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甲车图片在哪个网站能下载?,

G20和COP26接踵而至,拜登气候议程因国内立法受挫,专家:美国将一只手绑在背后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肆虐的洪水、噬人的野火、超强的飓风和前所未有的热浪——这些密集、改变世界的气象事件,正让人们意识到一个严酷的现实:气候变化已经到来,并且正影响全球众多人口。”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8日称,在这种严峻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领导人和气候谈判代表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2日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关键力量”的二十国集团(G20)则定于10月30日至31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领导人峰会。外媒称,此次G20峰会将为COP26“定下基调”。对于这两场会议将达成怎样的成果,国际舆论的看法十分复杂:既有期待,也担心令人失望。美国总统拜登原本想借“国际亮相”重塑美国在气候问题上的领导力,然而,其国内相关立法受挫将削弱他的承诺可信度。而对于中国,外界非常关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届时将传递怎样的信号。中方29日宣布,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以视频方式出席G20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作为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在罗马现场与会。

格拉斯哥,主办方为参加COP26人员设置的核酸检测场所。赵雪湄摄

格拉斯哥,主办方为参加COP26人员设置的核酸检测场所。赵雪湄摄

格拉斯哥,参会人员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场所。赵雪湄摄

意大利为安保增援5000多部队人员

这是G20领导人两年来第一次举行面对面会议。为防控疫情,东道主意大利要求各国访客在入境时提供接种疫苗和核酸检测结果报告,而在峰会现场,与会者需要每隔48小时接受核酸检测。

在安保措施方面,据意大利安莎社报道,除了罗马本地驻军人员外,还有5296 名增援部队人员在周末加入安保队伍,包括国家警察2542 人,武装部队400人。29日,罗马部分核心街道已经封锁,重点地段部署了装甲车和狙击手。从市区到位于市郊的会场,车程原本只需要20分钟,但由于限行,《环球时报》记者29日在这段路上花了40多分钟。另外,意大利也在借主办G20峰会推广本国文化,以古迹、美食、艺术等作为关键词的广告遍布罗马的街头巷尾。

据外媒报道,本次G20峰会的主要议题包括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复苏、能源危机、阿富汗局势等。另外,G20领导人有可能签署一项关于将全球最低企业税率设为15%的协议。“如果你看看过去的G20峰会(就会发现),几乎每一次会议都有两类主要议程:如何应对尖锐议题和讨论全球政治长期趋势。”俄罗斯《消息报》引述俄国际事务理事会主席科尔图诺夫的话称。据报道,俄罗斯、日本、墨西哥、沙特等G20成员领导人也不在现场出席会议。

“气候议题将主导G20峰会”,英国路透社29日以此为题报道称,虽然近200个国家代表参加COP26,但是包括中国、巴西、印度、德国和美国的G20集团是一支关键力量。G20成员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80%以上,占世界人口60%,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约80%。“如果各国政府——尤其是G20成员政府——不站出来带头应对气候危机,我们将面临可怕的人类苦难。大胆的气候行动是唯一出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8日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G20峰会召开前夕,路透社看到一份公报草案,其内容显示,G20领导人将承诺应对气候变化构成的“生存威胁”,采取紧急措施,以实现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但对于要在哪一年之前达成“1.5摄氏度上限目标”,草案将“2050”放置于括号内,这意味着该年限仍然需要谈判。

《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但据“德国之声”29日报道,这几年极端气象事件密集发生、大气中碳含量增加,气候科学家因此强调实现“1.5摄氏度上限目标”对有效降低气候变化风险的重要性。

路透社称,最棘手的一项谈判议程涉及富裕国家能否兑现2009年的一项承诺——每年为贫穷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帮助他们适应气候变化、进行生态转型。“这一‘气候融资’可能对G20峰会和COP26的成功至关重要。”“德国之声”说。

