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可以时修车的车厂?,

毛主席灵车制造过程:老厂长测量遗体时手脚不听使唤

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民而言,毛主席可以说是近现代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之一了。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值得所有人去尊敬学习。也正是如此,他临终时的一举一动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因为灵车陪伴一个人生命中最后一程的运送工具,大家都对灵车十分关注。普通人会对先人的身后事不敢怠慢,更何况是如此伟大的毛主席,据称还有老厂长测量遗体的时候太过谨慎反而变得紧张激动起来,手脚颤抖。是以,这次灵车的整个制造准备过程,也变得极富戏剧性。

而毛主席灵车制造过程:老厂长测量遗体时手脚不听使唤。

造车前的决策:遗体归处何在?

只要是中国人,都不会忘记1976年的九月九日。在那一日,中国近现代最伟大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失去这样一个在历史中举足轻重地位的领袖,全国上下都沉浸在了悲痛之中。

但是对于中央高层而言,他们无暇让自己继续痛苦下去,他们要为这个对全国都有重要影响的领导人寻找一个合适的归处。

其实,毛主席曾经打算让自己火葬。可能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土地是中国人最深的情意结。但是毛主席的想法却更深更远,他从客观、可持续的角度表明,火葬能够节约木材和土地资源,也能够减少人力物力。

毛主席的想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周总理、朱将军的葬礼都是火化仪式。据闻,毛主席甚至偷偷签下了一份号召火葬的倡议书。所以一部分高层是十分赞成毛主席的决定,并且支持他的遗体进行火化仪式。

但是对于其他的中央高层来说,毛主席的个人所代表的意义实在是太过重大,他们必须得做出个更适合更妥善的决定。

双方都各有各的道理,一时之间想要得出结论非常难。但是那时是九月,哪怕这时的北京已经入秋,但依然还是抵抗不过遗体腐化的速度。

所以,高层们必须得抛下分歧,共同想出一个应急之策。最后双方都进行了一定的妥协:给毛主席进行暂时的遗体保护,等举行了丧礼之后,大家再进行一次完善的讨论,来决定接下来到底该如何是好。

既然已经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便开始落实丧礼的具体进程。除了丧礼的场地、棺材的定制、仪式的流程计划,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具:灵车。

需要造车期限:两日必须完成

毕竟这是国家大事,任何一个细节不仅要精益求精,还要提高效率。当时,由于情况实在是太紧急,各方面准备都要加速再加速。

哪怕是灵车的制作,也是如此。

所以,领导们便找到了当时很有经验的北京汽修四厂

北京汽修四厂向来都是以改装车出名,北京汽修四厂曾经紧急制作过周总理的抢救医疗车,后来周总理逝世后,这辆医疗车也被他们改造成了灵车。而汽修四厂向来都以效率高出名,处理过许多应急任务。他们的人员调配和工作流程可以说是最适合这次任务的。

而四厂这边,有想过会接收到这个任务,却没想到上面给他下达的命令却如此紧迫,居然让他们用两天时间完成。这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追悼会就在两天后,给所有人的时间都不多了,尤其是制造灵车的工作人员。

汽修四厂的众人虽然觉得任务艰难,还是选择了临危受命。因为在所有四厂的员工心目中,毛主席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最敬仰的人,能够替自己尊敬的人制作送他最后一程的交通工具,是他们心中与有荣焉的事情。

于是他们便开始着手于灵车的制作,首先他们在各种各样的合适选择中,选择了一部商旅兼得的车。这部车和毛主席也曾有过一段缘分,毛主席视察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就坐过这辆车办公。

这辆车容量很大,也是颇有来头。众所周知,新中国伊始,我们一直都在致力于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可以说是我们的重点发展对象。新中国第一辆自主制造的汽车是“解放牌”卡车。

新中国第一辆自主制造的公交车,就是这辆车的型号:BK640了。从公车到商务车,BK640完成了它的华丽转型,而这一次,它进入了“车生”的第三次转型。

在确定好了车辆之后,四厂便着手进行改造设计。通常灵车内部的构造分为前部和后部,并且前部只有一排座位,后部则是置放冷藏遗体的棺椁。

而普通的商务车,只有司机位和其他座位之分,四厂要做的就是把除了司机那排的座位全部拆掉,并且以司机座位后的空间为界线,分隔出前部和后部。

然后便是车门的改造问题,普通的商旅车,车门都是在车体的侧面。但是灵车的车门是在车门的后面。这方面要拆除车门,还要重新焊接车体。

而最难的其实是后部的装置构造。毕竟是置放遗体的地方,必须得完全保障遗体不会被腐化。温度、光线、甚至是摆放空间,都会造成遗体不同状态的变化。所以四厂的员工们便兵分两路:

