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车是车辆中常见的标志?,马车的标志是什么车

为什么要"车同轨"

中东大铁路 〖27〗 五花八门的铁路轨距

"轨"字在汉语中的原意是车辙。以前学到秦朝"车同轨,书同文",感到有些不解,古代的马车受马匹力量的限制,马和车能匹配就最好,为什么一定要规定统一标准呢?上大学知道了标准化生产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是秦朝真的能穿越时代懂得社会化生产的原理吗?在那个半奴隶制的国家有这个必要吗?直到看到这个考古发现。

轨路复原图

本世纪初,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陆续发现了有古代的"轨路"。经碳14测定,是2200多年前秦朝遗留的。

"轨路" 修有路基,夯筑得非常结实,枕木铺设在路基上,枕木之间的距离正好和马的步子合拍,"轨道"也是木制的。

修建"轨路"在当年应该也算工程浩大,不是非常必要不会大兴土木。我猜应该是山区在雨雪季泥泞难行,"轨路"能够大大提升运输效率,从军事考虑必须修建。"轨路"在秦代肯定不止一条,重要道路或关键路段都会用到。

马车从公路上"轨路",必须满足"轨路"的要求,这就使得所有车辆要"车同轨"。在秦国"耕战"体制下,一旦有战争,"车同轨"可以调动更多的车辆参加军事运输,这应该才是它的本质。

近代火车的发明,使轨道的标准变得特别重要,只有轨道标准统一了,火车才能走得更远。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铁路发展过程中轨道标准五花八门,英国牛津大学有篇文章,介绍了世界上的铁路轨道标准,一共有30多种轨距,这应该也不是全部。

火车是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在1781年发明的,他在建造第一条铁路时,采用的是和英国马车轮距相同的轨道,就是4英尺8英寸半,换算成公制是1435mm,这其实也没有工程上的意义。这个标准做为英式铁路的标志被推广到了世界各地,逐渐成为铁路主流,世界上约有百分之六十的铁路采用这个标准。

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规定1435mm为标准轨(也叫普通轨),中国铁路术语叫"准轨",比准轨宽的轨距称为宽轨,比准轨窄的称为窄轨。

看看专业的轨距定义:

有人问,为什么车轮轮缘在内侧,因为这样设计便于火车过道岔,转弯时也不容易出轨。早期也使用过轮缘在外侧的车轮,后被淘汰。

这是火车转弯时受力,细节不讨论了,结论是轮缘在内侧很科学。

"出轨"现在变异为社会热词,含义大家都知道,但在铁路系统出轨是重大事故,意味着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

中国铁路干线大都是"准轨"铁路,只有台湾特殊,它有1067mm窄轨的干线铁路,这是日本的铁路标准,台湾延续了日据时期的轨距。

这是一张世界铁路轨距概略分布图,详细的不贴了。

最宽的轨距有2134mm,最窄的600mm。

这些轨距标准大都是欧洲制定的,最初都是英制,换算成公制后有整有零,中国人记起来挺费劲。

回到中东铁路,沙俄的铁路是1524mm(5英呎)宽轨,一般认为这是出于军事考虑,他为了避免入侵的军队直接使用它的铁路运输系统,因此它的铁路轨距和欧洲不一样。

沙俄修建中东路,在正线和南支线也是采用的1524mm宽轨。但有个例外,他为掠取枕木、建筑用材和机车燃料,在黑龙江横道河子修建了一条林业专用铁路,其中有30多公里是762mm窄轨线路。

日俄战争期间,沙俄步步后退,把机车车辆尽量都撤退到北方,日本占领中东路南支线,但是日本是1067mm(3英尺6英寸)轨距,机车车辆都与之配套,1524mm机车车辆国际上也不容易采购,所以日军经常用人力推动俄军遗弃的车皮运送,由此看出来不同轨距的军事作用。

日军决定改修占领区内的中东铁路以供利用,1904年5月25日以陆军为中心成立铁道提理部。为了战争期间应急,在修复被俄军破坏的铁路和桥梁的同进,还将轨距缩小,以适应从日本运来的机车和车辆。

日俄战争后,日本获得了长春以南铁路(即南满铁路)和沿线地区的控制权,为加强对东北的控制,抗衡沙俄势力,把安东(丹东)到奉天的战时应急便线铁路改修成准轨铁路,称安奉铁路。原南满铁路1907年也开始了由1067mm再改到准轨的扩轨工程,1908年5月完成。

日本在南满铁路上这通折腾,耗资巨大,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这和日本的大陆政策有关。尽管近代史上对"田中奏折"的真实性有不同看法,但日本的大陆政策事实上是存在的,尤其是甲午战争后,日本扩张的野心膨胀,以赌徒的心态发动了日俄战争,战争的结果更是刺激他决心走上辽阔的亚洲大陆。

这是上世纪初日本的东亚铁路设想,要在东亚大陆形成一个完善的铁路网络。

中国关内的铁路多是英国建造,都是准轨铁路,日本为了和中国关内铁路连接,丹东至奉天铁路,丹东到釜山铁路都修的是准轨铁路,而不是和日本国内相同标准的窄轨,就是想有一天实现大东亚一体化。

