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些国产汽车品牌相继倒闭?,

我国14亿人口,为啥汽车突然卖不动了?老百姓和专家同时说出实情

2020年,我国的汽车销量创下了12年蝉联世界第一的伟绩,但近三年来,汽车行业却遭遇了最严重的滑铁卢,许多人都称汽车行业凛冬将至。

就拿汽车保有量来看,别看表面上突破了4亿大关,但千人汽车保有量仅有213辆,对比欧美发达国家千人600-800辆以上的保有量,我国还不到其三分之一。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汽车行业难道真要宣布入冬了吗?

是什么原因,让老百姓都买不动车了?

为何汽车卖不动了,背后是什么原因?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我国对于汽车的需求,一直以来都是名列世界前茅。在2020年之前,根据乘联会的统计,在2017年我国创下了汽车交易量4亿次的壮举,同时各种二手车行业日益火爆。

就连一个小县城之中,也处处可见二手车行业。但是好景不长,从2021年初开始,汽车行业就遭遇了严重的打击,在2022年一整年中,燃油汽车的销量仅有1487万辆,同比去年下降了13%,特别是中外合资车的销量,下降率更是达到20%。

到了2023年,汽车行业的寒冬依然持续,仅仅前两个月销量就再一次下降21%,仅有265万辆的销售额,要知道在同一年度,美国1、2月份的销量是我国的4倍。

从曾经的世界头名,到如今“跌落神坛”,首先就要从汽车行业总体层面来入手。

从2022年开始全球汽车零部件价格水涨船高,在7月4日时,汽车零部件板块价格大幅上涨,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新高

而零件之所以会涨价,也是和全球经济影响下通货膨胀息息相关,在美联储持续加息后,通货膨胀速度愈发加快。同时像是铜、钢等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全球许多工厂生产线滞后,导致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在汽车大行业背景下,零部件原材料的涨价,必定带来了汽车整体销售的涨价。在涨价的背景下,民众们的购买欲望就大打折扣。

另外就要提到社会层面的问题。如今的城市中,不少地方都产生了“996”的行业内卷现象,从早上熬到下班,相信各位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堵车。

在漫长的回家道路上,每一秒都是煎熬。就拿山城重庆来说,3200万人口的地区,许多街道限速只有30,再加上山城独特的道路,让它成为了全国最堵的城市。

为了规避日夜堵车的问题,像北上广等城市开始实行限号,这也让许多私家车无法进入城区街道。买了车不让开,那买了还有什么意义。

再加上如今的新时代年轻人不像从前,买车为了面子,为了炫耀,现在的汽车更多扮演的是出行载具的角色

外加上地铁、网约车等公共交通越来越普及,买车已经不是生活中的刚需,因此导致车辆销售额大大降低。还有一点也是各位车主头疼的车位问题,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每逢周末想要自驾外出享受大餐,可到商圈之后,停几个小时就要几十元大洋

这样高昂的停车费,也成为无数车主头疼的问题,再加上购买私家车位昂贵,车辆大大小小的保险和检修费用,这些种种加起来,又是一大笔开销,因此也直接劝退了无数想要买车的人。

第三点就要从当下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出发,由于几年前的疫情影响,目前全球经济尚未走向复苏阶段,人均收入也呈现下降的趋势

在2022年的统计数据中,北上广深几个城市人均收入在1万到1.3万元之间,而应届毕业生的收入还是打个对折。抛开房价不谈,就拿深圳的物价来说,早中晚三餐平均花费80元,加上通勤20元费用,每天100元的开销,30天就是3000元。

如果再加上节假日的消费,让许多年轻人都当上了纯正的月光族,想要买车只有通过车贷。因此买车人数越来越少。

面对行业产能过剩,危机和出口在哪里?

而提到汽车销量明显下降,孕育出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

其实这个问题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出现了。

进入到21世纪之后,我国的庞大的汽车消费群体,吸引了无数外资和国内工厂进行投资,在2006年之时,我国一年汽车销售量为720万辆,但是产能却达到了1000万辆。

到了2015年之际,在全国汽车产能4200万辆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率不足60%,到了2021年年底,利用率更是达到了52.1%。

就拿曾经的行业一哥北京现代来说,在2020年全年的产能利用率上仅有30%远远超过了警戒值,为了避免破产危机降临,北京现代也将号称全国第一工厂的北京工厂卖给了理想汽车。

长安汽车的董事长朱华荣就早早预测过:在未来的五年之内,我国燃油系列车辆加工厂,将有80%要关闭停运,届时大量的生产线和工厂“吃灰”,这会给汽车制造商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可能导致公司破产或裁员,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这包括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的浪费,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在燃油汽车退居二线之后,新能源车也争得头牌。

以比亚迪和小米为主的国产新能源车中,近三年来的年销售额恰恰与燃油汽车相反,在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统计之中,比亚迪一举拿下桂冠,以185万辆的成绩超越了特斯拉,并且在前20名之中,我国的品牌就占据了一半的位置。

而随着国产新能源车的进步,美国也玩起了老套路,开始以制裁为主打压全球新能源品牌,2022年美国出台的《通胀削减法案》就是针对全球新能源车芯片,展开的一次调查,调查背后也隐藏着制裁的暗流。

面对新能源车芯片核心技术遭遇制裁,以及燃油车产能过剩的问题,想要破局就必须加大出口。正所谓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张王牌,也是面对产能过剩的必杀技。

从2020年开始,中国汽车出口开始发力,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超越了韩美德三国,2022年以出口340万辆的成绩稳居第二,距离第一的日本仅有40万辆之遥。

对于芯片制裁来说,一旦开启制裁,就意味着我国汽车行业生产速度减缓。

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芯片研发技术,但核心技术仍然处于卡脖子的状态,但要知道全球范围内,我国对外芯片采购份额占据总份额的30%,如果美国展开芯片制裁,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会引来欧洲的反对。

失去了我国这样一个庞大消费者,欧美等国也会吃不消,因此加快出口速度,反其道而行之,也是破局关键所在。

对于社会层面,提高收入也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核心关键,面对国内庞大的消费群体,还是要走到民众之中,只有民众消费水平提高,汽车产业才有复苏的希望,你觉得呢?

2023-11-02

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