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汽车油电混合如何节能降耗?,

赞!贵阳一年有357天是好空气(附2018年生态环境公报全文)

在“六五”世界环境日来临前夕,市生态环境局举行生态环境新闻发布会,发布《贵阳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公报》显示,2018年,贵阳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森林覆盖率为52%;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8%,比2017年提高2.7个百分点。

2018年,贵阳市对标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部署,聚焦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贵阳行动,扎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动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各项目标任务基本达到进度要求。

空气质量稳中向好。2018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7天,优良率为97.8%,其中,空气质量一级(优)天数为152天、二级(良)天数为205天、三级(轻度污染)天数为8天、四级(中度污染)天数为0天、五级(重度污染)天数为0天、六级(严重污染)天数为0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51。六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全市水质总体良好。2018年,贵阳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16个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3.75%。

声环境达到国家标准。2018年,贵阳市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时段均值为58.2分贝,贵阳市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夜间时段均值为48.2分贝。道路交通噪声昼间时段加权平均值为69.3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夜间时段加权平均值为64.4分贝。

自然生态环境逐步完善。2018年,贵阳市森林覆盖率达52%。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108.8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1.2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88平方米。

青山秀水画中来,

清凉怡人气候爽。

打开贵阳绿意盎然的生态地图,

处处都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贵阳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聚焦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贵阳行动,扎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动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让筑城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底色愈发靓丽。贵阳正不断展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效、新变化、新亮点。

六月的贵阳,黔灵山青山如黛,甲秀楼风景似画,十里河滩花香四溢……

过去一年,贵阳市聚焦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贵阳行动,扎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动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植树添绿更有力。2018年 全面完成82.1万亩植树造林任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市近1.07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108万人参与互联网义务植树。

城乡绿意更宽广。实施“百山千园”建设,加强城市山体生态修复治理,完成治理面积3490.25亩,完成率102.65%;建成公园1025个,新增绿地135.82万平方米。

生态管护更有效。全面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四率”和松材线虫病防控目标任务,全市森林受害率为0.0129%。,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0.06%。。

……

步履铿锵的贵阳,走出了一串串可圈可点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足迹”。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役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初夏时节走进贵阳,南明河的潺潺碧波、森林公园的片片翠绿、翱翔天际的鸟、树上鸣叫的蝉,组成一幅七彩斑斓的画卷。

数据显示,去年贵阳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7.8%以上,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5%以上。1至12月,贵阳空气质量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排第12位,省会城市排第4位……数据闪亮耀眼,变化振奋人心,贵阳市生态环境保护渐入佳境——

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制定实施《贵阳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激励约束考核办法》,指导各区(市、县)完成县级以上城镇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及挥发性有机物企业排查工作;

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制定实施《贵阳市“水十条”2018年度实施方案》《贵阳市打赢碧水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初稿)》,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快推进18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交椅山渣场覆膜治理,完成禁养区划定、禁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关闭等工作任务;

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制定实施《贵阳市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年度实施方案》贵阳市打赢净土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初稿)》;启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初步完成236个企业基本信息调查;

强化固体废物处置。印发实施《贵阳市打赢固体废物治理战三年行动方案(初稿)》,完成全市2017年度1906家涉危企业危险废物申报登记、201家工业企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及41家渣场信息统计;

不仅如此,贵阳市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上更是先行先试,敢为人先——

全省率先实现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建设完成贵阳市固体废物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一期至三期)的集成、验收并投用;

全省率先执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实现全市危险废物产生、转移、处置等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率先全省执行医疗废物条码管理制度,实现医疗废物从“生”至“死”的全过程信息化监管;

全省率先执行渣场无人机三维建模管理及渣场实时视频监控,通过“无人机航拍三维建模 24小时实时视频监控技术”,开展以交椅山渣场为重点的渣场无人机航拍建模及视频监控安装工作,并坚持“以渣定产”为导向,推进全市工业固废依法安全处置。

过去一年,贵阳市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动贵阳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架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筑起生态安全屏障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贵阳始终保持“知行合一”。

过去一年,贵阳市动真格、出实招,不断织密环境监管铁网,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不手软、不姑息,严厉惩治;对不作为、慢作为加强问责,一查到底,筑起一道生态安全屏障——

完善绿色考核评价体系。印发《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试行)》《绿色发展指数统计监测方案(试行)》《贵阳市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实施细则(试行)》,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不断健全完善考核体系;

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补偿及赔偿制度。积极推进生态补偿,实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占一补一,实行建设项目使用环城林带林地社会参与和听证制度;积极开展环境损害赔偿试点,基本搭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框架,跟进办理花溪、修文两地个人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案件;

深化行政许可制度改革。开展屠宰及肉类加工、其他农副食品加工、精炼石油产品制造、陶瓷制品制造、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6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推行环评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推进“一次办”“网上办”“邮政办”“同城办”等政务服务流程,切实为民服务。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督促各区(市、县)做好公益林续保,积极推进商品林保险工作,经开区和南明区有新增商品林投保。

