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吉利选择收购沃尔沃汽车?,

吉利“蛇吞象”收购沃尔沃,13年吉利到底赚了多少钱?

廉价汽车,借钱收购,空手套白狼,究竟是不知好歹的愣头青还是老谋深算的掌局者?点个赞,让我们来了解做冰箱起家的李书福如何一步步成为车圈大佬,曾经一贫如洗的吉利,靠着收购沃尔沃又给自己带来了多少收益!

现如今,谈到国产汽车的品牌,大家或多或少都能说出来几个品牌,而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国产汽车的骄傲“吉利”汽车,吉利汽车诞生于二零零三年,现如今才短短二十年,但在这二十年间,吉利汽车完成了对于国外汽车的收购、自主品牌的壮大等一系列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操作,而这些都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吉利控股集团的领导者“李书福”,让我们来走近这位神秘的“商人”,看他究竟有什么样的超能力,让吉利在二十年间就完成“华丽转变”。

李书福于一九六三年在浙江省台州市出生,本科就读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学的是管理工程,完成本科的学习之后,李书福并没有停下求学的脚步,而是选择继续在燕山大学进修了工程专业的硕士,而后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了博士,妥妥的是高学历人才,而从他一路进学选择的专业,再结合他未来的成就,似乎是水到渠成。李书福不仅拥有极高得学历,更是很早就在社会上打拼,在一九八二年的时候,李书福带着父亲给他的一百多块钱干起了拍照的生意,凭借高超的技术,李书福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尝到甜头的李书福,不满足于这些,在八四年的时候,又和几个好兄弟做起了售卖冰箱配件的生意,这次为了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李书福决定自己生产这些配件,于是年仅二十一岁的他就成了一名厂长,这一桥段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没错,这简直就是前两年由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奇迹·笨小孩》的现实版。在干了两年配件厂之后,李书福觉得自己可以做一条关于冰箱的完整的产业链,于是“北极花”品牌的电冰箱应运而生,仅仅发展了三年,李书福的电冰箱厂的年产值就已经超过了千万。

不得不说,李书福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他依旧没有满足于冰箱厂带来的效益,而是拿出了千万资产,在九三年收购了一家摩托车厂,并且将发展重点放在了摩托车发动机的研制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之后,李书福的摩托车厂率先在国内研制出来四冲程的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相较于两冲程的发动机而言,动力更加强劲,但所需的零件也更多,组装工艺也更复杂,但对于做电冰箱配件起家的李书福而言却不成问题,李书福更是凭借新款发动机成功搭上行业龙头“嘉陵”的便车,与嘉陵合作出了一款摩托车,这辆摩托车一经出售就被一抢而空,甚至由于销量太好,名声传到了大洋彼岸,出口到了意大利、美国等三十二个国家。

在摩托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李书福的自信心倍增,于是他的目光从“两轮”盯向了“四轮”,于是李书福下定决心在临海市购地八百多亩,建了初代吉利汽车工业园区,用来建造第一款吉利汽车,可那时候造车需要严格的手续,没办法,李书福被迫开始了“拼车”,要学习造车就得从目前成熟的汽车品牌中寻找,于是李书福将目光放到了“奔驰”的身上,他买了几辆奔驰汽车,又从当时的一汽搞来了“红旗”的发动机和底盘,聘请钣金工把这些组合到一起,在当时外界看来就是一个大大的笑话。

但在一年之后吉利决定拿出五个亿,向汽车制造行业进发!但在当时汽车行业完全就是国营企业垄断的局面,像是“红旗、奔腾、解放”所属的一汽品牌,“风神、风度、启辰”所属的东风品牌还有“荣威、大通、名爵”所属的上汽品牌都是隶属国企,在如此多的国企做“拦路虎”的情况下,李书福还是想从中分一杯羹,不得不让人贻笑大方,其实人们的不屑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此时的吉利,连一张造车“许可证”都没有,没有许可证的车企就像没有户口的人一样,名不正言不顺,于是李书福开始了奔波之旅,只为给“吉利”这个孩子搏一次生存的机会。

李书福这次的创业不像之前的小打小闹,这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李书福先是找到了当地的“国家经济贸易协会”,希望能够获得许可证,但不出意外的吃了闭门羹,于是又去找到了当地的机械厅,也得到了不可能的答复,李书福不死心,又找到了国家机械部,还是同样的答案,三番两次的失败让李书福不得不改变策略,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一次聊天给了他启发。他在聊天中得知在四川省德阳市有一家快要破产的汽车厂,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这家汽车厂的身份,是国有汽车厂,这可真是困了就有人递枕头,吉利汽车正由于身份问题发愁,这家汽车厂就出现了,于是李书福立刻豪掷一千四百万把这个汽车厂收购,吉利汽车的身份问题解决了,但是这个汽车厂只能生产出微型两厢车,即使这样李书福也十分满意了。

而后,吉利就开始造车,在造的时候,还是依葫芦画瓢,其他车怎么造,吉利就模仿他们,于是在九八年的年底,吉利的第一台汽车“豪情”面世了,进行测试的时候却让信心满满的李书福傻了眼,淋雨测试没过、刹车系统不灵敏、大灯漏水、汽车密封性不好,车里全是灰尘…等等一系列问题,一向骄傲的李书福受不了外界的嘲讽,一气之下把生产的一百多辆汽车全部销毁,价值高达三百多万。

