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人才网有没有提供汽车行业的就业指导服务?,

政策催动民营经济发展“快马加鞭”,汽车、医疗等行业大有可为

9月4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日,中央编办已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兼人事司司长张世昕表示,民营经济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需要各个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宏观调控和经济综合部门,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主要是立足于更好发挥统筹协调、综合施策、促进发展的功能。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企业为经济发展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0%的高新技术企业,带动和促进了80%以上的城乡就业,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民营企业发展至今,在信息技术、科技创新、生物医药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的“三高一长”领域,仍然面临诸多困境。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将切实履行好职责,健全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强化政策出台的系统设计、政策落实的跟踪问效,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营经济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更好落地见效。”张世昕表示。

为民营车企注入发展新动能

当前,我国汽车销量约占全球汽车销量的30%,超过美日德总和,是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中,民族品牌汽车已经占到国内销量的50%左右。同时,汽车产业的营收总额和利润总额已经占到整个机械工业的40%左右。

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民族品牌实现了变道超车,发展水平与美、欧、日等汽车强国并跑,甚至在部分领域实现了领跑。

民营车企在低碳经济、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无疑起到了产业创新排头兵的作用。从自身特点看,民营车企市场嗅觉更加灵敏,用户研究更加细致,战略调整快速,更能从市场需求出发,开发出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

正是这种效率高、决策快的优势,使民营车企在当前新能源整车及关键供应链各环节抢占了先机,成为了智能新能源汽车的领先者。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的关联性、辐射性和拉动性极强。一般来说,整车企业的1个就业岗位至少可以带动相关领域的7个就业岗位;同时整车企业拉动相关各类配套供应商、服务商的产值比例,至少为1:5。而汽车及相关企业中,民营车企占有很高的比重,其就业拉动力、税收贡献度和供应链带动效应均非常显著。

目前,汽车产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生态化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方向,各项技术路线也呈现多元化发展。

进入新赛道的下半场,民营车企面临的挑战陡然增多:一是部分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二是民营车企大多资金有限、规模不足、盈利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三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形成产品规模效应尚需时日。

与此同时,受行业规模短期增长受限、同质化的供给、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行业还处于转型期的阵痛过程。

但是从长远看,汽车产业仍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智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边际加速向外拓展,涵盖软件、硬件、通信、系统集成等多领域,开放合作、跨界融合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民营医疗机构注入“强心剂”

近年来,政府不断放宽社会办医要求,民营医院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已达到2.5万家。

然而,拨开医院繁荣的面纱,起步晚、积累少、技术和人才的匮乏导致民营医院建设尚不完善,大多民营医院门可罗雀、经营惨淡——也让每一位民营医疗企业管理者们头痛不已。

目前,民营医疗企业遇到的最大困扰是,整体业绩难以取得预想中的结果。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民营医院组织架构设置、产品和科室的管理方式并不融洽,一些管理者领导力与团队执行力不匹配,缺乏运营以及战略上的思维转变敏感度,各管理职能也没有明确界定,致使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续航能力薄弱或后劲不足。

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缺乏来自政府资金的支持,也使其承受着更大的资金压力和经营压力。

伴随医院数量增长而来的,还有民营医院愈发严重的“同质化”问题。这个“同质化”不仅表现在民营医院营销方面的同质化,也表现在民营医院诊疗项目、服务产品设计、设备配置方面的同质化。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若干举措围绕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等5个方面,提出了28条具体措施。

其中,影响医疗领域的主要有3大方面:通过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推动医疗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提升医疗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民营企业在基因和细胞医疗等领域进行创新,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竞争力。通过简化行政许可相关中介服务事项,降低民营企业在医疗器械、药品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以创新药物研发为例,当前AI技术已经在靶点药物研发、候选药物挖掘、化合物筛选、预测ADMET性质(分子在有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等性质)、药物晶型预测、辅助病理生物学研究和发掘药物新适应症等领域崭露头角。

对于民企来说,如果政策保障是企业发展的信心来源,那么技术就是未来企业创新的重要工具。在新的变革时期,民营企业应积极拥抱新技术手段,以更好地突破桎梏,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10-22

202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