狠抓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32个问题,31个问题已完成或基本完成,1个正在推进中,以及生态环境部“2018清废行动”反馈的12个问题、生态环境部饮用水源督查反馈的11个问题全部整改。

不仅如此,2018年贵阳市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88件,罚款金额约2807.24万元;查处涉林违法案件572起,其中刑事案件123起。贵阳水生态文明执法监管建设由此驶入“快车道”,重塑贵阳的生态观与发展观。

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交出市民满意答卷

2018年,瓦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在贵阳人的朋友圈刷屏。越来越多的市民,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对家乡的赞美和喜爱。

市民的赞美,源于贵阳推进生态建设保护,筑牢城市绿色屏障的有力举措。贵阳市抢抓国家、省大规模国土绿化的历史机遇,贯彻“山水林草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全面提升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体现——

推进大规模植树造林。推进农林产业结构调整植树造林,组织开展2018年市、县、乡、村义务植树活动和贵阳市“e绿黔行”互联网义务植树活动;

推进“百山千园”建设。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优化推进“百山千园”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强城市山体生态修复治理;

推进林业生态管护。开展2017年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暨森林覆盖率统计监测、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修编和环城林带区划定界工作;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贵阳市倾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市民交出“2018绿色答卷”——

全面完成82.1万亩植树造林任务,实现森林覆盖率年度目标;全市近1.07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108万人参与互联网义务植树;

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优化推进“百山千园”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强城市山体生态修复治理,完成治理面积3490.25亩,完成率102.65%;

已建成公园82个,预计到年底建成公园83个;建成开放黔灵山公园大熊猫馆;

编制贵阳市立体空间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方案,已完成新增绿地135.82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编制《贵阳市森林空间优化方案(2018年——2020年)》并获原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

印发《贵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与行动计划(2018年——2028年)》《贵阳市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总体方案暨各专题实施方案》《贵阳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全面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四率”和松材线虫病防控目标任务,全市森林受害率为0.0129%。,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0.06%。,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如今,

行走在筑城大地,

城乡绿意令人目不暇接,

秀美的生态文明长卷徐徐展开。

这是美丽中国的生动样本,

也是我市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出的累累硕果。

2018年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现发布2018年《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

综 述

2018年,贵阳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生态环保大会精神,对标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部署,聚焦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贵阳行动,扎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动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各项目标任务基本达到进度要求。

2018年,贵阳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3.75%;新增城市公共绿地108.85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2%;环境空气质量六项污染物浓度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7.8%,比2017年提高2.7个百分点,在全国169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中列第12位。

大气环境

一、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2018年,贵阳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11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25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57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一氧化碳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0.118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32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2018年,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7天,优良率为97.8%,其中,空气质量为一级(优)天数152天,二级(良)天数205天,三级(轻度污染)天数8天,四级(中度污染)天数0天,五级(重度污染)天数0天,六级(严重污染)天数0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51。

二、措施与行动

【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治理】2018年,贵阳市通过采取“挂图作战、建账销号”,强力推进污染治理,建立“日常督查、月报告、季调度、半年盘点、年度考核”制度,健全政府统管、行业督管、环保监管、企业主管的综合管理体系等措施,按时完成了10家企业的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全面达标排放治理任务和31家十大行业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并完成了49家十大行业污染治理企业的后督察工作,巩固已取得的成效,查找存在的不足,确保整治成效稳定

【推动清洁生产】2018年,贵阳市加强清洁生产审核调度,主动跟踪、服务,督促相关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全部完成贵阳市2017年10家省级强审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任务。下发贵阳市2018年省级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计划,督促、指导区县、园区环保主管部门加强清洁生产工作。

【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2018年,贵阳市制定实施《贵阳市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实施方案(2018-2020年)》,坚持“源头替代、过程控制、末端处理、违法严惩、非法取缔”的治理思路,深入推进石化、印刷、汽车喷涂等行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及化工园区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全年累计完成40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对全市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进行排查,未发现超标排放行为。

【开展扬尘污染防治】2018年,贵阳市继续开展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六个100%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全市各建筑工地严格开展“六必须”和“六不准”工作。大力推进施工工地安装扬尘监测监控系统和自动喷淋设备,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切实加强施工工地的扬尘管控,强化安装工作作为施工许可手续的前置条件;二是制定城区渣土、砂石料、散煤等运输管理措施,规定运输车辆通行路线和时间段,建立联合执法机制,落实禁行线路、时段的要求,加大违规运输扬尘污染监管执法力度,规范洗车场管理,加强“脏车”入城管控,完成全市1665辆备案登记的渣土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工作。整合“数字城管”、“平安贵阳”和交警部门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对渣土运输进行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置道路渣土污染突发事件120起,派遣各区渣土所及处属渣土管理中队整改工地次数170余次;三是排查摸清工业物料堆场底数,建立清单,按照“一场一策”要求,制定防治规范化措施,实行规范化管理。

