪就觉得这个老总和其他老总不一样。说话低调、实在,既说企业的好,也说企业的困惑。没有一句说自己怎么做的,一说就是团队和工人。再就是谦虚,一直问企业管理的问题。评完了孙洪走了,后来就接到心连心让她讲企业管理课的邀请。刘兴旭像小学生一样在前排很认真地听,再后来就是刘兴旭代表心连心诚挚地希望她能来心连心工作。孙洪思想斗争了很久,毕竟在新飞十几年,毕竟心连心是个陌生的化肥行业,毕竟心连心离城十几里。但刘兴旭的低调、实在、谦逊和热情真挚,让她最终选择了心连心。她的到来,让心连心在企业管理上向规范化、科学化又迈了一大步。心连心的高管全都是各个方面的高手,人人独挡一面,几乎都有别家企业高薪邀请的机会。但几十年来心连心的高管一个都没有走,因为心连心,因为刘兴旭。

2013年,刚刚30岁的黄建利还在福建莆田市惨淡经营车用尿素,之所以惨淡就是本小利薄,原材料尿素不好做。黄建利不想自己做了,在网上查了100多个化肥企业,用短信向各家老板毛遂自荐。仅仅两分钟之后,心连心刘兴旭给他回了短信,欢迎他到心连心谈谈。这是黄建利接到的第一条短信,也是100多条自荐短信的唯一回音。2014年,黄建利从福建来到心连心,刘兴旭和他谈了一次话后就说,欢迎你来心连心一起工作。黄建利没想到心连心是绵延几公里如此大的一个企业,没想到这么大的老板和他实实在在地谈了这么长时间。2015年,黄建利注销了自己在福建的公司来到了心连心。公司为他成立了车用尿素科,给了他5个人。车用尿素是减少柴油车污染的添加剂,在要求“绿水青山”的今天,有极大的应用市场。有人出钱,黄建利如鱼得水,第一年生产车用尿素5612吨,第二年已达44026吨。这一年,车用尿素开年会,刘兴旭来参加,黄建利有些意外。他知道车用尿素在偌大的心连心还是一个“小弟弟”,知道刘总在心连心的威望和地位。刘兴旭还没有讲话先站起来,规规矩矩向黄建利先鞠了一躬。黄建利受宠若惊,连连相谢。刘兴旭说,感谢小黄的到来,为心连心的事业共同奋斗。

2017年,车用尿素连续3年保持高速增长和行业销量第一,年产车用尿素原料80万吨、车用尿素溶液20万吨,产品出口欧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心连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优质高纯车用尿素原料供应商之一、行业内第一批实现超高纯原料规模量产的企业,并成为国内制定车用尿素原料企业标准企业、车用尿素原料行业标准牵头制定单位。一个短信,一个人,一个产品,一个行业纪录。这就是一个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

心连心用人的宗旨是:把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什么是最合适的位置呢?人是可塑的,有时候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潜力,需要发现、锻造、成型。

2009年年初,心连心进来了20多个研究生,来得快走得也快,有的就是骑驴找马,有的不适应心连心铁的纪律,有的向往大城市等。但终究有留下的,北京服装学院材料学硕士赵亚洲就是一个。北京的硕士在心连心很金贵,但刘兴旭对赵亚洲说,你要沉下去。沉下去就是一杆子到底当工人。赵亚洲老老实实去车间里当操作工,和工人天天轮班倒,下班了睡觉、睡醒了上班,对工人的生产生活摸得一清二楚。整整两年,赵亚洲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当工人。后来他当了分厂的工艺科长,2014年到新疆做副厂长,很快又被提拔为五分厂的厂长。9年功夫从一个嫩学生成长为一个产值几十亿元的厂长。赵亚洲说,感谢刘总“沉下去”的教诲,没有沉下去,你就不会走上来,你就不会了解工人。不了解工人就不会做好工厂,不管学问多高,想做好工厂必先做工人。今天赵亚洲已经沉醉于化肥行业,新疆公司两套领先全国的三聚氰胺设备,常常让他在梦中喜笑颜开。他说,他一定要干到全国最好,不负心连心,不负刘兴旭。

为事业和使命而奋斗是他的幸福观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兴旭,在田间查看水稻长势。

少年时的刘兴旭,被父亲送到了辉县山里的老家,那是共和国最饥饿的时代。驼背、小脚、没有名字,被唤作“刘白氏”的奶奶影响了刘兴旭一生。他记得当时家里最好的饭,就是用玉米面捏成红枣大的疙瘩放到锅里煮,然后放上野菜。这样的好饭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到嘴里的,先让壮劳力的爷爷吃,然后盛出几碗,奶奶用颤抖的手端给几家邻居。奶奶说谁家都有孩子老人,经不住饿啊。后来当新乡县法院院长的父亲也常往家乡去,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父亲用自己的节余给家乡买了一台变压器,肩扛手抬让村里通了电。听说村里要修路,父亲让刘兴旭兄妹都兑钱,硬是凑了十几万元,圆了乡亲们村里通汽车的梦。乡亲们要打井,父亲又号令大家解囊相助。记忆里父亲兜里从来都是两种烟,自己抽便宜的,好的让给人家抽。刘兴旭是在父亲的背影里长大的。

