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OA系统能满足什么需求?,

硅谷篇三:新高地,上海的人工智能契机|海上风来

2018年7月的一个下午,上海长宁区威宁路,一缕阳光穿过深兰人工智能大厦的玻璃幕墙,照得办公室地砖白得发亮。许多科研人员,踩着阳光你来我往。他们,大多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工作,既有本土人才,也有海归精英和外籍专家,既有深兰科技自己的员工,也有来自英特尔等科技巨头的团队。

目前,这栋楼里装着深兰与英特尔、英伟达和微软等六家世界级人工智能企业建立的联合实验室和联合开发项目。再过一段时间,还会有三个新的联合实验室成立。

创始人陈海波想着,要把大厦留出一到两层,专门装修成开放式的会场,等谷歌来的时候,大家还可以在这里开论坛,定期沟通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

“上海给了我们好多政策,包括房租补贴啊、海外人才落户啊什么的。外国科学家的工作签证也办了好多个,下半年起码还有二三十个外国科学家要搬进来。”陈海波说。

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企业,在上海生根,除了深兰科技,还有商汤科技、依图科技……70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在上海的6340平方公里一点点播下种子,花苞待放。

本土外来标杆齐聚上海

2011年4月,在美国、澳洲、新西兰干的风生水起的陈海波,以澳华国际集团董事长的身份被澳洲联邦政府选为工商企业代表,陪同澳大利亚首位女总理吉拉德首次访华。这次回到祖国,以海外华人代表的目光重新审视这片故土,陈海波深受触动。祖籍浙江宁波的陈海波,对江浙沪故土有很深的情结。作为热衷创新创造的“科技狂人”,国内科技的飞速发展让他兴奋,但核心技术的缺失也让他看到了巨大的机会。

2013年4月,陈海波再次跟着吉拉德总理走了一次访华之旅。随后,他做了一个决定:回国创业,做人工智能底层技术。陈海波把回国后的新起点,选在了上海。

“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人文环境比较好,居住环境比较好,国际化氛围比较好,这是它的优势。一般你要问老外喜欢到中国哪个城市,肯定是喜欢到上海的比较多。”

现在,陈海波的团队从归国时的两个博士一个博士后到现在四百多人,其中核心团队的精英海归超过一半,海内外博士、博士后和硕士也超过了二百多人,到了2018年底,团队可能超过1000人。陈海波觉得这和公司选址在上海有很大的关系。“人工智能的主要人才还是在海外,世界人工智能的技术策源地,仍然以海外的斯坦福等几个院校为主,然后在硅谷落地践行。上海,虽然没有斯坦福和麻省理工这样的院校,但是上海有最适合国际科技企业和人才生存发展的环境。”

当大量像深兰一样的人工智能企业在本土生根发芽的时候,越来越多外地成熟企业也开始在上海设立研发和创新中心。

去年11月,上海市政府与全球总融资额最大、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商汤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邀请其入驻上海,并为企业技术骨干解决住房、子女教育的问题。

“这个过程,真正动起来,用了也就1个月的时间。”商汤科技总裁张文在美国呆了十几年,他对上海的营商环境、政府高效和专业度都印象深刻,“上海对高科技公司越来越重视,特别是上海作为科技桥头堡以来,给了巨大的扶持,比如场景应用等。”

商汤科技脱胎于香港中文大学汤晓鸥领导的机器视觉实验室,近年来,凭着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原创技术在商业上的快速落地,在资本市场上炙手可热。张文说,截至目前,商汤融资额已经超过16亿美元,估值超过45亿美金。

提及在上海的布局,张文说,商汤科技要在上海建设全球研发、金融、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教育四大总部。“上海的应用场景丰富,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国际接轨,人才容易留在上海。”

如今,商汤在上海的团队已经由10个人发展到了350个人,其中一半是科研人才,海归也占了20%。到今年年底,上海团队还将继续扩展到700人,未来的人才设置是1000人的规模。