【限制禁止高污染燃料燃烧】2018年,贵阳市14个区(市、县)、开发区严格按照《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关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限制燃煤区”的规定,划定了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严格散煤燃烧管控,禁燃区禁止销售、使用煤炭、石油焦等高污染燃料。同时,制定《贵阳市禁煤区置换清洁能源低保户补贴方案》,对“禁煤区”内需安装清洁能源的6980户低保户和特困供养人员发放燃煤补贴,全年共计发放674.776万元清洁能源补贴。

【推动城市清洁能源使用】2018年,贵阳市继续推动城市清洁能源使用。一是加快推进以电代煤。截至11月末,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334万元(贵阳供电局),用于电网改造等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共新建、增容、扩建110kV变电站8座,新增主变2台,新增容量680MVA,线路128.3km;扩建35kV变电站1座,新增主变1台,新增容量5MVA; 新建及改造10kV配变505台,新增容量74.5WVA,线路522.3km;新建及改造0.4kV低压线路1848km;二是加快推进以气代煤。为保障我市天然气用气保障,2018年2月,制定《贵阳市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方案》,全市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3.2亿元(贵燃集团等城燃企业),用于天然气管道等燃气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全市天然气供应;三是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利用。2018年建成风电项目一个(开阳高寨风电),新增风力发电装机容量40MW,项目目前完成投资2.8亿元。另有3个风电项目已获省发改批复,当前正在建设中,待建设完成,预计新增风力发电装机168MW。

【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2018年,贵阳市紧紧围绕柴油车污染整治工作目标,继续加大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力度。全市各机动车环检机构共检验机动车51.10万辆,环保定期检测率为91.49%。为有效打击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车主合法权益,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66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2台次,抽查检查环检机构26家次,进一步规范了全市机动车环检机构的日常检测行为。

2018年,贵阳市制定并印发了《贵阳市柴油车污染整治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通过升级改造贵阳市机动车排污监控平台, 贵阳市实现了对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遥感抽测、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和执法检查等相关工作数据的统一集成、统一管理、统一分析和决策,切实提升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信息化管理水平。

水环境

一、水环境质量状况

饮用水源地

贵阳市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主要为:阿哈水库(向南郊水厂供水)、南明河麦达河段和花溪水库(向中曹水厂和碧云窝水厂供水)、南门河汪家大井段(向东郊水厂供水)、红枫湖(向西郊水厂供水)、沙老河水库(向北郊水厂供水)、百花湖(向白云水厂供水)、大龙井(向云锦水厂供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水质总体良好。

主要河流

2018年,贵阳市地表水的16个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3.75 %。

二、措施与行动

【加强地表水环境管理】2018年,贵阳市继续加强地表水环境管理,将全市96条河流全部纳入管控范围,每月开展水质监测,每季度进行水质考核、排名和通报。强化水环境信息化管理,完成12座县级以上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基本建成南明河流域14座水质自动监测站。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管理】2018年,贵阳市继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一是完成了汪家大井、百花湖、北郊水库、翁井水库、枧槽沟水库、小桥河水库、上沟水库和响水洞水库7个水源保护区优化调整和划定;二是完成红枫湖一级保护区195户729人的生态搬迁,实施红枫湖、百花湖二级保护区生活污水治理,拆除保护区内违章建筑,取缔农家乐、烧烤等违规经营项目,基本实现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三是组织开展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隐患排查及专项整治工作,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求属地人民政府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对照问题清单制定整治方案,并在政府网站上进行公布。

【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年,贵阳市制定了《贵阳市水污染防治2018年度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农业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等工作。完成9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122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5家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10个船舶码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212座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任务,并新建成4座污水处理厂。纳入水十条考核的断面100%达标,在全省2018年水环境“增比进位”考核中位列全省第2名。

【全面实施碧水保卫战】2018年,贵阳市制定了《贵阳市碧水保卫攻坚战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深入开展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护修复、黑臭水体整治和磷污染治理。建成运行干沟河桂花泉3000立方米/小时回水处理设施和5000立方米/天的山腰水治理设施,并督促完成交椅山渣场4个分区覆膜约74万平方米,有效隔断雨水对磷石膏堆体的淋滤,从源头降低渣场渗滤液的总量和乌江34号泉涌水总磷浓度,确保了息烽河和乌江干流贵阳市出境断面总磷达标。

【持续开展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2018年,贵阳市持续实施《金钟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考核暨奖惩办法》,全年累计收取属地政府生态补偿资金3610万元。并出台了《南明河流域断面考核及奖惩办法》,将于2019年1月起对超标断面所在区政府收取生态补偿资金。

土壤环境

2018年,贵阳市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管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土壤环境风险。

【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任务分解表】2018年,贵阳市按照“土十条”、《贵州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制定出台《贵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任务分解表,全市各相关部门土壤污染防治的具体工作目标和具体重点任务得到细致分解,明确了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18年,贵阳市按照省级部门统一部署,开展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完成200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本信息调查,组织实施用地信息调查质控工作。