南满铁路不惜重金改成准轨,日本人还是留了点鬼心眼,他在一部分线路上不是全改成准轨,而是做成变轨线。

就是这样换轨线,准轨和窄轨都可以行驶,但是沙俄的宽轨无论如何上不去,这也是为了紧急时候能用上它国内的铁路设备。

1935年日本(以满洲国的名义)向前苏联买下了原中东铁路,陆续把轨距全部改成准轨。日本统治东北期间建设的也都采用准轨。至此东北铁路除极少数专用线外,全是准轨线路,和关内铁路统一。

实事求是讲,这也为新中国铁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看看今天印度,国内铁路干线就存在3种轨距,极大的降低了铁路运输效率。

铁路轨距的形成,我想无外乎军事、政治、经济原因。军事政治因素看了日俄的争斗比较好理解。

简单从铁路技术上说说经济因素。窄轨的好处就是建设时候省钱,修路基产生的土方量小;对地形的适应性好,可以选择较小的曲线半径;桥梁、涵洞的建设比较容易;站场面积小;机车、车辆等配套设备也相对便宜。

窄轨的劣势是运量小,由于机车相对小,牵引力有限,速度一般不快。

准轨在速度和稳定方面比窄轨要好很多,所以日本新干线、台湾高铁都是准轨。

综合起来总结中国铁路发展初期,地形复杂的地区、军阀割据的地区多是窄轨,像著名的滇越铁路(轨距1000mm)、山西的同蒲铁路。还有一些民间投资的铁路,考虑资金有限多建成窄轨的,世界最窄的铁路也在云南,个旧碧石铁路,轨距只有600mm,现在据说恢复成旅游线路,值得看看。

建国初期,我国在矿区、林区建设了众多的窄轨铁路(俗称小火车),用于货运和少量的客运。比较集中的就是河南和黑龙江,尤其黑龙江的国有林区,40个林业局都有小火车,总里程达到数千公里,为全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商业采伐停止后,多数铁路拆除了。

我正在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介绍下这鲜为人知的铁路巨头--森林铁路管理处,和那些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青春、奉献子孙的普通林业人。

不同轨距是现实,那国际联运怎么办呢?目前有三种办法:

第一 人换乘、货换装。两种不同轨距的列车在同一车站的宽窄线路上并列,旅客下车换乘另一列车,货物卸下再倒换到其它货车上,这是看起来最简单其实是最麻烦的方法。因为火车不是只有旅客,还有行李车、邮政车,要是货车就更复杂了,倒装相当于交接,费时费事。

这是1930年的宽城子(长春)换乘站, 左边是日本控制的南满铁路(准轨);右边是俄国控制中东铁路南线(宽轨)。早期不同轨距的列车都采用这种形式。

第二、 更换客货车转向架。不熟悉铁路技术的叫换车轮。

两种不同轨距的列车在车站专用的换装车库内更换转向架,一般是用起重设备将客车整列抬起,原转向架推出,再推进另一轨距的备用转向架。

这是中国最大的国际换轮库,在二连浩特。

第三、 动态调整轮对内距。

欧洲铁路运输一直受轨距困扰,不太大的地方,有好几种轨距存在。西班牙研究设计出轮对内距可调的转向架,可以在很短的专业线路上行进间完成轮距转换。

日本这方面也很下功夫,日本除了新干线,国内接近80%的线路都是窄轨,换转向架运输效率太低,他们搞的内距可调的转向架经过时速250公里的试运行获得成功。这一创新为不同轨距直通列车的运行提供了新的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铁路以前在这方面没有迫切的需求,研发投入不大,但是现在开展对中亚、欧洲的国际联运,换轨技术也算是一个瓶颈,应该适当重视这个技术的开发。

为配合"一带一路"的推进而开行的"中欧班列",是典型的跨国联运,这些班列都是2台机车,一台牵引,一台备用。要经过数次换轨、数次过境才能到达终点站。其中义乌~马德里班列是是迄今中国铁路史上行程最长、途经城市和国家最多、境外铁路换轨次数最多的火车专列。

班列国内运行时每到一个铁路局辖区就要更换司机,境外每到一个国家还要至少更换1,2次司机,加上沿途油、水各种保障,过境手续、货物查验,农林产品还有检疫。所以铁路国际运输是一个多国接力完成的复杂工程。

目前西通道还是中欧国际联运的主力,中、东通道都要过境俄罗斯,通过西伯利亚铁路,一是运距长,二是俄罗斯有一点竞争关系,需要磨合过程。

这是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网,我在《中东大铁路》系列故事里介绍过它的情况,它正线1万公里,横跨欧亚大陆,"书同文、车同轨",宽轨铁路运力大,这是它的优势。它的劣势就是沿线经济不发达,沙俄100年前修建西伯利亚铁路主要目的是领土扩展,不考虑经济因素,这使得这个庞大的铁路网,世界第十二大奇迹不具备商业价值。但这毕竟是沙俄和前苏联留下的遗产,俄罗斯也在积极开拓日韩货源,运输到欧洲,让这条大铁路发挥尽可能多的作用。

今天中国的中欧国际联运也有这个隐忧,只有帮助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形成一条富裕的经济走廊,不断完善国际运输体制和沿线物流设施,新时代的丝绸之路才会长久繁荣。

2023-11-04

202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