美国Axios网站29日说,此次G20峰会是发出一个强烈政治信号的最佳机会,即发达经济体将加强力度应对气候变化。鉴于中俄领导人没有到场参会,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本周称,美欧将“充满活力”“团结一致”并且“推动议程”。不过Axios认为,当拜登步入各类地缘政治问题交织的那张“网络”后,这种“团结”将受到考验。比如,这是美英澳背着法国进行核潜艇合作后,拜登与马克龙的首次会面。另外,马克龙和其他欧盟国家领导人也对拜登推动组建共同对抗中国的联盟持抵制态度,他们更希望实现欧洲“战略自主”。

《消息报》29日引述科尔图诺夫的话称,无论如何,本次G20峰会都不可能成为一场跨大西洋主义者的盛宴,“在G20框架内重现G7不可能,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作出的决定根本无法实施”。

COP26,“决定性时刻”

因疫情延期一年的COP26将于10月31日开始为期两周的会议。“尽管气候专家对气候大会结果的看法不同,但有一件事是明确的:在我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集体努力中,COP26将是一个决定性时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28日刊文说,仍在努力带领国家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的领导人们,将寻求大胆的、变革性的气候解决方案。

此次气候大会的规模相当大。《环球时报》特约记者29日前往主会场领取相关证件时看到,现场人山人海。为防控疫情,主办方要求所有参会人员每天进行自我核酸检测。在格拉斯哥街头,记者还看到“中国元素”——由宇通近日向英国麦克吉尔公交系统交付的电动客车,据媒体报道,总共有55辆。会议期间,这些客车为与会者和当地市民提供公共交通出行服务。

对于COP26的成果,国际舆论的看法十分复杂。英国雷丁大学亨利商学院网站29日文章说,澳大利亚、沙特等国一直在游说淡化一些关键报告的调查结果,“这不是什么好兆头”。印度官员最近也拒绝设定“零排放”目标。“此类全球会议仍然是推动变革的最佳平台。”英国《经济学人》30日(提前出版)社论则称,COP可以制定行动计划、授权书、议定书、协议等,也可能上演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那样激烈的争论。尽管存在缺陷,但COP在一个历史性、至关重要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消除依赖化石燃料对人类繁荣造成的根本限制。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将带来新的国家承诺,尽管实现目标困难重重。

“美国的气候信誉处于危险之中”

对于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和美国——能在多大程度上于G20峰会和COP26推动世界各国在气候议题方面达成一致,外界议论纷纷。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9日同英国首相约翰逊通电话时强调,中方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提出一系列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的具体举措,意味着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需要循序渐进和付出艰苦努力。中国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坚定不移,一贯言出必行。28日,中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家联络人向公约秘书处提交了《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和《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

CNN29日称,尽管中国是目前碳排放最多的国家,但其人均排放量在2019年为10.1吨,而美国是17.6吨。美国是历史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上百年的碳排放导致今天的全球变暖。

如今,拜登“雄心勃勃”的气候议程正在本国国内遭受挫折——包含应对气候变化计划的1.75万亿美元“重建得更好”社会支出法案在他28日启程前往欧洲前仍未在国会通过。“美国的气候信誉处于危险之中。”路透社28日说。英国《卫报》29日称,法国前首席气候谈判代表劳伦斯·图比亚纳表示,美国存在“历史上的气候可信度问题”,其他领导人对美国国内政治功能可能出现失调以及能否长期信守承诺感到担忧。

“若COP的作用是让每个人都看着对方的眼睛,鼓起勇气共同向前迈进一步,作出更大的承诺,走得更远,那么美国无法在国会通过一项规模合理的计划,这基本等同于将一只手绑在自己背后。”《国家地理》杂志援引气候政策专家蕾切尔·凯特的话说,美国的这种做派“往坏里说,破坏了全球碳排放大国需要展现的集体领导力”。“美国政府不会因为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就突然成为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经济学人》称。

【环球时报赴罗马、格拉斯哥特约记者 纪双城 赵雪湄 环球时报驻意大利特派记者 韩 硕 陈 欣 柳玉鹏】

阅读更多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或下载登录新版“环球TIME”客户端。

2023-10-26

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