【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工作】2018年,针对历史遗留问题,贵阳市持续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完成“清镇市汞污染历史遗留问题综合治理工程示范项目暨清镇市青龙生态环保公园区域综合治理项目”等治理工程,2018年5月,清镇市青龙生态环保公园初步开园,向市民免费开放。

【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2018年,贵阳市制定印发《贵阳市“十三五”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减排工作方案》,对涉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新建项目,坚持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原则,确保了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物新增排放量零增长。

【强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2018年,贵阳市以污染地块管理为重点,强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初步建立污染地块环境管理机制,对辖区内已关闭的重点行业企业进行梳理排查,建立公布污染地块名录和负面开发利用清单,督促责任主体对污染地块进行风险管控与修复。

声环境

一、声环境质量状况

2018年,贵阳市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时段均值为58.2dB分贝,贵阳市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夜间时段均值为48.2dB分贝。道路交通噪声昼间时段加权平均值为69.3dB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夜间时段加权平均值为64.4dB分贝。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考核标准。

二、措施与行动

【开展交通噪声污染综合治理】2018年,继续开展交通噪声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一是加强道路规划与道路建设的噪声防护,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架桥、快速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等城市交通干线两侧噪声防护距离以内的区域,进行绿化或安装隔音墙,减少噪声污染;二是打破区域界限,主动而为,由交通组织部门牵头,各勤务单位负责对辖区机动车鸣号行为突出或新建成通车且禁鸣标志可能有所缺失的路段(口)进行拉网式梳理排查和补充优化,确保禁止鸣号交通标志齐全、完好、清晰;三是结合“五进”工作,深入学校、企业、工厂、社区等单位,进行禁鸣标语张贴,宣传禁鸣政策,提升驾驶人员的禁鸣意识,努力营造一个有序、畅通、安静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四是分别在花果园半山小镇和油榨街路口安装了两套“麦克风阵列”,充分运用先进设备,解决了机动车鸣号取证难的问题;五是通针对易发鸣号路段加大了查处力度,加大对夜市、夜场、沿街居住小区周边路段的巡逻频度,对相关的违法鸣号行为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处罚。2018年,共计查处违法鸣号行为2万余起。

【开展施工噪声污染综合治理】2018年,贵阳市进一步加大施工噪声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一是严格执行施工许可制度,对于未办理完毕噪声排污申报登记的施工单位,一律不予核发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二是推广创新施工,要求各建筑工地从改进施工工艺上下功夫,以减少现场作业时间达到降噪目标。对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确实达到降低施工噪声的工地,在进行文明样板工地评选时,给予政策支持加分;三是加大巡查力度,对夜间建筑施工噪声进行严厉管控。实行监督员定人定岗,领导片区包干的监督模式,齐抓共管、盯死看牢,各区(市、县)均建立了24小时值守的投诉举报热线,并针对工地噪声安排夜间查处值班队员,及时处理相关投诉举报。2018年,全市共计处理噪声污染案件9910件/起,其中立案193件,查处193起。

【开展工业噪声污染综合治理】2018年,贵阳市继续贯彻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严格查处工业企业噪声排放超标扰民行为。一是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禁止高噪声污染项目落地建设。如因特殊原因距离声敏感区较近的噪声污染企业,需妥善布置噪声辐射方向,合理布置建筑结构,加强厂区界的立体绿化,采用生物降噪、工程降噪等方式,减小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二是对不正常运行噪声防治设施或超标排放噪声污染的的工业企业依法进行了查处。2018年,全市环保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029人次、检查工业企业348家次。

【开展社会噪声污染综合治理】2018年,贵阳市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切实解决社会生活噪声扰民问题。一是严格控制文化娱乐场所噪声污染。2018年,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1987人(次),检查文化娱乐场所经营单位2315家(次),受理落实举报10起,关闭、取缔未取得环保审批手续且无证经营歌舞娱乐场所22家。通过拉网式检查,有效遏制了文化娱乐场所夜间扰民现象;二是着力整治广场、沿街店铺的商业噪声。全市强化对主干道、车站等区域沿街店铺、流动商贩利用扩音器吆喝招揽生意和广场舞音乐扰民等进行整治,保证居民的生活品质。城市综合执法部门本着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向沿街商户发放通告宣传相关法律法规,2018年针对一些店外长期安放喇叭或音响的店户下发整改通知书,暂扣喇叭音响等物品196件/套,对置若罔闻的店户联合环保部门予以处罚;三是开展绿色护考。2018年,在中高考、成人教育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等重大考试期间,贵阳市通过发布禁噪公告,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等方式,对敏感点工业企业、城市建筑施工工地、占道经营、城区娱乐场所等噪声源敏感区域进行24小时检查、巡视,及时曝光、从速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为广大考生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考试和休息环境。

