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丰田裁员 紧张的却是广汽集团?

  曾经的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有多风光,如今就有多狼狈。前段时间广汽三菱停产、裁员,这个在中国市场经营超过11年的合资品牌,很可能会以退出中国市场而收场。在这之后,又有一家知名的合资汽车品牌传出裁员的消息,而这个品牌就是日系合资品牌中的“带头大哥”广汽丰田。只是,广汽丰田裁员,最紧张的可能并非是丰田,而是广汽集团。

  广汽三菱之后又有广汽丰田

  据广汽丰田方面透露,此次裁员主要针对的是部分劳务派遣员工,并不涉及正式员工。广汽丰田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鉴于近期的生产水平,公司方面进行了裁员,提前终止了约1000名劳务派遣员工的合同。不少人将广汽丰田的裁员视作合资品牌,尤其是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开始走下坡路的又一次佐证。

  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累计汽车零售952.4万辆,同比增长2.7%,自主品牌零售份额达到50%,同比增长4.2%。反之,合资品牌无一幸免,市场份额下滑:日系降幅最大,同比下降3.7%。而这,还是在去年疫情影响的低基数情况下取得的。

  日系三杰中,丰田中国、本田中国、日产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2.8%、22%和24.4%。总体来说,丰田在中国市场中的降幅是最低的。但反映到广汽丰田中,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6月广汽丰田月销8.72万辆,虽实现18.5%的环比增长,但同比下滑同样高达13.5%。而根据广汽集团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广汽丰田累计销量为45.28万辆,较去年同期下滑了9.48%。

  显然,“价格战压力”和“新车销量下滑”成为本次广汽丰田裁员的主要原因。而且,它们不仅是广汽丰田要面对的问题,更是整个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中所面临的处境。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广汽丰田员工总人数为1.9万人,其中社保参保人数为1.72万人。也就是说,还有近1800名员工为非缴纳社保的派遣人员。也就是说,广汽丰田直接裁掉了过半的劳务派遣人员,而且还只在7月这个时间节点。

  在中国市场,下半年的销量往往会超过上半年,也是车企冲销量的好时机,而广汽丰田在下半年刚刚开始就进行裁员,不仅说明上半年销量压力大,也从侧面也能够认为,广汽丰田对下半年的市场局势不抱有太多自信。

  全球表现亮眼 却折戟中国市场

  与众多国际汽车巨头一样,今年上半年整个丰田汽车的全球表现其实非常亮眼。根据丰田官方公布的数据,丰田汽车今年上半年全球销量490万辆,同比增长5.1%。这其中,纯电动车型的累计销量为46171辆,同比增长517%。

  然而,中国市场的表现却拖累了丰田全球业绩。今年上半年,丰田中国在华累计销量仅为87.94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8%。丰田也只是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中的缩影。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日系汽车品牌在中国汽车制造商中销量下滑幅度最大,市场份额从一年前的近20%缩减至14.9%。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完成产销分别为378.6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达到28.3%以上。在新能源汽车销量迅猛增长之下,丰田汽车整体销量却仍然下降,也表明丰田在燃油车领域的优势逐渐被新能源市场所蚕食。

  而丰田的纯电车型在中国市场中明显不如中国品牌有竞争力,bZ4X和bZ3(配置|询价)两款纯电车型虽被寄予厚望,但销量差强人意。从具体数据看,上半年,一汽丰田bZ4X累计零售销量为5041辆,而广汽丰田bZ4X则仅为4132辆。bZ3自3月发布后销量开始攀升,6月单月销量达到3030辆,但要注意的是,这款车在部分城市被集中采购,换作出租车使用,消费者真实购买数量要大打折扣。

  裁员该紧张的不是丰田而是广汽

  广汽集团近些年在合资领域的发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广汽丰田裁员仅半个月前,广汽集团旗下另一个合资品牌广汽三菱就宣布“停产、裁员”,基本上与中国市场就此别过了。更在之前的去年10月,广汽菲克也申请破产,Stellantis集团宣布将采用轻资产方式在中国发展Jeep品牌,也就是广汽菲克从此成为历史。在早之前,去年4月广汽讴歌宣布“从2023年起不再生产销售广汽讴歌品牌现有产品”,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从销量来看,这三个品牌对于广汽集团来说并没有涉及广汽集团的根基,广汽菲克是三个品牌中销量最高的一个品牌,即便如此,也只在2018年达到年销20万辆左右,仅相当于广汽丰田去年2个月的销量。广汽三菱和广汽讴歌的销量就更低了,对广汽集团的贡献十分有限。所以,这三个合资品牌的连续失利,对广汽集团的影响并不大。

