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如此受欢迎?大众车有何特色?,

大众金融,与美好生活的双向奔赴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笔下寥寥几句,勾勒出盛唐时期的壮阔画卷。百万人口的长安城,天下财富聚集于此。公私仓廪,稻米流脂;东市西市,客商云集;邸店酒肆,酒旗招风;更有美貌胡姬,当垆浅笑;文人骚客,醉舞春风。

东西市珠光闪耀,光德坊异邦流连。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人才策略,使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周边地区的各类人才不断进入唐帝国的统治机构中,中外贸易交通发达。一如王维诗歌所言,“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商业的繁荣促使远距离的钱货流量增多,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钱币运送的不便利。交易所用钱币携带出行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在这种背景下,柜坊出现了。柜坊经营的业务是代替客户保管金银等财物(客户在需要时可凭信物提取),并收取客户一定的保管费用。它的出现使当时的生意人不必携带大量的铜钱,方便了远方客商的贸易活动。

这是中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数次工业革命之后,现代科技文明以摧枯拉朽之势演进,现代金融行业也迎来了升级蜕变。在借鉴学习西方金融模式的过程中,我国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得以建立和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种种社会治理和经济转型需求的更替,在技术迭代创新下,金融业架构中的“底层物质”发生了深刻变化。



01

于变革下,争科技先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放眼历史,人类社会始终在求索发展和变革之道。金融的力量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催化现代商业银行的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现代银行投资业务的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风险投资的萌芽。

在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大量新技术直接被金融业应用,从而又衍生出许多新的金融服务。如19世纪中叶铁路和电报的发展推动银行设立其分支机构,海底电缆的运用使得国际金融交易成为可能。

如今,以数字化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太多的生活方式不是已经被颠覆,就是正在被颠覆。

这是巨变涌动的尖峰时刻。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金融业创新再次提速。

人们从过去主要满足基本生活的需求,转向对新的生活方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为了服务于大众,满足大众需求,手机银行、移动银行、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以及银行客户端APP不断更新迭代,促使银行升级服务,创造全新的业态和使用场景。

“春江水暖鸭先知”——资金活水的渗浸,得以让金融业对业态变化有更及时的感知。早在数十年前,我国银行业就开始探索“科技+金融”这方天地。尤其随着近年来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更加速了这一变革的应用。对于建行来说,这也是实践大众金融理念的重要”战场“。

这其中上层架构的搭建尤为关键。2018 年以来,建设银行全面推进金融科技战略,创新搭建了“金融科技部(总部机构)、运营数据中心(直属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子公司)”的组织体系,形成了顶层设计、数据治理和市场化运营融合的总、分、子协同的金融科技组织架构,对内支持业务转型发展,对外助力社会治理,实现了从单一的自身业务保障向搭建平台、培育生态、赋能社会的历史性跨越,逐步构建起“第二曲线”的脚手架。

科技的投入带来客户生态的转变。这集中体现在建行一个依托庞大线下商户基础并有线上生态服务及运营渠道的平台——“建行生活”APP,它与手机银行共同构成了建设银行“双子星”,打通了金融场景和非金融场景的流量通道,促进客户关系由资金账户关系向生态流量关系转变。

此外,建设银行研发推出的“惠懂你”APP创新打造“互联网获客+全流程线上信贷”新模式,集成了精准测额、预约开户、在线申请、支用还款等功能,包含云税贷、交易快贷、合同工商户经营快贷等多款产品,操作更简单、使用更便捷,真正做到随时随地想支就支想还就还,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大众提供最便捷的服务。

“建行惠懂你”贷款业务流程示意图(图片选自《大众金融》)

同时,为了保障用户安全,建行打造“六位一体”普惠金融风控体系,即智能反欺诈拒险、大数据模型排险、系统机控防险、可视化监测判险、预警催收避险、专业处置化险,构筑贷前中后“三道防线”,主动加强网络金融风险管理,有效控制了外部欺诈风险,为网络金融用户的资金安全保驾护航。

在G端,建设银行依托技术先发优势和金融平台优势,与政府部门开展深度合作,涉及行业管理、保障性住房、城市和社区治理、农村治理等方方面面。银行通过加强与G端的系统和平台互联、服务和功能连接,把履行社会责任与优质服务结合起来,特别关注社会痛点问题,帮助政府部门提供成本更低、效果更优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案,实现互促共进,既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又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公开信息显示,自2018年推出金融科技战略以来,建行金融科技累计投入超过千亿元,其中2022年投入了232.9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83%,金融科技人员从不到7000人增长到了1.58万人,科技投入和人才规模保持同业领先。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通过深耕技术,建行以科技手段助力“第二发展曲线”,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亦探索出改变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的新范式。