【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2018年,贵阳市启动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工作,已经完成前期资料收集、调整方案大纲编制、声环境现状的补充监测方案编制、现场监测及图件绘制等工作,目前正在编制技术报告初稿,将在2019年完成政府报批程序。

辐射环境

一、辐射环境质量状况

2018年贵阳市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二、措施与行动

【加强辐射安全监管】2018年,贵阳市出台了《贵阳市核与辐射执法专项行动方案》,结合上一年度执法风暴行动,对全市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情况进一步排查,特别是对高风险、高活度放射源及射线装置进行重点检查。全年共对辖区内87余家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522人次,下达整改12家。立案行政处罚10件,处罚金额27万元。收贮放射源4枚,处理辐射投诉14件,全市核技术利用单位年度评估报告上报率达到95.36%。全年未发生辐射安全事故。全市废旧闲置放射源收贮率100%。

【开展辐射环境质量监测】2018年,贵阳市持续开展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在全市11个区(市、县)、开发区(除双龙新区、综保区和高新区)布设了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开展陆地γ辐射剂量率、空气中氡浓度和电磁环境的监测,以及地表水出入境断面、饮用水、土壤、生物样的放射性水平监测。除国控点、省控点外,我市共布置72个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市控监测点位和6个重点辐射源监测点位。监测结果表明,2018年全市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做好核技术利用单位监督性监测】为确保全市放射源安全,同时,为监管核技术利用单位提供技术支持,2018年,贵阳市对所有涉及放射源单位开展了监督性监测工作。共完成18家在用放射源单位的469枚放射源的监督性监测。

【完成伴生放射性矿普查工作】2018年,按照国家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部署,贵阳市认真开展了伴生放射性矿普查名录清查建库及监测工作。完成了全市149家伴生放射性矿普查企业的现场监测与采样工作。

【开展辐射安全宣传及培训】2018年,贵阳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辐射系列宣传活动,包括设置宣传展板和咨询台、发放宣传读本、举行有奖竞答、现场测试常用电器辐射以及电磁环境实时在线监测等。共发放《辐射基本知识读本》、《核安全法》及辐射宣传海报1000余份,折页小册子20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100余人(次)。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开展工业固废申报登记】2018年,贵阳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关规定,认真开展固体废物申报登记相关工作,完成了2017年度全市201家工业企业的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及41家渣场的信息统计工作。

【开展危险废物申报登记】2018年,贵阳市完成了全市2017年度涉危工业企业、汽修行业、医疗机构、教育行业、通讯行业等1906家涉危企业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工作。

【开展医疗废物条码管理】2018年,贵阳市以医疗废物管理为重点,着重对全市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处置单位进行了整顿,以“全过程管理、数据管理、精准管理”为工作目标,推动了管理体制和监管手段的创新,制定了将医疗废物自源头产生、暂存、转移至处置全过程条码管理的贵阳市医疗废物条码管理制度,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推行及分批实施接入,真正意义实现了医疗废物从“生”至“死”的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有效遏制了医疗机构台账造假、申报不实、医疗废物流失、非法买卖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开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统计】2018年,贵阳市按照环保部《关于继续实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要求,为更新并掌握全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动态变化情况,继续实施POPS统计报表制度工作。现已完成全市2017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统计工作。

【开展工业固废渣场无人机航拍三维建模项目建设】2018年,贵阳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工业固体废物“以渣定产”相关管理要求,开展工业渣场无人机航拍三维建模项目建设。通过无人机航拍结合数据三维建模技术实时掌握全市各渣场工业固废填埋及回采相关情况,使渣场建设情况、使用情况、管理情况及相关数据变得可视化,辅助管理部门更为科学、准确的制定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制度,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审核】

2018年,贵阳市将贵阳物资回收有限公司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拆解视频监控接入贵阳市固体废物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进行实时调取查看。并委托贵州汇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第三方审核单位,负责贵阳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拆解审核工作,避免了非法拆解、非法处置拆解产物等环境违法行为。2018年,已完成贵阳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全年四个季度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审核工作。

【强化涉危企业执法监管】2018年,贵阳市继续强化涉危企业执法监管。对全市涉危险化学品重点企业、危险废物收集和处置重点企业等进行执法检查,全年抽查涉危险化学品化工企业130余家次,涉化学品水泥制品企业60余家次,有效防控了环境安全隐患。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一、自然生态环境

2018年,贵阳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2%。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108.8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1.2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88平方米。

自然保护区花溪区青岩油杉县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功能区划调整,总面积400.9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37.21公顷,缓冲区面积73.34公顷,实验区面积190.38公顷。

风景名胜区 贵阳市现有风景名胜区 9 个,其中国家级 1 个,省级8个:红枫湖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百花湖风景名胜区(省级)、花溪风景名胜区(省级)、开阳风景名胜区(省级)、息烽风景名胜区(省级)、修文阳明风景名胜区(省级)、暗流河风景名胜区(省级)、香纸沟风景名胜区(省级)、相思河风景名胜区(省级)。

