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玛莎拉蒂车友会有多少会员?,

元故事 | 2022“故事点”(三之三)

2022年人们的生活中,灵光乍现了很多意想不到——家里待不住了,要去大自然露营;小小飞盘带动了运动热潮,也点燃各种争议;车尾箱不再是塞满杂物的空间,咖啡、茶饮、手作零食卖起来,俨然一方市集。生活,其实从未停下它的脚步,热爱生活的你,也不要掉队啊!

■晶报元故事写作团队

露营

露营是一种短时的户外生活方式,是为了工程、军事、测绘、旅游等而临时特设的户外驻扎区,包括营帐、草棚、车房等简易形式的居住营所。

早在新冠疫情没有到来的2018年,或许更早,“七七”一家人就经常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他们又在哪条河边溯溪煮茶,或是在某片林间绑起吊床晒太阳。孩子们开心的模样融入大自然的风景中,定格为一幅幅照片或数十秒的小视频,每每让我心生艳羡。“求一个地址!”我通常会这样回复。

地址求到了,露营的地点有些就在深圳,有些在周边,但还没来得及实地体验,疫情就接踵而至……网购的帐篷、户外桌椅,就这样闲置了好久。露营的心再次被点燃,是在2022年春天。除了帐篷、桌椅,我家还添置了露营车,四个宽大的轮子可以适应各种地面,金属车架配上结实的帆布车筐,足能塞下露营的绝大部分硬装备。拉着露营车,再次来到公园,视线所及之处,五颜六色的帐篷安营扎寨在绿色的草皮上,鳞次栉比,热闹极了!帐篷外,餐桌上摆着食物饮料,椅子上坐着一家老小,大家晒着太阳,聊天、嬉戏,享受着阳光、蓝天、清风的馈赠。“千园之城”不负盛名,在大自然里度过周末时光,几乎成了很多家庭的例牌活动。

2022年,可谓是深圳的露营元年,从公园到海边、到森林,露营风甚至辐射到商超门前偌大的广场上,只要户外桌椅一摆,那份松弛感立马就有了;从深圳到惠州,户外营地的配套设施也越来越齐全。住够了酒店,改住帐篷,或许可以离星空更近吧。(李岷)

飞盘

马上就是2023年了,如果你今年还没玩过飞盘,那一定不算是“潮人”。

因为门槛低、趣味性足,还有非常强的社交属性,飞盘运动迅速蹿红,在各大一线城市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粉丝。一夜之间,全民皆知,飞盘成为“新城市运动”的潮流代表。

据调查,年轻人喜爱飞盘的最大原因是“认识新朋友,扩大交际圈”。

在小红书发布的《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里,飞盘高居第一!排在它后面的是露营、桨板。

然而,巨大的流量,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争议。

当“飞盘媛”和“5000万飞盘验资局”出现,这项原本单纯的运动逐渐变质了。一些飞盘活动演变成了动机不纯的高端相亲局。

今年下半年,飞盘场上出现了不少打扮精致的女孩。她们画着浓妆,穿着运动内衣、瑜伽裤,凹各种造型,还配有专业摄影师、多个机位、精修图的专业服务。拍照发朋友圈是她们的主要目的,至于玩飞盘,更像个借口。

“飞盘媛”的称号就此诞生。

一时间,网上吐槽声一片:“玩飞盘必须要穿紧身裤吗”“男人才不是想运动,而是馋她的蜜桃臀”“玩飞盘的人就是心怀鬼胎”“飞盘的尽头是酒店”“那是去运动的吗?我都不好意思点破”……

令人褒贬不一的飞盘,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种“黑红黑红”的运动。

今年8月,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首届中国飞盘联赛在西安启幕。这项年轻人的运动正式登上国家级舞台。(邹振民)

车尾箱市集

几个月前,热衷喝酒的朋友邀请我去“在逃饮吧”,白色桌椅精简,摆在新洲河边,灯光洒落如萤火虫。夏天的傍晚,还很闷热,老板王子甚至准备了花露水,专门在露天使用。我们边挠腿边喝酒,聚精会神,令人清醒。我问王子生意如何,她讲还是先交些朋友。

路对面的翠叶道,有几家经营多年的社区咖啡馆和酒吧。

它们的位置相对固定、无法移动,主要靠留住熟客。比如622 Bar&Cafe,我有时和住在隔壁、做高校老师的朋友停在路边窗台,讨论学术环境和传播心理学之类的,或者和同事到新开的“来坐”练习脱口秀。时不时,又被黄昏的天空和猫猫狗狗吸引。

车尾箱市集则不同。汽车即店铺,在整个城市或者更大范围,选好合适的空地,也可约好其他老板,啤酒、餐食、二手书,桌椅板凳摆上,这样热闹起来。我也设想,摆个二手书摊。

车尾箱市集,既不是传统路边摊,买了便走,也不是时兴的咖啡馆,难以挪位。轻巧的店铺,在全城自由移动,随处遭遇和结识新的陌生人。人们之间,也依靠这辆车,形成新的交往空间,像一个流动的城市节点。