员工们去处理冷气、光线等电力设备的电线铺排,而四厂的老厂长则要负责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去测量主席的身体,让工人为主席量身定制适合存放他的冷藏柜。

造车时的插曲:厂长双手颤抖

老厂长其实只远远地见过主席,但是他和厂子里其他的人一样,都打心底地尊敬主席。当他在负责管理遗体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步步地走向主席时,他的内心抑制不住激动之情。

有如此近距离接触榜样的感动,也有对主席离开人世的痛苦,也有自己能为主席尽自己一份心意的欣慰。多种不同的情绪杂糅在一起,一时涌上心头,泪水也涌上了他的眼眶。

工作人员看到他状态有些起伏,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忙。老厂长自然不想假手于人,于是拿起测量工具走到了主席跟前。端详着主席音容宛在的脸庞,他的呼吸声也越来越重,拿着工具的手也越来越颤抖,差点就拿不稳了。

但是对主席的敬佩,和对工作的职业使命感让他稳定心神,他一定要做好为主席所做的最后一项重要的工作。测完主席的身体后,老厂长长吁一口气,感到全身虚脱,他满怀安慰地看了主席最后一眼,将测量的数据交给了他的同事们。

拿到数据之后的四厂工人们,开始进行了如火如荼的改造计划。他们极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寻找适合的材料,哪怕不远千里也要找到最佳选择。同时,他们注重各种细节,哪怕是电力装置造成了一丝丝噪音,他们也要找出声音的来源,做到整个环境轻音降噪。

工人们都将整个灵车的制作做到了极致,与之相对的,他们的工作环境却是给他们一个不小的挑战。九月的制造间,那时也没有空调条件,为了进行保密活动,大家都关着门,这也造成了室内环境闷热,大家都汗如雨下,可从没有一个人说过一声累。

有着共同期望和目标,所有人的动作都非常的有效率。他们终于在限定时间内做好了灵车。看着灵车载着毛主席的遗体,载向了举办丧礼的人民大会堂,厂长和工人们都万分感慨。

中央高层决定,让毛主席的遗体在人民大会堂摆放7日,以供人民群众们瞻仰凭吊。全国上下开始了禁娱行动,大家都很自觉地遵守,共同地缅怀逝去的这位伟人。

也就是在这七天间,中央高层最终以华国锋为代表做出了毛主席遗体最终的安置方案:主席的遗体将会放在毛主席纪念堂,供世人前来永远怀念。但是毛主席纪念堂要建成至少需要一年,所以他的遗体需要置放在一个新的地方,而在这期间,灵车和棺材都要重新制作。

吊唁后的转移:谨慎保护遗体

在新的灵车制作之前,毛主席的遗体二次保存便成了重中之重。首先是进一步进行防腐。之前的防腐处理只是暂时性的,要想长期有效的让身体不被腐蚀,新的防腐材料要进行更新。于是在运送到了毛主席遗体新的存放点之后,医务人员便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了解剖。

解剖之后,医务人员再用新的防腐材料注入体内。当时的负责人是协和医院的张炳常医生,曾担任中国知名解剖学家张鋆先生的秘书。他拥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解剖技术,为毛主席遗体的防腐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确定了遗体能够有相对一段时间不会腐化后,领导人们开始进行了下一步——选择棺椁。他们在多方选择和各国借鉴下,最终决定使用水晶棺作为毛主席新的棺椁。

享有水晶棺待遇的领导人并不多,在毛主席之前仅有四位领导人逝世之后以水晶棺为最后的容身之处。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苏联革命家列宁和越南的开国领导人胡志明。

中央高层希望专家们在前人的基础上,给毛主席的水晶棺进行创新。除开水晶棺的表面设计要符合庄严肃穆的风格,其内部的结构和装置也要适合毛主席的遗体保存。

专家们决定从三个方面对水晶棺进行制作+创新。

首先就是水晶棺的外部制作。真正的水晶馆,实际上是非常需要考究其硬度的。据称,该水晶棺能够抵得了八级地震,还能抵挡得住高射程武器的攻击。

其次,是在水晶棺上进行创新。这次高层和专家都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用真正的水晶制作水晶棺。这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事情,在毛主席之前的四位领导人所栖息的水晶棺,其实还是由玻璃所制。