这个世界有为钱奋斗的,也有为使命奋斗的,后者的钱,只是为了使命而存在。

每年心连心都设有年终奖,心连心的飞速发展使各级的年终奖水涨船高。前几年,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刘兴旭,每年也都有几十万元到100多万元的奖励。每年刘兴旭都要求拦腰砍断,只要一半。新乡县2012年奖励刘兴旭个人50万元,刘兴旭说给大家分了吧。2005年,刘兴旭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省政府奖励他个人一辆帕拉丁越野车。刘兴旭说,放到厂办公室用吧。这辆车在办公室一直用到报废。

刘兴旭的工资卡一直由办公室的人拿着。刘兴旭说,厂里干部、工人家有白事,只要他在家一定要去的。红事只要喜糖送到,不管领导还是群众,不管他在不在家,都要把红包送到。

经常有朋友、同事、战友、同学、亲戚家里磨不开的时候来找刘兴旭,刘兴旭都尽力而为,不让人家空着手回去。公益事业,救灾救难,刘兴旭更是责无旁贷。

同是奶奶和父亲的遗传,刘兴旭在自己的衣食住行方面,一切以节俭为宗旨,不管是昨天还是今天,艰苦朴素、适可而止,是他生活的最惬意状态。

2007年,心连心在新加坡上市,刘兴旭要去敲锣定音的。临行的前几天,觉得万事俱备了家人才想起他还没有好一点的西装。不管怎么说,规矩还是要讲的,置一身上档次的“行头”合情合理。但刘兴旭坚决不同意买名牌衣服,一身好西装要几万元,平时他也从不穿西装。家人说不过他,最后花1000多块钱买了一套西装。

刘兴旭坐的车,已经跑了12年60多万公里,像人老了一样,汽车总出毛病,半道上已经抛了两次锚。不管出于形象、安全、工作,都该换一辆小车了,而且要换就换好一点的。毕竟心连心的规模放在那儿,百十万元一点都不过分。刘兴旭坚决不让换,理由就是厂里用钱的地方多着呢,何况车没大毛病。说得多了,刘兴旭有一次郑重地说,换车的事儿从此不要再提了,他坐的车他心里有数。

外出住宿刘兴旭同样有规矩,以前跟他的人都有过教训。一次去上海学习,人家集体安排都住在附近的一个大宾馆,刘兴旭嫌贵,自己找了家小旅社,每天多跑不少路去上课。有一次在大连住了一个小宾馆,房小床短,刘兴旭个子大,脚都没地方放。大家都说这不行,怎么也要伸开腿吧,再换一家吧。刘兴旭说不用,他有办法,就搬把椅子放到床尾说,这回脚可以伸开了。后来大家有了默契,只要是和刘总出来,就住快捷酒店,少打许多嘴官司。刘兴旭说,就睡一夜,要那么豪华干什么,要里外间干什么,花那个冤枉钱还真是睡不踏实呢。

外出吃饭只要没有客人,刘兴旭最高兴吃小饭馆儿,一盘饺子,一碗烩面,一碗捞面条都行,吸吸溜溜吃得津津有味。刘兴旭爱吃花生米,配二两白酒一喝,就像做了神仙。那次去山西煤矿,大家在路边喝羊肉汤,几辆拉煤的大车一过,大碗的羊肉汤漂了一层黑色。大家面面相觑,觉得这汤没法喝了。刘兴旭端起碗用力一吹,黑汤都溢了出来。刘兴旭有些得意地说,咋样?照喝不误。于是大家都跟着吹,把羊肉汤喝了。

轻装简从是刘兴旭出门的习惯,他从没有专职秘书,去外地上学出差时都是独来独往。他最烦别人跟他屁股后边端水杯,因此,他吃饭从不会端着水杯去。他最烦别人给他开车门,总觉得给他开车门起码说明他身体不行。在服务区吃饭他不让司机给他端饭,司机一路最辛苦,最应该多休息。2018年上半年,去新疆和九江,他就是只身前往。但从新疆往九江去的时候,他坚持要给九江的同志们带些新疆的土特产。九江几百号人马,少了分不过来,核桃大枣整整装了5个大纸箱。新疆机场要求很严格,别人进不去,63岁的刘兴旭一箱一箱去托运。到了武汉机场,九江的司机进不来,刘兴旭又一箱一箱搬到行李车上。往外推的时候因为箱子摞得高又沉,几乎埋住了这个躬身推车的大高个子。当焦急等在外面的九江司机看到他们亲爱的刘总推着5个大纸箱出来时,眼泪都要掉出来了。

刘兴旭是一个现代化化肥企业的大老板,几十年的学习历练已经通晓社会百态,但奶奶和父辈的血液始终在他周身流淌。他肯定比父辈们有钱,也有名正言顺、冠冕堂皇的花钱理由,可“血液”告诉他,多枉花一分钱就是一种罪过,因为这个世界还有人需要这一分钱,因为浪费了一分钱就是毁了一分自然或社会资源。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更加理解了刘兴旭“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的理想了。

(未完待续)

2023-12-11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