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兰特汽车驾驶模式是否适用于所有路况?,

伊兰特归来——不谈情怀全靠产品力说话,熟悉而又陌生的老朋友

关于伊兰特的记忆,相信北京人会有不少故事可以分享。

但即便不是老北京,哪怕是作为一个电视机前的常客而言,伊兰特也是熟悉的“群演”。

最知名的一代伊兰特成为了北京的出租车,奔跑在大街小巷,伴随着2008年的奥运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

不过面对当下韩系车的困境,与其说情怀和产品力,不如说改变刻板印象才是当下厂家需要做的事情。

大胆奔放的外形:

和那些熟悉的伊兰特的老司机们聊天,我介绍全新伊兰特给他们的时候得到了这样的感慨:“世界是你们的了!”

我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么大胆的设计,在我看来设计师和厂家都够有自信。

虽然本次全新伊兰特的设计比较激进,但是看久了还是习以为常,比起大哥索纳塔接受度高很多。

这个独特的中网看起来像是老式蜂蜜蛋糕的横截面,如图所示上牌以后观感会好很多。真正的好处在于由于独特的造型,前脸自带低趴效果不说,中网离近了黑色高亮的饰板还有镜面效应。厂家管它叫宝石切面,原谅我是个吃货,饿了的时候总能脑补到饮食上面去。中网的那些楔形元素,设计灵感来自于碎钻。

LED大灯的造型无论在正面亦或是45度角看起来都不算凶悍,反而给人一种双髻鲨的感觉,头灯也不只是造型呼应,在灯体内部也装点有切割玻璃。Sensuous Sportiness设计理念在头灯处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点亮速度很快,点亮效果也很耐看。确实能让人想起动画里面钻石的璀璨。全LED大灯、自动头灯、日间行车灯都是全系标配的,自适应远近光要到中配才会给。

全新伊兰特轴距增加20mm,车长增加70mm的效果就是看起来更加修长了。侧视图看起来有股子轿跑的味儿,复杂的侧面线条突出的是车辆的年轻化和运动造型。外后视镜和A/B柱的黑色饰条告诉我们这是一辆自然吸气的高配车型,自吸次顶配的车型支持选装这些黑色饰条。腰线在太阳光之下表现的光影非常好看,但是这辆车的腰线对厂家的工艺是个考验,与此同理的还有引擎盖和后备厢盖,钣金没两把刷子你根本就不敢这么设计。


伊兰特采用17英寸的双色轮圈+耐克森Npriz CX轮胎,只有最低配不是17英寸轮毂。尽管轮胎并不是窄胎,但是也和性能毫无关联。轮毂造型也是对宝石切面的一种呼应吧,在轮毂上这么做也是比较下本的。


尾部其实在正常站立角度看起来还不错,区分涡轮和自吸车型的关键点在于涡轮车型在后备箱盖上有个小尾翼,自吸车型不仅没有就连排气也是隐藏式排气,车尾更是没有扩散器的存在。贯穿式尾灯则是伊兰特很新的设计。车尾的视觉冲击感尤为强烈,而且冲压工艺的考验度极高。尾灯点亮效果更惊艳,但是不得不说美丽是要付出代价的,尾部的低压气流区会让浮尘堆积在车尾处,测评跑了一天我才发现这事儿。H型贯穿式尾灯体现的是车标的H,车标下的横条状灯光是示廓灯的部分。

内饰评价两极分化:


其实从驾驶者角度来看,伊兰特这个多出来的把手分割主副驾区域还是很好的,设计元素其实来源于经典的跑车。非对称布局是当下流行的偏向驾驶员设计,大概有10度左右的偏向角,厂家说这叫沉浸式布局。

不过很多人眼里觉得这是一幅出租车的做派,更不利于副驾使用中控的电源或者帮忙调节空调。不过由于这个把手是塑料材质,夏天的时候大腿可能会不太好受。既然提到了塑料材质,那么这辆车还是没少用塑料的,中控台上方是软质材料,其余地方就是省成本了。不过看看这车的配置和价格,就不必过于苛求咯。

新伊兰特的64色 RGB氛围灯只存在于自吸和涡轮车型的高配上面,不过即便如此,这种配置也是在合资品牌同价位中独树一帜的存在。方向盘是我最迷惑的地方,四幅平底方向盘抓握感还不错,就是不支持上下调节让人非常意外。

从女性用户角度,我本来以为新伊兰特有化妆镜会被夸一顿,结果女士们希望要化妆镜灯。额,原理我也不太明白,毕竟我不是美妆博主。贯穿式出风口在这个级别还是挺少见的,10.25英寸双联屏的设计更是得用罕见来形容,不过这全液晶仪表盘只是中配以上的车型的专属配置。


从一个汽车博主的角度来看,伊兰特这个连体屏幕的德国味儿太浓了。虽然读数清晰,各种常用驾驶数据都能体现,不过低配和高配之间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且强光直射之下会有反光。根据驾驶模式的不同,仪表盘会有不同的主题风格变化。空调采用触控,我不太喜欢,宁肯召唤语音助手帮忙调节。