虽然水晶硬度很高,确实真的担得上成为棺材的材料。但是各种水晶的研磨和加工压制都急需技术的考验。好在我们的匠人们经受住了考验,成功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座真正由水晶制作的水晶棺。

而最后一个便是水晶棺的装置设定。原本出于帮助人民群众更好得瞻仰遗容,准备在水晶棺内部安装灯光装置。但是在多方考量和实验之后,他们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改造。不过,他们决定从场馆外部进行灯光设计,从另一个角度更好地表现出毛主席那慈威并存的容颜。

一切准备就绪,只欠东风了。

运输工具升级:改装主席爱车

提起“东风”,便想到我国第一批自主生产的轿车便是1958年生产的“东风牌”汽车。正是因为当年毛主席的一句“中国人不能没有轿车”,才开始了我国的轿车之旅。

虽然之后的东风牌汽车出现了许多问题,但它为我们第二个灵车的原身——红旗牌汽车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1959年,红旗牌轿车正式制造投入到使用中,它的第一次面世便是在国庆十周年的阅兵仪式上。红旗轿车作为检阅车载着领导人们,威风凛凛地驰骋在道路上。

在这之后,红旗汽车便成为了国家重要庆典和领导人的专用轿车。其中,毛主席特别喜爱红旗车。除了红旗车是国产车,毛主席支持国货之外,也是因为红旗车确实质量过硬。所以中央高层们对灵车的挑选的目光,自然便落在了红旗车上。

一开始领导们也是挑中了毛主席平日最经常乘坐的那辆红旗车,打算就把它改造成灵车。确实这个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非常适合,一是它无论是身前身后都一直为毛主席鞍前马后,二来是前言曾提及的红旗车确实质量过硬,第三是红旗车CA770的三排轿车,是毛主席亲自指示制造的。

但是这个决定却被当时的灵车总设计师吕彦斌一口否决了。吕彦斌是东风牌汽车和红旗牌汽车制造的第一把手,他对改造红旗CA770表示不赞同,自然也是凭借他多年丰富的专业经验和阅历所决定的。

吕彦斌

他认为现有的红旗CA770即使有三排座,依然也没办法容纳毛主席一米八的身长,加上还要安置其他装置,更是难上加难。见提议失败,高层们也犯了难,除了红旗之外,他们想不到还有什么车更适合做升级版的灵车了。

熟悉各种不同红旗车型的吕彦斌,忽然想起了一辆世间仅有的车,它便是红旗CA770L旅行车。关于这个旅行车,他的长度就将近六米,宽度也接近两米,从容量上来说足够进行改造,但大家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考虑到它呢?

原因是,这辆车本就是为了主席出行方便而制造,可惜因为出于安全考虑,所使用的次数少得可怜,大多数时候都是放在车厂积灰。也正是如此,这款旅行车也没有大批次生产,便成了绝无仅有的一台CA770系列的旅行车。

领导们和吕彦斌都觉得CA770L非常适合做灵车的改造原车,于是便开始着手制定方案。这个时候,他们剩下的时间只剩下一个月了。所以为了提高效率,他们决定三线齐发。做到互相提醒、互相帮助。

设计师负责设计图纸,但他们也会去现场和技术人员随时修改图纸;技术人员负责将设计方案变成实体,期间有什么问题及时报告领导;领导负责现场督工,一旦发现任何情况随时和设计师沟通,马上改变问题。

这样的三线齐发的方法果然十分奏效,在三方共同努力下,红旗CA770L成为了送毛主席“回家”的专属灵车,而这比原先预计的时间还少了七天。

就在毛主席逝世一年后,毛主席纪念堂也宣告建成。这场身后事的紧急筹备才终于拉下了帷幕。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里,一个人走的最后一程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敬爱的毛主席逝世的那一年,所有人都倾尽全力想让他走得风风光光,这种上下一心的团结,让人十分感动,也值得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祖远.毛泽东灵车制造经过.幸福(悦读),2013(03):71.

<2> <佚名.毛泽东逝世灵车制造全过程.中外文摘,2011(03):50-51.

<3> 谢飘.保存毛泽东遗体的日日夜夜.炎黄春秋,2016(07):25-30.

2024-02-14

202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