读城市社会学,自然会联想公共空间。桑内特曾考察“公共”一词从古至今的涵义演变。现代意义上,“‘公共’意味着一种在亲朋好友的生活之外度过的生活;在公共领域中,各不相同的、复杂的社会群体注定要发生相互的联系。而公共生活最为丰富之地,则莫过于一个国家中最主要的城市。”在《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一书中,他也讨论了城市公共空间,比如古希腊雅典城中的市集,中古时期的街道和市场,18-19世纪的火车车厢、咖啡馆和酒吧。放到中国语境,已有学者研究上海的咖啡馆、戏院和公园,以及成都茶馆的公共性。

它们既是市民的个体记忆,也联结市民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涌动和激活着城市内在的公共活力。(张琦)

线上演唱会

好友艺娇最近正在倒卖陈奕迅12月香港演唱会的门票。“好不容易托朋友原价买了两张,结果还是去不上!”她连叹了两口气。“他的演唱会你听了那么多场,怎么还是听不够啊!”我对于她的执着有些不解。“你不懂,能跟上万个人产生共鸣就是在演唱会的那一刻,我们听着同一首歌,回忆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它能产生一种能量,让我忘却所有的烦恼和忧愁。”艺娇眼中闪着光,那一刻我似乎明白,演唱会于很多人的意义,是疗愈一般的存在。

没法去线下看演唱会至少已有三年了,当我们悲观得不知何日才相见时,线上演唱会的火爆又燃起了一丝希望。2022年的春天,无数人在朋友圈分享着刘德华、罗大佑、周杰伦、孙燕姿等歌手的线上演唱会视频,大家在评论区里自发地进行着歌词接龙,随着旋律放声歌唱。

9月3日刘德华“把我唱给你听”线上演唱会一共吸引了3.5亿人观看。当天晚上,我的朋友圈里,大家如痴如醉听着《爱你一万年》《冰雨》《男人哭吧不是罪》,分享着回不去的青春时光,也毫不吝啬地表达着对华仔的爱。不管是60后、70后还是90后、00后都要说点什么来证明自己正在听着歌,一直爱着他。我曾在2019年有幸专访过刘德华,当晚,我再一次把和华仔的合影抛上网以后,毫无意外,得到了众人的羡慕和点赞。那是一个难忘的夜晚,是属于刘德华的夜晚,众人在线上狂欢,用行动证明岁月流逝,热爱永在。我想,连刘德华自己都想不到,这么多年了,他依旧是我们心中的那个“华仔”。只要他的歌声响起,回忆即刻就被召回,青春仿佛不曾逝去。

疫情改变了许多,庆幸的是,线上演唱会还能温暖我们,它搭建了一条重返“旧时光”的隧道,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张羽淳)

脱口秀

这几天刚看完一本号称“持续一年进驻式跟踪”的中国脱口秀传记。看完之后我立马给深圳资深脱口秀演员洛宾发了一条微信:“这本书还没你在网上连载的《中国脱口秀演义》写得生动,你赶紧也出一本吧,绝对会更有意思。”洛宾回复:“《脱口秀演义》明年年中就会出。”脱口秀这个选题,在出版界都快成红海了。

“‘欢迎来到外卖脱口秀开放麦,这里是由美籍华人Jami Gong在纽约创立的脱口秀组织,全球第一家普通话脱口秀俱乐部……’ 身材削瘦的主持人阿做站在台上,用夸张的语调念出这段重复了无数次的开场白……”这是洛宾写过的发生在深圳的一个场景,代表着脱口秀在内地的起源。脱口秀就像个江湖,见证了整个行业从无到有的历程,洛宾积攒了太多太多的有意思的故事了。

这一年来,脱口秀肉眼可见地更火了。在知道我写了多篇关于脱口秀的元故事后,有一些朋友就跑来问我,某某脱口秀演员的专场你能找到票吗?我的意思是,我不是免费要,我可以出原价,就是票太难抢了,一开票就卖完……而我,真的爱莫能助,因为连我自己也没抢到票。

今年开播的《脱口秀大会5》也成为了这一年最爆款的综艺之一,理由嘛,可想而知。而这档节目也的确带来了许多新的惊喜。有人喜欢以“社恐”作为人设的鸟鸟,喜欢她“丧里丧气,但事情又做得很好”的风格,喜欢她常常脱口而出的金句;有人喜欢“打工人嘴替”呼兰,喜欢他用幽默机智又高级的方式说出当代年轻人的心声;还有人喜欢素人演员“黄大妈”,58岁的她第一次登上舞台,用自嘲的方式讲述真实的大妈生活,很快就燃炸了全场……大家喜欢脱口秀,很多时候是因为在脱口秀的世界里,能够用一种异常轻松的心态看尽人生的百态,并且用笑声来化解生活中的不愉快。

“每个人都能快乐5分钟”,这是《脱口秀大会5》的标语。年轻人对快乐的追求正在让脱口秀这个行业在不断壮大发展,每一年都有每一年的火出圈的新演员、新段子。不知道下一年,脱口秀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余梓宏)

