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进口高尔夫纯电动汽车价格比国产车型更高?,

中国新能源车把德国人卷哭了:高配低价,跟就是死,不跟死得更快

中国发展新能源车十多年,积攒的磅礴势能终于开始凸显威力了!

一时间,比亚迪带头,三傻紧追其后,传统国产车大佬如上汽等等也纷纷下场,就是中国人的骄傲华为,都为新能源车量身定制智能设备。

中国这个世界上第一大的汽车市场,在各方造车新势力的加入下,变成了世界上最卷的市场。

而从上个世纪就已经通过合资方式进入中国,并独占鳌头数十年的德国大众,现在是越过越恼火。原因很简单,因为它的电动汽车ID3最近正处在舆论场的风口浪尖之上。这款“电动高尔夫”在德国的售价高达39990欧元,折合人民币大约32万元。虽然算不上多么高端,但也算是不太低了,至少对于普通人而言,已经是不错的级别。


按照此前大众的尿性,在欧洲卖32万,那么到了中国市场,怎么着也要50万起步,毕竟气质这一块要拿的死死的。谁让咱们国家的人就认外国的牌子,总是看不起国产货呢?

但这一次大众郁闷了,因为到了中国市场,这款车不仅没有能延续此前的傲娇,反而价格被打落到12.59万元。

你敢信?

同一款车,同样的配置,在中国市场竟然比在欧洲市场便宜?你说现在秦始皇还活着让我打钱我都敢信,这种事我是实在难以相信。

但相不相信,这都是正在上演的事实。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道德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德国大众一不留神怎么竟然成为了“中国良心众”?这一内外有别的行径,在被媒体公布后,自然被德国的兄弟们口吐芬芳,亲切问候了大众公司诸位高管的女性亲属以及十八代祖宗。

更有甚至,将此行为直接定格为“德奸”,好事者甚至开始“不转不是德国人”。

其实,这自然不是资本家突然良心发现,也不是学了什么《道德经》,节操一下子上升到天际。而是因为中国国内新能源车太过强势。

说句难听的话,就凭借ID3这技术含量,别说比亚迪、上汽多看它一眼就算输,就是新能源三傻,也就撇撇它的车标。不信?德国人自己做了一下测试:这辆开了一年的车,电池容量居然少了4.4kWh——相当于一年损失了7.5%的电量!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德国技术?这就是青岛下水道中油纸包里放着的德国工程师的传说?

随便一家中国前五位的新能源车企,面对除了特斯拉之外的其他新能源车企,都有足够的底气说出大师兄的那句名言:不好意思,我没有针对个别人,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郁闷的自然也不是光大众一家,广汽三菱已经宣布GAME OVER。它在中国大陆11年的生命走到了终结。

不走没办法,原来那些高高在上的外国车企,已经被中国的新能源车给卷哭了!

这么说吧,大家想想看,以前我们看车除了车展外就只能去4S店,现在则不然,只要你去逛商场,那么在中心位置,必然会有新能源车的影子。


其实这就是一种颠覆!

此前燃油车时代,几乎没有人会想到汽车怎么能进入到商场?现在哪个新能源车不进商场?原本是化妆品、奢侈品的专柜,现在好了,半壁江山给了新能源车。

而更不讲武德的是华为,虽然说自己不造车,但是华为遍布城市大小角落的手机店里,竟然曾一度用来摆放新能源车。

就问你服不服吧?

为何它们要抢占属于奢侈品的专柜?原因很简单,看看这些车的内饰,皮电动座椅、超大高清液晶中控、Wi-Fi热点、APP联动、车联网、……这些曾经顶配版汽车上才有的东西,现在已经被下放到10万+级别的新能源车上了。别人都有你没有,那你就完了,所以哪怕车辆定价不高,也得装上这些东西。


在以前,这叫顶配。

现在,这叫标配。

中国10万元左右的车,仅仅看内饰,比欧洲市场上50万元的车都不差,还科技感十足。所以,这就是为何大众ID3本来可是30+的标志小仙女,到了咱们这里,被一群10左右的新能源车竞相围殴,最终只能无奈定价到12万左右。试想一下,而国内这个价位,你已经可以在理想L7、蔚来ET5这些堪称豪华的车型里随意挑选了。

那为毛国产新能源车价格能够可劲的造,凭啥能便宜成这个鬼样子?

一说这个很多人就肯定会指责中国的工人工资低,所以才便宜。这么说,你还真不懂汽车。你以为仅仅工人低那么一点工资,一辆本来30万成本的车,你就能卖10万?那早就亏到姥姥家了。


为何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如果汽车产业是和纺织业一样的低端产业,我们国家会这么做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新能源车妥妥的高端制造,但和此前传统的汽车不同,新能源车的成本主要在电池组,占了30%-40%。至于那些可以频频收获“窝草”的科技范十足的内饰,竟然仅仅是“锦上添花”的内容。

电池组既然是重头戏,那么就不得不提中国动力电池了。在全球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牢牢占据了前两位。后面还有欣旺达等等一堆电池企业。随便拉出去一个,放眼全球,都是超级耐打的存在。

中国拥有着动力电池最先进的技术还有最完善的产业链。


所以,我们本土生产的动力电池成本可以做到低得令欧洲国家发指的地步。举个例子,2022年,动力电池原材料和组件价格上涨,美欧的动力电池成本迅速飙升到157美元和168美元。但是中国电池呢?每1kWh的价格是127美元。

中国在动力电池领域制霸多年,外国想要抢占这个高地几乎没有可能,因为我们是两虎领导的群狼战术。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就没有短板,至少在电控系统上,我们还有不小的进步空间。

电控领域的上游是IGBT芯片,这是一种具备高频率、高电压、高电流的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逆变器的成本占到了电控系统的40%-50%,是电控系统的核心。

只不过,目前这个领域还是由国外控制,市场集中度较高,三菱、英飞凌、富士、赛米控、仙童几家企业加起来占了全球74%的比重。中国目前只有中国中车一家全面掌握了IGBT的研发、封测和系统应用,其余厂商的IGBT芯片还是大量依赖进口。

可以预料,如果我们哪天把IGBT的国产化搞定了,那么电控系统的成本必然也有大规模下降的可能。


所以,现在很多日本、欧洲的车企纷纷表示伤不起,和中国正面竞争已经不可能,只能曲线救国,要么引入中国技术,要么耍不要脸战术,直接阻止中国汽车进入自己的市场,这个以美国为典例。

不过别人越怕,越说明我们的路走对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2023-11-02

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