车机是我在同级里面少有得特别表扬的,就冲听歌可以付费歌曲账号通用就得给点个赞。某些厂家的车机装的是独立版音乐APP,付费内容不通用,还得单独开个VIP。不明白的人想想你家智能电视的会员就懂了。伊兰特的中控屏是10.25英寸的高清电容屏,支持多点触控,方便极了!五指关屏,四指返回主界面,三指进入整体菜单。这么简单的操作连大爷大妈都能学得会。

伊兰特的车机是北京现代和百度合作的,所以装的是百度地图和carlife就理所应当了。车机容易操作,反应速度也不错,小度语音助手对中文识别也不错。当然前提是你的普通话标准一些,口音太重的地方味道普通话就算了吧。在智能化上面新伊兰特还支持BlueLink APP可以对车辆直接进行远程控制,鸣笛找车,监测停车环境等功能一应俱全。

空间对正常人合适:


后排空间对我而言,头部空间两指,在我调好驾驶位置后,腿部空间有三指。鄙人最近身体偏胖,我坐着的空间其实占用颇多,对一般人家用其实是合适的。

秋天贴秋膘,冬天吃羊肉,发福是免不了的。

言归正传,这辆车后排的独立头枕和座椅材质也不错,座椅宽大舒适,但由于角度问题和坐垫高度的原因,对腿部支撑只能给个80分。中间凸起不算高,长途使用也可以接受。

伊兰特后排不仅有带杯架的扶手,但USB电源就只给了一个,比较无语的是空调出风口是高配车型才有的。如变成标配的话,可能对客户吸引力更强。偏向轿跑车的造型对后排头部空间还是有影响的,前排则无问题。

前排的座椅虽然看着运动,但是实际也是偏向于舒适化的。

天窗是普通的电动天窗,采光效果一般。

伊兰特后备厢的造型怎么说呢,如果放登机箱的话可能就有点坑,日常去逛超市的话还是够用。原厂自带防滑垫倒是挺省事的,前后排门板储物空间倒是能满足需求。放硬币或者通行卡我建议你别放在门板,容易颠出来。扶手箱和手套箱不错的空间表现是个很棒的选择。

动态满足代步需求:


伊兰特的全车一键升降让我感觉很棒,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使用车机自带的百度地图导航的时候,一旦检测到进入隧道,空调会自动切换到内循环状态,同时车窗和天窗会处于关闭状态。

更让人惊讶的细节是,喷玻璃水的时候,空调会强制切换成内循环60秒,避免玻璃水味道飘入车内,引发乘客的不适感。

伊兰特有四种驾驶模式,smart,eco,sport,comfort。第一种是智能模式,行车电脑会主动学习驾驶员风格来调整驾驶风格。ECO模式其实适合走走停停的时候或者高速巡航的时候使用,sport模式其实徒有其表开起来感觉一般,因为排量并不大。Comfort模式其实适用于大部分的场景了,各种模式其实差异主要在前段油门的响应,中后段加速不要抱任何幻想,这只是家用车,并不是开启毁灭模式的机甲。

1.5L发动机在中低速表现非常轻快,但在80KM/H之后再加速,那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有意思的是伊兰特并没有为了低扭把油门调得十分灵敏,走走停停的时候还是比较舒心的,比起领动的情况好了很多。

切换到运动模式最大的意义是能体验CVT变速箱在模拟AT的换挡,在山路上还是有点意思。平时的时候你几乎感觉不到CVT的存在,丝般顺滑就是这么简单。

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常规布局没什么新意,不过好在厂家的调校功力不错,过减速带的时候表现还不错,在山路上和高速变线也有一定的支撑度,只不过在搓板路的状况下后轮会显出来不足处。对于常常在市区的朋友自然是不用担心,但是城郊或者乡道这些大车压坏路面的地方还是最好别猛踩油门通过。

底盘韧劲倒是缺点儿,总归是家用定位,要求太高不好。底盘有些细碎的震动,路况有点差的时候能跑出来。不过在桥面上的表现,比上一代车型强的不知道哪里去了,后桥表现好太多了。

转向手感变得更加柔顺自然,没有上一代那种奇怪的回馈,随速增益线性了很多,非常适合日常代步使用。

NVH层面,市区工况表现比较安静,高速行驶状况下风噪和路噪都能听见。这时候你需要的是召唤语音助手,放几首你爱听的歌曲遮住噪音。胎噪的表现并不是很明显,非得要说的话,比较粗糙的路面胎噪会比较大。

油耗层面,高速巡航的时候我跑出来过5.5L/百公里的瞬时油耗,实际上也差不多。市区工况则要到6.5L/百公里的成绩。刹车的脚感比较一般,制动表现还是同级正常水平。

榛名总结:

伊兰特的产品力其实不错,我推荐的话1.5L车型是最走量也是最让我放心的车型。次低配和次顶配的性价比比较高,但最低配也不是不能接受。

伊兰特的动态表现其实比这个级别的其他合资对手更漂亮一些,虽然加速并不是长处,但是满足日常需求没问题。

如果你只是想家用,它能漂亮地满足你的需求。不过方向盘不支持上下调节,后排头部空间有些不足还是有些扣分的。运动外观,科技车机,不错的舒适感和油耗表现,足以支持伊兰特热销了。

如果你想玩车还是看看现代的N系列吧,不要在伊兰特身上打主意,它只适合家用。

2023-11-12

202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