从上海到硅谷,人才环流带来城市活力

不管是深兰科技陈海波还是商汤科技张文的想法,其实早已在硅谷得到印证。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晶体管之父”肖克利在家乡圣克拉拉创办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求职者纷至沓来,包括三位欧洲移民在内的八位科学家从美国东部来到西部,加入实验室。没过多久,这些科学家不满肖克利的管理方式,“叛变”之后,成立仙童半导体公司——一家被称为半导体黄埔军校的企业。硅谷的诞生,也往往追溯到仙童半导体的诞生。

之后,这些人才又相继从仙童出走,自立门户,英特尔、AMD就这样诞生,创业精神像星火一样散播到了这片长约25公里的谷地。自此,半导体的上下产业链在此聚集,“硅谷”终于成为了“硅谷”,全球大量科技人才大量流入,落地开花。

人才对硅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在《全球城市》一书中指出:“全球人才环流将给全球城市带来大量知识、思想、信息等,不仅有助于学术、科技等全球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也促进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例如,新的发展理念、新的管理方法、新的技能等,都将改善和提高效率,从而使全球城市更具活力和创新。”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巡视员王思政说,上海已经在很多方面进行了突破,服务改革的力度很大,尤其对人才。“如果没有吸引力,不会有那么多顶尖人才来到上海,现在上海顶尖的人工智能人才超过500个。诺贝尔获奖者,在上海一年工作3个月,也有七八个了,都是有专门项目、专门机构的,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在全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上海的占比大约在三分之一,尤其很多海外精英。”商汤科技总裁张文说。

去年,全球化智库(CCG)、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2017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报告显示,上海在国际人才竞争力综合指数、规模指数、发展指数等方面,均位于内地各省市之首。

“上海一定要以前所未有的战略眼光和投入,来去全球找人才。你挖来一个大牛,那么就能够带来一片人才。我请来一个企业,哪怕一个项目就能带动一片产业。你看这一次特斯拉在上海落地生产,你知道要带多少上下游供应的企业吗?”深兰科技的陈海波说。

借政策东风,聚全球精英筑高地

去年11月14日,上海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全面实施‘智能上海(AI@SH)’行动”,并“推动人工智能成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引擎”。

商汤科技总裁张文说,上海政府在支持人工智能方面,效率和专业度都很高,“上海政府对产业的理解非常深,不比专业投资者差,一旦决定做什么事情,信用和效率都非常好,不用担心政策会变,整个流程也非常简单。”过去几个月的时间,商汤科技与上海仪电、临港集团、上海地铁纷纷达成战略合作。

上海对人工智能的大力扶持,陈海波深也有体会,“到上海来之后得到了很多政府层面的扶持,真的是用实际行动来帮助我们人工智能企业来落地产品,解决了一个科技企业不具备的社会资源。”

刚决定来上海时,陈海波其实有点紧张,他对上海不太熟悉,要做的事情又太多。当时,向陈海波抛出橄榄枝的国内城市超过50个,其中某个城市的领导直接表示要给5亿现金扶持,并提供办公场所。陈海波有点犹豫,把这个事情跟上海的官员反映后,相关领导马上安排长宁区专人对接来解决他的问题。

有一次,经信委的领导来参观,发现深兰的自动驾驶功能性商用车在上饶生产。“我告诉书记说不认识上海这边的整车制造商,书记就帮我介绍了上海的申龙客车。”陈海波说。后来,深兰和申龙合作快速推进,现在还在计划共同成立智能公交车公司,要向全国几十个城市销售由上海制造的自动驾驶公交车。

有了政府助力,2018年的下半年,陈海波将会更忙碌。因为他要在办好实业的同时,和上海市政府、中金公司、绿地集团一起组建人工智能投资并购基金,以便吸引更多人工智能的企业和人才落户上海。“它将是中国的资本市场最具科技专业度的投资机构,没有一家资本背后能站着将近一百位博士和博士后团队。我们能够看得懂项目,能够知道哪些是真正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我们投资它,希望它们整体迁入上海,进入深兰人工智能大厦,成为上海的企业。”

对于如何把海外人工智能人才带到上海来,陈海波也有自己的办法。

“我们和欧盟共建的国家实验室共有4个,这些实验室的专家都是要到中国来工作的。今年9月,欧盟国家实验室将来上海参加中欧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并与深兰签署协议,正式派遣外国科研人员来中国工作。”陈海波说。