02

于细微处,圆安居梦

致广大而尽精微。

《礼记·中庸》的哲思凝练了建设银行新金融转型的策略和路径——既从广大处着眼,又从精微处入手,从而于平实中达到高明的中庸智慧。

大众金融着眼于和社会共生、与大众共享,将金融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将金融要素作为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工具。将金融服务渗透于每一个人的寻常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以能力支撑新金融的情怀,以专业夯实新金融的土壤。

正如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所说——新金融是新发展理念下在金融领域的实践,其如同变甜的甘露,无处不在而又流向最需要滋润的地方,让人们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朴素追求。

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租房是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住房租赁业务是建行对助力解决社会问题、帮助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主动参与。凭借对住房金融的深刻理解,建行躬身入局,以金融力量激活住房要素市场、稳定租赁关系,打造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

从2017年起,建设银行开始进军住房租赁市场,并搭建了专门的住房租赁平台“CCB建融家园”,通过提供挂牌房源、租房、签约、申请租房贷款等服务,逐步形成了一套“平台+金融+机构+租赁产品和服务”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同时,建设银行创新推出“存房业务”、激活存量房源,共建产业联盟,努力用新金融的智慧和初心,让真正的住房需求者不在“居者不易”的感叹中焦虑。去年底,建行继续“探路”,发起设立全国首个住房租赁基金,在帮助更多百姓圆安居梦的同时,也努力探索住房租赁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家,才会有安身立命之所;有了家,才会有稳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行通过打造住房租赁业务,为一个个家庭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并汇聚为一个国家砥砺前行的力量。

2017年11月2日,中国建设银行首个建融家园在广东佛山揭牌

03

于无声处,注金融活水


金融行业能否“定位向下”,不断让普通人和中小企业得到支持,是考验社会能否长久健康发展的标志。对此,建设银行深有体会,并将普惠金融作为其“三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阿亮通过招商引资来到了贵阳,创建了一家信息技术公司。

两年后,随着公司快速发展,在高端人才引进、产品研发方面投入力度都很大,公司账上的余额眼看就要到零了,阿亮奔波于当地多家金融机构。遗憾的是,均因抵质押物要求高、业务办理时间长或贷款价格高等问题而搁浅。

踌躇之际,阿亮看到了建设银行“惠懂你”的产品介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下载了APP然后按步骤测算了额度。结果,竟然有 110万元信用额度,并且很快就贷了出来。

阿亮坦言:“我不懂金融,但我知道,银行的贷款产品对于我们小微企业应该更便捷。现在,我真的体验到了。”

建行普惠金融的实践是着眼精微处的又一表现。

自2018年提出普惠金融发展战略以来,建行通过改变传统做大企业、大项目的思维定式和运营模式,引导全行将战略重点转向大众市场,用普惠金融可复制可持续的模式,建立长效经营机制。

此外,在服务体系层面,围绕服务“双小”,建行建立长效性政策机制,并在机构设置、人员安排、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建构由上而下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广泛调动各基层机构的力量,下沉服务重心,全行近1.5万个网点均能开展小微企业服务,不断加大普惠金融特色的机构建设,提高网点普惠金融服务的能力。

2017~2022年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不良率趋势(图片选自《大众金融》)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有效发挥金融的市场化精准支持作用,对于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具有重要意义。建行强化普惠金融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渡难关、增信心、促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也形成了“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04

美好事业,服务大众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复苏艰难,世界各国的金融发展面临着许多相似的难题,比如如何妥善处理好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如何最大限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如何统筹发展与安全等。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作为拥有近七十年历史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建设银行意识到,从金融服务的本质和初心出发,人民至上、义利兼顾,才能迎接挑战,实践为大众服务的使命。

基于道德和技术的基本考虑,建设银行以普惠金融、住房租赁、金融科技“三大战略”作为路线图开启了进化之路。三者相互支撑,协同发力,推动新金融实践拓维升级。

建设银行探索形成的新金融业务逻辑(图片选自《大众金融》)


从规模上讲,排行世界第二的银行,它的探索是一种“大象跳舞”。不得不说,它的动作笨拙,跳起来费劲,也容易错步。但是它一旦跳了起来,则是一种内生动力的体质提升,成为一种“物种”的进化,将会带来更大的影响。


究竟什么是金融的本源?中信出版社近期推出了《大众金融》一书。从历史的角度讲述金融在变革之下的升级迭代,金融机构又是如何在变革浪潮中勇立潮头,服务大众。书内通过全方面解读建行近年来的诸多新方法、新实践,力证数字化革命让金融能为大多数人服务,而服务大多数人才能让金融回归本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这一方面是数字革命带来的历史必然,另一方面也是金融行业顺应历史发展的自觉行为。



田国立 著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


冀望未来,大道宽广。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以建行为代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着眼于大众需求,持续稳中向韧,精准落子新棋局。正如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所说:“新金融没有固定的范式,无远弗届但并不神秘,在百姓身边,于细微之处。美好事业接续成长,未来可期。”


*本文来源:南方周末;作者:夏忋追

2023-10-30

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