森林公园 贵阳市现有森林公园11个,其中国家级1 个,省级10个:贵州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修文景阳省级森林公园、贵阳云关山省级森林公园、贵阳鹿冲关省级森林公园、贵阳登高云山省级森林公园、乌当盘龙山省级森林公园、乌当黄连省级森林公园、清镇黔中筑海省级森林公园、开阳云顶山省级森林公园、开阳二重山省级森林公园、息烽温泉省级森林公园。

湿地公园贵阳市现有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清镇红枫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百花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岩鹰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二、措施与行动

【生态恢复与建设】2018年,贵阳市抢抓国家、省大规模国土绿化的历史机遇,结合农林产业结构调整,共完成营造林面积82.78万亩,其中,林业生态植树造林41.48万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植树造林41.3万亩。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1226.44万元,用于541万亩天然林资源保护。组织开展2018年市、县、乡、村义务植树活动和贵阳市“e绿黔行”互联网义务植树活动,全市近1.07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108万人参与互联网义务植树。

2018年,贵阳市整合林业产业资金、造林绿化资金、植被恢复费、科推资金、森林抚育、美丽乡村绿化资金近3000万元,发展山上经济和山下经济,全市林业产值达到420.36亿元。

【森林资源保护】2018年,贵阳市深入落实县级人民政府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市、县(区)、乡(镇、社区)、村四级保护联动机制。编制完成《贵阳市共享森林战略与行动计划》《贵阳市森林空间优化方案》,结合贵阳市2017年度林地变更工作,组织开展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修编、贵阳市环城林带资源图斑落界。建立健全森林日常管护巡查制度,加强森林资源巡查监管和督办督导职责。审核上报使用林地项目47起,实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占一补一”,建立植被恢复储备库1200余亩、补充林地储备库4180余亩,签订林地异地有偿占补合同面积1.8万余亩。实际出让指标面积1680亩,林地异地占补补偿费用共13910万元,通过异地有偿占补完成林地占一补一工作的建设项目11起,涉及林地面积约175亩。持续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行动强化对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年查处涉林违法案件641起。建成“贵阳智慧林业云平台”,形成了“一平台、四系统、二十六个业务子系统”和“空、天、地三位一体”的整体构架,实现了林业从粗放管理到数字管理,再到“智慧林业”的跨越,“贵阳智慧林业云平台”列入中国智慧林业最佳实践50强,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示范推广应用案例。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8年,贵阳市共争取国家、省、市三级各类资金约500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已完成122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2018年,按照国务院《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贵州省完成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2018年6月2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发布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贵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面积为1163.06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4.79%。

【生态创建成效】2018年,贵阳市里花溪区高坡乡扰绕村入选2018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2018年,贵阳市在开阳县、花溪区、清镇市、息烽县、修文县、乌当区、观山湖区7个区(县、市)开展生态文明系列创建申报工作,经市级审查和现场预审核,根据专家组的审查意见,筛选出符合条件市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和市级生态文明示范村。被正式命名为“市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和“市级生态文明示范村” 有8个乡镇、77个行政村。贵阳市通过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以点带面,带动和促进了周边乡镇、村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增强了农村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法制

2018年,贵阳市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工作,开展了4.25《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法制宣传日活动。完成了关于《贵阳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和《贵阳市水污染防治规定》的废止工作。开展了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继续加强行政执法工作,创新执法方式,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追究。建立完善贵阳市环境保护红黑名单制度,推出诚实守信典型和曝光违法失信案例。2018年12月28日,贵阳市文明办召开新闻通气会,按照相关程序发布了包括贵州大远混凝土有限公司在内的7家企业为环境保护失信黑名单管理企业。

环境准入

■严把环境影响评价关

2018年,贵阳市始终把提高环境质量作为工作的中心,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按照“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和“坚守发展和保护”两条底线的具体要求,坚持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强化空间、总量和准入环境管理原则,严把项目环评关,认真实行环评的报告书会审制度和报告表专家函审制度,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2018年,全市共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2937个,其中:市级共审批项目211个(报告书40个、报告表156个、辐射报告表15个),县级共审批项目428个(报告书16个、报告表412个),备案登记表2298个。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规划环评执行率达到100%。

■认真开展排污许可证办理

2018年,贵阳市严格按照国家、省相关规定,认真开展排污许可证办理工作,切实做到环评管验收、许可管排污。全年共核发钢铁、屠宰及肉类加工、陶瓷制品制造、常用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等4个行业共20家企业的排污许可证。并完成贵阳市建成区已投入运行的25家污水处理厂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