  但广汽丰田不同。2022年,广汽丰田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00.5万台,占广汽集团243.38万台总销量的41.3%,是广汽集团销量贡献最高的品牌。如果再加上广汽本田去年74.1万辆的销量,这两家日系合资品牌更是占到广汽集团总销量的71.1%。另一方面,合资品牌不仅贡献了广汽集团的的大部分销量,利润上更是直接支撑了广汽集团。

  根据广汽集团财报,2022年广汽集团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4.08%至141.5 亿元,但最终广汽集团归母净利润只有80.68亿元,同比增长约10%。其次,广汽乘用车和广汽埃安,分别销售36万辆和27万辆,虽然均为大幅增长,但仍未摆脱巨额亏损。自主业务净亏损(扣非净利润-投资收益)达到68.2亿元,同比扩大16.9%。也就是说,2021年广汽集团在自主业务上的亏损则超过40亿元,两年时间广汽集团自主业务合计亏损超百亿元。

  由此可见,广汽集团不论是销量还是利润,都过度依赖合资“双田”。这也就让靓丽的数据的背后,潜藏着一些隐忧,不得不令广汽集团警惕。

  埃安想当家 还需努力

  2021-2022年,广汽埃安累计销量12.3万辆和27.1万辆,同比增长119%和126%,连续两年实现翻倍增长,成为广汽集团内销量仅次于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和广汽传祺的第四子。到了今年上半年,广汽116.3万辆的销量中,有23.6万辆是新能源车,销量仅次于比亚迪和特斯拉,市占率为6.8%。

  这23.6万辆中,埃安占了20.9万辆。毫不夸张地说,埃安就是广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枝独秀”。今年上半年,埃安销量同比增长109%,累计销量达209336辆,增长幅度高于特斯拉和比亚迪。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更是透露,埃安今年的目标是保50万辆,冲60万辆。同样是接近翻番的增长计划。

  就目前来说,唯一能阻止埃安完成目标的可能就只剩下产能了。2022年10月,埃安第二智造中心建成投产,新工厂由原燃油车工厂,用时7个月改造而来。而它的前身,正是广汽菲克的工厂。另外,有传闻称,广汽埃安也已经进驻广汽三菱的停产工厂,准备将这座20万产能工厂改造成为其第三工厂。有了这个工厂的产能,埃安“保50万辆,冲60万辆”的目标也就有了保障。

  不过,伴随销量增长的还有亏损的增长。据广汽埃安公布的财务报表,2019—2021年,广汽埃安亏损额逐年增加,分别亏损6.21亿元、6.88亿元以及13.98亿元,截至2022年5月31日,累计净亏损超37亿元,负债总额达98.5亿元。

  另外,广汽埃安的上市步伐也随销量一路高歌猛进。2021年,广汽埃安启动混改时,就明确表示将“积极寻求于适当时机上市”。2021年8月,广汽埃安宣布正式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新能源企业业务研发能力及业务资产重组启动整合工作;2021年11月,广汽埃安宣布完成资产重组。

  2022年3月,广汽埃安通过非公开协议增资的方式,增资共计融资25.66亿元;2022年10月,广汽埃安宣布完成A轮融资引战,引入53名战略投资者,融资总额182.94亿元,释放17.72%股份。按照此轮融资估算,广汽埃安估值达到1032亿元;到了今年7月,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表示,埃安IPO正在有序推进中,上市计划大概在今年底到明年。

  广汽埃安对上市的迫不及待,也从侧面表明了,埃安在资金方面的压力,那么这一份压力自然也就间接转移到广汽集团上,毕竟广汽集团再财大气粗也不能一直输血埃安。

  全文总结:被广汽集团成为“双子星”的传祺与埃安,虽然发展迅速,销量提升显著,均展现出了“跑赢大市”的潜力,但想要自主业务实现盈利还需要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所以,对现在的广汽集团来说,合资品牌虽然出现销量下滑,但依然是最不可或缺的,有了日系“两田”的保障,广汽集团才能更平稳的发展自主业务。

2023-08-06

202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