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村看“新”:充电变方便 新能源车增多

  新华社长春2月11日电(记者李双溪、孟含琪)近日公布的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春节假期,记者走访长春市附近县市及农村发现,随着个人充电桩、公用充电站逐渐增多,开新能源车回家过年的人越来越多。

  在长春市,红旗新能源出租车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中靓丽的风景线,距离长春不远的农安县街头,“绿牌车”也逐渐增多。

2月8日,农安县充电站工作人员在为新能源车充电。 新华社记者 李双溪 摄

  春节前,在农安县销售农资的孟祥峰开着去年买的比亚迪唐,四处为客户送货。“因为销售农资要经常下乡,每天要跑几十公里,所以买一辆新能源车特别省钱。”孟祥峰说他购车前,也犹豫过充电是否便利,充电桩有没有安装费用等。在了解到免费上门安装后,他在自家车库装了充电桩,将新能源车开回了家。“两天充一次电,白天开车出门销售农资,晚上回家充电,特别方便。”孟祥峰说。

  让他惊喜的是,出门在外也有了公用充电站,“农安县北环路上的新能源充电站一共12个充电桩,充2小时电,就可以继续出门送货了。”孟祥峰说,现在,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开着新能源车。正在这里充电的新能源车车主李海天,拍了拍装得满满的后备箱说,过去羡慕市区里充电方便,现在县城里也有了公用充电站,方便了新能源车出行。

2月8日,国网农安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检查充电桩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双溪 摄

  长春城投智慧城建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充电站副总经理张文君介绍,农安县北环路的充电站去年11月底投入运营以来,每天有近百台车次充电。“充电桩不足的问题,在县城正得到缓解,除了面向私家车主的充电站,农安县还有专为新能源出租车建设的换电站,出租车几分钟就能更换电池,不用排队。”张文君说。

  在长春市绿园区合心镇永跃村,记者走进杨蕾家的小院,去年新买的一汽大众新能源车正在充电。杨蕾在城里工作,回农村家里生活,每天上班通勤要20公里。“之前开油车,一个月加油钱就要2000元,现在我开电车500块钱电费就够用,而且充电桩是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免费上门安装,我下班回家之后充上电,不耽误第二天上班。”杨蕾说,像她一样,去年新装充电桩的村民还有不少。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充电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步伐。针对这一问题,国网长春供电公司积极协助地方政府,优先选择人口集聚度高、车流量大、电网路网配套好的城乡接合部等区域进行试点建设公共充电桩。

  截至2023年底,长春各县市区及农村累计建设公共充电桩6000个;居民充电桩保有量3.1万个,其中2023年新装数量同比增长214%。

2024-02-12

2024-02-12