冷静下来的李书福明白,自己这些野路子终归难登大雅之堂,于是他开始了“招兵买马”,到处寻找人才,在大量人才的共同努力之下,新的“豪情”诞生了,李书福早就注意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空白之处在于低价位汽车并不多,那些车企不屑于生产低价位汽车,因为盈利不高,而李书福的策略就是进军低价位市场,所以他把新一代“豪情”定价定在了三万多,此价格一出直接销售两千辆汽车,虽然车一般,但架不住价格低啊,李书福也凭借低价汽车,算是初步进军汽车市场。但问题总是不断,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为吉利汽车生产变速箱的是天津的一家企业,眼见吉利销量提高,这家企业也提出了涨价的要求,双方的价格没谈拢,天津的企业停止为吉利提供变速箱,而缺失了变速箱的吉利汽车就是一个铁壳子,吉利厂不得不停工,李书福明白,要想不受制于人就要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变速箱的技术难度之大,在当时所有的车企都没有掌握,李书福又想要成为“先锋”,他找到了当年国家变速箱研究项目的组长徐滨宽,在权和钱的双重诱惑下,徐组长答应来到吉利进行变速箱的研制,但也不能对李书福和吉利打包票,于是在李书福砸下数亿资金和徐组长尽心竭力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第一台也是车企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变速箱出现了,没有了技术的限制,李书福的吉利汽车大力进军低价位汽车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在全国的车企中排名上升至第八位,二零零五年,吉利汽车在香港上市。

成功上市之后,李书福希望定价更低一点,但这样做就触碰了其他人的利益,于是夏利等汽车也开始降价,于是低价位车型开始爆发式增长,慢慢的,随着钢材、零件的价格上涨,造车的成本也变高了,李书福发现低价车开始不盈利了,他意识到不能只在低价车上面发展,吉利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要向高端转型,但此声一出就引发大量反对的声音,可李书福已经认清了现实,不顾这些反对的声音,坚决引进更加高端的机器,用全新的车型代替了以往的老车型,但涨价之后的吉利汽车,销量远不如前。

吉利在国内没有占据市场,于是将目光放到了国外,在零七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李书福找到了机会,当时的福特由于金融危机,处在巨额亏损的状况,福特的CEO推出了名叫“一个福特”的战略,计划出售路虎、捷豹等品牌,而沃尔沃也在福特的出售战略中,吉利看上了沃尔沃,当时的沃尔沃是全球四大豪车之一,历史悠久,而且以舒适型和安全性闻名世界,吉利想要拿下沃尔沃在当时看来像是天方夜谭,可李书福不甘心,两次到底特律跟福特的人接触,福特的人对此嗤之以鼻,并且表示沃尔沃的销售额换算成人民币足足有一千多亿,弦外之音就是吉利这种小“虾米”还妄想从福特手里收购沃尔沃,简直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可李书福的执着却让对方记住了这个中国面孔,后来李书福组织了二百多人组成谈判团,只为拿下沃尔沃,经过不断的努力,二零一零年在风光秀丽的哥德堡成功收购了沃尔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收购豪华汽车品牌的车企,而如何经营好沃尔沃又成为了新的难题。

在收购完沃尔沃之后,李书福就开始探寻,如何经营才能将沃尔沃世界四大豪车的名头和实力相匹配,李书福深刻研究之后发现,沃尔沃在福特之所以是亏损状态,就是因为福特旗下的汽车品牌太多,豪华车型也很多,福特即使有心顾及沃尔沃,也没有足够的资金给到沃尔沃,导致沃尔沃在福特的时候规模小,研发投入又很大,导致成本很高,汽车却又卖不出去,只要把沃尔沃的规模和营销做上来,那么盈利就不是问题。

怎么才能做到规模增加呢?李书福决定让“沃尔沃”成为“沃尔沃”,他让沃尔沃进行“自治”,这一做法就像是在港澳台地区实行自治一样,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方法解决,“吉利”的问题在于没有核心技术,“沃尔沃”的问题在于一直被各种条件束缚,没有发挥空间。此后,吉利在沃尔沃的技术支持下造出了博越、帝豪等让人眼前一亮的车型,而沃尔沃在吉利的资金支持下,规模不断扩大,营销能力不断增强,很快就从亏损模式下脱离出来,并且销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增长,尤其在中国,我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是沃尔沃的汽车安全,令人放心,同时也因为沃尔沃在被吉利收购之后,成为了中国人自己的汽车品牌,国人才愿意捧场。

二一年沃尔沃成功在欧洲上市,沃尔沃从当时的十八个亿的市值到如今市值二百亿,吉利的这笔生意赚了十一倍还多,沃尔沃也从“濒死”的悬崖转向了通往成功的道路,吉利还在发展,在二二年,吉利宣布收购了英国的超豪华品牌“阿斯顿·马丁”的百分之七点六的股份,这消息一出令国内和国际的车圈又一次震惊,吉利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要靠低廉的价格抢占市场的品牌,而是成为可以收购豪华品牌的实力派。

从吉利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李书福是个感性和理性并存的人,他既有企业家的理性判断,也有一个创业者的不轻易言弃。在时代的洪流下,他懂得顺势而为,暂避锋芒,在外界的嘲讽中,他又可以坚定内心,不被外界动摇。吉利和李书福的成功,让大家明白,不是“国外的月亮比国内的圆”,我们一样能够造好车,造豪车。希望未来世界各地都能有中国制造的汽车,关于李书福和吉利汽车你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2023-10-29

202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