环境监察

2018年,贵阳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在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监察局指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严格执法、提升素质,充分发挥环境监察队伍作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2018年,贵阳市结合全市环境监察工作实际,以配合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开展各项专项督查为契机,坚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守护多彩贵州·严打环境犯罪”专项行动,推进国家四大战役督查问题整改,持续提升执法水平、严格监管执法。2018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0029人次、检查企业4538家次,下达执法文书960份,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39起,处罚金额3478.35613万元。其中,实施按日计罚2起、停产限产2起、查封扣押6起、关停取缔4家,移送公安机关22起、行政拘留23人、刑事拘留或逮捕9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1件。约谈问题企业103家次,督促其及时整改,防止环境污染。

■积极开展环境专项行动

2018年,贵阳市积极开展各类环境专项执法行动,在严格执行污染源“双随机”抽查制度基础上,开展多密度、多层次日常检查,有序推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降耗监管工作,有效遏制了环境污染。一是按照国家、省的部署,结合贵阳市实际,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开展了“守护多彩贵州·严打环境犯罪”2018-2020年执法专项行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固体废物大排查行动、环境执法大练兵、冬春季大气污染执法等各类专项执法行动,打好打响了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厉打击了一批典型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全力配合、保障生态环境部开展水源地保护、整治“洋垃圾”、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达标排放等4场标志性战役,按时完成了我市饮用水水源地11个环境问题和“清废行动2018”生态环境部督查反馈的12个问题的整改;三是建立南明河巡河联动执法机制和乌江34号泉眼治理联动执法机制,实现重点流域联防联治。此外,重点针对息烽县小寨坝片区、修文工业园、清镇工业园、开阳磷煤化工园等工业企业聚集园区开展执法检查。

■持续强化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

2018年,贵阳市充分调动全市环境监察力量,采取重点抽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方式开展建设项目现场检查,全年共查处未批先建等环境违法行为31起,查处久拖不验、批建不符等环境违法行为33起,严厉打击了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

■持续强化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

2018年,贵阳市持续强化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一是深入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察,建立饮用水水源地月巡查制度,查处红枫湖、汪家大井水源地内2起环境违法行为;二是组织开展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隐患排查及专项整治工作,排查登记全市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44个,其中40个完成划分工作,17个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设立界碑、界桩;三是加强青岩油杉河保护区监管,确保该保护区无违法建设项目、无违法排污问题;四是加强开展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全年共查处养殖行业环境违法行为12件,移送公安机关1件,处罚金额为329万元,申请实施诉前禁止令1次,并联合农业部门开展禁养区养殖场取缔工作;五是对国家和各级水利、水电、公路等非污染性建设项目开展执法检查,查处6起非污染性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处罚金额为410.3731万元;六是持续加大煤矿企业、矿山企业、砂石开采加工企业、铝土矿煅烧企业等企业的执法监管力度,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9起,处罚金额为393.948万元,督促相关区县政府整治铝土矿煅烧窑125只,其中拆除42只,封填46只,停产技改32只,有效遏制了生态持续破坏。

■积极配合做好排污费“费改税”工作

2018年,贵阳市继续抓好排污费征收稽查,组织开展了全市历史使用排污费专用票据清算核查、2018年排污费征收专用票据稽查,并通过国家环保部2017年度排污申报及征收汇审考核。

在市区两级环保部门和税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排污费改税工作圆满完成,排污税正常征收。

■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人大、政协提案

2018年,贵阳市共接到环境信访投诉件4778件,所有信访件全部在规定时限内办理,按时办理率、回复率100%。对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督察组交办的1681件信访案件办理情况现场核查,并对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督察组交办的968件环境信访案件,均按程序办理完毕。

2018年,贵阳市市本级共承办省、市生态环境类建议提案46件,其中省级建议提案7件,市级建议提案39件。各类建议提案均已全部回复,满意率达到100%。

环境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

2018年贵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及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完成国控大关桥、六广、新庄和棉花渡断面;省控河流花溪(清水河)、红岩(翁吟河)、龙井(猫跳河)、春江村(刘家沟河)、沙溪村(修文河)、蜈蚣桥(猫洞河)、紫江水电站下游(鱼梁河)和三江村(三江河)断面;国控湖库红枫湖、百花湖,省控湖库阿哈水库、乌江水库;贵阳市跨界出境河流棉花渡(清水河)、息烽河口(息烽河)、青岩(涟江);贵阳市地表水(包括区县地表水、重点湖库、南明河段长制等)100多个断面(垂线)的常规水质监测任务。完成向我市市区供水的八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南明河、南门河、大龙井、沙老河水库、花溪水库)、备用饮用水源地(三江水库)以及各区(县)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测任务;完成我市四个功能区噪声点位、260个区域噪声点位和109个交通噪声点位的例行监测工作,区域噪声点位覆盖云岩、南明、白云、乌当、花溪、经开、观山湖7个区,交通噪声涵盖我市79条主干道,路段总长285公里。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2018年,贵阳市完成138家重点污染源企业的监督性监测工作,同时完成了重点污染源企业每季度一次的在线监控设备比对监测;完成了重金属排放企业、垃圾填埋场、渣场渗滤液、环保执法、市属企业监督性监测等监测。