剧本杀

今年6月23日,石老师穿着学位服,在北大的硕士学位授予仪式上留了影。她的硕士论文叫《体验经济视角下的剧本杀产品运营及创新策略》。这一年里,这个行业随着疫情政策起起伏伏,让她的写作战战兢兢,好在最后安全下车了。

石老师是我的元故事《“杀”进春天》的第一大女主角。这篇稿子写了一众剧本杀店家和玩家的故事。

说来也奇怪,这之后,我们都没再玩过剧本杀了。为什么?因为剧本杀像奥密克戎一样,在2022的下半年,出现了很多变种。我把它们叫“剧本+”。

《“杀”进春天》的第二女主角韩烨,从香港硕士毕业后研究文化产业,参加了一个玛莎拉蒂车友会实景剧本杀,回来后说“万万没想到,有人在剧本杀里搞资本运作”,我们都很好奇,韩烨说:“剧本要求就是赚钱,我和朋友就老老实实同NPC玩游戏做任务,赚了一吊钱。结果玛莎车主们把队友去当铺当了,扭头进了赌场,以小博大,赌输的人找有钱人借钱担保,赢钱的人做起了放贷生意。”

“这哪里是剧本杀,这就是社会啊!”不仅如此,10月,北京一家剧本杀店上了流调,不久就网传该店实际是一个教辅机构老师开办的语文培训班,一度冲上热搜,被调侃为“海淀剧本杀”。甚至有家长反向种草,在微博上评论“希望能玩到奥数主题,外加python C++闯关模式的高端剧本杀。”

9月,深圳一个团队开发了红色沉浸式实景剧目《鹏城故事》,用的就是剧本杀的视角,还原了深圳的改革发展史。在剧里,我从一个鱼档小妹,通过解谜、模拟经营,最终投身波谲云诡的股市,跟着老板走上上市敲钟的成功之路。

这个产业应该还是热闹的,在《“杀”进春天》里差点关门的剧本杀门店“异万世界”,开了分店,我跟石老师开玩笑:“剧叔(异万世界老板)不会是开装修公司的吧。”

年底世界杯,又遇到政策放开。异万世界最近开辟了酒水区,杀友球友喝酒看球,久违的休闲生活又回来了。半年前,剧叔曾经预测:“因为疫情憋在家太久,大量的用户需要逃离家中,出去社交消费,因此疫情稍一结束,剧本杀市场将立刻迎来逆势火爆,奔向越来越大众化和娱乐化的方向。”

剧本杀会怎么变种,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是时候该走出门,认真玩乐一下了。(谢晨星)

元故事

2022年初,晶报在酝酿着一件大事:向大文化全媒体传播机构转型。我们要通过全媒体手段、多种呈现形式,在世界的聚光灯下以文化视角讲述深圳故事、中国故事。

本着这种定位,晶报策划推出一档非虚构新闻产品专栏,作为主打的大文化产品。策划一个栏目,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取一个好名字。孔夫子早就说过,要做成一件事,“必也正名乎”嘛。

因此,胡洪侠总编辑召集的第一个策划会就是关于栏目名称的“诸葛亮会”。无数次的脑洞大开,无数次的自我否定……“元宇宙时代”“我们要讲好故事”……有了!骤然间有如一道电光闪过,一位同事脱口而出:那就叫“元故事”吧!

众人击节叫好。于是,新专栏的名称定名为“元故事”。何谓元故事?正如晶报此前已经介绍的:旨在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新视角,以非虚构写作的新叙述,以全媒体平台的新呈现,以全网推送的新传播,重新讲述深圳故事。

最为精炼传神的,莫过于胡洪侠总编辑的概括:我们要以大文化的格局,开创深圳故事的“新纪元”。

一转眼就将近8个月了。

元故事,用大文化的眼光梳理着我们这座城市和大湾区的前世今生。我们讲述了中国第一位女法学博士、女律师郑毓秀的传奇人生,探访了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捐助者“丁龙”的故土祖居。

元故事,用大文化的眼光观照着我们这座城市的芸芸众生。我们“炒红”了在深圳大隐于市的台湾冠军面包师,也记录着在电影院、剧本杀、演唱会经营者在疫情期间点点滴滴的酸甜苦辣。

更重要的是,元故事用大文化的眼光,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发现了什么。我们发现,椰子鸡是海南的文昌鸡和海南的椰子在深圳相逢而产生的“结晶”。于是,元故事把椰子鸡命名为“深圳菜”。将来,如果真有了深圳菜系,2022年的元故事,一定是绕不过去的。

来到2022年底,元故事讲了150多期,既然这么有意思,那么,我们就继续讲下去吧。(马骥远)

版权声明:

本专栏刊载的所有内容,版权或许可使用权均属晶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复制或改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晶报官方微信公号(jingbaosz)获得授权。

来源 │ 晶报APP

统筹:李岷

记者:邹振民 张羽淳 马骥远 余梓宏 谢晨星 李岷

制图:勾特

编辑:叶辉

#真实元故事#

2023-10-11

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