“前几个月,我去欧洲几个国家的大学路演。看起来,我是和他们在洽谈合作项目,实际上也是在宣传上海,希望他们能够来上海工作、生活。我跟他们描述上海的环境,政府怎么样帮忙,做人工智能方面的有商业落地应用的,怎么样会拿到投资。”陈海波说。

这几天,陈海波特别高兴,因为美国的哈佛大学邀请深兰月底过去演讲。对他而言,这又是一个招揽人才、为上海打造人工智能高地添柴加火的好机会。

技术+场景,上海人工智能“阳光独好”

当全球的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看到上海这块正在崛起的人工智能新高地时,人工智能也越来越成为上海创新发展的“底盘”。

“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在中国排在第一梯队。上海已经积聚了一批人才,还有一批企业,部分企业在细分领域是领先的。”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巡视员王思政说,比如上海徐汇区的依图科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安防领域扎得很深,实现十亿级比对的超大规模识别、亿分之一的超低误报率。

“人工智能,是模仿人的智能,最重要的是人脑。上海在类人脑的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领先,人工智能也有产业链上下游,上海要抢占的是上游。”王思政说, 上海的金融科技、服务支撑,这也是其他地方不具备;还有资讯优势,上海引入大量的专家、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多。

在人工智能时代,上海拥有独特的“后发优势”,尤其传统领域,比如金融、法律、制造领域,上海本来就很强,加上人工智能技术,后续会有很强的生命力。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邱锡鹏这样说。

“和上海仪电合作,我们将聚焦在以物联网、云计算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超算中心、平安城市、智慧水务、智慧溯源、智慧交通、智慧零售、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也计划成立联合实验室,对仪电集团各业务场景进行基于视觉、图像认知的共性技术试验和应用研发。”张文说。

同时,商汤在和上海地铁的合作中,第一个落地的项目就是在上海世纪大道地铁站,希望通过分析和探索大客流数据为高峰期乘客流管理带来的突破性建议。而且,双方还成立了上海轨道交通智慧视觉联合实验室,重点突破超大规模轨交网络管理、大客流风险预警等运维痛点,研究作业和行为规范检测、地铁安防反恐管理等领域技术和应用。

“我们和上海的模式,某种意义上,是科技主体和本地平台的结合,是技术与模式结合的突破。”张文说,希望充分推动原创技术与应用创新的高效串联,助力上海培育出更多创新创业企业,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闭环。

陈海波的深兰科技,也布局了人工智能九个领域: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生物智能、AI芯片、智慧城市、智慧安防、智能教育和军工领域。

去年,以“盒马”为首的新零售形态纷纷把试验场放在了上海,其中就包括深兰和蚂蚁金服合作推出的无人店“快猫TakeGo”。再过2个月,有200辆深兰自动驾驶功能性商用车芭堤雅无人车将满载蔬果,开进上海市的部分社区,让居民不出小区也能备齐一桌丰盛晚餐的材料。

除了场景和应用,上海制造也在这波浪潮中插上新的翅膀。比如上海为代表的汽车制造,整个长三角产业集群优势明显,除了特斯拉的落沪,大量的汽车新势力聚集在上海:威马汽车、蔚来汽车,还有正在加大创新的上汽集团,现在又多了深兰科技的“熊猫”系列自动驾驶公交车,在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上海正面临历史新机遇。

显然,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到2020年,上海要实现人工智能重点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 培育10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更令人期待的是,这个9月,上海将迎来一场世界级人工智能会议——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家网信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上海市政府共同举办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届时,全球20余位行业龙头企业CEO、百家代表性科技企业将汇聚上海参会,海外嘉宾比例将超过50%。

在上海,伴随着人工智能与更多场景深度融合,以及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大会的召开,照进深兰人工智能大厦和商汤上海的,不仅有阳光,还有正在实现的人工智能梦想。

■海上风来硅谷制造篇导读:

《硅谷篇一:新引擎,硅谷的人工智能风潮 | 海上风来》

《硅谷篇二:新边界,全球产业链的节点协同 | 海上风来》

《硅谷篇四:新挑战,上海的“硅谷路”有多远 | 海上风来》

2023-10-11

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