环境应急管理

■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

2018年,编制《贵阳市土壤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和《贵阳市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全市14个区(市、县及开发区)修编完善辖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辖区土壤污染、饮用水污染、水污染、重污染天气和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全市涉重涉危企业均按要求编制、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储备应急物资、修建事故应急池等应急设施,贵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

■明确环境风险源

2018年,贵阳市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进行筛选,最终确定全市涉及重大风险源企业5家,较大环境风险企业25家,一般风险源企业125家,主要为化工、化工产品制造等行业。全市155家风险源企业均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并备案,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事故应急池等应急设施。

■夯实物资储备基础

2018年,贵阳市继续夯实应急物资储备。投入约18万元充实和完善北新区路环境应急物资库和白云区西部化工市场的物资储备库,为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开展环境应急演练

2018年4月27日,贵州省环境保护厅、贵阳市人民政府联合组织开展2018年贵阳市危险废物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贵阳市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各级环保机构、相关企业参与。通过演练,进一步磨合省市县及企业四级环境应急联动机制,切实提高了我市危险废物泄漏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完成环境应急处置

2018年,贵阳市成功处置了7起一般性突发环境事件。全市范围内未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贵阳市环境应急管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安全进一步趋好,得到省生态环境厅通报表扬。

环境宣传与教育

■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

2018年,贵阳市密切联系中央驻黔有关媒体,以及省市两级新闻媒体,组织协调媒体单位对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重要工作动态进行报道。全年在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水环境治理、环境督察、生态林业信息化、森林防火、志愿者活动、“千园之城”建设、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动物园大熊猫馆建设等方面,刊载新闻报道1600余条。其中省级以上报刊文章100条,省、市级电视新闻报道约180条,省、市级广播新闻200条以上,为加快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开展生态文明现场宣传活动

2018年,贵阳市开展了贵州省市领导联合义务植树活动、“2018年绿色清明文明祭祀活动”、2018年“爱鸟周”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2018年“六·五”环境日、2018年“6·18”贵州生态日、生态文明进社区、进学校等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开展生态文明志愿者活动

2018年,贵阳市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鼓励引导市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一是配合开展爱鸟周暨3.3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义务植树暨世界森林日、“绿色清明·文明祭祀”宣传活动;二是“五一”和“十一”节期间,在贵阳市黔灵山公园、贵阳市河滨公园、贵阳市鹿冲关公园、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贵阳市森林公园、贵阳市东山公园、贵阳市长坡岭公园开展“除陋习树新风”、“垃圾换礼”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生态文明系列试点创建

2018年,贵阳市继续开展生态文明系列试点创建工作,全年全市共有323户家庭、22所学校、93个社区、244个机关、97个村寨、8家医院、7个工业企业、12个小城镇达到四星级以上标准,93个社区达到市级生态文明绿色社区标准。

环境科研

2018年,贵阳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了《贵州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防治现状的研究》、《贵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示范工程》、《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现状及其压力分析》和《新农村建设中环保设施建设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研究报告》等环境科技项目的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贵州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现状及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治理水平;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现状,主要采取的工艺技术、排放标准、排放去向及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贵州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危险废物、生活垃圾以及污泥、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处置利用量,以及处置利用措施;贵州省新农村村建设中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营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贵州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新农村环保设施建设模式与管理等建议。初步完成了《贵阳市生态控制线划定》课题研究。该课题主要是为配合《贵阳空间战略发展规划2035》的编制需要,结合贵阳市发展新目标和战略定位,研究了贵阳市城市环境功能定位,在对贵阳城市定位、环境特征、自身优势,环境品质等开展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贵阳市下一步发展的生态格局,为贵阳市城市发展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控制底线,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生态系统功能、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环境信息

2018年,贵阳市“生态云平台项目(一期)”工作重心集中在完善各项功能及应用推广上。主要包括完成生态云平台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全面部署到云上贵州贵阳平台的工作;建立生态环境资源目录;完善系统和平台各项功能,使其辅以行政管理的作用得以最大发挥;通过不断的推广使用,发现项目已建功能的不足和短板,与使用对象一并研究改善措施,使用各项功能得以完善;推进大数据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工作,制定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交流的学习方案,组织技术专班及委机关部分处室人员赴具有先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城市进行交流学习,以提升中心大数据人才队伍专业素养;主动与“社会和云”等其他部门开发的大数据实施项目对接,实现本项目与相关大数据项目的互联互通;收集整理委内相关处室和单位提供的环保、林业及园林专题地理信息数据,统一将其坐标全部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后,充实、丰富和完善项目地理信息平台中的可视化信息;开展贵阳市生态云平台项目(一期)的工程结算审计工作,在取得工程结算审计报告的同时,同步开展项目机房及配套工程部分结算审计及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现发布2018年《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

二0一九年六月五日

来源丨贵阳日报

编辑丨唐艳

编审丨刘敏

2023-11-28

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